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曾是一个厌恶做饭做菜的全职主妇,却在偶然间体会到了厨房里的乐趣,从“劣迹斑斑”的蛋糕杀手,蜕变为一个和美食谈恋爱的女人。无论是网络上最红火的、点击率以亿计的美食博客“文怡心厨房”,还是《文怡拿手家常菜》《文怡家的私房菜》《悦吃悦瘦》《妈妈宝宝做美食》等“心”厨房系列图书,都成了美食爱好者们心中的宝典。她成了美食节目主持人、美食畅销书作家、“文怡美食生活馆”及“厨蜜网”的创始人……她与美食,互相给予,互相成全。
从家庭主妇到美食达人再到事业有成,文怡在这个多元时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活出了斑斓的人生。“烹饪,对于新时代主妇,可以是一种享受。”这是她的名言,也是她的生活写照。
从“蛋糕杀手”到美食家
很多美食达人的养成,最初是缘于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但文怡和这方面毫不沾边。她毫不客气地评价长辈做饭不好吃,“老人家觉得把菜做熟了就行了,在口味上没什么进取心。无非是鸡蛋炒一切,西红柿炒一切。”而从她本人身上,也根本看不到会成为美食达人的潜质,她的拿手菜无非也只有西红柿炒鸡蛋而已——第一顿一个西红柿炒仨鸡蛋,把鸡蛋都吃完了,第二顿再用这个西红柿炒仨鸡蛋。
曾经的文怡,真的很不喜欢做饭做菜,甚至有些厌恶。年轻的她觉得,进厨房做饭是老人家的事情。在她的印象中,常年在厨房里劳作的人,身上总有着一股难闻的油烟味儿,她不想成为那样的人。结婚前,她跟她先生谈的条件就是,“结婚以后我不做饭”。他说,“好,没问题,我来做”。但结婚后,先生也没有做饭,每天下了班两人几乎都是在外面吃。
2002年,文怡的老公被派到巴黎工作,文怡作为随行家属陪同前往。老公工作繁忙,文怡就自己背着包四处玩。玩了一个月,新鲜劲儿过去了,倍感无聊的她在公寓里发现了房东的烤箱。文怡像发现了一个大玩具一样,开始照着食谱,用烤箱试着做蛋糕。第一次的经历很惨痛,那一整天,她从早晨到夜里,连续失败了13次,直到第14个才成功。当时她想: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把整个制作的步骤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呢,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讲,才是最容易借鉴的,我也就不会失败这么多次。从那天开始,文怡对烘焙产生了兴趣,做蛋糕成功后,她又尝试着做饼干、做披萨。而之前失败的13个蛋糕成了触发她拍摄美食分解图片的诱因,她把自己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拍成照片,没想到无意中开创了网络美食菜谱的新模式。
2004年,文怡随老公回国,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她开始将自己做的美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发在论坛上。后来,她开了博客,买菜、做菜、拍照、写博客、修照片、上传,费时又费力,但文怡乐此不疲。文怡推荐的美食制作方法,每一步介绍都详尽易懂。因为她发现,通常书和报纸杂志给出的食谱上,都会标注“少许”“适量”这样的词汇。她觉得,对于厨师来讲,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是烹制美食的魅力,但是在能够拥有随心所欲和信手拈来的境界之前,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看到他们的菜谱就会很抵触,什么都是少许,什么都是适量!我当时就想,我要是知道这个少许和适量是多少,为什么还要看你的菜谱!”所以,文怡的食谱里,把她一次次亲身所做的尝试、所总结的经验清晰地列出,很快吸引了大批美食爱好者关注。而每每做菜时出了错,都会令她很兴奋,因为这样她就可以提醒别人,不犯同样的错。
渐渐地,文怡的大名开始在美食圈子里被熟知。为了和更多人分享厨艺,后来文怡还开设了文怡美食生活馆,引领了时尚潮流,使会做美食成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有段时间,她这个原本悠闲的家庭主妇同时做起7份工作:每周更新三次博客;出美食系列的书籍;每月给数本杂志写美食专栏;每周固定的时间在生活馆教家庭主妇们做菜;经营厨蜜网;为一些食品和炊具、餐具的企业做设计;做品牌的代言人。后来,文怡又开始主持各类美食节目,她的身影相继出现在CCTV-1《天天饮食》、BTV-7《食全食美》及旅游卫视《那小嘴厨房》和湖南卫视《好好生活》等与美食有关的节目中。就这样,美食,既成了她的生活,也成为她的事业。文怡通常用“和美食谈恋爱”来形容自己对食物的热爱,而通过美食博客和爱心菜谱系列书籍去传播美食的时候,文怡说,我希望传达的不仅仅是做菜方法这么简单,我希望能够传达一种积极快乐的生活方式。
