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谓的微观,无非是各种考试以及决定性的中考、高考的优秀成绩而已。
其实语文教学微观有效就是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切方法都为了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考试成绩!
语文考试,无非就是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一切方法就围绕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我是真的性格偏激吧,一直认为,自己班里的语文学习尖子都不是自己教出来的,而是他们的父母给他们提供了太多的阅读机会。于是,我的教学方法就针对阅读和写作,追求有效。
阅读:
放手给学生阅读机会,愿读什么读什么,只要不是违法和违背伦理道德的书。尽管让学生喜欢什么读什么好了。
以考试督促学生带动学生阅读,文学名著阅读,我们这个备课组一直在每次考试中体现,出题的老师每次都自己设计5~10分的名著欣赏题,只有读了名著的人才能拿到分。最近发现逐渐在产生效果,我经常看到理科重点班的学生也抱着名著读了。多读才能有理解能力!让学生自觉多读书,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手段!
文言文教学是最不能偷懒的,但是也有效率高低的区分。讲不是最有效的,让学生学才最有效!针对我的学生,最有效的教学步骤是:学生自学全文(标出疑点)—教师答疑(针对疑点)—教师以问代测—运用文言知识惩罚被测不过关的学生。
这样的方法,用得得心应手,学生也有规律可循。效果好,文言成绩高能力强。
写作:
写作水平高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我坚信这句话并且身体力行来让学生落实这句话。几年实践下来,证明了最有效。高一高二培养写作兴趣,写大量自己的文字,高三才开始训练应试作文的模式。几届以来,屡试屡中!
怎样让学生喜欢写自己想写的文字是语文老师的手段,学生不是学会了写作方法就喜欢写作文和会写作文的。常常和学生说,你们的主要问题是没米下锅,会不会烧饭倒是次要的。
具体来说:
传统的写作训练很明显地束缚了学生手脚,禁锢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全班同写一个题目或同一话题;全班同一时间写,同一时间交。这对于考试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但平时训练没有必要如此机械。要放开学生的手脚,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尽量多的自由空间。因此,我采用了“点击式周记”的写作方式:
1.写作内容和形式自由,定量完成,以兴趣和数量促进质量。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内容不限,形式自由,写人、记事、绘景、抒情,由自己决定,不作统一要求。唯一要求是一切要“真”。时间自己掌握,只要能在每周规定时间交作文即可。
2.彻底改变作文批改的陈旧落后方式。我认为,写作水平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不恰当的批改甚至是扼杀学生写作兴趣的黑手。我们规定每周星期一由课代表收齐作文,放在教室固定的地方,星期二至星期四全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别人的文章,并且写下评语。评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为了避免有些文章被抢着看、抢着下评语,而有些文章无人问津,于是我们稍加限制,每人至少给三篇文章下评语,要求学生不仅要写真实看法,而且要写出个性,写出特色。每周星期五下午由课代表按学号顺序送十本给老师批改,老师既批改文章,又批改评语。每周引起班内轰动的文章也要送。
实践证明,上述写作方式解放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大量真实、生动活泼、具有鲜活个性的文章在周记中不断涌现。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真正明白写作的真谛,学会选材,端正文风:作文如做人,写作就是写生活,关键是一个“真”。其形式多样,自由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新鲜真切、感情强烈、深刻动人。全是来自真实生活的个性思考和真情发现,内容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篇篇不同,各有千秋,但都是学生自己从生活中选择的鲜活的横断面。这不但清除了大话、空话和套话的痼疾,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也非一般作文可比。
其二, “点击率”成为文章优劣的标志,成为激发写作兴趣的焦点。“点击式周记”使大家提高了写作的兴趣,由被动变主动,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暗中比赛,不但比谁写的数量多、篇幅长,还比谁写的质量好、赚取的评语多,用学生的话说是“点击率高”。随着这种写作方式的进展,“点击率”逐步显示出特殊的重要作用,以往只靠老师的批改来决定文章的优劣,现在,“点击率”使学生成为评判文章好差的主要标志,也成为激发学生产生写作冲动的重要因素。
其三,真实感人,引起共鸣,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团结合作,关心别人,感情慰藉,个性心理健康发展(说来有点自夸了,我的班级从来就是最阳光、最团结的,其实得益于点击式作文的练习)。
