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爆发的社会土壤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u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战”和“二战”不同的一点,是这次战争的幽灵仍然在纠缠着我们。从小处说,很多家庭对这次战争有直接的记忆;从大处看,它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目前和未来几年一定会有许多书籍出来,但是对如何回望、悼念这次战争,人们也会有相当大的分歧。仅是涉及这次战争的起源,据说已经有3万本书试图解答。
  1914年的9月,报纸上曾出现一条戏弄舆论的消息,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还活着,战争是一个“大误解”。斐迪南大公就是当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街头被暗杀的那位倒霉的皇太子。把“一战”看成是一次失误,是一些人试图说明战争起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欧洲擦枪走火,不期然滑入了一场愚蠢的战争。这种说法令人感到疑惑、茫然,甚至凄怆。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死伤人数达到4000名,已经让人难以接受。而当1918年11月11日“一战”的最后一枪熄灭,几百万人为它失去了生命,还有多少人伤残,多少人心理上留下终生无法愈合的创伤。一个经历近百年和平建设的欧洲,变得面目全非。俄国作为布尔什维克的战利品,正站在苏联诞生的起点上,德意志帝国成了共和国,奥匈帝国被解体,奥斯曼帝国则将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一片战争废墟上,出现了新的民族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波兰与佐治亚等古老民族也重起为独立国家。就是那些战胜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也为战争吐血,财富烧成了炮灰。战争使社会暴力、犯罪增加,使政治家变得神经敏感,固执己见。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次惨烈的战争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幽灵回荡,战后的欧洲像是注射了新的精神分裂剂,疯狂地奔向另一次战争。

谁是罪魁祸首


  人们就一直在追究,战争怎么就打起来了,打什么呢,谁是罪魁祸首?当然,追究责任,除了政治上的目的,主要动机是因为战争赔款,战败国应该受到惩罚,解除武装,而且要为战胜国支付赔款,或割让地盘。对于为什么、责任如何这类问题,人们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很多,而且都找到了强有力的论证支持,从未达成一致意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解释逻辑,那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发展,争夺世界霸权,必然导致战争。军国主义观点批评交战各国军方反应僵化,固持自己的时间表,剑拔弩张,不留回旋余地。国家民族主义认为,欧洲成了强势的民族国家的试验场,它们都想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引人注目的帝国主义理论,把殖民地冲突视为“一战”引擎,例如最近有篇文章谈到各大帝国在非洲的争夺,激怒了政府采取极端政策。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解析太过牵强。那么主要的欧洲列强呢?似乎每个国家都逃脱了指责。历史学家们说,战争不是德国人挑起来的吗?德国人的舰队一直咄咄逼人,等待机会,欲与英国皇家海军一决雌雄?德国和奥匈帝国一直狼狈为奸,奥匈帝国是不是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它在塞尔维亚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企图把巴尔干地区拉出斯拉夫阵营。罪孽应当也可以说是俄国人犯下的。他们一直在觊觎巴尔干半岛,挑战奥匈帝国,即便知道后面可能还站着德国。是不是法国人也有责任?它对普法战争失去洛林-阿尔萨斯地区耿耿于怀,热衷于与俄国结盟,通过贸易,技术互惠,军事联盟,形成了对德包围圈,拒绝承认法国已失去欧洲控制权。甚至也有人把手指向英国。不是英国想要战争,而是它做得不够多,它应当明确自己站在哪一边从而制止战争的爆发。是不是塞尔维亚也犯了错误?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史学家们念叨说,可怜的塞尔维亚!由于在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的王储被谋杀,这个小国家不幸被卷入了战争。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出现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运动,狂热地在巴尔干地区煽动民族情绪,清洗非塞少数民族,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观点上有了转变。这对塞尔维亚人或许不够公平。但历史观就是这样形成的。很多时候,后人对历史的解读,要受到当代事件的影响。
