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借助课后习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有价值的话题。从改进教学路径着手,浅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习题的二次开发,通过动态演示、踩出小路、变式训练等实操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独辟蹊径、触类旁通。
[关键词]数学;习题;开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34-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其中蕴含了新的理念:教师是“用”习题而不是“教”习题。那么,如何做到“题尽其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一、巧设动态演示,让思维由浅入深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那么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呢?巧设动态演示,将比较抽象、难理解的习题进行适当的增补,更深层次、创造性地挖掘习题内容,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由浅人深。例如第25页铁环问题(如下图),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常常与黏纸条的重叠问题混淆,得出错误答案:40x3-5x2=110(毫米)。为了减少此类错误,可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出示题目(如右图):把3张长4厘米的纸条黏到一起,黏合的部分长5毫米,黏成的纸条长多少厘米呢?
2.动态演示:第1、2张纸条重叠,黏合的部分是5毫米,兩张纸条的总长减少了5毫米。第2.3张纸条重叠的时候,黏合的部分也是5毫米,两张纸条的总长又少了5毫米,所以3张纸条黏合后,总长少了10毫米。
(二)教学铁环问题
1.出示题目。
2.化繁为简,先解决2个铁环相连的问题。
(1)猜想:重叠部分是几?(5毫米或10毫米)
(2)动态演示。(课件演示分为三步走:挨一叠一勾)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挨在一起,没有重叠部分。
生,:叠在一起,重叠部分是5毫米。勾在一起,重叠部分是2个5毫米。
(3)手指演示:挨一叠一勾。分别算出重叠部分。
(4)我们的发现:重叠1次,减去2个5毫米。
(5)列式计算:2x40-2x5=70(毫米)。
3.解决3个铁环相连的问题。
此时学生信手拈来:3x40-4x5=100(毫米)。
(三)辨析两题
师:铁环问题和纸条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都是重叠问题。
生2:不同点是,第一题黏1次,减1个5毫米;黏2次,减2个5毫米。第二题勾1次,减2个5毫米;勾2次,减4个5毫米。
通过此习题的增补、思辨,学生在动态演示中弄清了解题的思路。两种类型的题目虽有相似,但方法不同。在动态演示中,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人,有效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巧借踩出小路,创思维独辟蹊径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了美国迪士尼乐园。最初,他为连接景点之间的路径绞尽了脑汁,后来他受到启发,在游乐园的空地上撒上草籽。小草长出来后,整个乐园被游人随意踩出了一条条小路。第二年,他依照游人踩出的小路,设计出了连接景点的路径。这个设计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奖。我们作一个类比:把“获奖设计"比作一节好的数学课,把“踩出的小路”比作课堂上学生对“习题的独到见解”。这节课的最大“功臣”是谁?应该是学生即时性形成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可以巧借学生踩出的“小路”,独辟蹊径,对习题进行拓展、衍生,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课本第88页第6题教学片段。
1)根据题意画图,标出数据。
(2)独立完成,列式计算。(3)反馈。
生:21x4=84(厘米)。剩下图形的宽是30-21=9(厘米),所以它的周长是(9 21)x2=60(厘米)。
生:这个方法太麻烦了!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求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求4个原来长方形的宽(如图1),求剩下的图形的周长就是求2个原来长方形的长。
师:前面半句概括到位,可后半句是什么意思?
生,(上台演示):剩下的图形的周长就是小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我们把其中的一条长旋转90度,就到了这个位置。(如图2)
师:这个方法谁听懂了?(其他学生听完之后,自觉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并接二连三地抢着回答)这个方法好在哪里?
生::更容易算了!30x2=60(厘米)。
生。:不用求宽了,省事!师:如果题目变成这样呢?
