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对责任与操守充满敬畏感的摄影记者,会善待自己手中的相机,会尊重手指下的快门,力求用镜头忠实记录现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015年3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李克强总理走向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会的主席台,步履稳健,笑容中透着自信,不断向记者挥手致意。约800名中外记者挤满大厅,一双双眼睛紧盯着这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央政府“掌门人”,一个个镜头聚焦微笑走来的中国总理。
李克强踏上红地毯,走上讲台的时候,电视直播画面上一个手持相机的记者前后奔跑,追随着总理拍摄。他就是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高级记者刘卫兵。
从业近30年来,刘卫兵的许多影像记载着共和国政要的执政历程,记录着政界要人的魅力,也记载一个国家的记忆。初春3月的午后,北京长安戏院一个安静的茶馆,记者和刘卫兵相对而坐,一杯清茶,聊得很多。稀疏的头发、激情的谈吐,是他的表征,但交谈中越发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名有新闻人职业坚守,精益求精,乐观向上的媒体人。
让镜头诠释历史的瞬间
2012年8月21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次会议是1935年中国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来,首次承办联合会大会。会议期间,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就天文学领域一系列重要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
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习近平致辞结束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伯特·威廉姆斯上前握手祝贺,不慎将眼镜掉在地上。又想握手、又想捡眼镜,一时间弄得威廉姆斯有些局促。习近平注意到后,一边和客人握手一边连忙俯下身,帮着捡起眼镜送还威廉姆斯,两人相视而笑,再次握手。习近平给外宾捡眼镜,一个轻松快乐的小插曲,在场很多记者和与会者尚未反应过来,一直紧盯现场变化的刘卫兵已经将这些细节摄入镜头。
新华社对外发布了习近平为外宾捡眼镜一组三张照片。随后,国内各大网站转载了这组照片,网民评价“蹲下去的领导人很可爱”、“弯腰拾起的是大度美德”、“细小动作,大国风范”、“瞬间抓拍及时,可爱的小插曲”,这组照片也成为外界观察即将成为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的一种形象诠释,丰富了人们对习近平的感性认知和了解,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刘卫兵认为,中央新闻摄影要讲政治、讲新闻、讲形象,也要讲情感。常言道,“影像从心”,就是要求摄影人要用心去感悟、去捕捉。任何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的诞生,都是主观与客观“相遇”,触发作者的心灵才能产生创作的冲动。
见微而知著。习近平不因身居高位而傲,反而低身为学者拾镜,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外国友人的真心尊重和细致关怀。谦虚平和,民乃与之近。习近平不因其大党大国领导人的身份而高高在上,并俯身为他人拾眼镜,正是“平易近人”一词的完美阐释。刘卫兵恰到好处的细节影像图片,展示出了中国领导人礼貌待人的友好风姿,让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风范得以自然流露。
按照刘卫兵观点,领导人也是普通人。自然生动、形象化生活化的影像,能悄悄拉近领导人和民众之间的距离,比那些“高大全”类的照片来得自然生动,富于感染力,看着感觉亲切自然,也令人耳目一新……
拍摄到好的作品,摄影人就总会有一种职业快感,但能否发出这些新闻和照片也是关键。为了使作品及时发出,刘卫兵总是积极与图片编辑沟通,分析新闻影像的价值和自己拍摄的切入点,力求更好的发出新闻照片。按新华社时政新闻摄影的惯例和规定,这组带有创新性的照片属“可发可不发的照片”,发不好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为此他专门给编辑打电话,硬着头皮“推销”这组照片。事后他回想,有些事需要执著地去争取,但有时也需要一点运气。当晚他恰好碰到一位支持欣赏并敢于负责的审稿人,照片才发出。当然,“发出稿件,还要能传播出去。”随后,刘卫兵有效地利用个人微博和博客等自媒体转发推介新华社发出的照片,带动许多网络大的转发,才最终引发国内外的积极反响。
中央新闻无小事