我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又多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许多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重视分数,在竞争中容易嫉妒别人,且情感脆弱,成绩不如人或生活不如意时又容易消沉、悲愁和焦虑。他们对情感慰藉,友谊,沟通、谅解、宽容、体贴的需要,有时比高分数还迫切。而目前这种“点击式周记”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他们在文章中摘掉了平时的面具,自由地宣泄心中的块垒,不少人由各自为战、互相冷漠隔阂变为喜欢读别人的文章,喜欢给别人的文章下评语。他们在文章中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心理世界,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他们这才发现,平时冰冷的面具下竟然都跳动着那么多真诚、淳朴、善良和热烈的心。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安慰,又互学互比,比谁下的评语多、水平高。而且这些评语活泼风趣、富于个性化,更真实更具体地展示出学生个人的知能、见识和教养,已经成为点缀文章的不可缺少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其四,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敢想敢做、敢爱敢恨,不但在智能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在思考中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现,学会关心。并且,通过作文内容和评语,使同学之间思想感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团结,他们思想品德修养的进步更使人高兴。有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而我觉得,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正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使学生逐步美好的时候自己才能更美好。
“教是为了不教”,其实,教是为了效率高,考试成绩好;不教也是为了效率高,考试成绩好!只要效率高,怎么做都好!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真万真学做真人。”自己先做个真人,才能教别人。其实做个真人很容易,只要无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无欲也许才是快乐之本吧?
世上有味之事,比如诗、哲学、爱情、教语文,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教无用之语文,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当教语文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做人的过程时,我们必然会自得其乐地洗去铅华只留真,乐于单纯,沉于教研,醉心于实践。
真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开心轻松地教语文,咱们不费太大的笨劲儿,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己开心,学生也欢喜!
其实语文教学微观有效就是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切方法都为了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考试成绩!
语文考试,无非就是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一切方法就围绕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我是真的性格偏激吧,一直认为,自己班里的语文学习尖子都不是自己教出来的,而是他们的父母给他们提供了太多的阅读机会。于是,我的教学方法就针对阅读和写作,追求有效。
阅读:
放手给学生阅读机会,愿读什么读什么,只要不是违法和违背伦理道德的书。尽管让学生喜欢什么读什么好了。
以考试督促学生带动学生阅读,文学名著阅读,我们这个备课组一直在每次考试中体现,出题的老师每次都自己设计5~10分的名著欣赏题,只有读了名著的人才能拿到分。最近发现逐渐在产生效果,我经常看到理科重点班的学生也抱着名著读了。多读才能有理解能力!让学生自觉多读书,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具备的手段!
文言文教学是最不能偷懒的,但是也有效率高低的区分。讲不是最有效的,让学生学才最有效!针对我的学生,最有效的教学步骤是:学生自学全文(标出疑点)—教师答疑(针对疑点)—教师以问代测—运用文言知识惩罚被测不过关的学生。
这样的方法,用得得心应手,学生也有规律可循。效果好,文言成绩高能力强。
写作:
写作水平高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我坚信这句话并且身体力行来让学生落实这句话。几年实践下来,证明了最有效。高一高二培养写作兴趣,写大量自己的文字,高三才开始训练应试作文的模式。几届以来,屡试屡中!
