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十年后的纪念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逝世的确切时间,可能已经无人知晓。
  1995年9月8日,美国洛杉矶警方接到报告,说张爱玲家已经好几天不见人了。房门打开后,人们看见了已作别人世的张爱玲。据此推断,她的死亡时间很可能是在9月8日之前。
  “她活到现在吗?”当时,张爱玲去世的消息着实引起了一些人的惊诧。在他们的印象中,张爱玲早已与她笔下的三四十年代一同远去。
  一转眼已是2005年。10年的光阴足以令一座城市改头换面,而不变的是,如今依然有许多人借着张爱玲的眼睛来透视这个世界的华丽与苍凉。
  人们已不常使用“张爱玲热”这个说法。因为“热”是汹涌澎湃的。如今,张爱玲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恰似渗入泥土的雨水。
  
  纪念,从常德公寓出发
  
  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与常德路口。如今,上海的一些老人仍不改往日的习惯,称之为“赫德路上的爱林登公寓”。今年3月31日,这里挂上了“张爱玲故居”的纪念牌。虽然挂得太高,字又嫌小,对张爱玲作品的评价也简化到了“朴素秀逸”四个字,但在“张迷”眼里,这块牌子还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这对张爱玲的文学地位终于有了一种肯定。可牌子上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比方说她哪一年生的,哪一年去美国的,都搞错了。刻在石头上的东西是不能有错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遗憾地说。
  其实在挂牌之前,早有许多海内外“张迷”慕名而来。但因此处是私人住宅,他们只能在楼下看看张爱玲用过的老信箱,或仰望张爱玲住过的阳台。
  “大楼西北角,从下往上数到第五个,种着绿色植物的就是。”公寓电梯管理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爱玲经常在夜里站在这阳台上,看最后一班电车进场,她喜欢听那个叮铃铃的声音。”
  从常德公寓往西南方向去,有一个叫美丽园的剧院,那儿正在排演一部名为《张爱玲》的话剧。该剧已酝酿多年、七易其稿、三度与舞台演出擦肩而过,今年终于能赶在9月8日于美琪大戏院上演。
  “把一代才女张爱玲的传奇经历搬上舞台,这是第一次。我并没有奢望完全真实地还原张爱玲,我们只能还原我们心目中的张爱玲。”该剧的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石俊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张爱玲以前最喜欢在这里看戏、看电影,而今天我们在这里排演她的故事。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纪念。”
  此外,原创歌剧《半生缘》将再次在全国上演。北京的新经典文化公司将与台湾皇冠出版社同步推出张爱玲文集,其中收录了一些散佚之作,以及张爱玲遗物的照片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也将于10月主持召开关于张爱玲的国际研讨会。
  
  喧嚣,华而不实的追逐
  
  许多人都记得张爱玲那张经典照片:身穿旗袍,脸庞微扬,睥睨的眼神无遮无拦地显露清高。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她的文字相当通俗,甚至洋溢着市井气息。
  张爱玲在世时,她的读者就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也正因此,她常被误划入“通俗作家”一类,其作品的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
  “不要以为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只是写一些都市男女的情感世界。这些当然有,而且写得非常出色,但除此之外,还有她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很严肃的思考,只不过这些是以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表达的,而不像一些人正襟危坐地教育你。”陈子善向《瞭望东方周刊》强调。
  “张爱玲热衷于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她在《自己的文章》里写道,人生有轰轰烈烈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日常的这一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爱玲对‘五四’所提倡的新文学传统,即作为主流的宏大叙事,是有所纠正的。至少她尝试了提供另外一种可能:不是从正面进攻,而是写她所看到、认识到、体会到的历史。她让我们看到的历史变得多样化,不再只是平面的。”陈子善说。
  也许这正如柯灵先生早年所说,主流文学似“堂皇的厅堂楼阁”,张爱玲却是为那个时代所忽视的“回廊别院,池台竞胜,曲径通幽”。因此直到上世纪80年代,她才为大陆的年轻读者所了解。但即使是在所谓“张爱玲热”已不可阻挡之时,她的作品在学术界仍处于边缘地位。故居纪念牌上的谬误,便是明证。陈子善笑说:“鲁迅、茅盾的故居如果要挂纪念牌的话,肯定不会搞错。这也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对比:一方面张爱玲很‘热’,另一方面连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搞清楚。”
  陈子善同时表示担忧:在张爱玲作品风行于世的热闹表象之下,还有许多华而不实的东西。
  “用一个可能不太合适的词,是‘庸俗’。张爱玲已经超出作家的范畴,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符号,这对张爱玲的理解并没有什么好处。时尚的问题在哪里,就是大家都不去追问到底怎么一回事。就像马路旁边有一群人看热闹,外面的人越围越多,到后来连里面的人到底在看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一种从众心理,似乎不看张爱玲就变得很落伍,或者津津乐道于张爱玲和胡兰成,这就很没意思。他们无意中造成了一个后果,就是把张爱玲这样一个严肃的作家给通俗化、时尚化了。”
  歌剧《半生缘》的导演刘烈雄也对张爱玲作品的改编风潮感到不满:“张爱玲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拍的。现在虽然拍了不少,但许多都乱七八糟。”
  
