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报表列报方式的演进具有很大的空间,本文主要阐述并深入分析了财务报表列表的演变动因,未来财务报表面临的挑战以及趋同路径。财务报表列报方式的是财务报表与企业本质逐步趋同的过程 ,是由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的多因-果型模糊对应发展为业务活动与相应资源配置及运作效率的一因一果型完全对应。由于考虑到财务报表特别应用环境的匹配性,我国提出了财务报告“双轨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财务报表列报方式 变革
动因 挑战 趋同路径
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人们对财务报表改革的热议。为此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出来很多致力于改进和完善财务报表的建议和策略,并提供许多真实、全面和有效的财务信息。我国财政部于2009年9月2日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财政部着重对财务报表列报问题提出了意见,认为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是可行的。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已经明确提出,在我国企业财务报表中增加与综合收益有关的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腾飞,但是市场的成熟度却不高,投资者的投资缺乏理性,对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较高,且对财务报表的利用不足,仅限于企业业绩的考核与评估。显而易见的是,正确认识未来财务报表框架的变革本质及相关问题对于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是应对这种必然趋势的基础。
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变革的动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已有的财务报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对财务报告需求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无法完成许多重要的工作。因此世界各地强烈要求提高和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减轻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这种背景下,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模式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报表列报的实现模式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模式,它没有单一或最佳的实现形式,但必须与其应用环境相匹配。财务报表列报与应用环境相匹配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而财务会计信息被视为绝对的事实,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依据。这样,会计领域特有的语言方式能够真实完整的反映客观经济事实成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方向。这一过程追求完全信息与完美信息相结合,是一种相对苛刻且难以实现的过程,它也是一个从抽象真实完整向具体真实完整的变动过程。其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相当高。
未来财务报表框架面临的挑战
2008年10月16日,IASB和FASB联合发布了“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的讨论稿,对现行财务报表的内容在分类上作了较为显著的改革,同时提出了未来财务报表框架。变革后,财务报表列报与企业运作方式的对称程度变得更高。这种改革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读性,还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投资决策的相关性,可以称之为颠覆性的编报观念。虽然该改革是将原先的报表体系的报表项目列报分类方式加以变革,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技术问题,但事实上实质上会带来很多更深层次的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主要的挑战为:
(1)对会计概念框架造成影响
会计概念框架是形成企业财务报告所应遵循的一系列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目标等基本概念的总称。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协调、连贯与内在一致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内生性,因而财务体系基础账户也必须据此重新设计,同时须对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目标等重新进行界定,否则会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换而言之,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计量和分类,实际上成为企业活动经济实质的财务报告基础。财务世界是复杂多便,再详尽的窥基准则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这次的未来财务报表框只能为实际财务会计活动提供借鉴,无法从实质上衡量这些准则是否被遵循。事实上,无论性质上如何,会计准则总是以一定的概念框架作为技术上的基础。
(2)对商业模式的理解问题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不同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运营模式,且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这种模式具有不可复制型和特殊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实践中,商业模式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任何一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按照这样的管理方式来列示财务报表项目,会导致财务报告面临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矛盾的尴尬局面,那么做出的财务报告将毫无价值可言。可见,商业模式标准化在實际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阻碍非常大。
(3)对会计研究的影响
未来财务报表框架决定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并以此安排企业的财务报告列示,与原来的基于账户体系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披露具有天壤之别。以此做出的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质量将决定了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研究、和信息披露的质量,一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出新问题,那么对于会计研究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财务报表列报变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传递信息以进行沟通是语言学的根本目的,但是实际上语言与信息间不可能做到完全对应,因此沟通的内容和效果等就存在着趋同的大势。若能将沟通进行标准化,即将各方的会计规则统一和规范化,那么效率将得以大大提高。然而在实践中,使得诸多因素使标准化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简而言之,沟通的选择现阶段并没有定式。
财务报告“双轨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我国发挥整体会计监管制度效用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整体的会计监管制度包括了如下五方面内容:(1)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存在国际趋同与个性并存的状况;(2) 以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化 ;(3) 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4) 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5) 以《企业财务通则》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评估试行办法》为核心的财务监控体系。财务会计信息结构的稳定性对财务会计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未来的财务报表列报方式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我国的会计规则变迁由最初的苏联模式到2005年会计准则体系的确立及国际趋同,标志着我国会计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变,由“双轨制”到“并轨制”的实现。企业业务活动与财务结果的多因一果型模糊对应发展为企业业务活动与相应资源配置及效率评价的完全对应的一因一果型是财务信息结构的必然结果。虽然在技术上和制度层面上都面临诸多困难,但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将不断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
[1]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J].会计研究,2009,(4):3-11.
