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港口煤炭物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构建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促进港口煤炭物流总体成效,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分析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的驱动力,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构建原则、设计流程、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并阐述了几点浅见,望对港口煤炭物流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港口航运 煤炭物流 集疏运系统 协同管理
1 引言
当今社会,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港口煤炭物流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港口煤炭物流运行中的现状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构建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协同管理模式,以保障港口煤炭物流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简述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随着煤炭能源消耗量的日益提高,对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产生了强烈需求,只有构建高效稳定的物流集疏运系统,才能有效协调煤炭资源的空间位移效果。长期以来,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优化煤炭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
广大港口运营企业也在优化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成效显著,有效减少了无效作业环节,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车船随时到港而造成的煤炭压港和船舶滞港问题。尽管如此,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管理实践中依旧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不利于构建无缝衔接的煤炭运输服务系统。主要表现在:煤炭供给、运输和需求各环节的匹配程度不足,煤炭物流缺乏宏观统一调度,物流信息沟通不畅,运煤成本居高不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制约港口煤炭物流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当前形势下,深入探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的构建问题,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1]。
3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的驱动力分析
3.1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基础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资源在电力工业生产、家庭能源供应、能源化学原料制备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近年来,为满足经济社会快节奏、高强度的发展需求,煤炭产量不断攀增。在诸多港口中,主要煤炭运输港开始逐渐成形,并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煤炭内外运输功能,如天津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等。这些煤炭运输港的出现与发展,使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3.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管理机制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构成要素诸多,涉及多个方面,如自然地理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信息技术要素、物流协调运作要素、相关产业要素等。这些不同的要素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同时,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需要具备完善的结构体系,搭建港口煤炭物流的集疏运网络,即煤炭由货源地经过特定交通运输方式到达煤炭用户的过程,完成集疏运任务[2]。
3.3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管理的目标
一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煤炭货源,实现煤炭货源装车、卸车、装船等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精准掌握市场动态,强化购销双方沟通联络;另一方面,在设备突发故障、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在煤炭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为协同管理的各参与方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协同管理的目标还包括:调整优化装车与装船计划,优化煤炭物流综合集疏运效能,提高煤炭资源中转率,等等。
4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探讨
4.1 构建原则与设计流程
在构建原则方面,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协调性原则。这是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构建的首要原则,也是优化协同管理成效的题中之义,可有效集聚各方优势与资源,使各参与方保持高度一致性。
其次,间接性原则。在该原则要求下,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煤炭资源周转环节,防止非必需的物流过程,对煤炭物流库存、需求、供应等情况进行动态化管控。
最后,合作共赢原则。坚持“团结协作、互利互惠”的协同管理理念,在港口煤炭物流各参与方之间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长期利益。
在设计流程方面,应进行充分而深入的市场环境分析,掌握市场要素,然后立足于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现状,实施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设计与系统设计,并予以实施。
4.2 集疏运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首先,围绕提高煤炭周转率和堆场使用率,明确战略合作伙伴的選择目标,在上游企业、下游企业、运输企业、港口企业之间进行权衡考量,使最终战略合作伙伴步调一致、利益一致。
其次,设立战略合作伙伴评估部门,对初选出的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筛除提供科学客观依据。
再次,在最终确定的战略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分别设定战略维度评价指标、业务维度评价指标等。
最后,依据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的主要方法,进行战略合作伙伴的评选,最终消除合作障碍,统一合作理念,在战略合作规则下形成共同约束。
4.3 集疏运一体化运作模式
港口煤炭物流是煤炭由货源地经铁路运输到达煤炭下水港,在下水港经海运到达南方上水港,然后到达煤炭用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与物流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等均进行单向或双向流动,形成集疏运协同管理运作流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传统管理模式下无法完成的信息沟通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能性。因此,应构建信息系统平台,并以平台为基础,提升整个物流链条货运能力及效率,促进煤炭物流各方调度系统的衔接,优化煤炭物流增值服务成效。在信息化平台下,实现了货源动态信息化、铁路信息化、港口信息化、船方信息化、市场信息化等[3]。
4.4 系统成员关系管理
系统成员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协同管理机制,统筹平衡各成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应在集疏运系统各方达成初步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协同管理合约,对各方行为方法与权利义务进行有效约定,在监督信任、利益分配、沟通反馈、风险辨识等多方面形成特定机制,共同维护协同管理模式的稳定运行,增强集疏运系统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对协同管理的综合成效进行科学分析与研判,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问题制订不同的应对方案,达到协同管理预期目标,强化合作关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受管理理念、行为方法、人为操作等要素的影响,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短板与不足,制约着港口煤炭物流运行质量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港口煤炭物流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构建规律,创新构建方法,优化构建流程,切实提高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的系统性与协同性,为促进煤炭经济贸易往来奠定坚实基础,为保障经济社会实现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俊峰,李林燕.基于现代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建设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1):112-113.
[2]汤希峰,余静.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16-18.
[3]陈红梅.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3):137-138.
