经历过程,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靖边县第六小学)
  摘 要: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在统计和概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体验到数据分析的经验积累都向着不确定思维方式的感悟,但是在不确定中又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悟,帮助学生积累数据随机性经验,形成较为稳定的关于统计与概率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数据分析;读图表
  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基本活动经验不同于基础知识,它是隐性的,属于缄默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建模,形成较为稳定的思维模式,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智慧。那么,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必须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亲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依赖于经验的累积,需要让学生在统计过程中亲历数据形成的每一步,从而使学生理解、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据进行判断、分析问题,使学生会选择适当的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
  例如:在统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统计“一个家庭一周丢弃垃圾袋的数量”,也可以统计“校门口的车流量”。
  這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学生在一次次经历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活动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逐步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着大量的数据,收集数据再通过分析做出合理决策。逐步树立数据与分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利用数据进行决策,有利于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形成,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统计方法,真正丰富他们的统计经验。
  二、让学生经历读图表的过程,积累读图表的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对统计与概率是按照螺旋上升的体系编排的,每一册中都有统计内容的学习,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有关统计图表的教学。在统计图表教学方面,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图,看懂简单的信息后,能够进一步挖掘图意,通过推测找出图表中蕴藏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经历了统计图表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为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更为广泛的数据分析经验。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折线统计图”时,让学生认真地读图后,读出图中所反映的信息,而且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既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够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去推测未来的温度变化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读图的过程,感受到折线统计图中蕴含了很多的信息,体会到数据是随机的,但是通过整理这些随机的数据,会发现这些数据有了一些规律,而且使学生体验到根据规律我们可以做出预测和判断。
  三、让学生经历数据的随机过程,积累概率的活动经验
  数据的随机,就是指收集数据过程中每次得到的都是不可预见的,没有规律。但是,数据多了,让学生进行分类汇总数据,并进行分析归纳后,又总能找到一些规律。因此,在教学“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悟,帮助学生积累数据随机性经验。
  例如:三年级“可能性”教学,可以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初步感知。
  教师出示一个盒子,向学生说明:里面放5个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是什么球?
  学生:肯定是白球。
  教师:为什么呀?
  学生:因为里面都是白球。
  第二个环节:理性认识。
  在装有4个黄球4个白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10次,将摸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师:观察这张表格,如果摸一次,是不是一定能摸到黄球?
  生1:是。每组都有人摸出了黄球。
  生2:看表格上记录可以看出,我们不一定能摸到黄球,因为里面有白球,也可能摸出的是白球呀。
  师:说得有理有据,看来第几次摸到黄球能不能提前确定?
  生:不能。
  师:是的。像这样第几次摸到黄球不确定,但一直这样摸,总会摸到黄球,咱们就把这种情况叫做有可能摸到黄球。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能不能摸到黄球都有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理解和教师期待的数学实际是有一定距离的。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映出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只是看到了表象,获得的活动经验是比较片面的。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去观察、辨析、比较,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有效地促使学生学会思考。
  总之,在统计和概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数据分析的经验积累都向着不确定思维方式的感悟。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就会发现在不确定中也能找到一些规律。总体上看,充分的过程经历和师生间充分而坦诚的交流,是不断修正既有认识,获得科学的数据分析经验积累的必由路径。
  注:该论文是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课例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DKT3116。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语言,通过欣赏、品读、感悟、背诵等多种言语实践,领略文字独特的魅力,感受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通过呈现不同的教师在课文《穷人》片段中的教学实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聚焦到语言中理解、感悟、品读,从而达到言与文的融合和共生。  关键词:言语活力;语言习得;阅读策略  《穷人》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两篇作品中的其中一篇,文章所传递的是“穷”泯灭不了
摘 要:在小学阶段开展读书实践工程,利用早读时间进行班级读书漂流活动,实现师生全员共读;凭借开放书吧和班级图书角,促进学生个性阅读;建立亲子阅读推荐体系,推进家庭常态阅读。  关键词:读书实践工程;润泽;心质  古人说:“开卷有益。”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岁月在指尖不断轻舞,时间微逝,不觉之中,我们开展读书实践工程一载有余,现撷取几朵精彩的浪花,
摘 要:陶行知先生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其中,他将“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放于六大解放思想之首,可见,想象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活动离不开想象,它需要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构思与创造。通过美术教育这个载体,帮助幼儿在运用材料、表达情绪、展示想象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特别是有意识的想象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想象;美术教育;有效途径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自由、获得发展,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学习。因此,我们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抓住好奇心,诱发兴趣  小学生
摘 要:当下,乐器进课堂已逐渐成为各学校重要的音乐教学形式,乐器学习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成功和快乐。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音乐课堂效率,根据上课的体会和做法简要叙述。  关键词:陶笛;兴趣;分层  近几年在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陶笛越来越多扮演着音乐课堂启蒙乐器的角色,起到了音樂基础普及的作用。实验证明,陶笛这种乐器不但外形轻巧,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一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正确书写易错的生字,借助笔画提示的方法,把字写好写对。引导学生抓住“死死地锁”“风吹雨淋”“坚定”“啄食”“永远”“既不能、也不能”“尽管如此”等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心情。  2.引导学生借助人物和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的关系,进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掌握神话故事这种体裁的特点。  3.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
还记得我们在学生时代的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好数学要靠算,学好语文要靠念。”虽然时过境迁,这句曾经的“学习宝典”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但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与背诵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定理。  早读是背诵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学生的早读效率,怎样才能发挥早读的最大作用?下面谈几点个人的做法。  一、明确学习任务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如何利用好这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光,我认为首先要为学
摘 要:办学理念是校长源于办学实践又反作用于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与价值追求。办学理念的提炼与形成不仅需要校长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校长的价值领导力也是关键的因素。校长应通过阅读与思考、反思与借鉴、沟通与倾听、实践与检验等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领导力。  关键词:价值领导力;办学理念;实践  办学理念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根本宗旨和指导思想,它折射出校长的学生观、教育观和学校观,诠释了“办什么样的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幼儿园)  案例背景  (一)关键经验  关键经验最初来自于著名的认知发展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以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形成的,它最初的含义就是指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验。而现在对关键经验的解释则是指一些对幼儿当前和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本和必备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幼儿的经验系统或经验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利于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而且这些经验
(浙江省仙居县第五小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不乏意义深刻的寓言,进行合理的寓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身心成长。但在目前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完全将寓言的主旨与思想传递给学生,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提升寓言教学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以《揠苗助长》为例,对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揠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