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叙事曾经是中西方古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叙事简单地说就是叙说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把德育的有关概念、命题或思想引入到情境化的生活经验中,以促成教育对象对事物或生活意义的理解是叙事的基本特征。道德教育中的叙事,就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的叙述,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近年来,中共中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显示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高校的德育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高校德育实现叙事转向,既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教育领域叙事研究的不断深入后向高校德育渗透的必然趋势。高校德育实现叙事转向表明高校德育正在从以“道”为本或以“理”为本的“说教性”德育转到以“人”为本的“叙事性”德育上来,这对促进高校德育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理念上“重智轻德”。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存在着智育至上的功利化倾向,强调德育为智育服务,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德育在高校工作体系中处于现实上的弱势地位。
2.德育目标上强调社会本位,轻视人的个体价值,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德育中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实践培养,知行脱节。
3.德育模式严重滞后,表现在德育内容以“高、大、远”为特征,高高在上,无法触及学生心灵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德育方法和手段陈旧,偏重于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导致学生形成对德育要求的内心抗拒和意义障碍。
4.德育过程功利化倾向明显,德育经常是做给人看的,德育活动有时追求场面的宏大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重在形式而忽视育人功效。
5.高校基层德育工作队伍流动频繁,地位不高,管理素质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德育要提高实效,需要工作理念的创新和方法的改革。高校德育的叙事转向是随着教育领域叙事研究的兴起于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在德育中叙事不仅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新型德育理念的体现。叙事转向为高校德育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高校德育叙事转向的意义
“叙事”与“故事”密不可分。叙事理论认为:生活中充满了故事,人的每一经历就是一个故事,人生就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故事使我们认识世界、他人和自己,另一方面,故事又以它所传递的社会文化规范、风俗习惯塑造每一个人,从而充分展现故事在个体社会化中的强大力量。叙事方式引入德育活动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孔子、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就是叙事方式的最初运用,孟母用“断机杼”让孟子明白学习的道理。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道德教育在经历了价值澄清模式和认知推理模式后,重新在80年代后期的品格教育运动中尝试运用“道德叙事”的德育方法,足以证明德育叙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叙事转向使高校德育回归生活,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高校德育存在与学生生活世界严重疏离的现象,表现为德育从纯粹理性和抽象的价值观出发,强调学生个体对理性逻辑和抽象原则的遵从,漠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价值需求,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德育知识接受器,是一种物性化的德育。高校德育实现叙事转向后的实质是一种“生命叙事”,追求将“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是“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这使得高校德育的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去感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受的道德思考和冲突。叙事取向的德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组织道德经验与道德过程的机会,学生在一个贴近自身成长实际的参照系里不断地自我建构合理的道德理想,把握道德成长的方向。事实证明,耶鲁大学的哈维女士把学生们的成长故事引入课堂后取得了成功。
2.叙事转向使高校德育过程注重情感体验,有利于德育主体知行统一的达成。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固然重要,但如果德育一味停留在空洞说教或追求概念的完整性、原则的科学性上,德育的有效性势必会大打折扣。道德知识不是“可编码化”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需要意会、体悟的“非科学的知识”或“默会性的知识”,这类知识光靠理性的思考和逻辑推理方式来学习是行不通的。道德具有情感性,它在转化成人的德性、美德时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知向行的转化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难怪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论中,强调“美德”不仅是“知之”,更应该是“乐之”和“好之”。
