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习惯的养成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应该渗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让学生能独立思考,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笔者为此专门做了一些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1养成教育的策略
  1.1增强课堂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例如数学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和童话故事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这样就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了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互动起来,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1.2注重引导发现,着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1.2.1要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1.2.2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1.2.3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学生勤于提问,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作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1.2.4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1.3促进相互交流,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都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4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编写上重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数数的教学中,不是告诉学生怎么数,而是出现四位小朋友在数数,每人都说了三个数,还有三个数让学生接着数。他们不仅有正着数的,还有倒着数的。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发现规律,才能正确填数。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上着力,那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2养成教育的机制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反复训练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养。
  2.1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从而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发挥教师引导功能。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活动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定教,根据课堂上随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
  2.3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人若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环境就对人表现出较强的客观影响作用;人若主动地利用与优化环境,并注重开发环境功能,就可以驾驭环境,让环境为人类服务。因此我们要从环境入手,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其他文献
教学模式虽与“格式”、“方式”是一个意思,但它是以稳定的格式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课堂教学样式,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是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为一体的教学新范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令人欣喜,但教学模式研究中“形式化”、“封闭化”、“单一化”、“浅表化”等现象仍较明显。就个体而言,在运用某一教学模式时,不究其基本指导思
期刊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以及实施快乐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快乐 体育 学校 影响 初探  【Abstract】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the happy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phys
期刊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部分。让处于可塑性阶段的小学生形成稳定的健康心理,充分发挥心理的加工、调节、控制和支配功能,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  1认识、遵循心理形成及转化规律,选准切入点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不仅具有对人的调节、控制和支配功能,而且具有对事物的认识、鉴别、加工和选择功能。人的各类不同内容的素质只有转化为心理素质,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70后”、“80后”、“90后”等新词语来描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有人说:“‘80后’不热衷政治,不关心他人,自私,懒惰”,还有人说:“‘80后’有个性,有激情,敢于突破条框规矩的束缚”。我很荣幸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80后”一族。而“90后”现在正在中小学读书,与“80后”相比,“90后”任性,自私,个人主义思想浓重,表现欲强,叛逆更加明显,但他们创新能力突出,接受新
期刊
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现代教育的复杂程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教育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好教师标准的改变使教师素质必须不断更新与提升。然而,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发展受到的制约很多。有权威人士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理严重,这个数字让人心惊。显而易见,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是心理不够健康的群体。新课标已实施多年,其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是对教师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这样
期刊
地理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本着地理新课标的要求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地理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生命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实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目标。  1立足教材,尊重生命规律  地理教学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要重视生命活动的特点,以不侵犯学生个性为原则。也只有尊重生命规律,注重教育方式的平等、自由、民
期刊
1政府出台政策,提供“留守”学生教育的保障  根据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宿豫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刚出台的《新义务教育法》结合地方实际相继制定并出台了“‘留守’学生辍学问题的处理办法”、“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有关规定”、“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细则”和“政府定期督查会办制度”。以此来净化社会传媒环境,关注“留守”学生成长,切实为“留守”学生教育提供强有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一些学生因没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成为“学困生”。而分析其形成原因,实施有效的策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是广大英语教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1激发动机,消除自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最大的原因在于他
期刊
【摘 要】 文汇中学引进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的自然分材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探索,现已形成了课堂教学“自学、互帮、点拨、检测”的四环节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四环节”模式解放了老师,激活了学生,《历史与社会》教学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自然分材促进历史与社会教学    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教学内容随学生的学力差异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教学理论与
期刊
【摘 要】 近几年,随着各校办学条件的日益改善,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清醒认识到校际竞争必将由有形转向无形,一所学校只有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为此,我校以“一切适应人的健康发展需要”为策略,以促进师生主动健康发展为宗旨,着力打造“尊重人、关爱人、发展人”的人文校园,真正让全体师生“走进学校,体验快乐,享受成功”。  【关键词】 管理文化 学生文化 环境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