1995年年底,刘卫兵的母亲癌症晚期,并已接到病危通知。就在这骨节眼上,组里安排他随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访问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和希腊采访报道。为此,刘卫兵面临两难:去还是不去?一闪念的犹豫后,刘卫兵接受了采访任务。多年来,对于组织安排的任务,他从来没有一个“不”字。“我清楚我肯定要去,只是去了,可能回来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谈起50多岁去世的母亲,刘卫兵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说,自己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做事认真用心,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母亲在精神层面上遗传给我的”。
出国前两天,刘卫兵特地来到医院重病监护室探望母亲。望着衰弱的母亲躺在病床上,“我犹豫了好久才说出单位派我出国采访和自己的犹豫。身体衰弱的母亲听完转过头看着我说,‘去吧!我没事!’那天离开医院时,我边走边回头望着母亲的病房,心里难过极了。好在老天有眼,回来时母亲安好。”其实,当时刘卫兵刚好新婚一周,母亲病重,单位知道这个情况,表示可以换人,但刘卫兵最终表示别因为自家的事影响工作。出访结束时,得知刘卫兵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专门给他送了礼物让他转送妻子。
刘卫兵告诉记者,他们中央新闻摄影采访组的许多同事都遇到过类似困难,但很多人都没为此耽误工作。“我们这个团队都很用心努力,都想把中央新闻摄影搞好。”外界称刘卫兵他们是红墙摄影师,表面很风光,事实上有许多难以言表的苦衷,经常没有节假日,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担负的责任也大。常说外交无小事,中央新闻同样无小事!“人活着,不仅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小家庭,也要为国家、为社会和民众做一点事,这话有点儿大,但我一直这么认为、这么努力。”刘卫兵说 。
“那时出访,我们不仅要带摄影器材,还要带上所有的胶片冲洗工具和传真机设备。每天采访一结束,就一头扎进宾馆的卫生间,关上灯。用显影罐冲洗胶卷,最后选出发稿的底片,放入底片传真机,拨通国际长途电话向北京发稿。基于当时通讯传输技术条件落后,发一张照片至少要忙碌一两个小时。”回忆上世纪90年代随领导人出访,刘卫兵颇为感慨。“那时出国,除了见到了那些国家的总统府、总理府、议会,其他时间基本是在宾馆卫生间度过的。” 一张“握手”照片引发“讨薪风暴”
2003年10月,刘卫兵第一次随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内考察采访。24日下午,记者随温家宝总理乘面包车从重庆的万州到云阳县,总理让临时停车,来到林中的一户农家与农民聊天儿。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十组的一户山村农家前,温家宝和村民们聊种地、养猪、家庭收入、孩子上学……问得很细。“你们想想,还有什么要跟我说?”看到有些村民不敢多说话,温家宝不断鼓励着。
在温家宝一个劲儿地询问下,一直坐在他左侧的农家妇女熊德明,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她说自己丈夫前两年到云阳新县城打工,结果干完活儿,包工头拖欠的2000多块钱工钱一直不还,他们也没办法,影响了娃儿们交学费。听到熊德明讲的事情,温家宝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
“一会儿,我到县里去,这事一定要跟县长说,拖欠农民的工资一定要还!”总理的话让在场的村民感觉暖乎乎的。眼前的动人情景,吸引着刘卫兵举起相机不停地拍摄,生怕一不小心会漏掉某个重要的瞬间。
不知不觉中,温家宝和乡亲们已经谈了近一个小时。起身道别时,温家宝专门拉着乡亲们照了张合影,还和每位在场的乡亲握手。此时,人们争相上来和总理握手,惟独熊德明往后躲。
那一刻,细心的温家宝早就记住了快人快语的熊德明。他特意要和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握手。可当时熊德明却一边往后跑,一边不好意思地说,她刚在地里割完猪草,手太脏。温家宝像没听见这些话一样,快走几步过去,紧紧握住熊德明沾满泥土的双手。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刘卫兵不敢犹豫丝毫,连忙跟着总理奔过去,及时按动快门,将温家宝和熊德明握手的一连串动作连续摄入镜头。共和国总理和普通农家妇女紧紧握手的场景,让在场的村民们十分感动,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一个对责任与操守充满敬畏感的摄影记者,会善待自己手中的相机,会尊重手指下的快门,力求用镜头忠实记录现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大家都熟悉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刘卫兵以新闻摄影这一特定的语言方式进行叙事,对美的细节真实而自然、情趣地诠释,然后把新闻传递给读者,让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在现场的拍摄角度、瞬间抓取、画面营造和光线运用上细心琢磨,力争使典型的瞬间最终成为永恒的记忆。
此时天色已晚,农家小院渐渐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中。温家宝挥手和村民道别,乘车连夜沿山路向云阳县城开去。
