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爱”的教育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能够说爱的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根本准绳和办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恰恰是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现往常,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不断都更注重儿童的智力开展,注重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但对儿童的“爱”的培育和道德建立却有所欠缺。因而,我们对儿童施以“爱”的教育,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激起儿童积极主动的“爱”的潜能,培育友善的人际关系, 为其心理安康开展奠定根底。
  一、 以“爱”融入教学活动, 激起儿童“爱”的认识
  (一) 在言语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纲要》中指出:“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言语的丰厚和漂亮, 并经过多种活动协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了解。”
  文学作品如散文、绘本故事是经过情节和情感的描写,在感受人物情感的过程中, 激起儿童“爱”的认识,从而成为心情稳定、觉得敏锐、情感丰厚、情操高尚的人。因而教员在传授初浅的学问和技艺的同时,应该把“爱”的教育融入其中。如言语活动“礼物”,在设计此活动时制定的目的: (1)了解故事内容,体验是中悲哀、伤心、感谢的不同情感; (2)懂得协助他人是见快乐的事情。经过观赏故事及发问:小兔、小狗、小象三个小动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使儿童体验故事中喜、怒、哀、乐的四大情感,从而取得积极情感的积聚。经过说话、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有没有协助过他人?协助他人后你心里怎样?有效地把言语活动中取得的经历自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同时使儿童取得协助他人就会快乐本人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在艺术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新《纲要》也指出儿童期要用各种艺术手腕激起他们去表达本人的情感,去体验美、发明美。儿童的艺术创作不只表现了他们现有的学问,还将他们本人的思想和情感也融入其中。
  (三)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情感
  例如,在展开《秋叶飘》这个主题活动时,教员能够让小朋友察看儿童园和四周环境在秋天的变化,再率领儿童漫步、察看、拾落叶、捉小虫,树叶飘落的情境也与儿童跃动的心灵相契合,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追逐忽上忽下的落叶,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随风飘舞的、五彩缤纷的树叶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儿童一同进入树叶世界, 探求、发现、考虑、想象、表现……这些都能激起起孩子们酷爱自然和酷爱生活的情感。
  二、 以“愛”贯串日常生活, 培育儿童“爱”的才能
  感受和体验是儿童最直接取得行为质量的途径,儿童只要在各种活动以及与同伴的互相交流协作中才干取得最为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是情感自然显露的时辰,生活需求交流,各种良好的情感能够经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停止培育。
  例如,芊芊曾经连续几天没来幼儿园了, 当小朋友们得知她病了时, 都会问:“教师, 芊芊一定很不舒适吧?”“芊芊一定会想我们的。”“我真想跟芊芊一同玩呀。”孩子们有许多问题,教员就抓住这个机遇并倡议:我们讨论一下怎样去关怀芊芊?这一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给芊芊发视频,有的说去家里探望她,有的说买水果送给芊芊。孩子们你力争上游地说着本人的想法,表现出了他们对小同伴的热情,在这过程中, 孩子们懂得了关怀别人,爱心认识进一步加强了。
  除此之外,还能够应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分离偶发事情,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 增强情感的随机教育,树立典范,停止正面积极的情感教育。同时采用体验各种不同情感的办法,让儿童在受挫过程中,经过角色转换、多角度地加以体验,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以“爱”展开家园互动,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开展
  (一)应用家庭资源对儿童停止情感培育
  家庭是儿童生长最熟习的环境,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对人终身的生长具有无足轻重的作用。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儿童爱的教育的学习资料——如父母互相尊重,能妥善处置本人的心情, 只能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生活气氛,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保护,取得爱和尊重的生活经历,产生悲观主动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提供处置消极心情的典范。
  (二)应用社区资源对儿童停止情感培育
  “三八”国际妇女节时,为让儿童认识到母亲的巨大,激起儿童的对妈妈的爱,我们约请了几位妈妈到幼儿园, 给孩子讲讲是如何哺育他们的。“五一”时,让儿童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敬仰之情情不自禁。重阳节时,带大班的孩子参观敬老院,为老人们扮演节目,是儿童萌生对晚辈的关爱之情。这些活动的展开, 极大地激起了儿童爱的情感,让孩子们用实践行动来表达爱,在体验爱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一定学会了贡献爱,促进儿童心理的安康开展。
  南师大教育科学院赵寄石教授曾指出:培育人要从情感教育动手。心理学家戈尔曼说过:“情感决议着我们潜能的开展水平, 决议着我们的人生成就。”爱是儿童心理安康开展的根底,能使儿童取得平安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促进儿童心理得到安康开展。为了使祖国的下一代安康的生长,我们将长抓不懈,对儿童停止爱的教育。
其他文献
【教材依据】  《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故事性课文为主,结合新课标低年级学生的认识,重点以梳理课文内容,搭建平台让学生自己讲故事为主,从而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新标准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因此在这节课中结合语文低年级学段的学习目标及内容,我从字、词、阅读及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为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学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以“the city of the future(未来城市)” 为话题,向学生介绍了未来城市生活的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单词、短语等,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因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待于提高,通过泛读、精读及讨论环节的设置,亦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找出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相遇求时间的求解方法。并体会算术方法和方程的解题思维模式的不同之处。  2、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解等量关系,使学生掌握此类变式的解题思路。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帮助理解题意、主动思考,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会用方程解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并分析题意,理解等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 
期刊
1.知识目标  (1)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2)体会作者含蓄地表达感情,从而提高自身文学鉴赏的水平。  2.能力目标  (1)加强学生对事物观察欣赏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抒发感情。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
期刊
学科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此现象,使学生培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在高中必修2人教版第五章第七节,属于理论应用课,从生活中选取圆周运动的实例进行分析。基于核心素养要求,本节课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第一课时讲解竖直面内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以及离心运动,使学
期刊
毽球的腳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期刊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略)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并能够应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证明过程。  (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和性质,明确三角形中位线与中线的不同并能运用它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4)会熟练应用所学定理进行证明。体会证明中所运用的归类、类比、转化等数学思
期刊
摘要:杨宝臣“差异势能”教育科学利用了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出现的错位势差,形成相互促进进步的动力,调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互教互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变得愿学、能学、乐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差异势能” 自主 能力  “差异势能”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视个体内部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为正能量并加以开发与利用,以实现提高学习效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是分开进行的:一部分是阅读,一部分是写作。阅读重能力,写作重生活。多渠道培养学生能力多读书,读好书,读懂书学生的语言来源和语言运用能力大致有两种渠道,一种是生活,一种是书本。生活需要学生慢慢的体会,领悟,而且这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那么读书就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且书是前人对生活、知识经验、文化的结晶,所以学生要积累丰富的语言,就得多读书,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
期刊
常言道:“人要脸,树要皮”。说的就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小学生也同样如此。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尤其重视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必须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恰当地采用爱心赏识教育,往往会创造奇迹。赏识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对未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