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图腾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yueshen19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进山,时间好像面粉一样,松散下来。清早,人往往是被阳光拽起来的,接着洒扫院子,清理落叶和鸟的爪印。劈柴、生火。炊烟也是懒的,似乎比太阳爬上天空的速度还慢,接着才做早饭。
  父亲在灶台上和面,我问他,要做什么饭?父亲反问,你想吃啥?不等我回答,他就说吃面啊。是往小米粥里煮面,还是汤面或者干面,让我选。
  我笑着对父亲说,一天三顿做面,这瓦盆都快磨出包浆来了。听我这么说,父亲就叹气,他说我的胃已经跟外乡人没什么两样了。在我说弄点简单饭食的时候,母亲疑惑地盯着我看,说,这还不简单?又没让你包饺子!我确定我的胃已经在不经意间成了叛徒。整天琢磨着如何在吃上走走捷径。可乡村连个小卖部都没有,那些油盐酱醋的必需品都要在山下的镇上买,开三轮车来回就得两个小时。
  有一次,我归乡前特地买了口电饭锅,又从山下买了袋5公斤的大米回来,中午,我炒了两个菜。那天,爷爷也在。我把米饭端上来,眼看爷爷不一会儿就把米饭扫荡一空,急忙站起来说,我给您再盛一碗。没想到,爷爷当即就拒绝了,说,不吃大米了。我安静坐下来,他却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过了好半天,终于忍不住问,饭还没做好?我说,我们这不是吃饭吗?爷爷环视着桌子,眼睛扫过他刚吃过米饭的空碗,问我,饭呢?接着,父亲站起身去堂屋取了两个馒头,又拿了一碟子剩咸菜过来,我才恍然大悟:在爷爷眼里,大米不能算作饭!我为这事笑得肚子疼,母亲却说,我们这肚子吃面吃习惯了,一顿不吃,感觉就像没吃饭似的,肚子都不答应。
  父亲之前跟我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别的东西买就罢了,连面条和馒头都买,这是他不能忍的。在他心里,每天做手擀面、发面蒸馒头那才是过日子的样子。他有腿疾住院的那些天,吃得最舒服的饭不是我从饭店里特意为他定的菜,而是姑姑从他们出租屋里给他擀的面条。一把面煮在稀溜溜的小米粥里,配上一碗土豆丝,在我父亲那里就是人间美味了。只要有面条,哪怕配一截大葱也算得上好饭。
  我奶奶最后那两年的时光都是在炕上度过的。母亲虽然之前对奶奶颇有微词,但还是一天三顿换着样儿给她做饭。蛋炒面、汤面、刀削面、猫耳朵、疙瘩汤……奶奶因此对这个儿媳格外感恩。在弥留之际,看见哪个人都唤母亲的名字。嘴里说着,只有母亲愿意给她擀面吃。
  在故乡,吃面食不只是一种习惯,面食还是一种图腾,它描画着故乡人的情感和精神信仰。无论是小儿出生,还是老人归去,無论是庆丰收,还是新年串亲戚,都有不同的花样馒头融入其中。而面粉和水就像是男人和女人,它们在一起揉啊揉,你进我退,相互依附,最终形成一个面团,从这团面里,可以剥离出无数的东西来。
  我本以为,在外地二十年,我的胃已经改变,饮食方面没有明显的趋向,格外包容。但等我怀孕之后,忽然发现,胃部对面食的记忆早已经生下根来,那些面食一次次在舌尖复原着它们的味道,就连做梦,脑神经也不断编织那些做面食、吃面食的情景。原来,面食才是我与故乡之间那根隐藏多年的脐带,它偷偷潜伏在我的味蕾上,一直都在。
  二