车子开进云阳县城一个移民小区时,温家宝又突然让停车走访住户,记者的车被甩下三四里路。刘卫兵回忆说:“当时车子开不过去,我们只好下车往总理那边跑。当我们气喘吁吁地追进小区时,总理已经走进一户人家,坐在沙发上和主人聊天。总理问完那户人家移民后的工作与生活情况,突然话锋一转,对坐在旁边的县长说:‘你是县长,我要和你反映一个问题。’总理随后把熊德明丈夫被拖欠工资的事情说了。听到总理的话,那位县长起初怔了一下,紧接着他当即表示尽快了解情况。大家没想到,当天晚上,熊德明就拿到了被拖欠的2000多块钱。”
当时温总理的考察安排得异常紧张,“仅26日一个上午,我们追着总理围着三峡大坝工地跑了四五个地方采访。白天跑得大汗淋漓,筋疲力尽,晚上倒在床上真想睡会儿。可扭头一想,一天许多场考察活动的采访下来,自己足足拍摄了三四百张照片,如果不及时整理,肯定乱了套。我只得爬起来,打开电脑,连夜整理、编辑照片。”刘卫兵回忆说。
从几百张照片里选择准备发稿的照片,不是简单的事。刘卫兵通常的习惯是先多选出几张第一感觉不错的照片,然后再仔细盯着选中的照片找感觉。“感觉不错”往往是他选择照片的重要标准,这“感觉”往往来自于刘卫兵平时积累的经验、综合的分析判断和思考。夜色浓了,疲惫的刘卫兵没有睡意,一边查看照片里各种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环境背景的交代以及特殊环境中特殊人物的情感流露状态等,一边综合考量照片的政治性、新闻性、摄影的瞬间形象性等几个方面,认真比较后再细细地选定要发稿的照片。
几百张照片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看得人眼花缭乱。看着看着,总理和熊德明握手的照片跳入了刘卫兵的眼帘。“这张不错!”这是刘卫兵的第一感觉。
按照常规,一般与别人握手时都是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可这张照片却有意思,因为温总理追着熊德明过去握手,所以就出现了这个独特画面:温总理用左手抓着熊德明黑乎乎的右手,同时将右手快速地挥起来准备双手握向熊德明。刘卫兵注意到:瞬间中,总理抿紧嘴唇,慈祥的目光中略显严肃。而此时熊德明的表情和动作更是特别,她害怕手太脏而往后躲闪时,仰着头,脸涨红着,笑得嘴巴张着、眼睛闭着,显得十分激动。总理和熊德明身后是那户人家略显破旧的房屋,房前站着几位村民,有的侧脸微笑,有的开心鼓掌,神态各异。“因为当时天色渐黑,我在拍摄时使用了手动曝光、闪光灯补偿的方法,采用的快门速度较慢,总理扬起的右手动感强,和熊德明黑乎乎的手形成反差。后来有朋友笑着评点说,这张照片好就好在‘这两双手上’。”
一番审视之后,刘卫兵觉得这张照片画面人物形象自然生动,瞬间典型独特,特殊现场中特殊人物的表情、感情和心理得到了充分表现,较好地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务实亲民的作风和形象,也反映出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关心爱护民众、以人为本的风范。“这样的照片政治上可靠吗?”在征求了相关人士的意见后,刘卫兵经过反复思量,毅然将照片发出。“这种照片不敢有丝毫的问题。”他说。
让刘卫兵始料不及的是,《总理为农民追工钱》的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时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纷纷采取实际行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掀起“清欠风暴”,同时还引起政府和全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意见》表示,我国将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系统制度和国内工资保证金制度。为此,农民工干活拿不到工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这张照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巨大影响力,征服了评委,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被视为中央新闻照片的经典之作。
做个有思想情怀的媒体人
1985年,刘卫兵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当时正赶上新华社提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发展思路。因为新闻摄影方面相对薄弱,新华社与人民大学协商,委托培养一批新闻摄影的专业人才。于是,刘卫兵和其他31名同学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新闻摄影专业的本科生,他们的摄影班被称为改革开放后新闻摄影的“黄埔一期”。
至今刘卫兵还记得到了大学三年级,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摄影实践课”。“班里每人领到了一台崭新的海鸥DF相机,大家当时真有当兵多年第一次领到枪一样的兴奋。同学们把相机挎在身上、抱在怀里,爱不释手。领到相机的同时,我们每人还领到了一个黑白胶卷,大家开始了第一次摄影实战。”
刚开始练拍照时,同学们都花了不少时间学习使用相机。有一段时间,刘卫兵经常晚上回家练习端稳相机。就像战士练射击一样,他找来两块砖放进袋子里,挂在举起相机的手臂上,训练长时间端稳相机进行拍摄。
大学最后两年,刘卫兵利用假期跑了全国近10个省城市和农村,用黑白胶卷拍摄了不少记录当时社会生活的照片。“回到校院,和同学跑到暗房自己配药、冲洗照片,一干就是好几天。后来我在人大校园里举办了题为‘大别山,你听’和‘镜头在这里延伸’两次小型个人摄影展。”在大学里学习实践摄影的经历,对刘卫兵来说,长见识、长知识,充满新奇、冲动和欢乐。