正是因为有着对快乐的执著追求,文怡一直都有自己的主张。十多年前,当她辞掉月薪六千多元的工作时,全家人都觉得她疯了,都说这么好的工作你为什么不做了啊!回忆当初,她说,“那时我每天早上起床,一开始穿衣服,偏头疼就会发作,一疼就疼一天。其实想想当时那份工作,早上九点半上班晚上五点半下班,中午还能休息两个小时,而且好多费用都报销,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就是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做起来就不开心。自从自己做了与美食相关的事情以后,很长时间里我每天工作都是十几个小时,但是很轻松也很快乐。”所以,如今她对幸福的理解简单明了:每天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的这一整天时间,我干的是不是我喜欢的事,我见的是不是我喜欢的人。就这两件事来评判就够了。
文怡用她的经历诠释了一种积极的生活路径——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心怀美好,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
美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文怡说,从不喜欢做菜做饭,到成为一个每天与美食打交道的达人,她是被美食中流动的情感所打动,如同韩剧《我是金三顺》中的金三顺,将爱做进蛋糕中,蛋糕的美味,是因为有爱人的温度在里面。“当一个专业的厨师跟你说做饭是如何如何难,要掌握多少多少技巧的时候,你一下子就会对它产生恐惧感,觉得这个东西我不敢试,我会失败。但实际上我们平日里做饭无非是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只要有一份爱心,有一个愿望就够了。”
做美食的过程给文怡带来很多成就感,但并非是味觉和视觉上的感观享受,而是来自于大家的幸福感。有一件事一直令文怡念念不忘:一天,一位母亲在网上给她留言,说自己的女儿从来不吃鸡翅,但她按文怡的食谱做了鸡翅,女儿吃了10个,她特别激动。看完这段留言,文怡哭得稀里哗啦。 所以,她常说,自己从事了这么多与美食有关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所谓的“目标”,“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什么,我就拿出什么东西,我不是一个计划性特别强的人,我所做的事情与生活直接相关,如果计划性太强的话,它就很像一个工业化的产品,我不想那样。”
归根结底,文怡还是期望把美食融入生活,经由美食,与生活达成某种沟通。比如,她很喜欢在旅行时,在一些城市去寻找那些老店,“一碗普通的云吞面可能是这家老店三代人做下来的,吃一口,就明白那个感觉对了。”她觉得,那碗面就是厨师与食客达成的交流。文怡从小羡慕会画画和弹琴的人,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对所爱的人表达情感,但她什么也不会。直到开始做菜,她惊喜地发现,这就是她表达情感的方式。
所以,无论多忙,文怡几乎每日三餐都坚持自己做饭。当然,这除了因为她对三餐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粉丝每天都守在网上等着她的新菜谱。文怡还特别喜欢收集杯盘碗碟,家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个碗,光筷子就有400多双。她自作主张地把家里的一个房间和厨房之间的墙给拆掉了,于是她拥有了一个超级大厨房。在那个大厨房里,文怡完全颠覆了在她印象当中老一辈在厨房里的“劳作形象”,而是把厨房装饰得很讲究,自己也穿得很靓丽,放着欢快的音乐,带着美美的心情,完全享受每一次烹饪的乐趣,享受家人和朋友品尝美食时带来的幸福感。
文怡通过美食体会和表达的爱,不仅给了家人、粉丝,也给了很多陌生人。文怡是“儿助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的义工。她带领自己的博客粉丝们,每月一次去给孩子们送生活用品,陪孩子玩耍,给他们喂饭、洗洗涮涮,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这些失去健康和家人的宝贝们。文怡说,在做这样的事情时,会多一份快乐,“从现在开始尝试着以一种给予的心态跟任何人接触,你的收获都是很大的,那种满足感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的。”
“文大美丽”的榜样力量
文怡和先生的感情非常好,她曾把他们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小说出版,叫做《北京大妞儿的贫嘴爱情》。但作为美食家的文怡并不认同“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这个观点。“他爱你时,你做什么他都爱,不爱的时候,每天山珍海味也没用。”她开玩笑地讲:“我姐当年靠一道咖喱牛肉饭拿下了我姐夫,然后我步她的后尘,继续用那道菜拿下了我老公,再然后,我妹妹还用那道菜拿下了我妹夫。而在我们仨各自恋爱的时候,其实都只会做那一道菜。”
