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介绍学校在大学城的各类实验室建设及使用现状,指出抓好实验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阐述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充分调度教师和学生使用频率,做到资源共享最大化。
关键词 大学城实验室;实验资源;实验教学定位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4-0018-02
1 高等教育大发展之下的实验室现状
2004年是教育大扩招、校园大延伸、教师大增容的开始。随着大学城的建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经贸、企管、新闻、信息、艺术、英语教育、商英等学院搬至大学城。同时,实验大楼内的各种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功能逐步完善,继而增加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实验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增大,多学科运用计算机交叉渗透,互相关联,使专业实验室初具规模。目前,学校已拥有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宽带多媒体实验中心、数字化语言实验中心。
1.1 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中心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电算会计、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提供完善的实验环境,包括国际贸易全景仿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电算会计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已形成由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商务电子化、商务流程模拟、物流模拟、财务能力训练、金融与证券投资、国际贸易仿真7个实验教学板块组成的14个重要实验教学环节。
1.2 宽带多媒体实验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大学城校区建设第二套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由双向教学有线电视网路和电视机、机顶盒、节目服务器、信息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播控服务器、QAM调制器、回传设备、Cable Modem、系统管理工作站、节目采集工作站、教师备课工作站等硬件设备和音视频素材、图文点播资源库、教师备课系统和管理系统等软件组成。系统目前面向全校各教学单位开放,系统终端设备覆盖全校每座教室,承担全校各院系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外语专业课堂教学;点播课件资源总量达到192 GB,在线运行课件节目数量1 985个,其中视频课件数量412个,音频课件数量1 573个;使用的教师平均每学期达80多人。
1.3 数字化语言实验中心中心主要用于基础口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和练习,每个机位除语言学习终端外,均配有个人电脑,可以进行传统的语音教学(广播教学、分组对话、监听、对讲、示范)等。教学资源中心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的一个音视频资源库,储存有大量各类音视频素材,主要用于音视频资源的点播。所有实验室通过校园网络与教学资源中心相连接,为同声传译教学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示范素材。
2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实验教学定位与规划: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的复合型教学模式,从原来单一课堂教学转变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书本与网络、学习与实践等相结合的多维度、立体式国际贸易学习环境,把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开设新的课题,适当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吸收科学技术、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验室科学研究水平,发挥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潜力,进行实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3 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大学城实验中心的建立,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能更好地处理质量、发展、投入、教学与改革建设的关系,及时研究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有利于学校资源共享,从某种角度讲已具备实施本科生参加研究、实验计划的基础和条件。就这几年实验教学情况来看,实验室利用率较低;推荐大学城内其他学校共享这些优质资源,但实际运作起来有难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均存在一定问题,设备投入很大,且不断递增。
1)实验室空置率没有得到改善。如电算会计实验室,本学期没有电算会计课,多媒体会计教学软件一次都没有用;而只安排色彩构成、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实验总学时数就很少。又如物流实验室,第一学期没有课,第二学期只有9节课。新闻、广告实验室每周只有几次课,大部分时间闲置。笔者认为可以跟中山大学相关学院合作,用这些计算机上课或开发相关项目,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2)实验教学和管理软件开发空缺。目前的机房管理软件,不能应付实验室的管理。学校应与其他院校软件学院共同合作,开发新的管理系统。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3)实验室面积大,有时上课学生人数多,一个教师顾不过来。一些教师一下课便急于赶班车,没有时间留下来跟学生交流。学校应当学习其他院校的经验,使用学生助理协助教师上实验课;恢复实验师参与辅导实验课,以补充专业教师不足,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4)实验室已网络化,但很多上课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实验室的网络环境学习,广外大实验室硬件条件不差,但在计算机管理方面与中山大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应借助他们好的管理模式,弥补自身实验教学环节上的不足。
5)外语专业的学生从大学城迁回本部,原来用于外语专业的实验设备相对减少了使用频率。学校应与其他学校共享这些外语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这一优质资源,共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管理部门应及早重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力度,合理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项目,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4 实验室应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大学城给学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是实验教学提高的一次挑战,而绝非仅仅是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机制、目标、各个实验环节都与以往不同,怎样才能保持特色,创出新意,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具有自己的优势?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创新,走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路子。每个学校各有千秋,将别人的强项学回来,补自己的短处,这在大学城环境下是可以做到的。只有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才能不断提高,为教育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目前,大学城实验教学的学术交流一片空白,没有将突破性创新思想和方法引进到实验室建设中,从而导致实验室建了不少,但收效甚微。
现在专业实验室都是在计算机系统平台上构建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功能良好。有了良好的计算机硬件环境之后,就得考虑如何用于教学实践,如何在各个专业学科中办出有特点的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推进实验室创新,注重理论、方法和技能的系统化综合运用,使计算机与专业并重,更加强调整合性。目前在英语方面的应用多些,经贸、物流、新闻等专业的系统开发被忽视,对发展和研究缺乏战略性布局,显然不能满足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抑制了实验室作用的发挥。要将学科建设和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积极调整实验室凝练方向,将实验室建成依托院系的、有适当规模的、能覆盖院系主要发展方向的科研实体。只有具备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和由此产生的高质量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科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 大学城实验室;实验资源;实验教学定位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014-0018-02
