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64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DS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结论:在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兆流产;集束化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先兆流产是指在妊娠28周之前发生少量阴道流血,并继发阵发性下腹疼痛或者腰背疼痛[1]。大部分先兆流产患者在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够继续妊娠,但治疗过程中患者多伴有忧伤、恐惧、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是指将现有的临床证实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结局的干预措施有机結合而施护的护理措施,相比于单独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改善护理结局。我院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4例,均经B超检查显示为宫内妊娠,活胎与孕周相符,除外糖尿病以及心肝肾疾病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为(30.10±5.33)岁;孕周6-28周,平均为(15.21±3.34)周。60例为单胎妊娠,4例为双胎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年龄、孕周、胎数及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保胎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并视患者的病情予以针对性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组建集束化小组
由护士长以及若干名护理骨干组成集束化护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生理以及心理状况,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本组患者的特点,选取最佳护理措施并形成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
1.2.2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前均接受系统护理心理知识培训,护理中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其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障碍进行面对面疏导,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向其讲解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改善疾病状态、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性,获得其理解和配合。
1.2.3 认知干预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先兆流产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转归等,强调合理、规范性保胎治疗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继续妊娠以及降低难免流产率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并调整好个人情绪,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2.4 行为干预
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合理需求,并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降低环境因素对其的不良刺激。完善皮肤以及会阴等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强化个人卫生管理,以预防发生感染。避免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住同一病房,以免其不良情绪相互影响。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改善饮食结构,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铁和高维生素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康复。鼓励患者多食新鲜蔬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维持大便通畅,并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诱发宫缩加剧以及阴道出血。
1.2.5 病情监护
加强用药期间的巡视,密切监测患者的胎动、胎心以及宫缩变化,并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阴道流血等症状发生。观察到患者的宫缩症状缓解以后,应每隔1-2h进行1次复查,并视患者的自觉症状、阴道流血情况、宫缩以及心率等调整给药速度。
1.2.6 出院指导
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鼓励其在院后充分理解、关心和爱护患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自我监护要点,一旦发现宫缩频率加剧、胎动异常以及阴道流血等应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以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与非常满意四级。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价
两组护理干预前SDS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2。
3 讨论
先兆流产的致病因素较多,包括机体营养不良、病毒感染、胚胎异常、不良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保胎治疗是先兆流产的常用治疗手段,但由于部分患者对于疾病与治疗手段存在认识误区,加之缺乏充分的家属配合,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护理措施的开展,且将导致宫缩加剧或者胚胎在宫内死亡等[3]。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改善患者的状态非常重要。
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现存的有效护理干预方式而实施的综合性、系统性护理措施,其中的每一种干预元素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能够改善临床结局,且经系列护理干预相比于单一护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利用最佳护理元素相结合,为患者建立并实施人文关怀、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病情监护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较大限度地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后SDS和SAS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心理状态获得了显著改善。同时,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程序执行每一项护理元素,而非将各护理元素分开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100.00%,相比于对照组的87.50%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治疗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晓辉.先兆流产孕妇62例的心理因素分析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300-300.
[2]孙津津.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53-154.
[3]朱丽辉.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235-238.
[4]王娜,范学澜.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171-174.
关键词:先兆流产;集束化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先兆流产是指在妊娠28周之前发生少量阴道流血,并继发阵发性下腹疼痛或者腰背疼痛[1]。大部分先兆流产患者在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够继续妊娠,但治疗过程中患者多伴有忧伤、恐惧、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是指将现有的临床证实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结局的干预措施有机結合而施护的护理措施,相比于单独执行各项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改善护理结局。我院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4例,均经B超检查显示为宫内妊娠,活胎与孕周相符,除外糖尿病以及心肝肾疾病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为(30.10±5.33)岁;孕周6-28周,平均为(15.21±3.34)周。60例为单胎妊娠,4例为双胎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年龄、孕周、胎数及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保胎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基础护理以及专科护理,并视患者的病情予以针对性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组建集束化小组
由护士长以及若干名护理骨干组成集束化护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生理以及心理状况,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本组患者的特点,选取最佳护理措施并形成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
1.2.2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前均接受系统护理心理知识培训,护理中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针对其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障碍进行面对面疏导,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向其讲解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改善疾病状态、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性,获得其理解和配合。
1.2.3 认知干预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先兆流产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转归等,强调合理、规范性保胎治疗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继续妊娠以及降低难免流产率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并调整好个人情绪,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2.4 行为干预
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合理需求,并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降低环境因素对其的不良刺激。完善皮肤以及会阴等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强化个人卫生管理,以预防发生感染。避免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住同一病房,以免其不良情绪相互影响。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改善饮食结构,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铁和高维生素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康复。鼓励患者多食新鲜蔬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维持大便通畅,并适当增加饮水量,以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高而诱发宫缩加剧以及阴道出血。
1.2.5 病情监护
加强用药期间的巡视,密切监测患者的胎动、胎心以及宫缩变化,并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阴道流血等症状发生。观察到患者的宫缩症状缓解以后,应每隔1-2h进行1次复查,并视患者的自觉症状、阴道流血情况、宫缩以及心率等调整给药速度。
1.2.6 出院指导
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鼓励其在院后充分理解、关心和爱护患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自我监护要点,一旦发现宫缩频率加剧、胎动异常以及阴道流血等应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以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与非常满意四级。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价
两组护理干预前SDS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2。
3 讨论
先兆流产的致病因素较多,包括机体营养不良、病毒感染、胚胎异常、不良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保胎治疗是先兆流产的常用治疗手段,但由于部分患者对于疾病与治疗手段存在认识误区,加之缺乏充分的家属配合,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护理措施的开展,且将导致宫缩加剧或者胚胎在宫内死亡等[3]。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改善患者的状态非常重要。
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现存的有效护理干预方式而实施的综合性、系统性护理措施,其中的每一种干预元素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能够改善临床结局,且经系列护理干预相比于单一护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4]。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利用最佳护理元素相结合,为患者建立并实施人文关怀、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病情监护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较大限度地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后SDS和SAS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心理状态获得了显著改善。同时,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程序执行每一项护理元素,而非将各护理元素分开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故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100.00%,相比于对照组的87.50%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治疗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晓辉.先兆流产孕妇62例的心理因素分析和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300-300.
[2]孙津津.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53-154.
[3]朱丽辉.心理评价及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235-238.
[4]王娜,范学澜.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