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卫生部宣布,近期征集的几种地沟油检测方法都不够理想,将继续进行征集的同时,网络上“地沟油生生把孩子逼成了发明家”的帖子开始疯传,上海高中生林立旖以及他的地沟油简易检测法专利一下走红。不过,高中生的物理检测法真的那么“靠谱儿”吗?
近一段时间,林立旖以及他的地沟油检测法引来了各方的关注。据上海一家媒体报道称,林立旖就读的学校里,有一个地沟油课题组支撑着他的研究。
这个小组的主要成员是几名中学生,林立旖是他们中的一员,该小组的指导老师黄曾新对记者表示,课题小组在研究中发现,猪、牛、羊、鸡肉熬制成的汤,冷却后常温下就凝结,含有饱和脂肪酸较多,在10℃~15℃就凝固,凝固点高;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凝结温度在-5℃~-15℃之间,凝固点低;动植物混合油则介于二者之间,凝固点通常在0℃。
黄曾新说,这支小团队从一开始就将检测目标确定为含有动物油的地沟油,并研究出了通过油品凝固点检测的方法。他们研究的地沟油包括反复使用的油,病死猪熬制的油以及餐桌的回收油。
据了解,通过凝固点判断地沟油的具体做法是,拿一块金属铝板,在上面打三个直径5~10mm、深度20mm的孔,中间一个孔内放入温度计,另两个孔一个放纯植物油,一个放疑似的地沟油,然后放入可调节温度的冰箱内冰冻,同时下调温度。当冰箱内温度达到-5℃时,地沟油就会凝结。
听起来这种办法的确简便方便,又十分适合在家自己测试,不过它是否科学呢?
济南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苏永道对此项研究评价说,这种物理检测法是定性判断,虽然不能定量确定油里面的成分,但可能包含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从网络上的一些留言看,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在微博上有评论写道,“棕榈油、花生油的凝点都应该在0℃以上,更不要说各种食用调和油了。油的凝固点和所含杂质多少也有关系,一级、二级油肯定不一样。另外,现在市场上有降低油凝固点的抗结剂,要加了这东西,就更难区分了。”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曹万新指出,这种方法并不科学,无法有效检测出地沟油。他表示正如那位网友所说的那样,棕榈油、花生油等凝点很高,在常温情况下就能够凝固,根本不需要放进冰箱冷藏。
“通过化学方法分析成分都很难区分,我们靠肉眼,或者说靠色、香、味来分辨更是不大可能的。”曹万新告诉记者,地沟油之所以难以被检测,是因为这些油已经进行了精炼,无论是透明度,还是味道都和普通的食用油无异,人们很难从感官上得知两者的区别。他强调说,现在查出来的地沟油多数是粗炼后再进行了一次精炼,如果多精炼几次,地沟油的各项指标就能够达到食用油国标。
目前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农药残留共9项指标,分别对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进行不同的标准检测。无论地沟油精炼多少次,有害因子还是会存在的,会危害人体健康。
不过,问题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沟油。此前早有专家在采访中表示,标准里这9项基本的食用油检测指标,用地沟油炼出来的油也可能合格,所以目前还没有针对地沟油去进行辨别性检测的万全之策。
其实说到底,如果对食用油的监管有效,让地沟油难以流回餐桌,无论是化学的还是物理的检测方法也都不需要了,而热爱科学的高中生也能去发明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近一段时间,林立旖以及他的地沟油检测法引来了各方的关注。据上海一家媒体报道称,林立旖就读的学校里,有一个地沟油课题组支撑着他的研究。
这个小组的主要成员是几名中学生,林立旖是他们中的一员,该小组的指导老师黄曾新对记者表示,课题小组在研究中发现,猪、牛、羊、鸡肉熬制成的汤,冷却后常温下就凝结,含有饱和脂肪酸较多,在10℃~15℃就凝固,凝固点高;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凝结温度在-5℃~-15℃之间,凝固点低;动植物混合油则介于二者之间,凝固点通常在0℃。
黄曾新说,这支小团队从一开始就将检测目标确定为含有动物油的地沟油,并研究出了通过油品凝固点检测的方法。他们研究的地沟油包括反复使用的油,病死猪熬制的油以及餐桌的回收油。
据了解,通过凝固点判断地沟油的具体做法是,拿一块金属铝板,在上面打三个直径5~10mm、深度20mm的孔,中间一个孔内放入温度计,另两个孔一个放纯植物油,一个放疑似的地沟油,然后放入可调节温度的冰箱内冰冻,同时下调温度。当冰箱内温度达到-5℃时,地沟油就会凝结。
听起来这种办法的确简便方便,又十分适合在家自己测试,不过它是否科学呢?
济南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苏永道对此项研究评价说,这种物理检测法是定性判断,虽然不能定量确定油里面的成分,但可能包含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从网络上的一些留言看,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在微博上有评论写道,“棕榈油、花生油的凝点都应该在0℃以上,更不要说各种食用调和油了。油的凝固点和所含杂质多少也有关系,一级、二级油肯定不一样。另外,现在市场上有降低油凝固点的抗结剂,要加了这东西,就更难区分了。”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曹万新指出,这种方法并不科学,无法有效检测出地沟油。他表示正如那位网友所说的那样,棕榈油、花生油等凝点很高,在常温情况下就能够凝固,根本不需要放进冰箱冷藏。
“通过化学方法分析成分都很难区分,我们靠肉眼,或者说靠色、香、味来分辨更是不大可能的。”曹万新告诉记者,地沟油之所以难以被检测,是因为这些油已经进行了精炼,无论是透明度,还是味道都和普通的食用油无异,人们很难从感官上得知两者的区别。他强调说,现在查出来的地沟油多数是粗炼后再进行了一次精炼,如果多精炼几次,地沟油的各项指标就能够达到食用油国标。
目前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2716—2005)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酚(棉籽油)、总砷、铅、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农药残留共9项指标,分别对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进行不同的标准检测。无论地沟油精炼多少次,有害因子还是会存在的,会危害人体健康。
不过,问题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沟油。此前早有专家在采访中表示,标准里这9项基本的食用油检测指标,用地沟油炼出来的油也可能合格,所以目前还没有针对地沟油去进行辨别性检测的万全之策。
其实说到底,如果对食用油的监管有效,让地沟油难以流回餐桌,无论是化学的还是物理的检测方法也都不需要了,而热爱科学的高中生也能去发明更多、更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