  到今天为止,关于“一战”的原始资料,基本上都已对世人公开,除非“二战”结束时,攻克柏林的俄国人从德国档案馆中拿走了什么,未对外披露;或者是在塞尔维亚档案馆中还封存了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有一些私人之间的谈话,如1914年7月法国人见了俄罗斯外长,他们相互间做了什么承诺,现在只有第三方的描述推断,找不到当事人提供的一手证据。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面前,历史学家还是有些工作没完成,例如探讨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与因果关系。但总而言之,很难再找到新的资料,来证明战争出人意料的起因。
  今天,我想从一个特殊角度,提出关于“一战”的问题。在我说出它们之前,我想先阐明我的一个历史观。那就是我从来不相信,“一次世界大战必不可免”这样的论断。我不认同有些人所言,好像欧洲就是个火药筒,是一根等待有人将它擦燃的火柴,而火柴本身并不那么重要。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有些危险。我相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应当假设,在人类事务上,在社会历史中,存在着必然发生的事件。
  在这个前提下,我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战前的和平没有能维持下去?就像我们这一代人,从1945年以来,一直没见过大规模战争发生, 欧洲从1815年开始,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和平年代,不再自相残杀。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局部战争,非洲人没有得到和平,东亚一点不和平,日本和俄罗斯还打了一仗,普鲁士与法国也曾在欧洲大陆争斗。但不管怎样看,欧洲大陆有将近一个世纪没有大的战事,人们享受着和平时代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进步。那么,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世纪的和平,没有延续下去,为什么冲突没法缓解?
  第二个问题,来自一个不同的角度,即为什么有些人在1914年,会认为战争并非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准备接受这样一个危险的选择,走进了一场大规模的欧洲战争?

普遍但脆弱的和平运动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战前欧洲存在着的巨大的“和平力量”。它没有能够延续和平,所以常常被人所忽视。
  1914年以前的一个世纪,世界在广泛深入地进行着“一体化”演进。经济上的交往日益密切,就像1990年以后的世界,全球化使世界变平。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非常频繁,英德两国就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贸易伙伴,它似乎在印证着政治经济学家所说的,贸易互利的两国之间不会发生战争。这个时代,人们借助新的交通工具出游,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都联系得更为紧密。我们亦可看到,在欧洲的上流社会,产生了一个真正的所谓“国际阶层”,即通过联姻,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维多利亚女王名副其实,是欧洲皇室的“母亲”或“祖母”。直到战前,俄国、德国、奥匈帝国驻伦敦的大使,其实都是表兄弟。还有一些司空见惯的故事。例如一位英国著名的诗人,他的祖父其实是德国人。有位对德国激进主义不留情面的批判家,其实是在德国出生长大的,血统就是德国人,他的英语中总是带着德国人的口音。当涉外问题紧张起来,人们习惯于向亲戚们打探消息,这些内部消息,证明比官方来源更快捷可靠。各种具有跨国特点的信息渠道被创造出来,公众的意见可以得到迅速反映,包括来自国际社会的公众意见。而公众意见对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如19世纪早期的反对奴隶制度,反对在非洲的暴行。