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不仅要在公示语翻译方面建立规范,执行规范,在推介语和广告语翻译研究上加大力度,更需要提高产业研究和参与人员的整体跨文化素质,需要职业翻译人员的深度参与,需要翻译质量体制性的保证。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跨文化素质;翻译质量保证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经济时代的新型产业代表。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的观念,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型的、高质量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准确、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北京市为了促进这项产业的健康发展,于2006-2008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之际,翻译界担当了先行官的角色,2007年10月下旬,中国翻译协会与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举办了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2009年10月将举办第二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
老杜纠错的八年“土疙瘩”依然如故
2000年10月的一天,来华不久的美籍教师杜大卫到长安大戏院观看京剧《大闹天宫》。痴迷京剧的老杜被剧场内老外一阵阵的笑声搞得很难堪,现场的中国观众纳闷老外为什么窃笑。杜大卫明白是那些蹩脚的英文字幕令老外们过足了戏瘾。例如,当孙悟空腾云驾雾出场时,剧场字幕竟将祥云 (Clouds) 译成了 Clods (土疙瘩)。老杜回忆他当时“很气愤”。他无法理解剧院竟如此草率地对待中国文化。按他的话说,这些蹩脚的英文字幕令中国的“五千年文明蒙羞”。
在华工作的八年间,老杜常听身边的朋友赞叹深厚的中国文化,讥笑错误百出的译文。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常常出现生搬硬套、单词误用、英文字母丢三落四的现象。杜大卫痛心疾首,于是他致信文化部,恳请文化部满足他志愿为北京市公共场所、名胜古迹译文纠错和翻译戏词的愿望。他认为英语标识应为外国人服务,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但一些中国式英语使服务对象本末倒置。(李彦春,2006)
如今,经老杜等中外专家、北京市各级政府组织、中国翻译协会的不懈努力,北京的语言环境得到净化,公示语翻译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开始全面实施。但当初引发老杜愤怒的演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翻译问题却依然停留在“土疙瘩”阶段,妨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一、文化创意产业翻译需要跨文化意识
2007年11月10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会场,笔者发现参展机构的展台、展厅极少使用双语标示,总量不到15%;一些机构散发的宣传推广资料设计精致,印刷精美,翻译错误却比比皆是。而且,在博览会的各项展览和研讨活动中,英语使用率较低,“文化创意产业”机构的“文化”素质,尤其是跨文化素质较低。由此,我们的总体印象和判断是:文化创意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国际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言必称“文化创意产业”,令人遗憾的是,它们的机构名称和组织活动的英文翻译却丝毫体现不出其职业性。下面略举两例:
I.“第二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译文对 “second” 和 “cultural & creative ” 的首字母做小写处理,而对介词“On” 却作大写处理,实在违反常规。而且,“Creative China,Harmonious World” 中应在逗号后空一个字符,或删除逗号,空两个字符。
II. “文化创意产业”是引进概念,是文化和创意众多产业的聚合,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英译应为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 “Industry”用复数形式;“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中应在符号“&”后空一字符。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英译已经出现多种变异,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Culture & Creative Industry”、“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 等等。个别研究机构就是在这个概念的英译上体现出足够的“创译”。大小写不搞清楚,单复数不弄明白,词句间隔不分确切,来谈“文化创意”是不是让人感到有点“玄”?