  我们那里的春节要过到正月二十才结束。前一年冬天,家里的男人会去山里砍下一棵不太粗的松树回来,在院子里挖个浅坑,将树栽进去。有点像西方常见的圣诞树。这风俗是何时兴起的,已无从查起。松树前通常是要敬土地神的。从腊月二十八做了花样馒头时,就要做点枣花供在神前。我们管这种敬神的馒头叫枣花,它们是条弯弯曲长短不一的面组成的,由上至下,呈梯形。所有枣花里,要数灶王爷前的枣花个大最大,也最讲究。上边不仅盘着长龙,还有充满寓意的松花、玉兔做装饰。灶王爷前供的枣花,要插一只面做的鸡,通常在做炸年糕、炸麻花的最后,会让这只小面鸡下油锅,游个泳。再用一截细棍,一头插在小面鸡的底部,一头插在枣花的顶端,而且鸡头的朝向也是有讲究的,必须面对着主人家的炕,预示着金鸡报晓。
  按照传统,这些面食要在神前一直供到正月二十。
  有几年,母亲总是犹豫,到底是早早把枣花撤掉,吃进肚子,还是让它们接二十多天的尘土,完全被神享用。这些年,她感觉自己岁数大了,对许多事情无能为力,在供奉这些事情上一点也不马虎。
  白面和成糊,倒在平底锅上摊成饼,把炒好的土豆、粉条、豆腐、萝卜等蔬菜包进面饼。我母亲做这种叫“卷卷“的东西时,总是在天黑之后,她神情严肃。像是在给谁包一封厚重的信。
  跟所有的吃食一样,第一个成型的卷卷是用来供神的。等全部做好之后,母亲里里外外供一圈,才拿给我们吃。随后,那在神前供了二十多天的枣花完成了它们的神圣使命,被请下来。总有一张卷卷皮,什么也不包,它像被子一样,把所有卷卷盖上。母亲命我端好盘子,像侍女般跟随在她身后,看她轻轻拿起最上边的卷卷皮,一点点撕下来,然后,将它们一点点扔向各个面缸的夹缝,扔向牛圈,扔向鸡窝,扔向天空,不过很快,那块面就掉到了地上。母亲嘴里念念有词,说着一些押韵的句子。我每次都想问问她说的什么,可她的声音太小,小到只方便神听见。最后,母亲命我把盘子放在松树前的供桌上。在一串鞭炮声里,将松树放倒,扔进柴堆,新年才宣告结束。
  但奶奶家的仪式不仅是这些。奶奶在放倒的松树下抱一堆麦草,用火点着。在火刚燃起的时候,这个瘦弱的老太太竟然一跃而起,跨过了火堆。她说,跳一跳,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都烧掉,接着鼓励我们也跳。我们一开始是惧怕的,但看奶奶再次示范,便也大着胆子飞快地跳过去,只听见松针劈里啪啦响。接下来,我们便一遍遍跳啊,乐啊。
  邻居李婶隔着院墙看,她说,你看娃们多高兴!我奶奶说,过年哩么,就得图个喜庆。奶奶最后邀请她,你也来跳一跳。好几次之后,李婶果真来了。这个丈夫病重、拉扯着两个孩子的女人,从那熊熊火焰上跳过去,像一只浴火的蛾子。她跳过去的时候,笑得那么开心,好像真有什么东西被火驱走了似的。奶奶拿出一个卷卷来,让李婶尝。她却一个劲儿摆手。
  松树还未烧尽,奶奶就让我们随着一群大孩子偷卷卷去。在我们这里,偷卷卷是要去偷一份福气。但这福气跟卷卷主人家的姓氏有关。付同“福”,姓付人家的卷卷是最抢手的。姓岳的人家,人们都绕着走,因为按老家的读法,岳与“药”同音。谁也不想偷点药来。其他的刘、李、苏、张这些姓氏就无所谓了。人们看着谁家过得如意幸福就会偷谁家的。偷的人有大人有孩子,守的人要似守非守,像是一场游戏。但有些老人是会当真的。有些年头,因为偷卷卷这件事翻脸的事儿也时有发生。   奶奶往往会提醒我们,跟着玩就是了,别磕着,别让狗咬了。孩子们才不管谁家不谁家的呢,为的是好玩有趣,只要不偷岳家的就不会被家里骂。往往两个人去跟主人说话打马虎眼,另一个端着盘子就走了,其他的孩子在后边追,活像老母鸡带着小鸡抢食儿吃。孩子在前头跑,主人就在后边喊,把盘子给我留下!