中产阶级形成了自己的“和平运动组织”,国会、律师有自己的组织促进和平进步。除了这些中产阶级的组织,国际上也出现了非常强力的反战组织,如社会主义同盟、工会同盟。他们不停地举行峰会,宣称战争对工人阶级没有好处,无产阶级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要联合。如果战争爆发,工人们的生计会受到打击,他们会合理合法地举行罢工抗议。铁路停驰,道路不通,士兵也没办法上战场。我们今天已经很熟悉的非政府组织(NGO),当年已有相当的势力,有些NGO是完全单一目的,有些则用来协调国际关系。国际“红十字会”成立于1863年,在各国很快建立了分支机构。“国际法准则”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完善,仲裁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手段。据统计,1794年以来,大约有300件国际争端,是根据国际法进行的仲裁,其中一半的案件发生在1890年-1914年期间。人们在加速完善国际组织和程序,“国际调查”,作为一个有效的手段,也在国际事务中得以普遍接受,用于发现可能导致国际冲突的事实真相。   欧洲国家政府之间,也做出了努力,对使用战争武力做出约束,限制武器的扩散。1899年和1907年,他们两次在荷兰的海牙举行会议,达成了一些共识和宣言。这些条文今天看来似乎是无的放矢,毫无约束力,但不能否认,在强大的和平运动中,这些政府间沟通意义非凡。海牙峰会也表明一种新的理念,即欧洲各国的利益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通过仲裁而非战争来解决问题,需要耐心,是个长期的进程。
  不但是有形的和平运动,就是一般的欧洲人,潜意识中都会这样想,战争不再是今天欧洲人的选择。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内心好像都相信战争根本打不起来。谁拿钱来支持战争?银行不会拿钱吧?有一位政论家1911年写道,从历史上曾经掏钱支持政府相互较量的犹太人,到鼓动推翻政府的社会革命党人,没有人钟情世界战争。就是真打起来,没钱,战火也烧不了多长时间。1912年,当奥匈帝国和俄罗斯的军队,齐齐在边境集结,德国的外交部长却写信给他的朋友,不屑一顾地说:都是在虚张声势,表面文章。他根本不相信欧洲任何一位政客是真正的好战“公牛”。
  总而言之,人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在欧洲普遍迷漫的这种“理性”气氛中, 脆弱的和平有可能继续维持下去。拒绝面对战争情绪正在普遍酝酿的现实,导致一个连带风险,那就是,人们盲目乐观。既然战争并非我们的选择,为什么要为发生战争的可能而担忧?


酝酿战争的社会思潮


  我现在想问的第二个问题是,在这样的气氛下,到底是谁在思考战争?为什么有足够的人,即便认为战争不是他们选择,但是真打起来,会认为那根本是不可避免的,并坦然接受了战争宿命。我想点出当时的三个社会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尚武主义(Militarism)与民族主义(Nationalism)。其实顺序怎么排并不重要,它们三者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并不是人人都认同,但却是当时影响巨大的一种思潮。它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实际上是完全不科学地运用到人类社会,认为人类也可以像生物一样进行划分。有不同的人种,如法兰西人种、日尔曼人种、斯拉夫人种、英吉利人种;或走得更远,把大不列颠民族再划分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这种思潮假设各个人种都从骨子里承续了进化的基因,具有独特民族性,永远难以改变。非常危险的是,这种思潮导致了几个结论。例如,非常强调生存竞争,强调民族都有“天敌”。达尔文有句名言,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什么是适者?达尔文讨论的是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的物种。但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强调生理上的适应,还特别强调人种的道德上的适应性,或优越感。1898年在德国《皇家联合服务协会》杂志上有篇文章,作者就说,大规模的战争是淘汰劣种民族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过程,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竞争中才能向前发展。1914年战争爆发时,德军总司令曾声言,不管前因后果如何,目前发生的一系列事变,只能导致战争,它是我们生存下去的最终保障,是唯一的驱动力量。