二、纠错还是先从公示语说起
使用英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本是番美意。然而,粗枝大叶就容易弄巧成拙。
例如,北京一家著名文化餐饮机构曾接待过上至总统、下至来自五洲四海的旅游者,就是这个机构网站的语种选择按钮,一共四种语言,两种语言的选词出现问题:
原文:Chinese English Kerean Japan
修改:Chinese English Korean
Japanese
这家机构参加了2007年11月初举办的第二届文博会,并在现场发放了推广京味儿文化的宣传册。然而,该宣传册中接二连三出现的翻译问题使京味儿走了味儿。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尹”的读音为yĭn,解释是“姓”。翻译将人名译或拼错了,出的是低级错误,犯的却是大忌。“改革开放”是否有必要译出,译出来是否有必要进行解释,这都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物,外国读者不一定觉得有意义。来茶馆是为了领略京味儿文化风情,而不是“忆苦思甜”受教育。“地理位置独特,京味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逐字翻译成英文,让人觉得牵强,莫名其妙。如图所示:
再如,曾有媒体报道在某国际机场手工艺品部的英文牌子是“Ants and Crafts”,误将 “Art”(工艺品)写成了“Ant”(蚂蚁),成了卖“蚂蚁和手工艺品”的地方(杨文琴等,2006)。那个卖蚂蚁的工艺品部我们没有亲眼见过,在展会上见到的仍然是发生在关键词 Arts 上的拼写错误。我们的工艺美术大师可以雕镂出60层的象牙球,难道我们的“翻译”不能规范拼写仅有四个字母的Arts?如下图:
云山雾罩的广告推介语翻译
既然是“产业”,必然需要进行促销、推广。广告语是“形象”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商家青睐厚爱。然而那些深受国人、商家青睐厚爱的广告语翻译成英语后能否保留其神韵暂且不提,语句如能做到通畅易懂已是“正品”。
某地的招商手册中有这样的广告语:
“一方灵秀厚土,汇聚天下财富”
A place full of resources, together with fortune.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XXX人以饱满的热情,热忱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欢迎广大海内外朋友到来,共同攀登事业发展高峰,共创XXX美好未来。
“The strong pass of the enemy is like a wall of iron, yet with firm strides, we are conquering its summit”. Al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and professionals will be welcome by enthusiasm, warm-hearted SJS people. Let’s work together for a bright future.
诗的语言本来就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加上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实现“信达雅”的转换已经是强人所难,使来自异域文化背景的人们领会、认同难于登天。这种不顾受众文化思维习惯和心理需求的译文,即便转达了原文字面意义,是否能够实现跨文化沟通,达到信息发出者所预设的交际目标,读后便了然。
再如,北京工体中心制作的精美的中英文彩印宣传卡:
严格地讲,译文只是“字”或“词”的堆砌,而不能说是“文”,因为没有人能读通这些毫不相干的字词凑成的“段落”、“篇章”。
且看“文”中的这些词语是如何翻译转换的:
朝外(“朝阳门外”的缩略)
North Korea Foreign
周边社区成熟
mature peripherals community
各国驻华使馆
States embassy
高级白领
higher white collar classes
时尚名流
fashion groups
媒体
popular Medias
以上翻译自是有一定难度,然而一些内容简单的广告语中低级错误也是相当严重,举不胜举:
I.“创新 科技 创意 设计”是四个词组,还是“创新科技 创意设计”两个词组?英文的显示似乎是“创意设计 创新 科技”,否则,按四个词组翻译就应是“InnovationTechnologyCreationDesign”。
II. 英语不使用“顿号”,在句子中以“逗号”充当汉语句中“顿号”职能。常识性的错误再次提醒我们,不是学了英语就可以当翻译。
对于上面列举的种种低劣的翻译错误,北京外国语大学吴文安博士(2007)认为:目前我国的翻译问题集中在初中级译者方面。一方面,低级翻译错误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中级译者不了解外国受众的接受心理,在对外宣传翻译上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同时提高管理者对翻译的认识,明确译者的资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翻译任重而道远
世界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先生(2007)指出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多样性与复杂性,仍不为我们翻译工作者所熟悉和掌握。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任重而道远。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汇中,翻译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先导作用。经济全球化,翻译一马当先。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旅游大国的根本资源和依托。中国文化不仅要为树立中国形象、建设和谐发展环境、促进民族融合继续发挥强大效用,还要将产业化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将世界民族的文化精华引入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在此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承担着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历史使命。旅游翻译工作者肩负着跨文化传播的重任。因此旅游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充分考虑译文在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可接受性,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处处为译文读者着想,遵循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帮助来华游客跨越文化障碍,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张欢,2008)。
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和条件。更完整、系统、准确、深入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与融合,这是翻译工作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黄友义.旅游暨文化创意翻译任重道远――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7.
[2]李彦春.老外杜大卫给英文标识挑错“上瘾”[DB/OL].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17318054.2006-11-19.
[3]吴文安.对外翻译的问题和策略――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7.
[4]杨文琴等.错误百出的北京英文标示牌[DB/OL].http://www.ce.cn/kjwh/whcc/jianying/200601/12/t20060112_5810135_2.shtml,2006.
[5]张欢,吴荣辉,尹静媛.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意识与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DB/OL].http://qkzz.net/magazine/1005-4677A/2008/01/2551532_3.htm,2008年.
