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ruary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奠定数学思维结构的基础
  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培养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所组成的,在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由各种概念联系产生的,可以说数学概念实际就是数学知识的基石。概念的引入理解运用巩固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掌握数学规律,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正确地进行各种计算,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从具体的教具入手,积极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课本中的数学概念大多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抽象的概念总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而形成的。因此,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方程概念时,我是运用直观教具天平进行教学的。我在天平的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左边是50克与50克的和,右边是100克。这时天平正好平衡,用式子表示:50+50=100或50×2=100。接着我又一次在天平的右边放上50克,左边放上30克与一个不知重量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了。我问天平平衡说明什么?学生争着回答:天平平衡说明左右两边的物体重量是相等的。左边两个物体一个是30克,那个不知重量的用字母X表示,右边是50克,那么表示这两个相等关系的式子是:30+X=50,这也是一个等式。我又问:要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左边这个X应等于多少,天平才能平衡?学生很容易地答出是20克。这就是说X等于20克的时候,上面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让学生自己从直观中提取信息,具体地看到50+50=100;50×2=100;30+X=50;3X=69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30+X=50;3X=69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X=20是方程30+X=50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地理解和掌握了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抽象的概念。就这样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不断地给学生提出新的思维课题,又在不断回答和解决这些新课题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发展。
  (二)以旧知引新知,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
  在学习新知时,引导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例如我在教学梯形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很快受到启发,就是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让学生利用学具探究,学生会很容易地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旧引新是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
  二、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科学始于问题。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具有这样特点,从它诞生起,就与“问题”有了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的波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惯用封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46是不是6的倍数”、“19是不是质数”等等。这些问题的回答只有“是”与“不是”。同时在作业与考试时,也只有“答案”与 “非答案”两种,久而久之,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然而启发式问题却是开放式的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時,首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计算 “ 2/4+1/4 4/8-2/8 15/20-10/20”。接着转入探究新知,提问:
  1.这几道题中,有的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你能不能把这个算式改写成最简分数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直观上看有什么不同?
  3. 能不能试着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呢?
  4.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
  通过这个四个问题的提出与回答,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巧设问题梯度,面向全体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学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善于补充搭桥式问题,降低教学难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圆面积公式”时,我提出如下问题:
  1. 在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时先将三角形、梯形拼成什么图形?
  2.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又将平行四边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3.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时,都是以什么图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推导出来的?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起到了承上启下、化难为易的作用。
  (三)巧设开放性问题,发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教师应以课本为本的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 如:“一辆汽车要行驶400千米的路程,前5小时行了全程的2/5,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需要多少时间?”学生独立解答为:
  400÷(400×2/5÷5)=12.5(小时)
  还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1. 把全程看作单位“1”怎样列式?
  1÷(2/5÷5)=12.5(小时)   2. 能不能把全程看作5个单位来解答?
  (5÷2)×5=12.5(小时)
  通过这样一题多解的开放性、探索性的提问,激励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问题如何提出,对教学影响极大,需要精心设计,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经过动脑,动口,动手实践与思维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牢固的。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精心设计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数学中的计算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同时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设计出这样一组练习题:计算:1/2+1/3;1/2-1/5;1/3+1/4;1/5-1/7。要求算后说出思维过程,并观察它们的特点,找出计算中规律性的东西。1/2+1/3=3/6+2/3=5/6;1/2-1/5=5/10-2/10=3/10;1/3+1/4=4/12+3/12 =7/12;1/5-1/7=7/35-5/35=2/35。通过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总结出:分子是1,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相加减的速算方法,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思维和语言密切相关,培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的说理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说理使学生不仅会算题,而且会讲题,弄清算理,掌握规律。如在学习应用题 “一个制鞋厂制出男鞋2200双,比制出的女鞋的2倍还多400双。制出的女鞋有多少双?”我针对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讲解如何确定题中的等量关系,为什么这样列方程?2X+400=2200;2X=2200-400。在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启发学生讲述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如何确定单位“1”, 单位“1”是已知数时,如何找准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列式。单位“1”是未知时,如何找准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列方程。学生进行充分的说理练习,牢牢的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组织学生口算,笔算,讲解算理等练习,有时还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练习。如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让学生制作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亲自拼一拼,看看两个相等的各种三角形被拼成什么样的图形了,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习比例尺后让学生实际测量校园,自定比例尺绘出学校平面图。
  在应用题教学时,我常常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练习形式来发散学生思维,逐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某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250米,还剩150米没修。”提出下面不同问题:
  (1)已经修的是没修的百分之几?