1 高等教育大发展之下的实验室现状
2004年是教育大扩招、校园大延伸、教师大增容的开始。随着大学城的建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将经贸、企管、新闻、信息、艺术、英语教育、商英等学院搬至大学城。同时,实验大楼内的各种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功能逐步完善,继而增加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实验课内容涉及的范围增大,多学科运用计算机交叉渗透,互相关联,使专业实验室初具规模。目前,学校已拥有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宽带多媒体实验中心、数字化语言实验中心。
1.1 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示范中心中心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电算会计、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提供完善的实验环境,包括国际贸易全景仿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电算会计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已形成由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平台、商务电子化、商务流程模拟、物流模拟、财务能力训练、金融与证券投资、国际贸易仿真7个实验教学板块组成的14个重要实验教学环节。
1.2 宽带多媒体实验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大学城校区建设第二套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由双向教学有线电视网路和电视机、机顶盒、节目服务器、信息服务器、视频服务器、播控服务器、QAM调制器、回传设备、Cable Modem、系统管理工作站、节目采集工作站、教师备课工作站等硬件设备和音视频素材、图文点播资源库、教师备课系统和管理系统等软件组成。系统目前面向全校各教学单位开放,系统终端设备覆盖全校每座教室,承担全校各院系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外语专业课堂教学;点播课件资源总量达到192 GB,在线运行课件节目数量1 985个,其中视频课件数量412个,音频课件数量1 573个;使用的教师平均每学期达80多人。
1.3 数字化语言实验中心中心主要用于基础口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和练习,每个机位除语言学习终端外,均配有个人电脑,可以进行传统的语音教学(广播教学、分组对话、监听、对讲、示范)等。教学资源中心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的一个音视频资源库,储存有大量各类音视频素材,主要用于音视频资源的点播。所有实验室通过校园网络与教学资源中心相连接,为同声传译教学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示范素材。
2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础条件之一,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实验教学定位与规划: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的复合型教学模式,从原来单一课堂教学转变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书本与网络、学习与实践等相结合的多维度、立体式国际贸易学习环境,把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开设新的课题,适当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吸收科学技术、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验室科学研究水平,发挥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潜力,进行实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3 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大学城实验中心的建立,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能更好地处理质量、发展、投入、教学与改革建设的关系,及时研究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有利于学校资源共享,从某种角度讲已具备实施本科生参加研究、实验计划的基础和条件。就这几年实验教学情况来看,实验室利用率较低;推荐大学城内其他学校共享这些优质资源,但实际运作起来有难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均存在一定问题,设备投入很大,且不断递增。
1)实验室空置率没有得到改善。如电算会计实验室,本学期没有电算会计课,多媒体会计教学软件一次都没有用;而只安排色彩构成、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实验总学时数就很少。又如物流实验室,第一学期没有课,第二学期只有9节课。新闻、广告实验室每周只有几次课,大部分时间闲置。笔者认为可以跟中山大学相关学院合作,用这些计算机上课或开发相关项目,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2)实验教学和管理软件开发空缺。目前的机房管理软件,不能应付实验室的管理。学校应与其他院校软件学院共同合作,开发新的管理系统。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3)实验室面积大,有时上课学生人数多,一个教师顾不过来。一些教师一下课便急于赶班车,没有时间留下来跟学生交流。学校应当学习其他院校的经验,使用学生助理协助教师上实验课;恢复实验师参与辅导实验课,以补充专业教师不足,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4)实验室已网络化,但很多上课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实验室的网络环境学习,广外大实验室硬件条件不差,但在计算机管理方面与中山大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应借助他们好的管理模式,弥补自身实验教学环节上的不足。
5)外语专业的学生从大学城迁回本部,原来用于外语专业的实验设备相对减少了使用频率。学校应与其他学校共享这些外语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享受这一优质资源,共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管理部门应及早重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力度,合理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项目,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4 实验室应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大学城给学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是实验教学提高的一次挑战,而绝非仅仅是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机制、目标、各个实验环节都与以往不同,怎样才能保持特色,创出新意,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具有自己的优势?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创新,走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路子。每个学校各有千秋,将别人的强项学回来,补自己的短处,这在大学城环境下是可以做到的。只有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才能不断提高,为教育科学发展作出贡献。目前,大学城实验教学的学术交流一片空白,没有将突破性创新思想和方法引进到实验室建设中,从而导致实验室建了不少,但收效甚微。
现在专业实验室都是在计算机系统平台上构建的,网络化和自动化功能良好。有了良好的计算机硬件环境之后,就得考虑如何用于教学实践,如何在各个专业学科中办出有特点的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推进实验室创新,注重理论、方法和技能的系统化综合运用,使计算机与专业并重,更加强调整合性。目前在英语方面的应用多些,经贸、物流、新闻等专业的系统开发被忽视,对发展和研究缺乏战略性布局,显然不能满足学科交叉、融合的需要,抑制了实验室作用的发挥。要将学科建设和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积极调整实验室凝练方向,将实验室建成依托院系的、有适当规模的、能覆盖院系主要发展方向的科研实体。只有具备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和由此产生的高质量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科发展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