  我奶奶每年都会做很多卷卷,敬在神那里,她深信,自己家里的福是偷不走的。但李婶不这么想。李婶希望有一种神药能把她从生活里解救出来。她事后跟奶奶说,别人都不偷姓岳的,怕吃药。可我多希望有一种神药,能让孩子爸吃了快点好起来。
  那晚,奶奶破天荒去了岳奶奶家,一直跟她聊天,又说她新缝的布袋好看,想上屋里瞅一瞅。等奶奶被岳奶奶送出来的时候,盘子上的卷卷就少了两个。
  岳奶奶笑着说,真稀奇了,我们多少辈也没被人偷过,都绕着我们走呢。奶奶说,人活一辈子,谁能绕过药呢!
  不知是不是卷卷的神性发挥了作用,李叔果真有所好转,他在春天的尾声里竟然能站起来走路,还时不时走到两家隔着的墙边看我们在院子里追逐。后来,他可以挪步到院子外边别人家的房顶上,跟院子里打纸牌的老人们扯闲篇。可谁也想不到,聊着聊着,一个巨大的肉体竟然从房顶砸了下去,等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叔已经躺在一片鲜红的血液里。李婶绝望过之后,拉扯两个儿子长大,给公公婆婆养了老,送了终。在整座山里,她的美德被传颂着。
  许多年里,她都不过正月二十,也不做卷卷。她对我奶奶说,免得不懂事的孩子把我的晦气偷了去。
  有一年,我小姨嫁到了付家。晚上,我去小姨家拿了卷卷回来吃。我奶奶看见了,硬是用糖跟我换。然后她把我咬过的地方一刀切掉。剩下的那块,隔墙送给了李婶。我至今记得,李婶接过去之后,在墙那边大声喊着他两个孩子的名字的声音。
  如今,我们那座山有了国家级公益林的美名,山里的一草一木都不得乱砍伐。因而,过年时就没有人再往院子里栽松树了。年轻人大都在外打工,等不到正月二十就走了。后来,在城市里,我吃过类似的卷饼,虽然形状相近,但那味道却与老家人做得大不相同。
  正月二十这一天,我给母亲打了电话,他们正在吃卷卷。听说,偷卷卷这样的事儿再也没有了,大家只把自家的祈愿悄悄裹进那一张面饼里,燃香供了所有的神仙之后,再将这带着美好愿望的食物慢慢咀嚼着,吃进自己肚子里。
  三
  小時候,大人们从不说“中元节”这三个字,他们只说七月十五,好像在故意淡化它作为节日的意义,让它显得稀松平常,隐藏在其它的日子里。后来,知道中元节其实是鬼节,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奶奶脸上为何会泛起惆怅,才明白她为何一遍遍念叨那些遥远的人和事。而母亲带领我们过的中元节,却往往具有另一种色彩。它是丰盛的,是喜庆的。
  我姥姥家住在对面那座山里,每次去姥姥家,都要过一条河,河里布满大大小小的光滑的鹅卵石。母亲总会弯下腰去,捡拾石子。那些石子有食指肚大小,被河水打磨得滚圆。我们也跟在后边拣。并且知道母亲拣这些石子是为了烙制石头饼,一种中元节祭祀的食物。
  烙制石头饼,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事情。先发好面,再往里边放上鸡蛋、核桃仁,有时候母亲也会随手摘来一把花椒叶,在清水里冲洗干净,剁碎了扔进去,这些细碎的绿色被镶进面里,代替了花椒粉。
  接着是揉面、擀面,要把它擀薄、擀圆。我很小的时候,就参与这种劳动。揉面总有一种游戏的感觉。我常常将它揉成其它的形状,在我眼里,它不过是可以食用的白泥巴。母亲看我做的东西会点头,也会赞赏。奶奶就不同了,她总能把我源源不断的创意截住,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在她眼里,食物是带有神性的,不可亵渎。她总免不了训斥我一顿,而训斥也像一把钥匙把她记忆的大门打开。她开始回忆那些饥饿的岁月,种种景象像刻在她脑海里一般,那番言语旨在让我们明白食物的可贵。