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新课改的持续深入,给各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当前历史教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文章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特点,就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提升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50-01
新课改要求各科在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在智慧启迪、人格塑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新课改要求,实施有效教学,是历史教学努力的新方向。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认真备课,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有效教学的重点是生动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人格、个性都得到发展。而在教学中,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事关课堂教学效率和有效性的关键。具体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如在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一课时,由于古代政治制度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学习、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结合前面已学的“早期的政治制度”和“君主专制政体”有关的知识,先梳理从秦汉到明清的政治制度发展脉络,再讲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探索历史发展路径,使课堂教学沿着清晰、完整的脉络推进。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绘制思维导图,变“专制皇权的起源”、“内阁制”等枯燥的知识系统化、具体化,并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渠道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内阁、军机处等知识,为课堂有效学习做好铺垫。这样能让学生有效认识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进程,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二、以人为本,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是一门以历史事件和史实构成的课程,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尤其复杂、琐碎。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大多是平铺直叙的教学法,即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直接将历史知识讲述给学生,历史教学方法单一而无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要想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影《辛亥革命》中革命军将革命旗帜插在武昌城上的片段导入教学,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产生学习的欲望。在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时,教师可以结合史料,配合提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如潘公展在《辛亥革命与抗战建国》(1940年)中说道:辛亥革命是“被压迫民族的国民革命运动的拓荒创举”。而何应钦认为“辛亥革命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结合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点评,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化教学,积极拓宽教学空间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思维、人文素养,也成为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充分整合、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以拓宽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课堂为根本的教学观念,活化教学,从社会生活中发掘更多可用的素材,以拓宽历史教学渠道和教学空间,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如在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整合一些历史图片,讲述近现代中国民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发生的变化。如教師可以“从结婚三大件看时代的变迁”为主题,展示一组图片,并配合讲解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在上世纪50年代,结婚三大件是脸盆、热水壶和毛巾。在60年代,结婚三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到了80年代,结婚三大件变成了电视机、摩托车和洗衣机。结合民众物质生活变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导致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方向,使学生坚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样将历史教学置于社会生活这个大背景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就是社会生活的延续,进而提高学生的认识。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永.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12):17.
[2]李莉.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08):84-85.
[3]刘美霞.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8):32.
【关键词】提升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50-01
新课改要求各科在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有效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在智慧启迪、人格塑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新课改要求,实施有效教学,是历史教学努力的新方向。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认真备课,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有效教学的重点是生动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人格、个性都得到发展。而在教学中,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事关课堂教学效率和有效性的关键。具体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如在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一课时,由于古代政治制度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学习、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结合前面已学的“早期的政治制度”和“君主专制政体”有关的知识,先梳理从秦汉到明清的政治制度发展脉络,再讲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探索历史发展路径,使课堂教学沿着清晰、完整的脉络推进。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绘制思维导图,变“专制皇权的起源”、“内阁制”等枯燥的知识系统化、具体化,并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渠道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内阁、军机处等知识,为课堂有效学习做好铺垫。这样能让学生有效认识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进程,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二、以人为本,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是一门以历史事件和史实构成的课程,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尤其复杂、琐碎。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大多是平铺直叙的教学法,即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直接将历史知识讲述给学生,历史教学方法单一而无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要想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影《辛亥革命》中革命军将革命旗帜插在武昌城上的片段导入教学,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产生学习的欲望。在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时,教师可以结合史料,配合提问,让学生去思考、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如潘公展在《辛亥革命与抗战建国》(1940年)中说道:辛亥革命是“被压迫民族的国民革命运动的拓荒创举”。而何应钦认为“辛亥革命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结合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点评,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化教学,积极拓宽教学空间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思维、人文素养,也成为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充分整合、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以拓宽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课堂为根本的教学观念,活化教学,从社会生活中发掘更多可用的素材,以拓宽历史教学渠道和教学空间,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如在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教师可以整合一些历史图片,讲述近现代中国民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发生的变化。如教師可以“从结婚三大件看时代的变迁”为主题,展示一组图片,并配合讲解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在上世纪50年代,结婚三大件是脸盆、热水壶和毛巾。在60年代,结婚三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到了80年代,结婚三大件变成了电视机、摩托车和洗衣机。结合民众物质生活变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讨导致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认清社会发展方向,使学生坚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样将历史教学置于社会生活这个大背景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就是社会生活的延续,进而提高学生的认识。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永.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12):17.
[2]李莉.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7(08):84-85.
[3]刘美霞.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