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高校首个纳米艺术展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向公众开放。来自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加州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其中,涉及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医学、材料科学等各个学科,共展出了40多幅作品。
乍一看,这些悬挂在墙上的照片色彩斑斓,有的如桥,有的如花环,有的如陨石,每件作品散发出神秘的气息,殊不知,它们原本都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均置身于纳米世界。创作者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在显微镜下“精雕细琢”,制成了一个个特别的艺术品,如纳米桥、纳米陨石、纳米星球等。
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宜方介绍,纳米技术的诞生,给整个人类的生活和活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个人电脑、数码相机、手机、iPad、DVD、卫星导航系统等的应用,都是在纳米尺度(1纳米至1微米)下,不同结构所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所决定的。原先非常粗大笨重的一个元器件,通过纳米加工技术,被改进为肉眼无法看见的纳米尺度的半导体晶体管,使其放大率和灵敏度大大提高,同时功耗大大减少。这不仅是一种科技,也是一门艺术。
(摘自《新民晚报》)
【运用点拨】将科学技术以如此美妙的形式呈现给世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科技艺术展能让普通民众在获得新奇、美妙的体验的同时,走进科学的世界,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一改沉闷、单调的呈现形式,让人觉得科技其实离我们并不远。该素材适用于以“科技与艺术”“别样的科普”等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首次进行太空授课
在迄今为止最高的中国“讲台”——天宫一号上,三名航天员20日向地面上的千万名师生演示讲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等基础物理原理。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太空举办科普活动,让高端神秘的航天工程走近普通民众。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
10时许,授课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两名担任地面课堂教师的中学物理老师先播放了一段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短片。
之后,地面课堂与太空讲台连线。王亚平演示了太空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实验。
在演示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测量质量时,她让“助教”聂海胜固定在仪器上,启动机械臂拉他向舱壁运动,仪器测出机械臂的力量和聂海胜的加速度,计算出他的体重为74公斤。另一名航天员张晓光担任摄像。
地面课堂上,330余名中小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不时回答地面和太空老师的提问。全国有8万多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收看了电视直播。
(摘自新华网)
【运用点拨】在太空中授课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从社会反响来看,效果十分理想。在太空环境下演示物理实验有许多新奇之处,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探求真理的欲望。此外,太空授课也反映出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该素材适用于以“探索太空”“探求真理”“关注教育”等为话题的作文。
辨别信息真伪,考验人的理性
时下有一类电视节目挺受人欢迎的,就是邀请专家讲解怎样鉴别各种伪劣产品。比如,就在我写这篇评论时,一位专家就在北京电视台某频道上,在一堆瓶瓶罐罐旁边,告诉观众怎么鉴别好酱油和劣质酱油。
这类节目之所以广受欢迎,其原因地球人都知道,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混入市场,几乎影响到我们每天吃喝拉撒睡的各个环节,人们不得不靠提高自身的鉴别力来重建安全感。
而有一种东西,不像这些日用产品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却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法割离,那就是从不同的媒介、渠道涌进我们生活的各种信息。在媒介愈发多样、日渐发达的当下,信息就像货架上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却也时常混入各种劣质货甚至假冒货。伪劣酱油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或许还有害健康;虚假信息则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往往有害一个社会的公共生活质量。
有些信息发布的背后隐藏着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的利益团体正当或不正当的目的和诉求,有时甚至是操纵之手。在一个利益多元、人人都应拥有正当言说权利的社会,如何甄别、判断、接收、利用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素养;而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越来越多的人从信息的接受者变为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理性的甄别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鉴别那些虚假信息,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在看到各种能让你瞬间眼睛瞪大、嘴巴张圆的消息时,留个心眼儿,问一句:“真的吗?”说难也难,你如果不能核实,至少也得推敲一下它讲不讲论据和逻辑,看论据是否站得住脚,论证过程是否遵循逻辑。如果凭一己之力难以鉴别,那么至少可以选择多听几种声音和意见。在追求理性这件事上,至少可以做到反对狂热、抵制煽动、提防偏激、警惕激情。
(摘自《中国青年报》)
