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50年5月,一位物理学家、两位商人、三位检察官及三位牧师共9位男士聚在芝加哥一家五金商店的小阁楼里,商讨怎么建立一所“具有卓越水平”的高等学校。这就是美国西北大学的起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西北大学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4年全美大学排行榜中,它紧跟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之后,与布朗大学并列排在第14位。可以说,今天的美国西北大学已经成为真正“具有卓越水平”的著名学府。
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是众所周知的名牌大学。它位于伊利诺州密歇根湖岸的小城埃文斯顿。走进西北大学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的建筑物和繁茂的花草树木。校园里的大楼,既有仿欧洲式的古典建筑物,又有纯美国式的现代建筑物;既有殖民时期风格的楼房;又有西部草原式样的楼群。修剪整齐的草坪铺设在每一幢楼前和小径边,使漫步校园的人们宛若徜徉在花园之中。西北大学拥有自己的湖岸线和沙滩。湖岸堆满形态各异的巨石,学生们可以随意坐在巨石上交流、读书、欣赏湖光水色,也可以到湖水里去游泳、嬉戏。密歇根湖很大,湖岸线很长,碧蓝的湖水与蔚蓝的天空在遥远的天际合二为一,坐在岸边的人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这样幽静而又深远的环境,哪里像是一所大学,简直就是一座典雅美丽的大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向人昭示西北大学独特的价值观:高等学府应向所有人开放,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
“开放式”办学创造崛起神话
西北大学创立之初可谓门可罗雀。学校第一幢楼是在1855年建造完成的,其文科学院于同年开学上课,当时第一期学生只有10名男生,教职工也仅有2名。1869年起,西北大学开始招收女生,成为全美最早录取女生的高校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北大学已成为拥有12个学院、2100名教工、7600名本科生、6000名研究生的世界著名大学。其中的新闻学院、文化艺术和工程学院实力最强。这些学科领域里的教授们大多承担着国家和地区级的科研项目,有些还与外国学者合作从事一些课题。西北大学的学术水平起点高,学校始终强调质量,不断改进自己,进行有选择的投资,设法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在招收学生时不问种族、肤色、背景和国度,尽量使学生来源多样化,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启发、相互学习。
与其他名牌大学相比,西北大学的特色在于它强调职业特性,设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全校只有15000名学生,属于中等规模的大学。它不同其他大学攀比,但经常跟自己比较,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教学和科研水平一年比一年好。
优秀的大学需要一个开放的氛围,允许师生进行自由辩论。在大学和院系,年长者的观点应该受到年轻人的挑战,每个人都要经受得起挑战。学术自由是美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近10年来,美国大学非常开放,但教授的职务是终身的,这为他们专心搞好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西北大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长为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通识教育”放飞求学梦想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无疑为西北大学的成功奠定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一所大学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还在于它的内部因素。西北大学是一所文理并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并重的大学,西北大学既有强大的理工科学科,又有相当出色的人文学科项目。由于长期以来注重文理并举,西北大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教育风格。与众多美国著名大学一样,西北大学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攀登科学高峰。但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是,西北大学始终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这样一条笃信不移的信念:不管一个人的专业是什么,打下一个坚固的文科基础知识是他日后成功的必备条件。根据这一办学思路,任何进入西北大学读书的学生,不管其专业是什么,都必须选读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作为一种传统,西北大学在文科教育上可以说是矢志不渝。学生们常听到老师对他们说“文科教育从来不会过时”。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认清文科教育的重要性,西北大学还收集了许多材料,证明从该校毕业之后在各行业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归于西北大学为他们在文科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