  尚武主义是另外一种迅速在社会肌体中传播的思潮。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散布一种“军人价值”,即强调个人的牺牲、义务、责任、纪律、荣誉。同样的欧洲有识阶层,他们追求进步,珍惜和平,同时仍然尊崇军人文化。我发现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事实是,当时德国、奥匈帝国的政府首脑,不是军事长官,通常都是军事着装。你印象中德皇、奥皇、沙皇的照片,很少不是长剑佩刀,全副武装。当然,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并不是这副模样,他们并不认为军装有什么魅力。军事化的组织也在这个时代发展得如火如荼,英国童子军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目的之一,就是从小训练男孩子,有一种军人的战斗精神。一段期间,童子军也招收女孩子,结果招致人们广泛的抗议不满。一些文章写道,这些男孩女孩从童子军营训练回来,就变得野性。所以后来又出了“淑女”童子的指引,消解紧张的社会情绪。另外欧洲人,不只是一两个国家,也在重新定义男人的形象、气质,反映人们对社会意识上的微妙变化。比如说“格斗”。英国人是早就丢弃这种野蛮文化了。但在其他文明的国家,法国就是一例,男人回避格斗仍被视于胆怯。在奥匈帝国,格斗代表着男人的英雄气概,敢于叫板,勇于牺牲。在德国,19世纪末重新出现介绍格斗的书籍:如何挑起或应战格斗,如何着装,甚至告诉你有些人的挑战一定不要去应对,因为对方不够格,丢了自己的份儿。这让我联想到今天还有的帮派打斗,就是因为认为别人不够尊重你,就要为了名誉挑起争端,否则就不够男子汉。另一种军人的价值,就是军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例如德国军人认为自己了不得,就是德国的化身。普鲁士曾流传这样夸张的说法:不是普鲁士拥有一支军队,而是军队拥有一个普鲁士。报纸上还有文章鼓吹,军人就是普鲁士人中最纯粹最先进的分子,没有军人,哪来的普鲁士人或德国人。这种自我感觉真是危险极了,因为军队这么嚣张,谁还在乎公民社会怎么想,哪个公民又敢和军队叫板呢?军队制定的计划,可以不用向政府汇报,而民众还会说,只要军队认为正确的事,那对我一定也是好事,做就是了。
  军备竞赛,在“一战”前的发展像是坐上了特快列车。德国和英国开足马力造军舰,法奥俄则竞相扩大自己的常规武器库。所有其他列强,包括小国,都不惜掷重金在武器生产,追求精良。它们全都声称,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卫,但是在别人看来,你自卫的结果,不就是取得了进攻能力吗?
  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武主义搅在一起的是民族主义。首先是学校里的民族主义教育。本国的历史被重新编写。写什么呢,当然是本民族从出现就怎么怎么伟大,怎么怎么统一。然后还要写其他民族怎么怎么劣等,从来就是我们的敌人。法德两国都这么写,就是社会达尔文论调,民族总有天敌。当然并非所有的德国人法国人都这么看,但已经有足够多的人这样相信,学校里的年轻一代都如此相信,麻烦肯定就来了。两国人写书写文章,专事恶意攻击对方。有些用词刻薄、挑衅、轻蔑、夸张,慢慢这些形容词就在人们心里生根。舆论,可以引导和平,也可以最有效地鼓舞民族情绪。报纸上耸人听闻的大标题,像哪里哪里来的间谍啦,哪国正在准备进攻啦,讲战争的小说啦,卖的特红火。英国“一战”前不少小说,原来还是法国人是主角,因为总认为法国人就是敌人。矛盾后来又转到德国人那边去了,文艺作品里坏人又成了德国人。政府面对着公众的情绪,有时也感到无可奈何。1902年时的英国首相莎士伯里就说,公众真让人头疼,事情根本不是那样,可公众就是情绪激昂,政府最后也没了退路。德国公众也是如此。他们突然感觉南太平洋上的所罗门群岛对德国至关重要,必不可失。政府说,重要什么呀?净瞎激动。但就是这种激动,一加温,就可能变成战争的引信。1896年彼埃尔柯伯汀公爵推动恢复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本来是想加强国际社会的礼尚往来,但马上,体育竞技就变成了民族国家之间的竞斗场。   欧洲民族国家相互间最尖锐的叫板,是对殖民地的争夺。大英帝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国,对其他国家的殖民地争夺似乎冷眼旁观,也曾暗示自己已没有拓展地盘的野心了。然而在19世纪最后20年里,英国对瓜分非洲领土照样非常起劲,并且死死抓住了原本不属于它的亚洲领土和太平洋岛屿。它在亚洲与俄国对阵,在非洲与法国顶牛,几次都差点燃起战火。世纪之交,已经被瓜分得四分五裂的中国,又引起各位列强新一轮分赃。在欧洲大陆,俄国与法国对着日薄西山的奥斯曼帝国,都想对自己周边的小国乘机咬上一口。德国最担忧的是它东边的斯拉夫国家和日益崛起的俄国,同时,它和奥匈帝国站在一起,气势汹汹地要打破旧秩序给予欧洲小国的独立权力。
  以这三种思潮定义的欧洲,你看到的就决不是和平运动,而是到处在“备战备荒”。在大陆各国,一有点风吹草动,服装店里马上摆出野战靴和毛袜子;人们涌入银行去提现;妇女们赶紧囤积食品。德国军队高层在考虑给俄国佬点颜色看看,免得他们真的动手。他们的统帅甚至抱怨慢吞吞的外交官:如果最后终有一战,我们已经准备好,要打就早打,你们还在等什么?

