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跑起来很吃力;全身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但成绩反而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因为短跑的自然放松能力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项重要因素。
众所用知。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学生在进行练习与比赛时无论从生理与心理方面都承受着较大的刺激与负荷,因而容易引起紧张,为此,应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来提高跑的放松能力,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过程,如果肌肉一味地紧张收缩,而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就不能有效的发挥人体的运动潜力,从心理方面分析,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刺激都会给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较重的心理负荷,因此必须让心理不断放松调节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调控人体的肌肉运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从两方面八手提高学生短跑中的放松能力。
一、在柔韧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肌肉放松能力
(1)双臂同时环绕练习,要求练习时两臂向上,向前环绕时用力,向下向前时随惯性自然放松摆动。
(2)双臂交替环绕练习,要求一臂前绕时用力,而异侧臂向后绕时则随惯性放松摆动,两臂进行交替的用力与放松练习。
(3)马步压腿练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有节奏地进行练习,压至有痛而紧迫感时必须有1-3秒钟的放松过程。
(4)扶肋木进行摆腿练习,分为左右摆腿,向左摆时屈膝用力,向右摆时则随惯性自然放松摆动,前后摆腿时,向前摆时屈膝用力,向后摆时则随惯性自然放松摆动。
二、在跑的辅助练习时培养跑的放松能力
(1)原地耸肩与沉肩练习,让学生体会肌肉紧张与放松时的不同感觉。
(2)摆臂练习,要求学生脸部肌肉放松,尽量面带微笑,同时沉肩,身体自然前倾,在教师有节奏的口令或击掌的引导下进行摆臂练习,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让他们想像自己手中捏着一种易碎食品进行摆臂练习,但要求在摆动时又不能将其捏碎,这样通过意念使学生摆起臂来自然、轻快、放松。接下来进一步进行对比摆臂练习,方法是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数数,乙组进行两次摆臂练习,时间均为10秒钟,第一次练习时要求按往常的习惯用力摆臂或耸肩摆臂,而第二次练习时则按教学要求在肩放松情况下的快速摆臂,甲乙两组轮换进行。教学实践表明,第=次练习的摆臂次数通常多于第一次练习,从而让学生明确放松能力对速度的重要性。
(3)跑的各种专门练习,方法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后踢腿跑,车轮步跑等形式,国家短跑攻关小组通过监测手段发现,力量训练中有些比例失调,大腿前群肌和后群肌,上肢和下肢,左右肢体比例不合,因而,在教学和训练的安排上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腿后群肌和上肢力量的训练,上下肢动作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协调配合的。要提高下肢蹬摆的幅度,就要提高上肢摆臂的幅度,上肢力量差必然影响下肢的用力及其协调性的发挥,要求以上肢的放松来影响带动下肢,此时教师可采用较沉缓而有节奏的口令或击掌来控制学生的练习频率,并在练习时不断提醒学生必须放松用力,此时练习基本不要求强度或逐步增加强度。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跑培养学生的放松能力
(1)惯性跑,惯性跑是一种放松而不减速的跑法,一般在50m-100m的距离内进行,起跑后加速25m-30m速度达到最快,然后肌肉停止主动用力而被动的随惯性跑步15m--20m。或者,为惯性跑步后速度要下降时再加快跑25m一30m,然后,再惯性跑15m--20m,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尽量体会放松惯性跑的动作。
(2)下坡跑,坡度为5度~8度左右的缓坡,利用下坡向前的惯性力,使学生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
(3)顺风跑,借助风的推动力,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
(4)放松大步跑,要求充分高抬大腿,打开髋关节,用适宜的步频,做舒展、协调的练习。
(5)波浪跑,在直道上加速30m后做20m--30m的放松惯性跑,然后转入慢跑。
(6)利用对比教学手段进行一定强度的测验跑,具体方法是,进行100m的测验,每个学生测验两次,第一次不要求跑完100m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在加速的过程中体会放松用力,然后进行对比。教学实践证明,第二次的成绩往往优于第一次,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跑的放松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提高跑的放松能力。