3.叙事转向有利于营造丰富多元的高校德育文化。通过德育叙事,受教育者所获得的不仅是故事本身以及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还有叙事过程中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元素。高校德育的叙事转向为进一步开发德育资源,生成丰富的德育内容创造了条件。故事往往扎根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中,故事中主人公的思想、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无不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由于所承担的神圣育人职责而使其具有内容的丰富性。除了课堂中德育内容的传授,高校德育还包括由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组织的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进入了叙事转向后的德育掌握了新的德育手段后对提供丰富的、鲜活的、情境化的德育故事提出了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要求,这将促成更宝贵的德育文化的生成。
三、叙事转向的高校德育策略:让道德故事走进高校德育课堂
当代美国著名教育专家、职业政治家威廉·贝内特(WilliamJ.Bennett)花费多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穿插着多元文化传统中的美德故事和美德箴言的书——《美德书》,并创下了高达200万册的销售记录,这说明美德故事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以往对“故事法”、“德育叙事”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道德故事对他们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不同的是道德故事的内容以及道德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德育需重新构建不同于儿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故事体系。
1.道德故事的收集与积累。道德故事来源于社会生活。任何故事都是人类经验的凝聚和积淀。收集与积累的道德故事应具有情节的完整性。一般来说,每个道德故事至少应包括以下要素: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物角色(如主人公);这些人物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进行的行为或发生的事件;这些行为或事件所体现的人物的观点、信仰和意图;这些行为和事件在逻辑上、时空上的序列关系。对教育对象来说,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的、情境的以及直接体验永远要先于并优于间接的、抽象的和一般的体验。因此收集和积累的道德故事除了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外还必须注重故事表述的戏剧性,即不能忽视故事中的细节和非结构化的故事情节。所有关于故事的表述在围绕所要表达的人类精神的基础上呈现具体的人和人际间的场景。
2.道德故事的叙述与阐释。道德故事的叙述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口述、文本和影像。传统的道德故事一般以文本的方式得以流传(不排除文本基础上的口述),传统文本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等。进入高校德育课堂的道德故事文本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可以是名人传记、企业家创业史奋斗史、优秀学生事迹报告、学生身边的生活故事等。影像是在技术发展后出现的电子化材料,可以是一段录像、DV、视频、或电脑动画等。道德故事的阐释要求故事的组织者(教育者)或主人公明确故事所涉及的道德维度,要求有深遂的道德洞察力和高超的口头语言阐释能力。
3.道德故事的理解与对话。理解与对话是道德故事在课堂教育环节的真正执行和体现。道德故事的对话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精神性对话。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这一教育自然包括德育。对话的核心是理解,因此道德故事的理解也是精神性理解。理解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去再现或重建道德故事的本来意义,而是通过教育者(教师)的视界与道德故事的视界的融合,不断生成、扩大和丰富,通过对话的交流达到受教育者(学生)与道德故事的不同视界的融合。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一、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理念上“重智轻德”。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存在着智育至上的功利化倾向,强调德育为智育服务,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德育在高校工作体系中处于现实上的弱势地位。
2.德育目标上强调社会本位,轻视人的个体价值,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德育中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实践培养,知行脱节。
3.德育模式严重滞后,表现在德育内容以“高、大、远”为特征,高高在上,无法触及学生心灵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德育方法和手段陈旧,偏重于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导致学生形成对德育要求的内心抗拒和意义障碍。
4.德育过程功利化倾向明显,德育经常是做给人看的,德育活动有时追求场面的宏大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重在形式而忽视育人功效。
5.高校基层德育工作队伍流动频繁,地位不高,管理素质和思想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德育要提高实效,需要工作理念的创新和方法的改革。高校德育的叙事转向是随着教育领域叙事研究的兴起于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在德育中叙事不仅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新型德育理念的体现。叙事转向为高校德育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高校德育叙事转向的意义