怎样让学生喜欢写自己想写的文字是语文老师的手段,学生不是学会了写作方法就喜欢写作文和会写作文的。常常和学生说,你们的主要问题是没米下锅,会不会烧饭倒是次要的。
具体来说:
传统的写作训练很明显地束缚了学生手脚,禁锢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全班同写一个题目或同一话题;全班同一时间写,同一时间交。这对于考试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但平时训练没有必要如此机械。要放开学生的手脚,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尽量多的自由空间。因此,我采用了“点击式周记”的写作方式:
1.写作内容和形式自由,定量完成,以兴趣和数量促进质量。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内容不限,形式自由,写人、记事、绘景、抒情,由自己决定,不作统一要求。唯一要求是一切要“真”。时间自己掌握,只要能在每周规定时间交作文即可。
2.彻底改变作文批改的陈旧落后方式。我认为,写作水平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不恰当的批改甚至是扼杀学生写作兴趣的黑手。我们规定每周星期一由课代表收齐作文,放在教室固定的地方,星期二至星期四全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别人的文章,并且写下评语。评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为了避免有些文章被抢着看、抢着下评语,而有些文章无人问津,于是我们稍加限制,每人至少给三篇文章下评语,要求学生不仅要写真实看法,而且要写出个性,写出特色。每周星期五下午由课代表按学号顺序送十本给老师批改,老师既批改文章,又批改评语。每周引起班内轰动的文章也要送。
实践证明,上述写作方式解放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大量真实、生动活泼、具有鲜活个性的文章在周记中不断涌现。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真正明白写作的真谛,学会选材,端正文风:作文如做人,写作就是写生活,关键是一个“真”。其形式多样,自由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新鲜真切、感情强烈、深刻动人。全是来自真实生活的个性思考和真情发现,内容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篇篇不同,各有千秋,但都是学生自己从生活中选择的鲜活的横断面。这不但清除了大话、空话和套话的痼疾,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也非一般作文可比。
其二, “点击率”成为文章优劣的标志,成为激发写作兴趣的焦点。“点击式周记”使大家提高了写作的兴趣,由被动变主动,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暗中比赛,不但比谁写的数量多、篇幅长,还比谁写的质量好、赚取的评语多,用学生的话说是“点击率高”。随着这种写作方式的进展,“点击率”逐步显示出特殊的重要作用,以往只靠老师的批改来决定文章的优劣,现在,“点击率”使学生成为评判文章好差的主要标志,也成为激发学生产生写作冲动的重要因素。
其三,真实感人,引起共鸣,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团结合作,关心别人,感情慰藉,个性心理健康发展(说来有点自夸了,我的班级从来就是最阳光、最团结的,其实得益于点击式作文的练习)。
我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又多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许多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重视分数,在竞争中容易嫉妒别人,且情感脆弱,成绩不如人或生活不如意时又容易消沉、悲愁和焦虑。他们对情感慰藉,友谊,沟通、谅解、宽容、体贴的需要,有时比高分数还迫切。而目前这种“点击式周记”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他们在文章中摘掉了平时的面具,自由地宣泄心中的块垒,不少人由各自为战、互相冷漠隔阂变为喜欢读别人的文章,喜欢给别人的文章下评语。他们在文章中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心理世界,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共鸣,他们这才发现,平时冰冷的面具下竟然都跳动着那么多真诚、淳朴、善良和热烈的心。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安慰,又互学互比,比谁下的评语多、水平高。而且这些评语活泼风趣、富于个性化,更真实更具体地展示出学生个人的知能、见识和教养,已经成为点缀文章的不可缺少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其四,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敢想敢做、敢爱敢恨,不但在智能方面得到提高,而且,在思考中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现,学会关心。并且,通过作文内容和评语,使同学之间思想感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了了解,增进了团结,他们思想品德修养的进步更使人高兴。有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而我觉得,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正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使学生逐步美好的时候自己才能更美好。
“教是为了不教”,其实,教是为了效率高,考试成绩好;不教也是为了效率高,考试成绩好!只要效率高,怎么做都好!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真万真学做真人。”自己先做个真人,才能教别人。其实做个真人很容易,只要无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无欲也许才是快乐之本吧?
世上有味之事,比如诗、哲学、爱情、教语文,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教无用之语文,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当教语文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做人的过程时,我们必然会自得其乐地洗去铅华只留真,乐于单纯,沉于教研,醉心于实践。
真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开心轻松地教语文,咱们不费太大的笨劲儿,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己开心,学生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