关键词 港口航运 煤炭物流 集疏运系统 协同管理
1 引言
当今社会,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港口煤炭物流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港口煤炭物流运行中的现状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构建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协同管理模式,以保障港口煤炭物流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简述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随着煤炭能源消耗量的日益提高,对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产生了强烈需求,只有构建高效稳定的物流集疏运系统,才能有效协调煤炭资源的空间位移效果。长期以来,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优化煤炭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
广大港口运营企业也在优化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成效显著,有效减少了无效作业环节,极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车船随时到港而造成的煤炭压港和船舶滞港问题。尽管如此,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管理实践中依旧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不利于构建无缝衔接的煤炭运输服务系统。主要表现在:煤炭供给、运输和需求各环节的匹配程度不足,煤炭物流缺乏宏观统一调度,物流信息沟通不畅,运煤成本居高不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制约港口煤炭物流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当前形势下,深入探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的构建问题,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1]。
3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的驱动力分析
3.1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基础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资源在电力工业生产、家庭能源供应、能源化学原料制备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近年来,为满足经济社会快节奏、高强度的发展需求,煤炭产量不断攀增。在诸多港口中,主要煤炭运输港开始逐渐成形,并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煤炭内外运输功能,如天津港、秦皇岛港、青岛港等。这些煤炭运输港的出现与发展,使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3.2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管理机制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构成要素诸多,涉及多个方面,如自然地理要素、基础设施要素、信息技术要素、物流协调运作要素、相关产业要素等。这些不同的要素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同时,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需要具备完善的结构体系,搭建港口煤炭物流的集疏运网络,即煤炭由货源地经过特定交通运输方式到达煤炭用户的过程,完成集疏运任务[2]。
3.3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协同管理的目标
一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煤炭货源,实现煤炭货源装车、卸车、装船等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精准掌握市场动态,强化购销双方沟通联络;另一方面,在设备突发故障、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在煤炭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为协同管理的各参与方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信息,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协同管理的目标还包括:调整优化装车与装船计划,优化煤炭物流综合集疏运效能,提高煤炭资源中转率,等等。
4 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探讨
4.1 构建原则与设计流程
在构建原则方面,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协调性原则。这是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构建的首要原则,也是优化协同管理成效的题中之义,可有效集聚各方优势与资源,使各参与方保持高度一致性。
其次,间接性原则。在该原则要求下,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煤炭资源周转环节,防止非必需的物流过程,对煤炭物流库存、需求、供应等情况进行动态化管控。
最后,合作共赢原则。坚持“团结协作、互利互惠”的协同管理理念,在港口煤炭物流各参与方之间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长期利益。
在设计流程方面,应进行充分而深入的市场环境分析,掌握市场要素,然后立足于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现状,实施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战略设计与系统设计,并予以实施。
4.2 集疏运一体化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首先,围绕提高煤炭周转率和堆场使用率,明确战略合作伙伴的選择目标,在上游企业、下游企业、运输企业、港口企业之间进行权衡考量,使最终战略合作伙伴步调一致、利益一致。
其次,设立战略合作伙伴评估部门,对初选出的战略合作伙伴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从而为进一步优化筛除提供科学客观依据。
再次,在最终确定的战略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分别设定战略维度评价指标、业务维度评价指标等。
最后,依据战略合作伙伴选择的主要方法,进行战略合作伙伴的评选,最终消除合作障碍,统一合作理念,在战略合作规则下形成共同约束。
4.3 集疏运一体化运作模式
港口煤炭物流是煤炭由货源地经铁路运输到达煤炭下水港,在下水港经海运到达南方上水港,然后到达煤炭用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与物流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等均进行单向或双向流动,形成集疏运协同管理运作流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传统管理模式下无法完成的信息沟通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能性。因此,应构建信息系统平台,并以平台为基础,提升整个物流链条货运能力及效率,促进煤炭物流各方调度系统的衔接,优化煤炭物流增值服务成效。在信息化平台下,实现了货源动态信息化、铁路信息化、港口信息化、船方信息化、市场信息化等[3]。
4.4 系统成员关系管理
系统成员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协同管理机制,统筹平衡各成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应在集疏运系统各方达成初步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协同管理合约,对各方行为方法与权利义务进行有效约定,在监督信任、利益分配、沟通反馈、风险辨识等多方面形成特定机制,共同维护协同管理模式的稳定运行,增强集疏运系统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对协同管理的综合成效进行科学分析与研判,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问题制订不同的应对方案,达到协同管理预期目标,强化合作关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受管理理念、行为方法、人为操作等要素的影响,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短板与不足,制约着港口煤炭物流运行质量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港口煤炭物流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构建规律,创新构建方法,优化构建流程,切实提高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的系统性与协同性,为促进煤炭经济贸易往来奠定坚实基础,为保障经济社会实现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俊峰,李林燕.基于现代战略联盟的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一体化建设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1):112-113.
[2]汤希峰,余静.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16-18.
[3]陈红梅.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协同管理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