“叙事”与“故事”密不可分。叙事理论认为:生活中充满了故事,人的每一经历就是一个故事,人生就是故事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故事使我们认识世界、他人和自己,另一方面,故事又以它所传递的社会文化规范、风俗习惯塑造每一个人,从而充分展现故事在个体社会化中的强大力量。叙事方式引入德育活动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孔子、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就是叙事方式的最初运用,孟母用“断机杼”让孟子明白学习的道理。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道德教育在经历了价值澄清模式和认知推理模式后,重新在80年代后期的品格教育运动中尝试运用“道德叙事”的德育方法,足以证明德育叙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叙事转向使高校德育回归生活,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传统的高校德育存在与学生生活世界严重疏离的现象,表现为德育从纯粹理性和抽象的价值观出发,强调学生个体对理性逻辑和抽象原则的遵从,漠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价值需求,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德育知识接受器,是一种物性化的德育。高校德育实现叙事转向后的实质是一种“生命叙事”,追求将“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是“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这使得高校德育的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去感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受的道德思考和冲突。叙事取向的德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组织道德经验与道德过程的机会,学生在一个贴近自身成长实际的参照系里不断地自我建构合理的道德理想,把握道德成长的方向。事实证明,耶鲁大学的哈维女士把学生们的成长故事引入课堂后取得了成功。
2.叙事转向使高校德育过程注重情感体验,有利于德育主体知行统一的达成。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固然重要,但如果德育一味停留在空洞说教或追求概念的完整性、原则的科学性上,德育的有效性势必会大打折扣。道德知识不是“可编码化”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种需要意会、体悟的“非科学的知识”或“默会性的知识”,这类知识光靠理性的思考和逻辑推理方式来学习是行不通的。道德具有情感性,它在转化成人的德性、美德时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知向行的转化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难怪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论中,强调“美德”不仅是“知之”,更应该是“乐之”和“好之”。
3.叙事转向有利于营造丰富多元的高校德育文化。通过德育叙事,受教育者所获得的不仅是故事本身以及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念,还有叙事过程中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元素。高校德育的叙事转向为进一步开发德育资源,生成丰富的德育内容创造了条件。故事往往扎根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中,故事中主人公的思想、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无不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由于所承担的神圣育人职责而使其具有内容的丰富性。除了课堂中德育内容的传授,高校德育还包括由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组织的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进入了叙事转向后的德育掌握了新的德育手段后对提供丰富的、鲜活的、情境化的德育故事提出了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要求,这将促成更宝贵的德育文化的生成。
三、叙事转向的高校德育策略:让道德故事走进高校德育课堂
当代美国著名教育专家、职业政治家威廉·贝内特(WilliamJ.Bennett)花费多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穿插着多元文化传统中的美德故事和美德箴言的书——《美德书》,并创下了高达200万册的销售记录,这说明美德故事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以往对“故事法”、“德育叙事”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道德故事对他们同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不同的是道德故事的内容以及道德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德育需重新构建不同于儿童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故事体系。
1.道德故事的收集与积累。道德故事来源于社会生活。任何故事都是人类经验的凝聚和积淀。收集与积累的道德故事应具有情节的完整性。一般来说,每个道德故事至少应包括以下要素: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物角色(如主人公);这些人物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进行的行为或发生的事件;这些行为或事件所体现的人物的观点、信仰和意图;这些行为和事件在逻辑上、时空上的序列关系。对教育对象来说,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的、情境的以及直接体验永远要先于并优于间接的、抽象的和一般的体验。因此收集和积累的道德故事除了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外还必须注重故事表述的戏剧性,即不能忽视故事中的细节和非结构化的故事情节。所有关于故事的表述在围绕所要表达的人类精神的基础上呈现具体的人和人际间的场景。
2.道德故事的叙述与阐释。道德故事的叙述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口述、文本和影像。传统的道德故事一般以文本的方式得以流传(不排除文本基础上的口述),传统文本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等。进入高校德育课堂的道德故事文本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可以是名人传记、企业家创业史奋斗史、优秀学生事迹报告、学生身边的生活故事等。影像是在技术发展后出现的电子化材料,可以是一段录像、DV、视频、或电脑动画等。道德故事的阐释要求故事的组织者(教育者)或主人公明确故事所涉及的道德维度,要求有深遂的道德洞察力和高超的口头语言阐释能力。
3.道德故事的理解与对话。理解与对话是道德故事在课堂教育环节的真正执行和体现。道德故事的对话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精神性对话。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这一教育自然包括德育。对话的核心是理解,因此道德故事的理解也是精神性理解。理解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去再现或重建道德故事的本来意义,而是通过教育者(教师)的视界与道德故事的视界的融合,不断生成、扩大和丰富,通过对话的交流达到受教育者(学生)与道德故事的不同视界的融合。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