欧洲弥漫恐惧情绪


  我们再来看看欧洲的整体氛围。1914年以前的欧洲,是世界上居于统治地位的大陆,富强优裕,政治进步。但是,欧洲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情绪,人们不知为何生活于恐惧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工人阶级也日益发展壮大,不停地在闹罢工罢市。 到处有革命党, 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甚至成为议会里最大的党派,俄罗斯沙皇1906年差点被推翻。1870年-1890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在人们头脑中记忆犹新,各个阶层都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不稳定,有一股来自下层的力量,总想颠覆自己,社会总有一种被阶级分裂的感觉。恐怖主义也是恐惧的原因之一,这与今天的感觉有些相似。社会烦躁不安,就可能突然出现一两个不要命的人,打破社区传统的安全感。也有人在设计各种破坏行动,无政府主义者在巴黎证券交易所和大剧院投下炸弹,国际恐怖组织已经出现。美国总统、法国总统、两位西班牙首相、奥匈帝国的王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二连三地被暗杀。
  也有人忧虑发展的停滞。如果欧洲失去创造的动力,人们变得太自满自足,安于现状,沉迷享乐,那可怎么是好?这是现代化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在上层社会和土地所有者阶层,就是忧心忡忡。是不是社会发展太快了?1892年,布达佩斯出版了一本书,谈的是欧洲“退化”(degeneration)的问题。作者批评当代艺术,认为欧洲社会正在走向自我毁灭,它忘掉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这本书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大家争相观看,它反映出社会震耳欲聋的普遍呐喊。人们住得太舒服了,吃得太多了,人们太满足了,最终就会失去为生存奋斗的本能。而现代交通工具,使事情变得太快了,火车开得太快,汽车太快,转盘游戏太快,快就是危险,它使你失去思考的时间,可怕的事情就会发生,而你将永远不可解脱。
  有一部分人就想,战争可能是解脱这所有恐惧的出路之一。如一位保守的政治家所言,只有战争来了,国家才能实施紧急治安法,解散议会,摧毁那些激进和保守分子。更理想的是,战争能够使民族国家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即便在今天,有些政府仍然会相信这种荒唐的想法。

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还有最后一个因素,就是人们怎样看待战争本身。这些预期、预测无疑始终掺杂在交战国的决策过程中。其实这也是一言难尽的大问题,没有人当时能准确把握那将是如何进行的一场战争。对那些军事指挥官来说,他们设想这就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胜负将一目了然。法德1870年的交战是如此,法国70年代在苏丹战场上亦是如此,打了几仗,双方马上坐下来谈判。事实证明,这是完全错误的假定。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大量的证据在眼前,但视而不见,铁了心地相信那些广泛流传,似是而非的理论见解。政治家相信,军事家相信,普遍的公众也相信,战争不会打起来没完,也不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一战”之前长期的和平环境,刺激了科技大发展,使得战争武器效率大大改善,摧毁性是致命的。时点在这里至关重要。1914年的技术还没有制造出战斗机和坦克,也就是说强力突破防御工事的武器还未出现在阵地上。但是,战争的水平由于战壕、通讯和机关枪的使用已经升级。军队可以掩身在战壕里,等待敌人打过来。从1815年拿破仑战争到“一战”,对搏的战场已经极大延展,热兵器的发射火力和射程大大超过前代,更快、更远、更准确。拿破仑的士兵必须站着开枪,最远只能击中50码以内的目标。19世纪末士兵们可以卧地射击,他们的步枪子弹可以飞跃半英里。一挺勇猛的机关枪,可以抵御一个英雄连的进攻。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现代战争就是可怕的噩梦。一位俄国的富豪伊万·布劳克,1898年提出警告,“战争如果打起来,将是一场毁灭性灾难,一切现存的政治机体将被烧成灰烬。”他花了很多时间,写了一部六卷本的大书,就是要证明欧洲人有能力和可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欧洲政治家选择对这样的末日惊怵,置之不理。一位英国将军索性称这只是种博爱的、人道主义的妇人之心。