作者简介:董莉芳(1974-),女,河北邯郸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应用翻译。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跨文化素质;翻译质量保证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经济时代的新型产业代表。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的观念,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型的、高质量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准确、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北京市为了促进这项产业的健康发展,于2006-2008连续三年举办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之际,翻译界担当了先行官的角色,2007年10月下旬,中国翻译协会与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举办了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2009年10月将举办第二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多语种)翻译研讨会。
老杜纠错的八年“土疙瘩”依然如故
2000年10月的一天,来华不久的美籍教师杜大卫到长安大戏院观看京剧《大闹天宫》。痴迷京剧的老杜被剧场内老外一阵阵的笑声搞得很难堪,现场的中国观众纳闷老外为什么窃笑。杜大卫明白是那些蹩脚的英文字幕令老外们过足了戏瘾。例如,当孙悟空腾云驾雾出场时,剧场字幕竟将祥云 (Clouds) 译成了 Clods (土疙瘩)。老杜回忆他当时“很气愤”。他无法理解剧院竟如此草率地对待中国文化。按他的话说,这些蹩脚的英文字幕令中国的“五千年文明蒙羞”。
在华工作的八年间,老杜常听身边的朋友赞叹深厚的中国文化,讥笑错误百出的译文。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常常出现生搬硬套、单词误用、英文字母丢三落四的现象。杜大卫痛心疾首,于是他致信文化部,恳请文化部满足他志愿为北京市公共场所、名胜古迹译文纠错和翻译戏词的愿望。他认为英语标识应为外国人服务,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但一些中国式英语使服务对象本末倒置。(李彦春,2006)
如今,经老杜等中外专家、北京市各级政府组织、中国翻译协会的不懈努力,北京的语言环境得到净化,公示语翻译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开始全面实施。但当初引发老杜愤怒的演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翻译问题却依然停留在“土疙瘩”阶段,妨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一、文化创意产业翻译需要跨文化意识
2007年11月10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会场,笔者发现参展机构的展台、展厅极少使用双语标示,总量不到15%;一些机构散发的宣传推广资料设计精致,印刷精美,翻译错误却比比皆是。而且,在博览会的各项展览和研讨活动中,英语使用率较低,“文化创意产业”机构的“文化”素质,尤其是跨文化素质较低。由此,我们的总体印象和判断是:文化创意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国际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言必称“文化创意产业”,令人遗憾的是,它们的机构名称和组织活动的英文翻译却丝毫体现不出其职业性。下面略举两例:
I.“第二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译文对 “second” 和 “cultural & creative ” 的首字母做小写处理,而对介词“On” 却作大写处理,实在违反常规。而且,“Creative China,Harmonious World” 中应在逗号后空一个字符,或删除逗号,空两个字符。
II. “文化创意产业”是引进概念,是文化和创意众多产业的聚合,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英译应为 “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 — “Industry”用复数形式;“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中应在符号“&”后空一字符。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英译已经出现多种变异,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Culture & Creative Industry”、“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y” 等等。个别研究机构就是在这个概念的英译上体现出足够的“创译”。大小写不搞清楚,单复数不弄明白,词句间隔不分确切,来谈“文化创意”是不是让人感到有点“玄”?
二、纠错还是先从公示语说起
使用英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本是番美意。然而,粗枝大叶就容易弄巧成拙。
例如,北京一家著名文化餐饮机构曾接待过上至总统、下至来自五洲四海的旅游者,就是这个机构网站的语种选择按钮,一共四种语言,两种语言的选词出现问题:
原文:Chinese English Kerean Japan
修改:Chinese English Korean
Japanese
这家机构参加了2007年11月初举办的第二届文博会,并在现场发放了推广京味儿文化的宣传册。然而,该宣传册中接二连三出现的翻译问题使京味儿走了味儿。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尹”的读音为yĭn,解释是“姓”。翻译将人名译或拼错了,出的是低级错误,犯的却是大忌。“改革开放”是否有必要译出,译出来是否有必要进行解释,这都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物,外国读者不一定觉得有意义。来茶馆是为了领略京味儿文化风情,而不是“忆苦思甜”受教育。“地理位置独特,京味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逐字翻译成英文,让人觉得牵强,莫名其妙。如图所示:
再如,曾有媒体报道在某国际机场手工艺品部的英文牌子是“Ants and Crafts”,误将 “Art”(工艺品)写成了“Ant”(蚂蚁),成了卖“蚂蚁和手工艺品”的地方(杨文琴等,2006)。那个卖蚂蚁的工艺品部我们没有亲眼见过,在展会上见到的仍然是发生在关键词 Arts 上的拼写错误。我们的工艺美术大师可以雕镂出60层的象牙球,难道我们的“翻译”不能规范拼写仅有四个字母的Arts?如下图:
云山雾罩的广告推介语翻译
既然是“产业”,必然需要进行促销、推广。广告语是“形象”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商家青睐厚爱。然而那些深受国人、商家青睐厚爱的广告语翻译成英语后能否保留其神韵暂且不提,语句如能做到通畅易懂已是“正品”。
某地的招商手册中有这样的广告语:
“一方灵秀厚土,汇聚天下财富”
A place full of resources, together with fortune.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XXX人以饱满的热情,热忱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欢迎广大海内外朋友到来,共同攀登事业发展高峰,共创XXX美好未来。
“The strong pass of the enemy is like a wall of iron, yet with firm strides, we are conquering its summit”. Al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and professionals will be welcome by enthusiasm, warm-hearted SJS people. Let’s work together for a bright future.