[3]王仲兵.成本控制系统建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财务报表列报方式 变革
动因 挑战 趋同路径
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人们对财务报表改革的热议。为此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出来很多致力于改进和完善财务报表的建议和策略,并提供许多真实、全面和有效的财务信息。我国财政部于2009年9月2日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财政部着重对财务报表列报问题提出了意见,认为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是可行的。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已经明确提出,在我国企业财务报表中增加与综合收益有关的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腾飞,但是市场的成熟度却不高,投资者的投资缺乏理性,对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较高,且对财务报表的利用不足,仅限于企业业绩的考核与评估。显而易见的是,正确认识未来财务报表框架的变革本质及相关问题对于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是应对这种必然趋势的基础。
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变革的动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已有的财务报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对财务报告需求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无法完成许多重要的工作。因此世界各地强烈要求提高和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减轻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这种背景下,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模式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报表列报的实现模式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模式,它没有单一或最佳的实现形式,但必须与其应用环境相匹配。财务报表列报与应用环境相匹配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而财务会计信息被视为绝对的事实,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依据。这样,会计领域特有的语言方式能够真实完整的反映客观经济事实成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方向。这一过程追求完全信息与完美信息相结合,是一种相对苛刻且难以实现的过程,它也是一个从抽象真实完整向具体真实完整的变动过程。其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相当高。
未来财务报表框架面临的挑战
2008年10月16日,IASB和FASB联合发布了“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的讨论稿,对现行财务报表的内容在分类上作了较为显著的改革,同时提出了未来财务报表框架。变革后,财务报表列报与企业运作方式的对称程度变得更高。这种改革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读性,还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投资决策的相关性,可以称之为颠覆性的编报观念。虽然该改革是将原先的报表体系的报表项目列报分类方式加以变革,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技术问题,但事实上实质上会带来很多更深层次的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主要的挑战为:
(1)对会计概念框架造成影响
会计概念框架是形成企业财务报告所应遵循的一系列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目标等基本概念的总称。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协调、连贯与内在一致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会计核算体系具有内生性,因而财务体系基础账户也必须据此重新设计,同时须对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目标等重新进行界定,否则会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换而言之,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计量和分类,实际上成为企业活动经济实质的财务报告基础。财务世界是复杂多便,再详尽的窥基准则也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这次的未来财务报表框只能为实际财务会计活动提供借鉴,无法从实质上衡量这些准则是否被遵循。事实上,无论性质上如何,会计准则总是以一定的概念框架作为技术上的基础。
(2)对商业模式的理解问题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不同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运营模式,且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这种模式具有不可复制型和特殊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实践中,商业模式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任何一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按照这样的管理方式来列示财务报表项目,会导致财务报告面临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矛盾的尴尬局面,那么做出的财务报告将毫无价值可言。可见,商业模式标准化在實际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阻碍非常大。
(3)对会计研究的影响
未来财务报表框架决定了企业的运作方式,并以此安排企业的财务报告列示,与原来的基于账户体系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披露具有天壤之别。以此做出的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质量将决定了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研究、和信息披露的质量,一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出新问题,那么对于会计研究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财务报表列报变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传递信息以进行沟通是语言学的根本目的,但是实际上语言与信息间不可能做到完全对应,因此沟通的内容和效果等就存在着趋同的大势。若能将沟通进行标准化,即将各方的会计规则统一和规范化,那么效率将得以大大提高。然而在实践中,使得诸多因素使标准化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简而言之,沟通的选择现阶段并没有定式。
财务报告“双轨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我国发挥整体会计监管制度效用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整体的会计监管制度包括了如下五方面内容:(1)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存在国际趋同与个性并存的状况;(2) 以财务会计报告信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化 ;(3) 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与实践体系;(4) 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5) 以《企业财务通则》及《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评估试行办法》为核心的财务监控体系。财务会计信息结构的稳定性对财务会计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未来的财务报表列报方式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我国的会计规则变迁由最初的苏联模式到2005年会计准则体系的确立及国际趋同,标志着我国会计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变,由“双轨制”到“并轨制”的实现。企业业务活动与财务结果的多因一果型模糊对应发展为企业业务活动与相应资源配置及效率评价的完全对应的一因一果型是财务信息结构的必然结果。虽然在技术上和制度层面上都面临诸多困难,但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将不断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
[1]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J].会计研究,2009,(4):3-11.
[3]王仲兵.成本控制系统建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