  军队的高层只想打一场漂亮的进攻战,克敌制胜,参战的士兵也是这样想的。年轻人觉得经历战斗可以让自己克服懦弱,摆脱自我,证明爱国主义的情怀,反正有一种难以理喻的激情,雄赳赳气昂昂地就参军上了前线。1914年要毕业的一批大学生、高中生,也加入了这一场热烈但是短期的爱国追求。他们真诚地认为,至迟,总会在那一年圣诞节之前返回家园。当然,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没有能活着离开前线,残酷的战争又持续毁掉了三个圣诞节。没有一点可能是一场速决战,只有不停地发起进攻,但目标永远攻克不下。打了四年,到1918年,西线的战场基本上原地没动,没有任何推进。最终,这些交战对手认识到,他们打的是一场防御战,真正的优势不是攻无不克,而是防而不破。欧洲各国已经进化到这样一种程度,大家势均力敌,谁也不比谁领先。
  如此多的市民和士兵一样,情绪激昂地走向战争,走向战场,让我们21世纪的人觉得难以理解。我们认为今天的世界不同了,人类不会再犯那么愚蠢的错误,真的吗?我们相信世界已经建立了一个健强的秩序,政治家们有足够的经验与智慧应对危机,真的吗?我们感觉各个民族与社会已相互依存,和平如此重要,理智在引领着我们,真的吗?
  或许我们不敢那么自信。2014年和1914年,如果有可比之处——当然历史永远不会重合——那就是动乱不定带来的深感不安。同样地,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全球化的时代,坚信进步、科学和理性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无论是环境还是经济的稳定,认为大规模的战争匪夷所思。1914年“一战”的世纪之年倒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反思,战争是否可能发生,是否可以避免。简单地指责哪一个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事件,或许是不够的。普遍流行的情绪、错误的决策或一个小小的失误,往往可能把整个世界推向灾难的深渊。
  作者为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
其他文献
明星企业家马云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6月5日,在宣布以12亿元人民币入股恒大足球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考虑到足球俱乐部多半是不赚钱的生意,所以有人将马云此举解读为是向重视足球运动的高层示好。  仅仅三个月前,马云还曾大胆向监管者开炮。2014年3月23日,针对国有四大银行分别下调储户转向支付宝的资金额度事件,马云给出了明确回应。他在一篇文章中言辞激烈地指责四大银行使用“垄断和权力”来封杀支付宝,并质疑此举
期刊
2014年3月25日,纽约中央劳工联盟在曼哈顿举办“三角衣厂大火103周年纪念会”,数百民众聚集在衣厂大楼旧址,悼念在那场大火中死难的146名工人,呼吁重视劳工权益,不要让悲剧重演。  出席集会的市议会议长马丽桃(Melissa Mark-Viverito)表示,这146位移民工人的牺牲,应唤起所有人的责任心,政府更应积极为工人争取权益,确保工人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人们为何要悼念这起百年前的
期刊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能神”——这样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邪教组织就已经在河南出现,并向国内多个省区快速蔓延,但因其组织严密,行动诡秘隐藏,很少为公众所知。今年5月28日,该组织成员在山东招远麦当劳店实施的令人发指的故意杀人犯罪,将这一邪教组织传播迷信思想、扰乱社会秩序的巨大危害性直观地展示在大众面前。  也因此,让人们对什么是邪教,邪教组织怎样认定,如何依法治理邪教组织及其活动产生了浓厚的疑问。一
期刊