1989年,刘卫兵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开始天天和底片、照片、相机打交道。“工作之初,我手里没有相机,特别羡慕身边的记者每天背着相机出外采访、回来发稿的样子。”在新华社工作的20多年里,刘卫兵经历了甘肃大西北一年的锻炼,对中国的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了解。回到北京做图片编辑,他不甘寂寞,白天编稿子,晚上拍照片。骑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城,找新闻、挖新闻、拍新闻,拍摄了不少有价值新闻图片。领导看他确实肯干,破例把他从编辑组调到记者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先后在中央新闻和社会新闻采访组当记者,参与了很多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和一系列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在1998年南北方特大水灾时,他南征北战,发着高烧坚持采访,领导挡都挡不住。2000年至2002年,他在新华社香港分社驻站采访报道两年,期间毅然奔向阿富汗前线,在战争进行的最激烈残酷阶段,坚守前线,发出了许多有价值新闻照片,受到新华社嘉奖。认识刘卫兵的朋友说:“他干活儿特别玩命,身上有那么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种胸怀天下的品格。”不知多少次他克服白天跑新闻的体力透支或高烧,强打精神熬通宵赶选图片赶紧发回新华社总社。对此刘卫兵说,在新华社80多年征程上,许多前辈和同事就是这么干过来的。
很难想象,负担重大政治任务报道的刘卫兵,不仅用镜头表现过无数重要宏大的政治活动场面,还把镜头对准红墙之外,以平民的视角记录现实生活细节,记录时代的变化。在他眼中,“重大题材”是由生动的平民化细节支撑的,二者有着某种差别和相似之处,刘卫兵的镜头语言中,尽力把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那些街头的大爷、大妈们日常生活形象结合融通,让镜头中的各种人物更自然、真实反映实实在在的中国。
伴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即将衰亡的声音此消彼长。而与纸质媒体一同成长的新闻纪实摄影,也面临着严酷挑战。刘卫兵坦陈,在数码摄影的冲击下,新闻摄影的传统优势正在消失,“作为一线的新闻摄影记者,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数字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在受到冲击的同时,其传播的范围和影响也在扩大。过去照片只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如今扩展到了网站、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各种新媒体上,新闻照片影响力大大增强。当年,摄影的发明取代不了绘画,电视发明取代不了广播。眼下,数码时代的新闻摄影同样不会消亡。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记者的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新闻摄影已经从摄影记者等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专利变成了广大民众参与的新闻与文化活动。作为专业的新闻摄影人必须面对,只有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进去,才能以新闻摄影的深刻和生动展示新闻摄影的魅力,提升新闻摄影的力量。”刘卫兵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
了解刘卫兵的人知道,刘卫兵属于那种爱动脑筋,善于行动的人。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写日记、记笔记,本子摞起来有一人多高。10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出版了《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回望20年》、《我们这30年》中英文版以及《日本人印象》。其中《回望20年》获中国报告文学“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奖、《我们这30年》入选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新华社总编辑何平说,没有刘卫兵的勤奋与刻苦、执着与追求,是不可能有如此成果的。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卫兵不停地揉着猩红的双眼。每到春暖花开,他花粉过敏严重,有人说这是他多年奔波劳累体力透支的结果。也有人开玩笑说,他对新闻和外面的时代变化过于敏感。这也难怪,30年前他高中毕业时,一位中学老师就说过他“适合做新闻记者”。回想自己的经历,刘卫兵说,自己就想做个有思想、有情怀的媒体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一趟不容易,就想干点儿事。“不做历史的主角,就做历史的主笔”是新闻评论家梁衡先生给刘卫兵著作序言中写的一句话。刘卫兵说,这话应该成为媒体人的追求和目标。
