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五读俱全"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sushi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虽然电化手段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始终代替不了学生主体在阅读中的读。长期以来,小学阅读教学仍然存在学生齐读,教师精讲课文的教学模式,一篇课文不是学生读懂,而是听教师讲解懂的。这种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只有掌握好读的方法,阅读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读?
  1 泛读,预习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的读
  预习课文是学生阅读实践关键的一步,是解决字词障碍,理解字词,理解课文的基础。这一阶段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反复自渎课文,同时一边读,一边勾出不认识的字和词语,然后对照生字表,根据拼音读懂生字。也可以借助字典来学习生字、新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读懂课文。不能只叫几个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性地朗读一遍,而更应面面俱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读懂。特别是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引导、鼓励他们流利朗读课文,并教给他们读懂课文的方法。
  2 初读,强化初读,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朗读课文
  在学生解决了课文生字的读音后,教师要强化初读课文,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做到朗读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首先可以让几个学生练习示范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找出读错、读漏的地方指出来,及时给予纠正。然后,教师领读,把课文读熟,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提前给予指导,为学生的朗读扫清障碍。
  3 通读,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文章首先应通读全文,再知文章之大概。"所以教师在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对课文内容有个全面整体的认知。教师可以提出:读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或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练习。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对照问题去思考,养成读书思考地好习惯。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和思考,各抒已见,教师给予一定的点拨,达到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4 精读,精读课文,以读促悟,品读课文
  《课标》强调:"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默读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能够防止相互干扰,有利于思维的开拓。默读时指导文章的韵味。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捕捉文中重点词句,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学习《草原》一文,课文歌颂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深情厚意,由于学生对草原的自然景观没有直接的感受,因而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要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真去体会,去感知语言的美,从而体会草原的美丽。
  5 读法指导,重视对语言的积累
  阅读教学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让学生把文本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识真正的目的,在对课文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对好词、佳句、名篇,要教给方法,让他们多读,熟读成诵,对于重要的课文还要能够复述出来。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门综合实践课,是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陶熏的过程,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亲身参与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中去思考并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最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把阅读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搞好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中多识、多练、多思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语文更好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就本人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谈几点出粗浅的看法:  1 指导学生读中感悟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及格言警句,理解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教育学生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
期刊
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类共有的本性,赏识能使人产生愉悦,增强自信心,能激发人的潜能,能开启人的心智。渴望赏识是学生普遍的需求。满足需求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动力因素。教师发自内心的赞扬和赏识,更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的身心更健康的成长。  1 教师学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1.1学会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
期刊
这里所讲的"真",即语文教学的本质。在现今的某些语文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对课文进行架空分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忽略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由此而导致了语文课堂的沉闷和枯燥。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从而使得原本鲜活而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失去了生命和活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  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重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了"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遂宁市一个偏远的乡镇,该镇农村田间环境优美,农副产品丰富。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如何让农村资源更好地为农村幼儿教育服务,促使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纲要》明确指出幼
期刊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韧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已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的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力图使"数学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增加实践性、操作性和探索性等。"新大纲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培养创新意识具
期刊
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根据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具备以下特征:  1敢于提问,大胆质疑  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因素,是获得创见的第一步。所谓质疑,就是学习者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它不是一种机械运动,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可以有各种派系、各种模式,势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探索"。在时代的浪潮中,必须和时代同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担负起全面教育学生的重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从对未来人才素质培养着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数学知识.还要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因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通过活动感知和体验,分析、思考并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能够自觉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行为体现这种内化了的品质。开展活动教学必须讲求实效,应该主要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愿望,激发起课堂活跃的思维热点,善于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  【关键词】实效性; 原因; 对策;
期刊
在课程的背景下,不仅要求课堂上的改革、创新,布置家庭作业,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理念,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有利于技能,智能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弘扬他们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展学生的素质,怎样布置作业才能让学生积极去做,提高学生的实效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  近年来"超市"之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造成后进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除少数后进生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出现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失误积累造成的。  在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矫正与补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排除后进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障碍,激发数学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后进生转化。  1 教师应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