她甚至告诉我,为什么要用食物祭奠,是为了让死去的亲人看到我们的生活是何等的富足,终于不用饿肚子。在孩子们眼里,这一切是有趣的,但年轻的女人不住地交谈着,她们交换着彼此少女时代的记忆、与奶奶或者母亲一起做石头饼的情景。那些像奶奶一样的年长者多是沉默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已去了另一个地方,成为被祭奠的人。我那时不懂那种沉默,只见女人们用力擀着面,再用顶针印上圆圆的花形,这些虚虚实实的圆在面粉上交叠着,碰撞着,描绘着流淌在人们心里的某种古老的图腾。
  烙饼的容器是一个大平底锅,需要放上一大包事先洗好、晾好的石子,加热,然后再铲出一部分。便看见面饼一个个平铺在锅上,再将铲出来的石子盖到饼上边。石子在山下的河里经历了不知道多少冲刷碰撞,才如此圆润,将软软的面铺上去,软软的面饼躺在两层石子之间烙制。因为祭祀的对象,使这个过程充满意味。直到我三十岁之后,才理解那之中的微妙感受。我奶奶自幼失去双亲,被叔婶养育成人,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却不得在这小山村里扎根,她会编筐、会织布,乡间男人女人会的东西她无一不能,但这也未能让她的生活有所改观。奶奶一生坎坷,受着命运的烙制、排挤,像这面一样,以柔软之躯抵抗着尘世间的石子与煎熬。而此刻,家里与她有关的东西大多消失,她的样子化成了一张照片,让我把石头饼端到她面前之后,心里涌出无尽的话语。
  饼出锅后,需要敬神,天地、土地、灶神、太上老君等等,敬完神,就敬亲人。亲人们在照片里,在看不见的地方,收纳着我们思念他们的气息。我开始明白人们在回忆与言说中的那片刻沉默,那是亲人们之间情感互通的留白。
  现在,石头饼不再是中元节的标志。平时,在超市里、市场上也能见到石头饼,它们的大小均匀精巧,上边大大小小的石头坑也异常整齐,甚至回乡时,很多人家的石头也不再是去河里拣来的。山下的集上就能买到大小一致的用黏土烧制好的“石头”。我想起当年那些母亲拣来的石头,它们不知为何就越来越少,每次做石头饼都会在铲来铲去之时丢掉几颗。因而母亲拣石子的身影就像复制、粘贴般出现在每一年的春夏时节。母亲不会特意去完成这件事,在乡村,没有人会特意思念一个人。“惦念”“想”这样的词汇从不出现在我们的语系里。承载我们情感的东西和事件都是那样具体,以致于我十几岁时出门之后,看到久别的同学与朋友说出“我想你”的时候,脸都烫得要命。   那是二舅去世后的第二年,母亲路过那条河时,竟然催促我们快走,好像要躲避什么似的。石头们形状各异在河里沉默着,我看到山崖上的柏树倒立,像一个想看透人心的偷窥者,但中元节是要过的,石头饼也是要做的。母亲沉默着,引领满锅的石头在白嫩的面饼上烙出凹凸不平的坑,那一刻,母亲也像一块面饼,在沉默中被什么烤着、烙着。到了鬼节,她从日历上早早撕下这一天,一边撕一边说自己的梦,她梦到二舅了。我的盲人二舅在一丛麦苗里点着灯。然后她在手里的面饼上数着大坑小坑,希望能从中破解出什么寓言来。
  母亲那些写在脸上的遗憾与哀伤,像河里的石子一样逐渐被磨得滚圆,圆得让原本有哀思、追悼意味的鬼节像其它的节日一样,在我们心上骨碌碌就滚过去了。成年后,我才明白大人们的追忆,明白母亲给石头饼翻个儿的时候也是在给心上的思念翻页。我想起小时候一群孩子互相讲鬼故事,把对方吓得半死。我一遍遍问母亲,一缕青烟背后的照片上那个人是否真的能吃到眼前的石头饼。母亲说,谁知道呢。
  后来,我看到奶奶的遗像挂在墙上。那照片是我照的,它成了时光的开关,将我对奶奶的全部记忆挡在它背后。我记得那个下午的阳光怎样安闲地坐在她的头发和肩头,她双眼模糊地看着我的方向,不知道把目光定格在什么地方。