责任编辑 华南
2015年3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李克强总理走向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会的主席台,步履稳健,笑容中透着自信,不断向记者挥手致意。约800名中外记者挤满大厅,一双双眼睛紧盯着这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央政府“掌门人”,一个个镜头聚焦微笑走来的中国总理。
李克强踏上红地毯,走上讲台的时候,电视直播画面上一个手持相机的记者前后奔跑,追随着总理拍摄。他就是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高级记者刘卫兵。
从业近30年来,刘卫兵的许多影像记载着共和国政要的执政历程,记录着政界要人的魅力,也记载一个国家的记忆。初春3月的午后,北京长安戏院一个安静的茶馆,记者和刘卫兵相对而坐,一杯清茶,聊得很多。稀疏的头发、激情的谈吐,是他的表征,但交谈中越发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名有新闻人职业坚守,精益求精,乐观向上的媒体人。
让镜头诠释历史的瞬间
2012年8月21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次会议是1935年中国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来,首次承办联合会大会。会议期间,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就天文学领域一系列重要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
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习近平致辞结束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伯特·威廉姆斯上前握手祝贺,不慎将眼镜掉在地上。又想握手、又想捡眼镜,一时间弄得威廉姆斯有些局促。习近平注意到后,一边和客人握手一边连忙俯下身,帮着捡起眼镜送还威廉姆斯,两人相视而笑,再次握手。习近平给外宾捡眼镜,一个轻松快乐的小插曲,在场很多记者和与会者尚未反应过来,一直紧盯现场变化的刘卫兵已经将这些细节摄入镜头。
新华社对外发布了习近平为外宾捡眼镜一组三张照片。随后,国内各大网站转载了这组照片,网民评价“蹲下去的领导人很可爱”、“弯腰拾起的是大度美德”、“细小动作,大国风范”、“瞬间抓拍及时,可爱的小插曲”,这组照片也成为外界观察即将成为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的一种形象诠释,丰富了人们对习近平的感性认知和了解,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刘卫兵认为,中央新闻摄影要讲政治、讲新闻、讲形象,也要讲情感。常言道,“影像从心”,就是要求摄影人要用心去感悟、去捕捉。任何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的诞生,都是主观与客观“相遇”,触发作者的心灵才能产生创作的冲动。
见微而知著。习近平不因身居高位而傲,反而低身为学者拾镜,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外国友人的真心尊重和细致关怀。谦虚平和,民乃与之近。习近平不因其大党大国领导人的身份而高高在上,并俯身为他人拾眼镜,正是“平易近人”一词的完美阐释。刘卫兵恰到好处的细节影像图片,展示出了中国领导人礼貌待人的友好风姿,让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风范得以自然流露。
按照刘卫兵观点,领导人也是普通人。自然生动、形象化生活化的影像,能悄悄拉近领导人和民众之间的距离,比那些“高大全”类的照片来得自然生动,富于感染力,看着感觉亲切自然,也令人耳目一新……
拍摄到好的作品,摄影人就总会有一种职业快感,但能否发出这些新闻和照片也是关键。为了使作品及时发出,刘卫兵总是积极与图片编辑沟通,分析新闻影像的价值和自己拍摄的切入点,力求更好的发出新闻照片。按新华社时政新闻摄影的惯例和规定,这组带有创新性的照片属“可发可不发的照片”,发不好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为此他专门给编辑打电话,硬着头皮“推销”这组照片。事后他回想,有些事需要执著地去争取,但有时也需要一点运气。当晚他恰好碰到一位支持欣赏并敢于负责的审稿人,照片才发出。当然,“发出稿件,还要能传播出去。”随后,刘卫兵有效地利用个人微博和博客等自媒体转发推介新华社发出的照片,带动许多网络大的转发,才最终引发国内外的积极反响。
中央新闻无小事
1995年年底,刘卫兵的母亲癌症晚期,并已接到病危通知。就在这骨节眼上,组里安排他随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访问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和希腊采访报道。为此,刘卫兵面临两难:去还是不去?一闪念的犹豫后,刘卫兵接受了采访任务。多年来,对于组织安排的任务,他从来没有一个“不”字。“我清楚我肯定要去,只是去了,可能回来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谈起50多岁去世的母亲,刘卫兵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说,自己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做事认真用心,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母亲在精神层面上遗传给我的”。
