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点思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語文课堂应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文化使者。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文化素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阅读教学是体现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和精神素养的重要平台,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刻内涵的重要方式。然而现实之中的阅读课堂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走进语文课堂,面对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的教师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多数教师仅按照教参的解读,生搬硬套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便是教师借助于多彩的课件、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终究还是掩盖不了课堂内容上的苍白无力。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能让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染上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同时拥有智慧与心灵的成长?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我近年来的实际教学情况,将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写出来供研讨。
  一、丰富的阅读是前提
  语文课堂应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文化使者。教师的文化素养往往决定其解读教材的深度,更决定了其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层次。提高文化素养的基本方法就是阅读。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以广泛的阅读经历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语文教师的阅读面要广泛且要善于思考,不能浅尝辄止。另外,语文教师在深入阅读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思考生活之中林林立立的现象,感受生活之中点点滴滴的美好。如此这般,方能增加自身阅历,进而应用所学作用于指导学生阅读的全过程。
  二、深入的挖掘是基础
  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面对一篇新课文,学生能理解多少,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然而教师要做到最大限度地解读课文的深刻内涵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了解课文的“背景”
  教师要想引领学生深入地解读课文,不徘徊在表面的理解层面,必须先了解课文的作者生活经历、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写作缘由等等。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解读方向。找准了方向,我们才不会和作者就课文的理解上产生分歧。
  例如朱自清的《春》,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作者没有了初期创作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但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一时期作者在做些什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情感升华时,结合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或许学生会联想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春天”。而实际上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二)教师也应该是“读者”
  很多语文老师在拿到课文之后,第一反应便是参考教参备课。仅从教师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急功近利,急于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只能是“标准化”“程式化”的东西,当然更加缺乏对学生高层次的引领。学生一堂课后对于某个问题的理解也只能在浅层次上来回折腾。若教师能在开始设计教学过程之前花点时间细细地反复地研读课文,深刻体会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静下心来去触摸文字,去触及作者的内心世界,何愁不能站在较高的层次去领会课文的文化内涵?
  仍以《春》为例,如果教师不通过反复地深入地吟读,仅仅只是借助于教参备课,无非是向学生传授作者笔下的几幅“春景图”,教师自身都不能在文中神思远游,联想到自己的种种春天里的游戏或曾经历过的各种往事,又如何引领学生体会文本深意,领悟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内涵?又怎么进一步感悟文本激人奋发向前的深刻寓意?
  (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回归生活”的语文教学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细细揣摩课文语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引导学生从课文语句中体会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课文内涵。
  例如香港作家小思的散文《蝉》,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看似一段漫不经心的对话,其实这是多么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蝉创造奇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此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经历的精彩与苦难,在过往的经历中体会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在短暂的生命中不断磨练自己;生命容不得我们等待,我们要珍惜着美好的生命,努力展示生命的光辉……那么此时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已经不再只是关乎蝉的,而是上升到对“人”“人生”“生命”这一哲学问题的思索,从而体会到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若我们能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从更高的层次入手,让“死”的教材呈现出“活”的意义,那么学生自然能在“大语文”的环境中自由翱翔,体验中华千年文化之美!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七—九年级语文教材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刘 影)
其他文献
阅读能力的形成对人的一生学习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益处。笔者根据自己的育儿经验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谈一谈如何
手术后出血是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见于术后24小时~72小时.肾移植患者术后远期(术后>10天)出血比较少见,但是因其病情凶险,来势迅速,如果不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早期处理,将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是指认识到自己有病并要求治疗,它对精神病人的康复有重要影响.传统的护理模式只服药、打针、消除病人的精神症状,而忽略了病人心理、社会需求.我们于2000年
【摘要】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表现,作文要拒绝平庸,落笔不凡,自然要求做人要上进,要踏实实在。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痴于读书,乐于动笔,文以载道,见解独到,自会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写作能力自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学生;写作能力;写作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表现,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大,抓好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已成为
本文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进行探讨。
利用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对洗象池组储层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区储层岩性泥~细晶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孔隙和溶蚀孔洞.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感情真实”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作文。但是传统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教学方式单一,训练目的不够鲜明,因而作文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能够在将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思考有情感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到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小学语文作
结肠淋巴肉瘤5例的诊断和治疗李忠,孟迟结肠淋巴肉瘤甚为少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隐蔽,易与其它疾病混淆,早期诊断困难,常易误诊。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期间共收治结肠淋巴肉*5例。本文对此
本文回顾了园林绿化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有机融合的经验做法,阐述了新形势下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实现有机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融合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