作家,2014年5月28日逝世,享年86岁  美国黑人女作家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拥有多个标签。她是诗人、自传作家、畅销书作家、导演、民权活动家,还是剧作家和演员。  作为写作者,她有一套独特的创作习惯:在住所附近包下一个酒店房间,每天早上6点到达,躺在床上写作,手边摆着一瓶雪利酒,一本词典,还有烟灰缸和圣经。  凭着这样的写作习惯,她完成多部自传体小说和诗集,在全球各地不乏忠实
期刊
中国迈入新型城镇化之际,开始吸收国际经验,突破一些规划、发展速度以及理念痼疾。  这些实验因各地情况不同,呈现出不同样貌。以苏州市获得今年“李光耀世界城市奖”为标志,业界人士判断,中国的城市化将逐步迈入国际化时代。天津生态城等新城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在某种程度上也渐渐影响着中国某些城市的样貌。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和天津武清区签订了一个协议,把我们的一些系统、规划理念复制到武清区,协议已经签署并
期刊
“虽然现在许多人把智利作为拉丁美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成功样板,”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说,“但是智利没有民粹主义,智利政府也没有这种想法和思想意识。”  今年70岁的弗雷出身于政治世家。50年前他的父亲蒙塔尔瓦当选智利共和国总统,20年前弗雷本人也被智利选民推上了总统的座椅。不过,父子两代人之间不但隔着两位总统,也横亘着长达17年的皮诺切特的军事专制统治。  弗雷既是智利民主转型的见证者,更是
期刊
甲午惨败,过去整整120年了。  甲午战争输给日本,成了刻在中国人心头的一块深深的伤疤,虽然岁月流逝,至今依然会隐隐作痛。这不仅是因为那场战争铸定了中国百年积弱的命运,更因在中国人心里,总是觉得本来也许可以不至输掉那场战争?惋惜和悔恨一直折磨着中国人的心。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国和日本都还没有开埠通商的年代,中国的人均GDP还略强于日本,这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应当是日本的10倍。  18
期刊
“我有罪”——面对检方指控,身着黄色囚服的黄金梁当庭认错。作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科技局原科长,黄金梁因涉嫌受贿,2014年6月5日被检方提起公诉。检方指控其涉贿达17项,涉案金额近500万元。  黄金梁只是在广东科技领域腐败系列案中站上被告席的最新一员。2013年2月以来,广东科技系统陆续有70多人因涉嫌贪腐落马,其中既有广东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这样的“一把手”,也有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下称广州
期刊
近来坊间颇多金融改革“遇阻”的说法:利率汇率改革“最后一公里”裹足不前,而通过定向降准对信贷走向的调控又似带有较明显的“行政痕迹”。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收益和风险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收益自不待言,风险主要是短期内利率高升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后果。  类似的争论总会让人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关于价格改革闯关的纷争,到底先修正价格体系,倒逼市场主体行为变革,还是先修正市场主体行为,逐步向价格信号靠拢
期刊
与保险市场伴生发展30多年的保险中介,如今已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内外交困之势已现,内则背负沉疴发展乏力,外则饱受竞争和消费者不信任的压力。  自2009年以来,保险中介渠道高速增长态势猛然掉头向下,保费年均增速已降至11.7%,保险公司所倚重的银邮渠道更在2011年、2012年连续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勃兴,“去中介化”的趋势令保险中介尤其是营销员,走到了一个必须抉择的十字路口。  艰难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