诗的语言本来就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加上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实现“信达雅”的转换已经是强人所难,使来自异域文化背景的人们领会、认同难于登天。这种不顾受众文化思维习惯和心理需求的译文,即便转达了原文字面意义,是否能够实现跨文化沟通,达到信息发出者所预设的交际目标,读后便了然。
再如,北京工体中心制作的精美的中英文彩印宣传卡:
严格地讲,译文只是“字”或“词”的堆砌,而不能说是“文”,因为没有人能读通这些毫不相干的字词凑成的“段落”、“篇章”。
且看“文”中的这些词语是如何翻译转换的:
朝外(“朝阳门外”的缩略)
North Korea Foreign
周边社区成熟
mature peripherals community
各国驻华使馆
States embassy
高级白领
higher white collar classes
时尚名流
fashion groups
媒体
popular Medias
以上翻译自是有一定难度,然而一些内容简单的广告语中低级错误也是相当严重,举不胜举:
I.“创新 科技 创意 设计”是四个词组,还是“创新科技 创意设计”两个词组?英文的显示似乎是“创意设计 创新 科技”,否则,按四个词组翻译就应是“InnovationTechnologyCreationDesign”。
II. 英语不使用“顿号”,在句子中以“逗号”充当汉语句中“顿号”职能。常识性的错误再次提醒我们,不是学了英语就可以当翻译。
对于上面列举的种种低劣的翻译错误,北京外国语大学吴文安博士(2007)认为:目前我国的翻译问题集中在初中级译者方面。一方面,低级翻译错误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中级译者不了解外国受众的接受心理,在对外宣传翻译上达不到相应的效果。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同时提高管理者对翻译的认识,明确译者的资质。
三、文化创意产业翻译任重而道远
世界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先生(2007)指出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多样性与复杂性,仍不为我们翻译工作者所熟悉和掌握。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任重而道远。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汇中,翻译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先导作用。经济全球化,翻译一马当先。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悠久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旅游大国的根本资源和依托。中国文化不仅要为树立中国形象、建设和谐发展环境、促进民族融合继续发挥强大效用,还要将产业化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将世界民族的文化精华引入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在此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承担着文化沟通和交流的历史使命。旅游翻译工作者肩负着跨文化传播的重任。因此旅游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充分考虑译文在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可接受性,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处处为译文读者着想,遵循目标语的表达习惯,帮助来华游客跨越文化障碍,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张欢,2008)。
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工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和条件。更完整、系统、准确、深入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与融合,这是翻译工作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黄友义.旅游暨文化创意翻译任重道远――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7.
[2]李彦春.老外杜大卫给英文标识挑错“上瘾”[DB/OL].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17318054.2006-11-19.
[3]吴文安.对外翻译的问题和策略――首届全国旅游暨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R].2007.
[4]杨文琴等.错误百出的北京英文标示牌[DB/OL].http://www.ce.cn/kjwh/whcc/jianying/200601/12/t20060112_5810135_2.shtml,2006.
[5]张欢,吴荣辉,尹静媛.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意识与旅游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DB/OL].http://qkzz.net/magazine/1005-4677A/2008/01/2551532_3.htm,2008年.
作者简介:董莉芳(1974-),女,河北邯郸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应用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