  在我三十有余的年紀,我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石头饼供到奶奶眼前的时候,心里许多沉默的东西涌动起来。我想,这样的情形,我奶奶、我母亲在我这个年龄可能都遭遇过。而且在清洗石头的时候,我将自己逝去的亲人挨个想了一遍。石头一个个从布袋跳到盆子里,哗哗作响。
  我把铁铲将石子铲来铲去,并让面饼一个个翻身,炉火将我的脸烤得通红。有人说,石头饼最初是远古时期的人们因为无意中将面食放在石头上,最终烙熟,渐渐形成了一种被人们喜爱的吃食。无论真相是怎样的,但选择它作为中元节的祭食,一定有别的原因。这究竟是一场石头的炼狱,还是一场面饼的炼狱,不得而知。这究竟是在祭奠鬼,还是祭奠我们内心的往事,也说不分明。
  我在案板上揉着面,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那些滚圆的石头,我将一切有关中元节的欢喜的记忆告诉他,并看着他将石头饼一点点嚼碎,咽下。他欢快地扭动身子说,妈妈,我喜欢石头饼,我喜欢过中元节。那样子跟我们小时候没什么两样。我没有告诉他我写过一首有关“中元节”的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中元节没有鬼,街上都是行走的墓碑。”
其他文献
七 月  生活在七月呈流水状  地面潮湿得孤独  发亮的湖抬高了内心的水位  月光漂浮在湖面上  终于熬到开闸泄洪的日子  时间的堤坝  形同虚设  秋 分  我们在秋分这天一起喝酒  并无什么特别用意  就是大家有许久没在一起聚了  也不知道彼此都在忙些什么  忽然有些惦记和想念……  日子过得太快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车轱辘一样轮番转  有时感受到春风袭面  有时又困顿于秋风秋雨  谁使得
期刊
黄 昏  黄昏,一个诗意的时刻  意味着我们可以挽手  去超市,去菜场  去河边,去旷野  意味着此刻可以一个人  面对夕阳,背对整个世界  风  一天之内  若无风吹  我会死于焦虑。  活着的第一个理由  水,布道的异教徒  我想要的身体是风。  一只陌生的鸟  我确定那是一只陌生的鸟  正对着我喊话  一边逃离我的视线  沿着法桐高大的枝丫向上迅速爬行  人行道上落满枯枝和新鲜的绿叶  哦,
期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被认为是汉语诗歌的源头。《诗经》之伟大,在于其无比高超的艺术性,真实、浪漫、简朴、深切。因为《诗经》,汉语在其早期时候,就拥有了独特的多义性和多维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为宽泛而又歧义、指向驳杂、内蕴丰富的一种语言艺术。《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之间创作和流传于古中国各地的诗歌作品,其作者大都不详,有赖于西周名臣尹吉甫的收集,经孔子编订之后,于汉武帝时期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期刊
半 场  一九七九年的早春,还是那么冷。太阳出来后,姚桂娟还坐在被窝里,不敢出来。她喘得紧。身子已瘦得没有一点肉,只有一层皮松塌塌地贴着骨头。  这些年来,三天两头盗汗。不盗汗的时候,失眠,两眼鳏鳏,直到天亮。若是睡着了,就做梦。梦里,是无数穿着绿军装、红袖罩的小将,把她押送到车上,游街。太阳炙烤着,蝉声响到让人失聪。有时,是站在台上,下面是一操场的人头,愤怒地呐喊着,声讨自己。她垂着头,脖子上挂