生。:正方形的周长为29》4=116(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为40x2=80(厘米)。
大部分学生没有画图,直接运用刚才的结论计算。可见,课堂中“踩出的小路”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需要教师发现、捕捉。有研究表明,思维的独创性具有明显的后天性,是在主体思维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因而在其形成和发展时期具有可培养性。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行为、思想较大的自由度,促进增强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我选择,促进自我发展。因此,面对无法预知的“小路时”,教师抓住契机,将习题拓展、衍生,将“球”踢还给学生,借“力”打“力”,在“意外”中寻找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转化思想,将“折线”转化为“直线”,将“未知的两条线段长度之和”转化为“已知的一条线段的长度”,有效地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巧用变式训练,催思维触类旁通
“变式训练"指教师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情境,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在原有习题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变,使习题的教学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使之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例如,第46页第13题教学片段。
这是一道开放题。其中,第一小题让学生估算,如果2个三位数的百位分别放6和3,和接近多少?答案是900、1000或1100。例如610 324~900,690 321≈1000,697 385≈1100。如果是计算差呢?那就可能有601-398≈200,620-314≈300,698-301~400。第二小题的解答方法差不多。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进行调整: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挑战,学生变得兴致盎然,不久就有了答案。
生::百位放7和9,十位放4和5,个位放0和2,和最大。
(虽然相同数位的两个数可以任意调换位置,但是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
生:0不能放在百位,百位放小数2和4,十位放0和5,个位放大数7和9,和最小。
生:用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差最大,是975-204=771。
生:要想差最小,百位上要放相鄰的两个数,即4和5,十位上放小数2和0,个位上放大数9和7,即507-429=78。
生:错了!是5。百位上放相邻的4和5,十位上放相差最大的两个数0和9,个位放剩下的两个数2和7。十位和个位要把小数放在被减数,因为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两个数相差越大,差就越小。
(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多么巧妙的分析啊!由于差最小比较难,而且变化多,教师再次调整题目)
生:如图3所示,百位上放相邻的8和9,十位上放0和4,个位放剩下的两个数2和1。
生:不对!如图4所示,百位上放相邻的1和2,十位上放相差最大的两个数0和9,个位放剩下的两个数4和8。
生。:奇怪,有两组相邻的数,1和2,8和9。
生。:不要慌,我有办法!先保证十位相差最大,即0和9,剩下的相邻数只有1组,即1和2,放在百位就可以了。
通过调整、改编习题,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数学学习活动,捕捉思考规律背后的本质,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教师顺应学生出现的情况,逐层深人拓展,引发冲突、解决矛盾,让学生触类旁通,于无疑处生疑,有疑处思辨,解疑而提升,有效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面对思维能力处在不断发展和提升阶段的小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教师潜心解读教材中的习题,用心研读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通过巧设动态演示、巧借踩出小路、巧用变式训练等有效教学路径,让习题效用最大化,引导学生算中思、思中悟、悟中通,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灵活,思维品质更上一个台阶。
(责编 吴美玲)
[关键词]数学;习题;开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34-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其中蕴含了新的理念:教师是“用”习题而不是“教”习题。那么,如何做到“题尽其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一、巧设动态演示,让思维由浅入深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那么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呢?巧设动态演示,将比较抽象、难理解的习题进行适当的增补,更深层次、创造性地挖掘习题内容,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由浅人深。例如第25页铁环问题(如下图),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时常常与黏纸条的重叠问题混淆,得出错误答案:40x3-5x2=110(毫米)。为了减少此类错误,可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出示题目(如右图):把3张长4厘米的纸条黏到一起,黏合的部分长5毫米,黏成的纸条长多少厘米呢?
2.动态演示:第1、2张纸条重叠,黏合的部分是5毫米,兩张纸条的总长减少了5毫米。第2.3张纸条重叠的时候,黏合的部分也是5毫米,两张纸条的总长又少了5毫米,所以3张纸条黏合后,总长少了10毫米。
(二)教学铁环问题
1.出示题目。
2.化繁为简,先解决2个铁环相连的问题。
(1)猜想:重叠部分是几?(5毫米或10毫米)
(2)动态演示。(课件演示分为三步走:挨一叠一勾)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挨在一起,没有重叠部分。
生,:叠在一起,重叠部分是5毫米。勾在一起,重叠部分是2个5毫米。
(3)手指演示:挨一叠一勾。分别算出重叠部分。
(4)我们的发现:重叠1次,减去2个5毫米。
(5)列式计算:2x40-2x5=70(毫米)。
3.解决3个铁环相连的问题。
此时学生信手拈来:3x40-4x5=100(毫米)。
(三)辨析两题
师:铁环问题和纸条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都是重叠问题。
生2:不同点是,第一题黏1次,减1个5毫米;黏2次,减2个5毫米。第二题勾1次,减2个5毫米;勾2次,减4个5毫米。
通过此习题的增补、思辨,学生在动态演示中弄清了解题的思路。两种类型的题目虽有相似,但方法不同。在动态演示中,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人,有效培育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巧借踩出小路,创思维独辟蹊径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了美国迪士尼乐园。最初,他为连接景点之间的路径绞尽了脑汁,后来他受到启发,在游乐园的空地上撒上草籽。小草长出来后,整个乐园被游人随意踩出了一条条小路。第二年,他依照游人踩出的小路,设计出了连接景点的路径。这个设计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奖。我们作一个类比:把“获奖设计"比作一节好的数学课,把“踩出的小路”比作课堂上学生对“习题的独到见解”。这节课的最大“功臣”是谁?应该是学生即时性形成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可以巧借学生踩出的“小路”,独辟蹊径,对习题进行拓展、衍生,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课本第88页第6题教学片段。
1)根据题意画图,标出数据。
(2)独立完成,列式计算。(3)反馈。
生:21x4=84(厘米)。剩下图形的宽是30-21=9(厘米),所以它的周长是(9 21)x2=60(厘米)。
生:这个方法太麻烦了!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求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求4个原来长方形的宽(如图1),求剩下的图形的周长就是求2个原来长方形的长。
师:前面半句概括到位,可后半句是什么意思?