  (2)没修的是已经修的百分之几?
  (3)已经修的比没修的多百分之几?
  (4)没修的比已经修的少百分之几?
  (5)已经修的占这条路的百分之几?
  启发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能讲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一组练习题:
  (1)果园里有梨树15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5,有苹果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梨树150棵,苹果树是梨树的4/5,有苹果树多少棵?
  (3)果园里有梨树15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5,有苹果树多少棵?
  (4)果园里有梨树15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1/5,有苹果树多少棵?
  (5)果园里有梨树1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1/5,有苹果树多少棵?
  (6)果园里有梨树15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5,有苹果树多少棵?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能讲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几道题之间的联系。
  总之,数学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才能行之有效,达到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目标的一致性特点决定了学科整合的必然性 自然及社会科学的细致分类决定了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分科教学的存在。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教育目标的相对一致性又决定了学科间在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运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既存在着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个性,也存在着相同或相近的共性。从系统工程学说的角度出发,综合实践活动与体育等诸学科是统一于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之下,有着共同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相似的学科特点的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与半时,初步认识了时针与分针,会读写几时几分,掌握了1时=60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对“时分秒”的感性认识。由于“秒”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体的实物表现出来,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秒的长短,帮助建立秒的概念。学好秒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对于
期刊
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用正确恰当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掌握波音記号的演唱技巧,能够在歌曲中正确的运用。  2.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表现方式为歌曲伴奏。  3.学生能够声情并茂的表演歌曲,歌舞结合,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彝族音乐文化特色。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用正确恰当的声音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教学难点:1.歌曲中“波音记号”的演唱技巧  2.能用不同的
期刊
看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学生们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而语文教师们也对如何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颇费心机,然而效果却不明显。笔者对此深感纳闷,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我们的学生怎么了?为何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多姿、摇弋生辉的众多作品莫然元衷,为何对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诠释如坠云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突然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读五年级的儿子每天雷打不动地听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
期刊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是熏陶、是启发,它不仅可以撞击学生的灵魂,还影响他们的情感、精神、品格等。美的意境更能迅速激发他们的兴趣,诱发他们的美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涤。这些意境也就是美术教师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的审美形式创设审美情境。  我们的学生渴望“美”,甚至希望创造“美”。那么,什么是美?美在何处,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
期刊
一、情境引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短片,这个队伍是如何排列的,行数和列数有什么关系?  生:行数=列数。  师:像这样行数和列数相等的队伍就叫做方阵。  出示课题:今天就要来研究一下方阵中的数学问题。 师:怎样求这个方阵的总人数呢?  生:小结实心方阵的总数求法。每边人数×每边人数=实心方阵的总人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找准生活和数学的切入点,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  二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健康、劳动技能和审美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学校的任务概括的讲就是培养德育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美育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周代统治者已把美
期刊
一、器乐教学的性质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  2.以合奏为主要形式。  3.以课堂乐器为主要用具。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这个是特别重要的,有了它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教学和乐器的选择。“以合奏为主要教学形式”和“以课堂乐器为主要的学习器具”。课堂乐器服从于上面两个原则“面向”、“以合奏”,主要选择和谐,个性化不强的乐器。西洋管弦乐队的配置科学合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期刊
有效教育开展3年多了,现在不管何时当您走进我校的音乐课堂,你一定会欣喜地看到有效教育在课堂中正发生着神奇的变化,对好的教育就是有效的。  我是一名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有效教育刚刚推行时,我一直認为那是班主任的事和我没关系。其它老师做什么我就跟着做,并没有理解和认识,慢慢的开始感觉课好上了,不用再一遍遍的说:说话的别说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他们就心领神会了。学生思维也更活跃了,课堂表现和创新能力有所提
期刊
儿童初期的美术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游戏。两岁左右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鸦,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预,他 们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目的不是画出“什么”,而是通过绘画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这一时期需要的是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