出国前两天,刘卫兵特地来到医院重病监护室探望母亲。望着衰弱的母亲躺在病床上,“我犹豫了好久才说出单位派我出国采访和自己的犹豫。身体衰弱的母亲听完转过头看着我说,‘去吧!我没事!’那天离开医院时,我边走边回头望着母亲的病房,心里难过极了。好在老天有眼,回来时母亲安好。”其实,当时刘卫兵刚好新婚一周,母亲病重,单位知道这个情况,表示可以换人,但刘卫兵最终表示别因为自家的事影响工作。出访结束时,得知刘卫兵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专门给他送了礼物让他转送妻子。
刘卫兵告诉记者,他们中央新闻摄影采访组的许多同事都遇到过类似困难,但很多人都没为此耽误工作。“我们这个团队都很用心努力,都想把中央新闻摄影搞好。”外界称刘卫兵他们是红墙摄影师,表面很风光,事实上有许多难以言表的苦衷,经常没有节假日,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担负的责任也大。常说外交无小事,中央新闻同样无小事!“人活着,不仅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小家庭,也要为国家、为社会和民众做一点事,这话有点儿大,但我一直这么认为、这么努力。”刘卫兵说 。
“那时出访,我们不仅要带摄影器材,还要带上所有的胶片冲洗工具和传真机设备。每天采访一结束,就一头扎进宾馆的卫生间,关上灯。用显影罐冲洗胶卷,最后选出发稿的底片,放入底片传真机,拨通国际长途电话向北京发稿。基于当时通讯传输技术条件落后,发一张照片至少要忙碌一两个小时。”回忆上世纪90年代随领导人出访,刘卫兵颇为感慨。“那时出国,除了见到了那些国家的总统府、总理府、议会,其他时间基本是在宾馆卫生间度过的。” 一张“握手”照片引发“讨薪风暴”
2003年10月,刘卫兵第一次随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内考察采访。24日下午,记者随温家宝总理乘面包车从重庆的万州到云阳县,总理让临时停车,来到林中的一户农家与农民聊天儿。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十组的一户山村农家前,温家宝和村民们聊种地、养猪、家庭收入、孩子上学……问得很细。“你们想想,还有什么要跟我说?”看到有些村民不敢多说话,温家宝不断鼓励着。
在温家宝一个劲儿地询问下,一直坐在他左侧的农家妇女熊德明,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她说自己丈夫前两年到云阳新县城打工,结果干完活儿,包工头拖欠的2000多块钱工钱一直不还,他们也没办法,影响了娃儿们交学费。听到熊德明讲的事情,温家宝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
“一会儿,我到县里去,这事一定要跟县长说,拖欠农民的工资一定要还!”总理的话让在场的村民感觉暖乎乎的。眼前的动人情景,吸引着刘卫兵举起相机不停地拍摄,生怕一不小心会漏掉某个重要的瞬间。
不知不觉中,温家宝和乡亲们已经谈了近一个小时。起身道别时,温家宝专门拉着乡亲们照了张合影,还和每位在场的乡亲握手。此时,人们争相上来和总理握手,惟独熊德明往后躲。
那一刻,细心的温家宝早就记住了快人快语的熊德明。他特意要和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握手。可当时熊德明却一边往后跑,一边不好意思地说,她刚在地里割完猪草,手太脏。温家宝像没听见这些话一样,快走几步过去,紧紧握住熊德明沾满泥土的双手。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刘卫兵不敢犹豫丝毫,连忙跟着总理奔过去,及时按动快门,将温家宝和熊德明握手的一连串动作连续摄入镜头。共和国总理和普通农家妇女紧紧握手的场景,让在场的村民们十分感动,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一个对责任与操守充满敬畏感的摄影记者,会善待自己手中的相机,会尊重手指下的快门,力求用镜头忠实记录现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大家都熟悉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刘卫兵以新闻摄影这一特定的语言方式进行叙事,对美的细节真实而自然、情趣地诠释,然后把新闻传递给读者,让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在现场的拍摄角度、瞬间抓取、画面营造和光线运用上细心琢磨,力争使典型的瞬间最终成为永恒的记忆。
此时天色已晚,农家小院渐渐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中。温家宝挥手和村民道别,乘车连夜沿山路向云阳县城开去。
车子开进云阳县城一个移民小区时,温家宝又突然让停车走访住户,记者的车被甩下三四里路。刘卫兵回忆说:“当时车子开不过去,我们只好下车往总理那边跑。当我们气喘吁吁地追进小区时,总理已经走进一户人家,坐在沙发上和主人聊天。总理问完那户人家移民后的工作与生活情况,突然话锋一转,对坐在旁边的县长说:‘你是县长,我要和你反映一个问题。’总理随后把熊德明丈夫被拖欠工资的事情说了。听到总理的话,那位县长起初怔了一下,紧接着他当即表示尽快了解情况。大家没想到,当天晚上,熊德明就拿到了被拖欠的2000多块钱。”