生,(上台演示):剩下的图形的周长就是小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我们把其中的一条长旋转90度,就到了这个位置。(如图2)
师:这个方法谁听懂了?(其他学生听完之后,自觉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并接二连三地抢着回答)这个方法好在哪里?
生::更容易算了!30x2=60(厘米)。
生。:不用求宽了,省事!师:如果题目变成这样呢?
生。:正方形的周长为29》4=116(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为40x2=80(厘米)。
大部分学生没有画图,直接运用刚才的结论计算。可见,课堂中“踩出的小路”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需要教师发现、捕捉。有研究表明,思维的独创性具有明显的后天性,是在主体思维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因而在其形成和发展时期具有可培养性。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行为、思想较大的自由度,促进增强自主意识,学会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我选择,促进自我发展。因此,面对无法预知的“小路时”,教师抓住契机,将习题拓展、衍生,将“球”踢还给学生,借“力”打“力”,在“意外”中寻找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转化思想,将“折线”转化为“直线”,将“未知的两条线段长度之和”转化为“已知的一条线段的长度”,有效地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巧用变式训练,催思维触类旁通
“变式训练"指教师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情境,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在原有习题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变,使习题的教学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使之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例如,第46页第13题教学片段。
这是一道开放题。其中,第一小题让学生估算,如果2个三位数的百位分别放6和3,和接近多少?答案是900、1000或1100。例如610 324~900,690 321≈1000,697 385≈1100。如果是计算差呢?那就可能有601-398≈200,620-314≈300,698-301~400。第二小题的解答方法差不多。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将题目中条件和问题进行调整: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挑战,学生变得兴致盎然,不久就有了答案。
生::百位放7和9,十位放4和5,个位放0和2,和最大。
(虽然相同数位的两个数可以任意调换位置,但是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
生:0不能放在百位,百位放小数2和4,十位放0和5,个位放大数7和9,和最小。
生:用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差最大,是975-204=771。
生:要想差最小,百位上要放相鄰的两个数,即4和5,十位上放小数2和0,个位上放大数9和7,即507-429=78。
生:错了!是5。百位上放相邻的4和5,十位上放相差最大的两个数0和9,个位放剩下的两个数2和7。十位和个位要把小数放在被减数,因为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两个数相差越大,差就越小。
(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多么巧妙的分析啊!由于差最小比较难,而且变化多,教师再次调整题目)
生:如图3所示,百位上放相邻的8和9,十位上放0和4,个位放剩下的两个数2和1。
生:不对!如图4所示,百位上放相邻的1和2,十位上放相差最大的两个数0和9,个位放剩下的两个数4和8。
生。:奇怪,有两组相邻的数,1和2,8和9。
生。:不要慌,我有办法!先保证十位相差最大,即0和9,剩下的相邻数只有1组,即1和2,放在百位就可以了。
通过调整、改编习题,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数学学习活动,捕捉思考规律背后的本质,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教师顺应学生出现的情况,逐层深人拓展,引发冲突、解决矛盾,让学生触类旁通,于无疑处生疑,有疑处思辨,解疑而提升,有效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面对思维能力处在不断发展和提升阶段的小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教师潜心解读教材中的习题,用心研读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通过巧设动态演示、巧借踩出小路、巧用变式训练等有效教学路径,让习题效用最大化,引导学生算中思、思中悟、悟中通,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灵活,思维品质更上一个台阶。
(责编 吴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