西北大学强调文科教育并不是对文科本身有特别偏好,而是要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西方文明史,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当今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通才”教育。依据这一教育思路,理工科的学生要在大学期间修完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同样的道理,文科学生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修完一定的理工科课程,如数学、科技和电子计算机等。正是考虑到文理科学生都要学习自己本专业之外的大量课程,西北大学在本科生入学的第一年不定专业,而是让他们广泛地选修各种感兴趣的课程,直到最后确定自己的专业。即使是到了大学的第二、第三年,西北大学的学生还可以改变自己的专业。基于这一考虑,西北大学实行一年四学期制,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地选修自己所喜欢的课程,并在这种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享受遨游知识海洋的乐趣。
传统活动释放青春活力
西北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体现了美国中西部人开朗、奔放的性格。最能反映西北大学校园文化的是两个颇具特色的节目。一个是一年四季进行的“绘石”活动,另一个是经年不衰的 “马拉松跳舞比赛”。
“绘石”活动是西北大学的“怪”传统:校园里某一角放置着一块1.8米高的大石块,学生们为了展示自己的艺术灵感、发泄自己的创作欲望,几乎不分昼夜地在这块大石头上泼洒颜料,尽情涂鸦。由于这块石头上的艺术杰作天天翻新,它自然而然地成了西北大学的一大景观。一些珍惜自己“旷世奇作”的学生们为了使自己的杰作尽可能长地留在校园,甚至连续数天昼夜值班,以阻止他人“亵渎”自己的作品。
而西北大学的“马拉松跳舞比赛”更具特色。这项每年举行一次的盛大舞会,每次有300名学生参加,每个人连续不停地跳30个小时。届时,参加者不仅穿戴整齐,喜气洋洋,而且还须慷慨解囊,捐赠钱款。西北大学借这一机会,给学生们为社会公益奉献爱心创造了条件,寓公益活动于娱乐之中。据组织者统计,在过去的24年里,这类狂欢舞会已募集了340万美元,并分别捐赠给了25个慈善机构。
除了这两个颇具鲜明特色的娱乐活动之外,西北大学还有其他的文娱活动,如电影节、戏剧节和音乐会等,其中学生音乐节极具吸引力。学校共有12支乐队,从古典音乐队到乡村音乐队,应有尽有,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些乐队的活动。有的乐队还远近闻名,每年进行露天表演时,总可把周围地区的大批居民吸引到校园里来。每当这时,校园里真可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此外,由于离芝加哥市很近,西北大学还经常邀请芝加哥的文化名流来校园演讲、表演,学生们可以亲眼目睹艺术大师们的风采。
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是众所周知的名牌大学。它位于伊利诺州密歇根湖岸的小城埃文斯顿。走进西北大学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的建筑物和繁茂的花草树木。校园里的大楼,既有仿欧洲式的古典建筑物,又有纯美国式的现代建筑物;既有殖民时期风格的楼房;又有西部草原式样的楼群。修剪整齐的草坪铺设在每一幢楼前和小径边,使漫步校园的人们宛若徜徉在花园之中。西北大学拥有自己的湖岸线和沙滩。湖岸堆满形态各异的巨石,学生们可以随意坐在巨石上交流、读书、欣赏湖光水色,也可以到湖水里去游泳、嬉戏。密歇根湖很大,湖岸线很长,碧蓝的湖水与蔚蓝的天空在遥远的天际合二为一,坐在岸边的人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这样幽静而又深远的环境,哪里像是一所大学,简直就是一座典雅美丽的大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向人昭示西北大学独特的价值观:高等学府应向所有人开放,接受高等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
“开放式”办学创造崛起神话
西北大学创立之初可谓门可罗雀。学校第一幢楼是在1855年建造完成的,其文科学院于同年开学上课,当时第一期学生只有10名男生,教职工也仅有2名。1869年起,西北大学开始招收女生,成为全美最早录取女生的高校之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北大学已成为拥有12个学院、2100名教工、7600名本科生、6000名研究生的世界著名大学。其中的新闻学院、文化艺术和工程学院实力最强。这些学科领域里的教授们大多承担着国家和地区级的科研项目,有些还与外国学者合作从事一些课题。西北大学的学术水平起点高,学校始终强调质量,不断改进自己,进行有选择的投资,设法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在招收学生时不问种族、肤色、背景和国度,尽量使学生来源多样化,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启发、相互学习。
与其他名牌大学相比,西北大学的特色在于它强调职业特性,设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全校只有15000名学生,属于中等规模的大学。它不同其他大学攀比,但经常跟自己比较,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教学和科研水平一年比一年好。