当时温总理的考察安排得异常紧张,“仅26日一个上午,我们追着总理围着三峡大坝工地跑了四五个地方采访。白天跑得大汗淋漓,筋疲力尽,晚上倒在床上真想睡会儿。可扭头一想,一天许多场考察活动的采访下来,自己足足拍摄了三四百张照片,如果不及时整理,肯定乱了套。我只得爬起来,打开电脑,连夜整理、编辑照片。”刘卫兵回忆说。
从几百张照片里选择准备发稿的照片,不是简单的事。刘卫兵通常的习惯是先多选出几张第一感觉不错的照片,然后再仔细盯着选中的照片找感觉。“感觉不错”往往是他选择照片的重要标准,这“感觉”往往来自于刘卫兵平时积累的经验、综合的分析判断和思考。夜色浓了,疲惫的刘卫兵没有睡意,一边查看照片里各种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环境背景的交代以及特殊环境中特殊人物的情感流露状态等,一边综合考量照片的政治性、新闻性、摄影的瞬间形象性等几个方面,认真比较后再细细地选定要发稿的照片。
几百张照片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看得人眼花缭乱。看着看着,总理和熊德明握手的照片跳入了刘卫兵的眼帘。“这张不错!”这是刘卫兵的第一感觉。
按照常规,一般与别人握手时都是用自己的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可这张照片却有意思,因为温总理追着熊德明过去握手,所以就出现了这个独特画面:温总理用左手抓着熊德明黑乎乎的右手,同时将右手快速地挥起来准备双手握向熊德明。刘卫兵注意到:瞬间中,总理抿紧嘴唇,慈祥的目光中略显严肃。而此时熊德明的表情和动作更是特别,她害怕手太脏而往后躲闪时,仰着头,脸涨红着,笑得嘴巴张着、眼睛闭着,显得十分激动。总理和熊德明身后是那户人家略显破旧的房屋,房前站着几位村民,有的侧脸微笑,有的开心鼓掌,神态各异。“因为当时天色渐黑,我在拍摄时使用了手动曝光、闪光灯补偿的方法,采用的快门速度较慢,总理扬起的右手动感强,和熊德明黑乎乎的手形成反差。后来有朋友笑着评点说,这张照片好就好在‘这两双手上’。”
一番审视之后,刘卫兵觉得这张照片画面人物形象自然生动,瞬间典型独特,特殊现场中特殊人物的表情、感情和心理得到了充分表现,较好地体现了温家宝总理务实亲民的作风和形象,也反映出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关心爱护民众、以人为本的风范。“这样的照片政治上可靠吗?”在征求了相关人士的意见后,刘卫兵经过反复思量,毅然将照片发出。“这种照片不敢有丝毫的问题。”他说。
让刘卫兵始料不及的是,《总理为农民追工钱》的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时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纷纷采取实际行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掀起“清欠风暴”,同时还引起政府和全社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意见》表示,我国将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系统制度和国内工资保证金制度。为此,农民工干活拿不到工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这张照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巨大影响力,征服了评委,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被视为中央新闻照片的经典之作。
做个有思想情怀的媒体人
1985年,刘卫兵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当时正赶上新华社提出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发展思路。因为新闻摄影方面相对薄弱,新华社与人民大学协商,委托培养一批新闻摄影的专业人才。于是,刘卫兵和其他31名同学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新闻摄影专业的本科生,他们的摄影班被称为改革开放后新闻摄影的“黄埔一期”。
至今刘卫兵还记得到了大学三年级,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摄影实践课”。“班里每人领到了一台崭新的海鸥DF相机,大家当时真有当兵多年第一次领到枪一样的兴奋。同学们把相机挎在身上、抱在怀里,爱不释手。领到相机的同时,我们每人还领到了一个黑白胶卷,大家开始了第一次摄影实战。”
刚开始练拍照时,同学们都花了不少时间学习使用相机。有一段时间,刘卫兵经常晚上回家练习端稳相机。就像战士练射击一样,他找来两块砖放进袋子里,挂在举起相机的手臂上,训练长时间端稳相机进行拍摄。
大学最后两年,刘卫兵利用假期跑了全国近10个省城市和农村,用黑白胶卷拍摄了不少记录当时社会生活的照片。“回到校院,和同学跑到暗房自己配药、冲洗照片,一干就是好几天。后来我在人大校园里举办了题为‘大别山,你听’和‘镜头在这里延伸’两次小型个人摄影展。”在大学里学习实践摄影的经历,对刘卫兵来说,长见识、长知识,充满新奇、冲动和欢乐。