她觉得,女人做饭是要自己享受整个过程,让自己快乐,同时把幸福感带给家人。“在一个家庭当中,如果女人很快乐,那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会变的不一样。”
尽管并不认同“用美食抓男人的胃”,但文怡却认真地建议,当了妈妈后的女人一定要为孩子做饭,“我们的味蕾是有记忆的,尤其在小时候。孩子一定会记住在五岁之前你为他做饭的那个味道。我们可以想一下,当自己病了、累了的时候想吃什么?想吃的东西跟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关系?比如我,每当我生病了,就格外想吃我妈做的热汤面。虽然我妈的手艺非常差,但是在那个情境下这个就是最想吃的食物。其实,任何对食物的美好记忆都跟情感有关,我们的舌头会记住那份‘妈妈的味道’。那会是一个人一生温暖的记忆。”所以,当文怡有了自己的宝宝“肉包儿”之后,一直亲力亲为照顾孩子。
文怡曾说:母亲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所以,她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我一直认为,女人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所以妈妈们的健康,也带动着全家的健康。”
在没生孩子之前,文怡把工作和生活的比重定义在各百分之五十,而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会占据到百分之六十左右。“但我也会找一些时间留给自己,比如把孩子扔给他爸爸,抽空运动运动放松一下,再做点好吃的补一补,既有益健康,还能促进家庭和睦。”而对身边一些有条件做全职太太的朋友,文怡都会说服她们外出工作。她的经验是:人到中年,一定要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她给全职妈妈们的建议是,选择一项属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爱好,而不是把重心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女人一定不要忘了去做自己,要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不为了家庭和孩子长期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活得开心,女人才有光彩。这样当孩子长大了,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也不会很失落。也许一份工作不能赚很多的钱,但是当你工作的时候,是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的,会有助于女性自信心的建立与保持。而且,妈妈是孩子最初的榜样,也是一生的榜样,妈妈的独立会引领孩子的独立。”
有人曾问文怡,如果让她给自己为人母的风格贴一个标签,她会怎样定义?文怡回答说:我愿意做一个能给家人和孩子做营养健康美食的智慧与美丽并存的妈妈。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一本以亲子游戏为主题的书《逗我玩儿》也在文怡笔下诞生。指导人们做美食的文怡,又开始用她的亲身经历启发人们如何在忙碌之余感受孩子的成长,和他们一起玩。喜欢贫嘴逗趣的文怡,在这本书里充分发挥出了她的特质,让读者感叹,这个女人实在是有才又有趣。
文怡有一个很有名的外号,叫做“文大美丽”,这个原本略带调侃的昵称反而被大家叫得很亲切,甚至成了日常生活中比她名字更常出现的代号。而对于美丽,文怡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我对美丽的定义和别人不太一样,容貌、衣着、身材并不是我首要关注的,外貌太表面化了,不能作为判断美丽的标准。美丽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心态上的健康。在我看来具备了健康、阳光、积极这三个元素才能再去谈是不是美丽。”
毫无疑问,在别人眼中美丽的文怡,在她自己眼中也是美丽的。因为她说,她会给自己目前的生活打100分。“每一天的日子,不管好坏,都是我宝贵的经历。”她也特别享受自己的状态,“我觉得自己很成功,我对成功的定义跟别人可能也不一样,别人觉得成功是事业有成,住大房子,有很高的收入。但是我对成功的定义是,我是不是开心,是不是在做我喜欢的事。而且,事业和家庭,如果都能够平衡,这才是幸福,哪方面欠缺,都不构成成功。如果我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家里却过的一塌糊涂,这不叫成功,只能是事业成功,不是生活的成功。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各种事情的平衡状态。家庭、工作、父母、朋友之间,全能平衡的很好,也全能照顾到。我想了很久,好像没什么遗憾!”