期刊
面的精神  多年前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其中有一篇谈到吃面,忘记了具体是何种面,但对其中的一个细节却记忆犹新。大概是做苦力的北方汉子吧,蹲在长条板凳上埋头吃着一大海碗的面条,热气腾腾,红光满面,如长鲸吸虹,偌大的一碗面条一眨眼工夫就吞到了肚里。这样快乐的食量不但他吃起来很过瘾,我们看了也觉得惬意。大概世上没有比一个劳动者自食其力享受自己简单的午餐更快乐的事了。  南谷北面,生长在江南的我自幼不甚
期刊
我曾在河上四处漫游  阳光好得令人窒息,想起很久  以前做下的错事。  好得想起她,十多年前  再没有接听你的电话。  好得脸庞微微发烫  感冒发烧,打针吃药  再没有人在心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好得令人忘记悲苦,一切的  一切飞快地,幸福流逝。  阳光如此充分的尘世,没有永恒。  如此焦灼,不再有等待。  如此黯淡,穿过老年大学去见  已经放下的不朽。  纪 念  四月六日,每个省份看起来  都
期刊
那年10月,我的心走过了千山万水。诗人巫蓉(本名俞凌)的死,直击我的心,那些天总是恍惚,她的影子老在我脑子里打转转,百转千回,直搅得心神不安。每当夜晚来临,就会莫名地担心,一想到她,我就会哭。夜深人静时,我从悲伤中惊醒,浑身颤抖、满身大汗。  1981年9月,安徽大学207幢女生楼三楼的一间房门上贴了八个同学的名字。我们俩是挨一块的:俞凌,凌晓军。她名字的字和我的姓是同一个字。第一次相见,冥冥之中
期刊
伞  伞呵,人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收拢,一柄护身的剑;撑开,一片温馨的天。  伞的历史悠久,是谁发明,众说纷纭。一说四千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启迪了中国人发明伞。在倾盆大雨中,有个孩子顶着一张荷叶挡雨。可是,凹面向上的荷叶积了不少雨水,渐渐顶不住了。孩子灵机一动,把荷叶翻过来扣在头上。一顶凸面朝上的伞形帽出现了。人们发现,伞形的东西有挡雨的作用,于是伞便应运而生。  另说,《诗人玉屑》记述:两千多年
期刊
十岁那年,一个极好的朋友突然搬家了,全家搬到南洋去了,说是那边的亲戚有好门路,南洋多远,远在我的想象之外,对我们来说相当于虚无飘缈之地,我再没见过那个朋友,她似乎凭空消失了,她家老木门就那么锁着,再没有打开。那时候,我才懂得家是可以搬的,而且可以搬得那么远,在那之前,我以为家在某个地方就会永远在的。一个学期之后,我们家也搬了,搬至我从未去过的小县城,父亲母亲相信我们在县城会有更好的日子和前景。我立
期刊
人的速度在等于光速时,人的灵魂会在短时间内脱离肉体,看到物质世界的本源,甚至可能依附到别人的肉体上。  一  夜里凌晨三点,墨西哥人还沉浸在自己闷热而冗长的睡梦中。而此时,城郊墨西哥监狱的高墙内,突然爆发出一阵尖利的嘶吼。犯人和看守疯狂地寻找声音的来源,却很快发现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声音竟然就出自于自己的胸腔,在这点缀着蓝色电网和彩色玻璃碎渣的高墙内,爆发了一场监啸。  熟悉与陌生的面孔,棍棒敲碎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