优秀的大学需要一个开放的氛围,允许师生进行自由辩论。在大学和院系,年长者的观点应该受到年轻人的挑战,每个人都要经受得起挑战。学术自由是美国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最近10年来,美国大学非常开放,但教授的职务是终身的,这为他们专心搞好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西北大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长为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
“通识教育”放飞求学梦想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无疑为西北大学的成功奠定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一所大学成功与否最主要的还在于它的内部因素。西北大学是一所文理并重、教学与科研并举的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并重的大学,西北大学既有强大的理工科学科,又有相当出色的人文学科项目。由于长期以来注重文理并举,西北大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教育风格。与众多美国著名大学一样,西北大学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攀登科学高峰。但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是,西北大学始终认为教育的核心是这样一条笃信不移的信念:不管一个人的专业是什么,打下一个坚固的文科基础知识是他日后成功的必备条件。根据这一办学思路,任何进入西北大学读书的学生,不管其专业是什么,都必须选读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作为一种传统,西北大学在文科教育上可以说是矢志不渝。学生们常听到老师对他们说“文科教育从来不会过时”。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认清文科教育的重要性,西北大学还收集了许多材料,证明从该校毕业之后在各行业取得杰出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归于西北大学为他们在文科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
西北大学强调文科教育并不是对文科本身有特别偏好,而是要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西方文明史,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当今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通才”教育。依据这一教育思路,理工科的学生要在大学期间修完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同样的道理,文科学生也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修完一定的理工科课程,如数学、科技和电子计算机等。正是考虑到文理科学生都要学习自己本专业之外的大量课程,西北大学在本科生入学的第一年不定专业,而是让他们广泛地选修各种感兴趣的课程,直到最后确定自己的专业。即使是到了大学的第二、第三年,西北大学的学生还可以改变自己的专业。基于这一考虑,西北大学实行一年四学期制,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地选修自己所喜欢的课程,并在这种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享受遨游知识海洋的乐趣。
传统活动释放青春活力
西北大学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体现了美国中西部人开朗、奔放的性格。最能反映西北大学校园文化的是两个颇具特色的节目。一个是一年四季进行的“绘石”活动,另一个是经年不衰的 “马拉松跳舞比赛”。
“绘石”活动是西北大学的“怪”传统:校园里某一角放置着一块1.8米高的大石块,学生们为了展示自己的艺术灵感、发泄自己的创作欲望,几乎不分昼夜地在这块大石头上泼洒颜料,尽情涂鸦。由于这块石头上的艺术杰作天天翻新,它自然而然地成了西北大学的一大景观。一些珍惜自己“旷世奇作”的学生们为了使自己的杰作尽可能长地留在校园,甚至连续数天昼夜值班,以阻止他人“亵渎”自己的作品。
而西北大学的“马拉松跳舞比赛”更具特色。这项每年举行一次的盛大舞会,每次有300名学生参加,每个人连续不停地跳30个小时。届时,参加者不仅穿戴整齐,喜气洋洋,而且还须慷慨解囊,捐赠钱款。西北大学借这一机会,给学生们为社会公益奉献爱心创造了条件,寓公益活动于娱乐之中。据组织者统计,在过去的24年里,这类狂欢舞会已募集了340万美元,并分别捐赠给了25个慈善机构。
除了这两个颇具鲜明特色的娱乐活动之外,西北大学还有其他的文娱活动,如电影节、戏剧节和音乐会等,其中学生音乐节极具吸引力。学校共有12支乐队,从古典音乐队到乡村音乐队,应有尽有,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些乐队的活动。有的乐队还远近闻名,每年进行露天表演时,总可把周围地区的大批居民吸引到校园里来。每当这时,校园里真可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此外,由于离芝加哥市很近,西北大学还经常邀请芝加哥的文化名流来校园演讲、表演,学生们可以亲眼目睹艺术大师们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