“没什么遗憾”,这大概是最能代表成功的一种定义了。编辑/刘柳
从家庭主妇到美食达人再到事业有成,文怡在这个多元时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活出了斑斓的人生。“烹饪,对于新时代主妇,可以是一种享受。”这是她的名言,也是她的生活写照。
从“蛋糕杀手”到美食家
很多美食达人的养成,最初是缘于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但文怡和这方面毫不沾边。她毫不客气地评价长辈做饭不好吃,“老人家觉得把菜做熟了就行了,在口味上没什么进取心。无非是鸡蛋炒一切,西红柿炒一切。”而从她本人身上,也根本看不到会成为美食达人的潜质,她的拿手菜无非也只有西红柿炒鸡蛋而已——第一顿一个西红柿炒仨鸡蛋,把鸡蛋都吃完了,第二顿再用这个西红柿炒仨鸡蛋。
曾经的文怡,真的很不喜欢做饭做菜,甚至有些厌恶。年轻的她觉得,进厨房做饭是老人家的事情。在她的印象中,常年在厨房里劳作的人,身上总有着一股难闻的油烟味儿,她不想成为那样的人。结婚前,她跟她先生谈的条件就是,“结婚以后我不做饭”。他说,“好,没问题,我来做”。但结婚后,先生也没有做饭,每天下了班两人几乎都是在外面吃。
2002年,文怡的老公被派到巴黎工作,文怡作为随行家属陪同前往。老公工作繁忙,文怡就自己背着包四处玩。玩了一个月,新鲜劲儿过去了,倍感无聊的她在公寓里发现了房东的烤箱。文怡像发现了一个大玩具一样,开始照着食谱,用烤箱试着做蛋糕。第一次的经历很惨痛,那一整天,她从早晨到夜里,连续失败了13次,直到第14个才成功。当时她想: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把整个制作的步骤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呢,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讲,才是最容易借鉴的,我也就不会失败这么多次。从那天开始,文怡对烘焙产生了兴趣,做蛋糕成功后,她又尝试着做饼干、做披萨。而之前失败的13个蛋糕成了触发她拍摄美食分解图片的诱因,她把自己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拍成照片,没想到无意中开创了网络美食菜谱的新模式。
2004年,文怡随老公回国,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她开始将自己做的美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发在论坛上。后来,她开了博客,买菜、做菜、拍照、写博客、修照片、上传,费时又费力,但文怡乐此不疲。文怡推荐的美食制作方法,每一步介绍都详尽易懂。因为她发现,通常书和报纸杂志给出的食谱上,都会标注“少许”“适量”这样的词汇。她觉得,对于厨师来讲,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是烹制美食的魅力,但是在能够拥有随心所欲和信手拈来的境界之前,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我看到他们的菜谱就会很抵触,什么都是少许,什么都是适量!我当时就想,我要是知道这个少许和适量是多少,为什么还要看你的菜谱!”所以,文怡的食谱里,把她一次次亲身所做的尝试、所总结的经验清晰地列出,很快吸引了大批美食爱好者关注。而每每做菜时出了错,都会令她很兴奋,因为这样她就可以提醒别人,不犯同样的错。
渐渐地,文怡的大名开始在美食圈子里被熟知。为了和更多人分享厨艺,后来文怡还开设了文怡美食生活馆,引领了时尚潮流,使会做美食成为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有段时间,她这个原本悠闲的家庭主妇同时做起7份工作:每周更新三次博客;出美食系列的书籍;每月给数本杂志写美食专栏;每周固定的时间在生活馆教家庭主妇们做菜;经营厨蜜网;为一些食品和炊具、餐具的企业做设计;做品牌的代言人。后来,文怡又开始主持各类美食节目,她的身影相继出现在CCTV-1《天天饮食》、BTV-7《食全食美》及旅游卫视《那小嘴厨房》和湖南卫视《好好生活》等与美食有关的节目中。就这样,美食,既成了她的生活,也成为她的事业。文怡通常用“和美食谈恋爱”来形容自己对食物的热爱,而通过美食博客和爱心菜谱系列书籍去传播美食的时候,文怡说,我希望传达的不仅仅是做菜方法这么简单,我希望能够传达一种积极快乐的生活方式。
