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作家杜拉斯的小说《情人》,写的是出生在越南西贡的杜拉斯与中国青年李云泰的故事。李云泰老家在中国辽宁抚顺,祖上在越南经商发了迹,曾帮助过杜家。杜拉斯钟情李云泰,两人有过一段缱绻相处。但李家坚决反对这桩婚姻,他们只好分手。不久,杜拉斯去法国念书。临别那天,李云泰赶到码头送行,他孤零零地站着却不敢靠前。
书中这样写道:“她从那些手势中认出了他,站在后面的那个人就是他,他的形象依稀可辨,他癡痴地站在那里,没做任何动作。她知道他在看着她,她也看着他。当她再也看不见他的时候,她仍然望着那辆黑色的轿车。最后,连车子也看不见了。港口消失了,接着,大地也消失了。”这段文字,让我跌入目送的意境,我的思绪飞扬起来,渐渐从书中离开。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目送,目送春景的依依杨柳,目送夏天的酷暑炎热,目送秋阳下落叶的飘零,目送冬日的皑皑白雪,每个季节都有告别的悲凉,每个时令都有目送的瞬间。人生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日出日落,云生云消,秋愁春喜,悲欣交集。人生更多的是与亲人、朋友间的目送。
母亲晚年住在弟弟家,我时常去看望她。每次和母亲分手,老人家都要送我一程,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走了好长好长一段路,那“笃笃笃”拐杖敲地的声音让我不忍心,我几次拦住母亲,不要再送我了,她总是欲停又走。于是,我会转身再和母亲走回去。我想送她上楼回家,她说自己会上去的。
当我跨上自行车离开母亲时,老远还能听到母亲浓重的宁波口音:“埋埋(慢慢)骑噢,路上当心点。”母亲驻足在那里,一直要望着我骑得老远老远,消失在马路的尽头,消失在她昏花的视野中。当我回头看她时,灿灿的夕阳下,母亲一只手搭在额头上,还在望着我,我挥舞着一只手,直到母亲的身影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慢慢移动,最后被人流淹没。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想到母亲在夕阳里的笑容,那表情是从心底荡漾出来的涟漪,闪着太阳的光,在脸颊上起伏,如此的真切,让我感到无名的心痛中却有一种温暖。
思绪跌宕,我想起有一年去看望老师。这条幽静的小巷,我不知去过多少回了。我的老师已到望九之年,我也两鬓渐染白发。那天分手时,按往常的习惯,老师送至门口,我就请他留步了,可这次无论我怎么说,老师非要送我出院门。我走了一段路,蓦然回首,看见老师还站在院门口望着我,依稀地看见老师脸上的笑容,我挥动着手,他也挥动着手。当我已离开那栋小楼很远很远再次回头看时,寒风中的老师依旧伫立在那里,望着我的背影。我再次挥动着手,老师也微微抬起手臂挥动着,直到我的身影拐进另一条街巷。
“人生重别离,飞鸟思故乡”。相信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送行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许你是那位被送行的人。一双温柔真诚的目送视线,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相迎,一个心灵与心灵的投影。此时,我想起我仰慕的诗人李瑛在《一月的哀思》中流泻出的深情的目送:呵,汽车,扎起白花/人们,黑纱缠臂/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残阳如血呵/映着天安门前——/低垂的冬云/半落的红旗……
每每读到这些诗句,总会想起那一年十里长安街目送一个伟人远去的情景,感情的潮水总不能自已,这是世上倾国倾城的一次最崇敬的目送,那目光里饱含着千万人多少的深情。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书中这样写道:“她从那些手势中认出了他,站在后面的那个人就是他,他的形象依稀可辨,他癡痴地站在那里,没做任何动作。她知道他在看着她,她也看着他。当她再也看不见他的时候,她仍然望着那辆黑色的轿车。最后,连车子也看不见了。港口消失了,接着,大地也消失了。”这段文字,让我跌入目送的意境,我的思绪飞扬起来,渐渐从书中离开。
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目送,目送春景的依依杨柳,目送夏天的酷暑炎热,目送秋阳下落叶的飘零,目送冬日的皑皑白雪,每个季节都有告别的悲凉,每个时令都有目送的瞬间。人生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日出日落,云生云消,秋愁春喜,悲欣交集。人生更多的是与亲人、朋友间的目送。
母亲晚年住在弟弟家,我时常去看望她。每次和母亲分手,老人家都要送我一程,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走了好长好长一段路,那“笃笃笃”拐杖敲地的声音让我不忍心,我几次拦住母亲,不要再送我了,她总是欲停又走。于是,我会转身再和母亲走回去。我想送她上楼回家,她说自己会上去的。
当我跨上自行车离开母亲时,老远还能听到母亲浓重的宁波口音:“埋埋(慢慢)骑噢,路上当心点。”母亲驻足在那里,一直要望着我骑得老远老远,消失在马路的尽头,消失在她昏花的视野中。当我回头看她时,灿灿的夕阳下,母亲一只手搭在额头上,还在望着我,我挥舞着一只手,直到母亲的身影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慢慢移动,最后被人流淹没。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想到母亲在夕阳里的笑容,那表情是从心底荡漾出来的涟漪,闪着太阳的光,在脸颊上起伏,如此的真切,让我感到无名的心痛中却有一种温暖。
思绪跌宕,我想起有一年去看望老师。这条幽静的小巷,我不知去过多少回了。我的老师已到望九之年,我也两鬓渐染白发。那天分手时,按往常的习惯,老师送至门口,我就请他留步了,可这次无论我怎么说,老师非要送我出院门。我走了一段路,蓦然回首,看见老师还站在院门口望着我,依稀地看见老师脸上的笑容,我挥动着手,他也挥动着手。当我已离开那栋小楼很远很远再次回头看时,寒风中的老师依旧伫立在那里,望着我的背影。我再次挥动着手,老师也微微抬起手臂挥动着,直到我的身影拐进另一条街巷。
“人生重别离,飞鸟思故乡”。相信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送行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许你是那位被送行的人。一双温柔真诚的目送视线,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相迎,一个心灵与心灵的投影。此时,我想起我仰慕的诗人李瑛在《一月的哀思》中流泻出的深情的目送:呵,汽车,扎起白花/人们,黑纱缠臂/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残阳如血呵/映着天安门前——/低垂的冬云/半落的红旗……
每每读到这些诗句,总会想起那一年十里长安街目送一个伟人远去的情景,感情的潮水总不能自已,这是世上倾国倾城的一次最崇敬的目送,那目光里饱含着千万人多少的深情。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