  共鸣,因为她与我们遥相呼应
  
  如今,站在常德公寓六楼的平台上眺望,再也不会有登高望远的欣喜之感。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牢牢限住了人们的视野,也把已有70年历史的常德公寓映衬得分外低矮和苍老。
  过去张爱玲常常站在此地,望见不远处酒绿灯红的“远东第一乐府”百乐门,今天则根本无法看见了。而“百乐门”却在近年恢复了原名,“Paramount”的霓虹灯又在夜色中闪闪烁烁,透出一些往日的繁华影踪。
  “张爱玲的东西在今天为什么仍能走红?我觉得是因为她的时代和我们现在的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石俊向《瞭望东方周刊》分析道。
  “比如说,上海的浮华又呈现了。张爱玲那个时代的人们关注的事情,比如股票,比如留学,也是现在人们关注的热点。另外,现在的情爱观也和当时比较贴近,像张爱玲对婚外恋的看法,对知识分子的恋爱悲剧的看法,还有对忘年恋的态度,都和现在比较相近。可以说张爱玲领跑了整整50年。”
  陈子善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张爱玲与当代社会的微妙关系:“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而我们自己也处于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在转型期之中。所谓转型,就是要转到另外一个时代。张爱玲很敏感,她曾经有一句话:‘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个大时代要到来。’这个时代到底什么样,我想她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她预计到会有一个不同于她所生活着的时代来临。后来果然来临了。而我们以后会如何发展,谁都不知道。谁也说不清中国社会以后变成什么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张爱玲、理解张爱玲的一个契合点。”
  对此,刘烈雄补充道,张爱玲那个时代的“变动”和现在也有不小的区别。那时是政治的动荡、民族的惶恐,而如今我们面临的则是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整个社会的亢奋彷徨情绪。
  张爱玲很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的目光竟能穿越几十年的苍茫时空,将今天的世态人情一眼看穿。比起一些当代文学,反倒是几十年前的张爱玲与我们气味相投,更是在我们心中掀起风潮。这恐怕不是从文学审美层面就能够解释的。
  “我们应该自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现代化策略,似乎又回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选择,比如同样带来城乡之别、沿海与内地的差距;二是人的心理,我们只欣喜于她‘呼应了当下里无数凡夫俗子被遮蔽了太久而又蠢蠢欲动的声音’,却并不能看到她在悲观绝望中的深意,不能理解她文与人之间的微妙张力。”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倪文尖说。
其他文献
下一个五年,中国汽车发展的方向有所调整    牵动每一家汽车厂商神经的“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即将制定,下一个五年,汽车行业的发展会面临怎样的政策环境,有心人不难从国家领导人的言行中猜出几分。  9月1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广州本田公司。绕开其展示台上的其他车型,他坐进一款以节能环保为卖点的小排量轿车“飞度”试驾。  8月11日,民族轿车品牌奇瑞汽车同样迎来了温家宝总理的到访,而在今年初,温总理还
期刊
国企改制领域的诸多限制使得新兴的民间投、融资服务越来越无用武之地    李晨是广东一家民营企业的战略投资部经理,2004年7月28日,武汉市国资委将武锅集团85%国有股份拿到武汉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从那天开始,李晨就受命准备竞标。  在之后长达半年的标书准备过程中,李晨将国企改制招标的种种特殊之处尽收眼底。按照武汉市的有关规定,大型国企改制要分成“价格标”和“发展标”两个部分,连中双元的投标人才
期刊
8月底,赵薇在电影“华表奖”中,获得了最佳女主角。人们欢呼鼓掌。没有人提及,这就是那个几年前因为穿了“军旗装”而被泼了大粪、被天下人尽呼要逐出文艺圈的女人。赵薇的例子,当年被马立诚先生列举在其《对日新思维》一文中,以此提醒国人:对日本不要感情用事。而现在,仅以赵薇之事,新思维难道已悄悄然从一种设想成了现实?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2005年9月,有两件大事摆在中日两国面前。一件是9月3日抗
期刊