正是因为有着对快乐的执著追求,文怡一直都有自己的主张。十多年前,当她辞掉月薪六千多元的工作时,全家人都觉得她疯了,都说这么好的工作你为什么不做了啊!回忆当初,她说,“那时我每天早上起床,一开始穿衣服,偏头疼就会发作,一疼就疼一天。其实想想当时那份工作,早上九点半上班晚上五点半下班,中午还能休息两个小时,而且好多费用都报销,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就是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做起来就不开心。自从自己做了与美食相关的事情以后,很长时间里我每天工作都是十几个小时,但是很轻松也很快乐。”所以,如今她对幸福的理解简单明了:每天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的这一整天时间,我干的是不是我喜欢的事,我见的是不是我喜欢的人。就这两件事来评判就够了。
文怡用她的经历诠释了一种积极的生活路径——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心怀美好,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
美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文怡说,从不喜欢做菜做饭,到成为一个每天与美食打交道的达人,她是被美食中流动的情感所打动,如同韩剧《我是金三顺》中的金三顺,将爱做进蛋糕中,蛋糕的美味,是因为有爱人的温度在里面。“当一个专业的厨师跟你说做饭是如何如何难,要掌握多少多少技巧的时候,你一下子就会对它产生恐惧感,觉得这个东西我不敢试,我会失败。但实际上我们平日里做饭无非是跟家人和朋友一起分享,只要有一份爱心,有一个愿望就够了。”
做美食的过程给文怡带来很多成就感,但并非是味觉和视觉上的感观享受,而是来自于大家的幸福感。有一件事一直令文怡念念不忘:一天,一位母亲在网上给她留言,说自己的女儿从来不吃鸡翅,但她按文怡的食谱做了鸡翅,女儿吃了10个,她特别激动。看完这段留言,文怡哭得稀里哗啦。 所以,她常说,自己从事了这么多与美食有关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所谓的“目标”,“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什么,我就拿出什么东西,我不是一个计划性特别强的人,我所做的事情与生活直接相关,如果计划性太强的话,它就很像一个工业化的产品,我不想那样。”
归根结底,文怡还是期望把美食融入生活,经由美食,与生活达成某种沟通。比如,她很喜欢在旅行时,在一些城市去寻找那些老店,“一碗普通的云吞面可能是这家老店三代人做下来的,吃一口,就明白那个感觉对了。”她觉得,那碗面就是厨师与食客达成的交流。文怡从小羡慕会画画和弹琴的人,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对所爱的人表达情感,但她什么也不会。直到开始做菜,她惊喜地发现,这就是她表达情感的方式。
所以,无论多忙,文怡几乎每日三餐都坚持自己做饭。当然,这除了因为她对三餐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粉丝每天都守在网上等着她的新菜谱。文怡还特别喜欢收集杯盘碗碟,家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个碗,光筷子就有400多双。她自作主张地把家里的一个房间和厨房之间的墙给拆掉了,于是她拥有了一个超级大厨房。在那个大厨房里,文怡完全颠覆了在她印象当中老一辈在厨房里的“劳作形象”,而是把厨房装饰得很讲究,自己也穿得很靓丽,放着欢快的音乐,带着美美的心情,完全享受每一次烹饪的乐趣,享受家人和朋友品尝美食时带来的幸福感。
文怡通过美食体会和表达的爱,不仅给了家人、粉丝,也给了很多陌生人。文怡是“儿助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的义工。她带领自己的博客粉丝们,每月一次去给孩子们送生活用品,陪孩子玩耍,给他们喂饭、洗洗涮涮,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这些失去健康和家人的宝贝们。文怡说,在做这样的事情时,会多一份快乐,“从现在开始尝试着以一种给予的心态跟任何人接触,你的收获都是很大的,那种满足感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的。”
“文大美丽”的榜样力量
文怡和先生的感情非常好,她曾把他们的爱情故事写成了小说出版,叫做《北京大妞儿的贫嘴爱情》。但作为美食家的文怡并不认同“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他的胃”这个观点。“他爱你时,你做什么他都爱,不爱的时候,每天山珍海味也没用。”她开玩笑地讲:“我姐当年靠一道咖喱牛肉饭拿下了我姐夫,然后我步她的后尘,继续用那道菜拿下了我老公,再然后,我妹妹还用那道菜拿下了我妹夫。而在我们仨各自恋爱的时候,其实都只会做那一道菜。”
她觉得,女人做饭是要自己享受整个过程,让自己快乐,同时把幸福感带给家人。“在一个家庭当中,如果女人很快乐,那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会变的不一样。”