1989年,刘卫兵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开始天天和底片、照片、相机打交道。“工作之初,我手里没有相机,特别羡慕身边的记者每天背着相机出外采访、回来发稿的样子。”在新华社工作的20多年里,刘卫兵经历了甘肃大西北一年的锻炼,对中国的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了解。回到北京做图片编辑,他不甘寂寞,白天编稿子,晚上拍照片。骑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城,找新闻、挖新闻、拍新闻,拍摄了不少有价值新闻图片。领导看他确实肯干,破例把他从编辑组调到记者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他先后在中央新闻和社会新闻采访组当记者,参与了很多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和一系列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在1998年南北方特大水灾时,他南征北战,发着高烧坚持采访,领导挡都挡不住。2000年至2002年,他在新华社香港分社驻站采访报道两年,期间毅然奔向阿富汗前线,在战争进行的最激烈残酷阶段,坚守前线,发出了许多有价值新闻照片,受到新华社嘉奖。认识刘卫兵的朋友说:“他干活儿特别玩命,身上有那么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种胸怀天下的品格。”不知多少次他克服白天跑新闻的体力透支或高烧,强打精神熬通宵赶选图片赶紧发回新华社总社。对此刘卫兵说,在新华社80多年征程上,许多前辈和同事就是这么干过来的。
很难想象,负担重大政治任务报道的刘卫兵,不仅用镜头表现过无数重要宏大的政治活动场面,还把镜头对准红墙之外,以平民的视角记录现实生活细节,记录时代的变化。在他眼中,“重大题材”是由生动的平民化细节支撑的,二者有着某种差别和相似之处,刘卫兵的镜头语言中,尽力把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那些街头的大爷、大妈们日常生活形象结合融通,让镜头中的各种人物更自然、真实反映实实在在的中国。
伴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即将衰亡的声音此消彼长。而与纸质媒体一同成长的新闻纪实摄影,也面临着严酷挑战。刘卫兵坦陈,在数码摄影的冲击下,新闻摄影的传统优势正在消失,“作为一线的新闻摄影记者,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数字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在受到冲击的同时,其传播的范围和影响也在扩大。过去照片只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如今扩展到了网站、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各种新媒体上,新闻照片影响力大大增强。当年,摄影的发明取代不了绘画,电视发明取代不了广播。眼下,数码时代的新闻摄影同样不会消亡。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记者的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新闻摄影已经从摄影记者等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专利变成了广大民众参与的新闻与文化活动。作为专业的新闻摄影人必须面对,只有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进去,才能以新闻摄影的深刻和生动展示新闻摄影的魅力,提升新闻摄影的力量。”刘卫兵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
了解刘卫兵的人知道,刘卫兵属于那种爱动脑筋,善于行动的人。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写日记、记笔记,本子摞起来有一人多高。10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出版了《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回望20年》、《我们这30年》中英文版以及《日本人印象》。其中《回望20年》获中国报告文学“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奖、《我们这30年》入选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新华社总编辑何平说,没有刘卫兵的勤奋与刻苦、执着与追求,是不可能有如此成果的。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卫兵不停地揉着猩红的双眼。每到春暖花开,他花粉过敏严重,有人说这是他多年奔波劳累体力透支的结果。也有人开玩笑说,他对新闻和外面的时代变化过于敏感。这也难怪,30年前他高中毕业时,一位中学老师就说过他“适合做新闻记者”。回想自己的经历,刘卫兵说,自己就想做个有思想、有情怀的媒体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一趟不容易,就想干点儿事。“不做历史的主角,就做历史的主笔”是新闻评论家梁衡先生给刘卫兵著作序言中写的一句话。刘卫兵说,这话应该成为媒体人的追求和目标。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