众所用知。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学生在进行练习与比赛时无论从生理与心理方面都承受着较大的刺激与负荷,因而容易引起紧张,为此,应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来提高跑的放松能力,从生理学方面分析,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过程,如果肌肉一味地紧张收缩,而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就不能有效的发挥人体的运动潜力,从心理方面分析,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刺激都会给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较重的心理负荷,因此必须让心理不断放松调节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调控人体的肌肉运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从两方面八手提高学生短跑中的放松能力。
一、在柔韧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肌肉放松能力
(1)双臂同时环绕练习,要求练习时两臂向上,向前环绕时用力,向下向前时随惯性自然放松摆动。
(2)双臂交替环绕练习,要求一臂前绕时用力,而异侧臂向后绕时则随惯性放松摆动,两臂进行交替的用力与放松练习。
(3)马步压腿练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有节奏地进行练习,压至有痛而紧迫感时必须有1-3秒钟的放松过程。
(4)扶肋木进行摆腿练习,分为左右摆腿,向左摆时屈膝用力,向右摆时则随惯性自然放松摆动,前后摆腿时,向前摆时屈膝用力,向后摆时则随惯性自然放松摆动。
二、在跑的辅助练习时培养跑的放松能力
(1)原地耸肩与沉肩练习,让学生体会肌肉紧张与放松时的不同感觉。
(2)摆臂练习,要求学生脸部肌肉放松,尽量面带微笑,同时沉肩,身体自然前倾,在教师有节奏的口令或击掌的引导下进行摆臂练习,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让他们想像自己手中捏着一种易碎食品进行摆臂练习,但要求在摆动时又不能将其捏碎,这样通过意念使学生摆起臂来自然、轻快、放松。接下来进一步进行对比摆臂练习,方法是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数数,乙组进行两次摆臂练习,时间均为10秒钟,第一次练习时要求按往常的习惯用力摆臂或耸肩摆臂,而第二次练习时则按教学要求在肩放松情况下的快速摆臂,甲乙两组轮换进行。教学实践表明,第=次练习的摆臂次数通常多于第一次练习,从而让学生明确放松能力对速度的重要性。
(3)跑的各种专门练习,方法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后踢腿跑,车轮步跑等形式,国家短跑攻关小组通过监测手段发现,力量训练中有些比例失调,大腿前群肌和后群肌,上肢和下肢,左右肢体比例不合,因而,在教学和训练的安排上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腿后群肌和上肢力量的训练,上下肢动作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协调配合的。要提高下肢蹬摆的幅度,就要提高上肢摆臂的幅度,上肢力量差必然影响下肢的用力及其协调性的发挥,要求以上肢的放松来影响带动下肢,此时教师可采用较沉缓而有节奏的口令或击掌来控制学生的练习频率,并在练习时不断提醒学生必须放松用力,此时练习基本不要求强度或逐步增加强度。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跑培养学生的放松能力
(1)惯性跑,惯性跑是一种放松而不减速的跑法,一般在50m-100m的距离内进行,起跑后加速25m-30m速度达到最快,然后肌肉停止主动用力而被动的随惯性跑步15m--20m。或者,为惯性跑步后速度要下降时再加快跑25m一30m,然后,再惯性跑15m--20m,惯性跑时,要求肌肉放松,尽量体会放松惯性跑的动作。
(2)下坡跑,坡度为5度~8度左右的缓坡,利用下坡向前的惯性力,使学生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
(3)顺风跑,借助风的推动力,充分体会肌肉的放松感觉。
(4)放松大步跑,要求充分高抬大腿,打开髋关节,用适宜的步频,做舒展、协调的练习。
(5)波浪跑,在直道上加速30m后做20m--30m的放松惯性跑,然后转入慢跑。
(6)利用对比教学手段进行一定强度的测验跑,具体方法是,进行100m的测验,每个学生测验两次,第一次不要求跑完100m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在加速的过程中体会放松用力,然后进行对比。教学实践证明,第二次的成绩往往优于第一次,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跑的放松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提高跑的放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