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大城效地区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低下,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可以通过积累素材,提供必要物质保障;方法指导,掌握谋篇布局技巧;榜样示范,兴趣中增强信心;强化训练,实践中完善自我;创造条件,书写中提炼精华等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城效结合部;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的普及“退化”学生文本阅读的能力,更使得广大小学生难于作文。分析个中原由不难看出,除了学生对当今新媒体的痴迷之外,造成此问题原因还在于,小学生写作文难,难于“无米之炊”,手边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 难于现有素材不知如何安排。尤其是广大城效地区学生,他们知识面窄,见闻少,加之家庭条件差,日常积累少,造成语序混乱,言不达意,独立作文的能力低下。这给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必须在作文教学上下一番苦功夫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成绩。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1源头活水,积累素材,提供必要物质保障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有相当量的写作素材,犹如源头活水,方能运用自如。语文教材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来源,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情节扩展。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一课的结尾,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堂游》、《凡卡梦见爷爷了》。
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活动能力很强,但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通过参与把活动的过程,精彩场面,感受最深的地方记下来,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小学生受年龄、环境等限制,获得的素材十分有限。所以我要求学生注意聆听周围人和事,从中收集自己所需的素材。城效结合部小学生视野有限,见闻少。自己历、所看、所听、所想有限,还必须从书刊、电视、上网等渠道上汲取素材。认真建立好自己的“材料库”,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到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2授人以渔,方法指导,掌握谋篇布局技巧
如果作文是一门科学,那他就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所以我认为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作文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积累丰富素材先掌握观察的要领,素材有了怎样取舍?怎样确立标题?开篇如何落笔?怎样拟好作文提纲?命题作文怎么写,自由作文怎么写,不同题材怎么安排?怎样自我修改作文?怎样看老师的评语?这些都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逐步让学生熟练掌握。如此,学生才能做到胸中有数,临阵不乱。
如指导写《灾难来临时刻》这篇习作时,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如何逃生,老师、同学怎样帮自己,当时的场面等。显然,这样缺乏广度,难于体现人性“美”。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老师临危不惧勇救学生,有的写为同学、老师共同自救,还有的写自己当时如何帮别人。这时,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较,避免了学生千篇一律,真实再现危急时刻的场境。
3标杆作用,榜样示范,兴趣中增强信心
小学生作文,从遣词、造句、写片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会随时提供范例的,语文教材体系中每一个单元的文章就是非常典型的作文训练范本,在课文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文本教学过程中贯穿作文训练。如:指导《爬山》这篇习作时,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立意: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色,确立中心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的赞美”;结合《挑山工》一课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写登山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目前小学作文难,还难于“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现在,不仅学生怕写作文,很多教师已怕写作文。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的语文,可从未写过一篇“下水”作文。笔者认为写“下水”作文非常重要,它一方面可提高教师自我,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不足,领会写作中的遣词、造句,某篇布局,立意方法技巧。此外,不管班级写作水平如何,相对都有较好的同学。通过同伴示范,让学生相互间促进提高。这样通过文本范例、 “下水”作文、同伴示范等诱发学生创新热情,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
4突破创新,强化训练,实践中完善自我
写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强化训练才能完善自我。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不可能忽视日记的功效。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所做、所看、所听、所读、所想,及时地记录下来。内容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只要真实地记录下来就行。每周根据语文教材或学习要求写一篇作文。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有的学生哪怕只写一个片段也行,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
5讲评结合,创造条件,书写中提炼精华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看懂教师评语,在评语中找到写作热情;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巩固写作技巧、丰富写作经验。另,根据学生习作情况,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园地上,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一学期末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拟定书名,精美装订成册,便是大部头书了。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荐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报刊发表等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说,只要作文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迎刃而解。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而言,只有摸清缘由,找到方法,加以训练,晓以时日,学生必能融会贯通,习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城效结合部;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的普及“退化”学生文本阅读的能力,更使得广大小学生难于作文。分析个中原由不难看出,除了学生对当今新媒体的痴迷之外,造成此问题原因还在于,小学生写作文难,难于“无米之炊”,手边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 难于现有素材不知如何安排。尤其是广大城效地区学生,他们知识面窄,见闻少,加之家庭条件差,日常积累少,造成语序混乱,言不达意,独立作文的能力低下。这给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必须在作文教学上下一番苦功夫才能获得较满意的成绩。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1源头活水,积累素材,提供必要物质保障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有相当量的写作素材,犹如源头活水,方能运用自如。语文教材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来源,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进行情节扩展。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一课的结尾,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天堂游》、《凡卡梦见爷爷了》。
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活动能力很强,但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通过参与把活动的过程,精彩场面,感受最深的地方记下来,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小学生受年龄、环境等限制,获得的素材十分有限。所以我要求学生注意聆听周围人和事,从中收集自己所需的素材。城效结合部小学生视野有限,见闻少。自己历、所看、所听、所想有限,还必须从书刊、电视、上网等渠道上汲取素材。认真建立好自己的“材料库”,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到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2授人以渔,方法指导,掌握谋篇布局技巧
如果作文是一门科学,那他就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所以我认为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作文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积累丰富素材先掌握观察的要领,素材有了怎样取舍?怎样确立标题?开篇如何落笔?怎样拟好作文提纲?命题作文怎么写,自由作文怎么写,不同题材怎么安排?怎样自我修改作文?怎样看老师的评语?这些都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逐步让学生熟练掌握。如此,学生才能做到胸中有数,临阵不乱。
如指导写《灾难来临时刻》这篇习作时,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如何逃生,老师、同学怎样帮自己,当时的场面等。显然,这样缺乏广度,难于体现人性“美”。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老师临危不惧勇救学生,有的写为同学、老师共同自救,还有的写自己当时如何帮别人。这时,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较,避免了学生千篇一律,真实再现危急时刻的场境。
3标杆作用,榜样示范,兴趣中增强信心
小学生作文,从遣词、造句、写片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会随时提供范例的,语文教材体系中每一个单元的文章就是非常典型的作文训练范本,在课文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文本教学过程中贯穿作文训练。如:指导《爬山》这篇习作时,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立意: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色,确立中心为“对大自然的热爱,或对家乡美好的赞美”;结合《挑山工》一课写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写登山远眺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目前小学作文难,还难于“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现在,不仅学生怕写作文,很多教师已怕写作文。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的语文,可从未写过一篇“下水”作文。笔者认为写“下水”作文非常重要,它一方面可提高教师自我,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不足,领会写作中的遣词、造句,某篇布局,立意方法技巧。此外,不管班级写作水平如何,相对都有较好的同学。通过同伴示范,让学生相互间促进提高。这样通过文本范例、 “下水”作文、同伴示范等诱发学生创新热情,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
4突破创新,强化训练,实践中完善自我
写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强化训练才能完善自我。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不可能忽视日记的功效。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所做、所看、所听、所读、所想,及时地记录下来。内容可长可短,可详可略,只要真实地记录下来就行。每周根据语文教材或学习要求写一篇作文。根据学生不同水平,有的学生哪怕只写一个片段也行,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
5讲评结合,创造条件,书写中提炼精华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看懂教师评语,在评语中找到写作热情;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巩固写作技巧、丰富写作经验。另,根据学生习作情况,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园地上,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一学期末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拟定书名,精美装订成册,便是大部头书了。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荐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报刊发表等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说,只要作文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迎刃而解。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而言,只有摸清缘由,找到方法,加以训练,晓以时日,学生必能融会贯通,习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