尽管并不认同“用美食抓男人的胃”,但文怡却认真地建议,当了妈妈后的女人一定要为孩子做饭,“我们的味蕾是有记忆的,尤其在小时候。孩子一定会记住在五岁之前你为他做饭的那个味道。我们可以想一下,当自己病了、累了的时候想吃什么?想吃的东西跟自己小时候有没有关系?比如我,每当我生病了,就格外想吃我妈做的热汤面。虽然我妈的手艺非常差,但是在那个情境下这个就是最想吃的食物。其实,任何对食物的美好记忆都跟情感有关,我们的舌头会记住那份‘妈妈的味道’。那会是一个人一生温暖的记忆。”所以,当文怡有了自己的宝宝“肉包儿”之后,一直亲力亲为照顾孩子。
文怡曾说:母亲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所以,她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我一直认为,女人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所以妈妈们的健康,也带动着全家的健康。”
在没生孩子之前,文怡把工作和生活的比重定义在各百分之五十,而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会占据到百分之六十左右。“但我也会找一些时间留给自己,比如把孩子扔给他爸爸,抽空运动运动放松一下,再做点好吃的补一补,既有益健康,还能促进家庭和睦。”而对身边一些有条件做全职太太的朋友,文怡都会说服她们外出工作。她的经验是:人到中年,一定要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她给全职妈妈们的建议是,选择一项属于自己的事业或者爱好,而不是把重心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女人一定不要忘了去做自己,要有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不为了家庭和孩子长期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活得开心,女人才有光彩。这样当孩子长大了,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也不会很失落。也许一份工作不能赚很多的钱,但是当你工作的时候,是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的,会有助于女性自信心的建立与保持。而且,妈妈是孩子最初的榜样,也是一生的榜样,妈妈的独立会引领孩子的独立。”
有人曾问文怡,如果让她给自己为人母的风格贴一个标签,她会怎样定义?文怡回答说:我愿意做一个能给家人和孩子做营养健康美食的智慧与美丽并存的妈妈。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一本以亲子游戏为主题的书《逗我玩儿》也在文怡笔下诞生。指导人们做美食的文怡,又开始用她的亲身经历启发人们如何在忙碌之余感受孩子的成长,和他们一起玩。喜欢贫嘴逗趣的文怡,在这本书里充分发挥出了她的特质,让读者感叹,这个女人实在是有才又有趣。
文怡有一个很有名的外号,叫做“文大美丽”,这个原本略带调侃的昵称反而被大家叫得很亲切,甚至成了日常生活中比她名字更常出现的代号。而对于美丽,文怡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我对美丽的定义和别人不太一样,容貌、衣着、身材并不是我首要关注的,外貌太表面化了,不能作为判断美丽的标准。美丽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心态上的健康。在我看来具备了健康、阳光、积极这三个元素才能再去谈是不是美丽。”
毫无疑问,在别人眼中美丽的文怡,在她自己眼中也是美丽的。因为她说,她会给自己目前的生活打100分。“每一天的日子,不管好坏,都是我宝贵的经历。”她也特别享受自己的状态,“我觉得自己很成功,我对成功的定义跟别人可能也不一样,别人觉得成功是事业有成,住大房子,有很高的收入。但是我对成功的定义是,我是不是开心,是不是在做我喜欢的事。而且,事业和家庭,如果都能够平衡,这才是幸福,哪方面欠缺,都不构成成功。如果我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家里却过的一塌糊涂,这不叫成功,只能是事业成功,不是生活的成功。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各种事情的平衡状态。家庭、工作、父母、朋友之间,全能平衡的很好,也全能照顾到。我想了很久,好像没什么遗憾!”
“没什么遗憾”,这大概是最能代表成功的一种定义了。编辑/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