【运用点拨】当下,人们在享受信息社会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各种虚假信息的侵扰。就像细菌有些有益、有些有害一样,信息也有真有假。对此,我们虽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像鉴别产品真伪那样去多问一句“是真的吗?”,理性地看待各种信息。该素材适用于以“信息社会”“去伪存真”等为话题的作文。
乍一看,这些悬挂在墙上的照片色彩斑斓,有的如桥,有的如花环,有的如陨石,每件作品散发出神秘的气息,殊不知,它们原本都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均置身于纳米世界。创作者使用了特殊的工具,在显微镜下“精雕细琢”,制成了一个个特别的艺术品,如纳米桥、纳米陨石、纳米星球等。
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宜方介绍,纳米技术的诞生,给整个人类的生活和活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个人电脑、数码相机、手机、iPad、DVD、卫星导航系统等的应用,都是在纳米尺度(1纳米至1微米)下,不同结构所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所决定的。原先非常粗大笨重的一个元器件,通过纳米加工技术,被改进为肉眼无法看见的纳米尺度的半导体晶体管,使其放大率和灵敏度大大提高,同时功耗大大减少。这不仅是一种科技,也是一门艺术。
(摘自《新民晚报》)
【运用点拨】将科学技术以如此美妙的形式呈现给世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科技艺术展能让普通民众在获得新奇、美妙的体验的同时,走进科学的世界,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一改沉闷、单调的呈现形式,让人觉得科技其实离我们并不远。该素材适用于以“科技与艺术”“别样的科普”等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首次进行太空授课
在迄今为止最高的中国“讲台”——天宫一号上,三名航天员20日向地面上的千万名师生演示讲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等基础物理原理。
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太空举办科普活动,让高端神秘的航天工程走近普通民众。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
10时许,授课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两名担任地面课堂教师的中学物理老师先播放了一段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短片。
之后,地面课堂与太空讲台连线。王亚平演示了太空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实验。
在演示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原理测量质量时,她让“助教”聂海胜固定在仪器上,启动机械臂拉他向舱壁运动,仪器测出机械臂的力量和聂海胜的加速度,计算出他的体重为74公斤。另一名航天员张晓光担任摄像。
地面课堂上,330余名中小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不时回答地面和太空老师的提问。全国有8万多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收看了电视直播。
(摘自新华网)
【运用点拨】在太空中授课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一次全新的尝试,从社会反响来看,效果十分理想。在太空环境下演示物理实验有许多新奇之处,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探求真理的欲望。此外,太空授课也反映出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该素材适用于以“探索太空”“探求真理”“关注教育”等为话题的作文。
辨别信息真伪,考验人的理性
时下有一类电视节目挺受人欢迎的,就是邀请专家讲解怎样鉴别各种伪劣产品。比如,就在我写这篇评论时,一位专家就在北京电视台某频道上,在一堆瓶瓶罐罐旁边,告诉观众怎么鉴别好酱油和劣质酱油。
这类节目之所以广受欢迎,其原因地球人都知道,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混入市场,几乎影响到我们每天吃喝拉撒睡的各个环节,人们不得不靠提高自身的鉴别力来重建安全感。
而有一种东西,不像这些日用产品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却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法割离,那就是从不同的媒介、渠道涌进我们生活的各种信息。在媒介愈发多样、日渐发达的当下,信息就像货架上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却也时常混入各种劣质货甚至假冒货。伪劣酱油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或许还有害健康;虚假信息则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往往有害一个社会的公共生活质量。
有些信息发布的背后隐藏着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的利益团体正当或不正当的目的和诉求,有时甚至是操纵之手。在一个利益多元、人人都应拥有正当言说权利的社会,如何甄别、判断、接收、利用媒介传播的信息,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素养;而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越来越多的人从信息的接受者变为传播者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理性的甄别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鉴别那些虚假信息,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在看到各种能让你瞬间眼睛瞪大、嘴巴张圆的消息时,留个心眼儿,问一句:“真的吗?”说难也难,你如果不能核实,至少也得推敲一下它讲不讲论据和逻辑,看论据是否站得住脚,论证过程是否遵循逻辑。如果凭一己之力难以鉴别,那么至少可以选择多听几种声音和意见。在追求理性这件事上,至少可以做到反对狂热、抵制煽动、提防偏激、警惕激情。
(摘自《中国青年报》)
【运用点拨】当下,人们在享受信息社会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各种虚假信息的侵扰。就像细菌有些有益、有些有害一样,信息也有真有假。对此,我们虽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像鉴别产品真伪那样去多问一句“是真的吗?”,理性地看待各种信息。该素材适用于以“信息社会”“去伪存真”等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