先秦教育的特色既然可以在孔子身上看出是趋向开放私人教育,而孔子更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形成完美的人格,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统中国的私人教育理想在战国结束,秦统一天下时已经确立了。  秦政权十分短暂,戎马倥偬,谈不上有什么教育成就,相反地,秦”焚诗书,阬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可以说是对传统先秦的教育作了很大的摧残,其中又特别是儒家,因此当时的大史家司马迁说:”陈涉起匹夫,……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
期刊
这符合邓小平多年前的预计    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会议传递的信息显示,中国改革开放27年所形成的一些路径将得到修正。中国领导人已下决心要对国家发展模式进行战略性调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成为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执政党执政的重要依据,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在新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不再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之类的表述。  北京的
期刊
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国全年需为进口石油多支付10亿到15亿美元    “卡特里娜”飓风8月29日登陆美国南部,横扫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两州。受其影响,墨西哥湾地区92%的原油生产和83%的天然气生产暂停。  次日,纽约市场油价大幅上攻,盘中创出每桶70.90美元的高点。  虽然美国媒体都把此次油价的上升归罪于飓风,但是就像把中国广东油荒归罪于台风遭人质疑一样,人们更愿意把飓风的发生当作一个导火索。
期刊
拉美经济稳定性差的根源在于外债过度,而非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我确实不知道什么叫‘拉美化’。”记者听到江时学研究员的这个回答,非常吃惊,因为他的身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  “拉美化”,这样一个流行一时的词汇,竟连最专业的学者也弄不懂它的确切含义。这个简单的概念身上究竟附着什么,让它既脍炙人口,又难解真意?    臆想出来的提法    “拉美化”几乎是个万能形容词。江时学说,它可以
期刊
现行行政诉讼法将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绝对地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实践证明这是不科学的    行政诉讼法颁布15年了。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尽快修改《行政诉讼法》,完善行政诉讼制度。    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界定行政诉讼范围的标准有两项:一是具体行政行为标准,二是人身财产权标准。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式和标准规定行政诉讼的范围,客观上限制了法院的受案范围,也限制了原
期刊
有清洁工已经做了保洁公司的老板,有穷学生考上了博士,有“原住民”从市中心搬到郊区,有外地人已经离开了都市,也有人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远离都市  2003年春节前后,《瞭望东方周刊》推出一组“穷人过年”的封面文章,产生的反响始料未及,从陆家嘴金融机构的高级经理到温州的富豪,许多显然不属于穷人群体的人士,都来信来电称赞这组报道体现了媒体的品格与良心。上海申尼邦德公司董事长倪剑说,“这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期刊
伊拉克发生恶性践踏事件    8月3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座桥梁上发生灾难性踩踏事件,造成至少965人死亡,伤亡人数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事故发生时,正有数千人前往巴格达北部的一座清真寺参加一项重要的宗教庆祝活动,途经底格里斯河上的一座桥时,突然听到有自杀式袭击的传闻,人们纷纷跳入河中,绝大多数死者都是溺水身亡的。这是自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伊拉克发生的最惨重的单起事件。  伊拉克总理贾法里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