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三):关注身边人事物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
  ……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道出的是同一个道理:我们身边的人事,与我们本身密切相关。身边的人事,恰也是我们自身的映照。
  本期,让我们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找到我们生命和生活的密码,找到我们灵魂的皈依。
  外甥女从县城考到市里的重点高中。九月份至今,成长速度快得超乎我的想象。今年暑假的时候,她还是一个手机控,而且是生活大体不能自理的姑娘。脾气不小,事儿却不会做,完全不能体会父母的辛劳。没有换位思考的习惯,认为爸爸妈妈劳累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自从上了高中,每周回来,她都有新的改变。一开始说,我已经是大人了。之后,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还帮爸爸妈妈洗衣服。之后自己一个人开始去超市、逛街、回老家。还有,胆子突然大了起来。要知道,以前我们一家最发愁的就是她与人沟通了。跟同学不大聊天,见了亲戚也从不问候,但是对家里人却脾气多多,且多认为自己做的永远是对的。我的姐姐为此发愁坏了。可是现在呢,她见了人主动打招呼,回家还要打电话跟同学沟通。跟自己的妈妈也有了说不完的知心话。姐姐现在乐开了花,见了我就直说自己的姑娘变了。我微笑着点点头。
  是的,高中生,大姑娘。她不笨,只是还没开窍。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在与别人的参照中汲取能量,获得成长的。高中阶段,住宿生活,更紧密的课程,更复杂的人事,会让一个姑娘觉醒,然后成长。她有了越来越多的自我意识,开始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不再只是关注自己。她的世界,她的天地,突然宽阔起来。
  这只是一个自然改变的过程。改变的诱因,就是从关注她身边的人和物开始的。
  小区旁边的广场上有很多共享单车。红橙黄绿,浩如烟海。这些单车占了车道的不少位置。后来各个单车公司专门派收揽员来收揽单车。收揽员都是小伙子,他们有的单枪匹马,自己骑着一辆电动三轮,有的几人成伙,驾驶着一辆稍大一点儿的货车。但不论是什么交通工具,他们都要钻进车海,跟拔萝卜似的把自己要收揽的单车挑出来,双臂高举,放回到货车或者三轮车上。
  一旦动作慢下来,停车的人越来越多,单车堵路,交通瘫瘓,他们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所以每天早高峰,车来车往,喇叭声彼此起伏,很多路人都嫌他们碍事,或者嫌他们的货车占了机动车道。就连公交车站的文明疏导员也满腹牢骚,总说:“你们这车真可以!大公共都进不了站啦!”明明停车的不是他们,挨瞪受骂的却总是他们。
  我脑中出现了这样一幅景象:广场周围被无数锈迹斑斑的自行车乱七八糟地包围,堆成山堵成粥,乘客们一个个表情木然地绕路而行。马路已经荒废,上面布满青苔和杂草。自行车堆高耸入云,满满的生化危机即视感。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写道: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他就是为你而鸣。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人和人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每一个人的不幸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而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原因今天能够导致他人的不幸,那么明天就也能导致你的不幸。所以,当每个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们不该漠然视之,而应该一起去关注,一起去推动事件的解决,进而建立相关的机制或者改善、弥补目前不合理或者有缺陷的制度。制度恒久远,只有好的制度,才能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权利。
  每一年都有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发生,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事故;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事故……每一场事故,都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关注问题,进而推动解决问题,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我们身边也是如此。不漠视问题,既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人性的要求,更是能推动人类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从小在乡村长大,野丫头一个,现在长大了,离家在外地工作、生活,但生命历程中的人和事,却总会跑到我的梦里,让我重温儿时的单纯美好。梦回乡村,梦中的场景真实到让我记得每一棵树的样子。
  我飞翔在空中,风声在耳边呼啸,低空飞行,我也不知道飞去的目的地在哪里,随风儿吧,她把我送到哪里就是哪里了。前面就是一片绿林。每棵树都很高,树顶摇摇晃晃,一整片绿林都在翻动。我继续向前飞,无意识地,身不由己地,飞向了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这座山,我可是认识的,我攀登过它,一座连着一座,在登顶每一个山头的一瞬间,望着天空呼喊。山下有果树,有小河,有人家。这下,我可有了意识,我要飞到下面去看看。
  小河清澈见底,我在这里捉过小鱼,捡过鹅卵石。它哗哗地流着,凉凉的河水多解渴啊。在我攀过的那座山的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我记得他们曾养了一条狗,在那家人出远门的时候,那条狗总是要追出去好远,送了好几里之后,才又返回去,虽然它对陌生人叫唤的时候样子很凶,可是对那家里的每个人都很柔顺。它跑出来了,在院子里不停地转着,还一直望向我的方向。
  风儿又起来了,我的身子也飘了起来,翅膀扇动,我扭扭头,望了望果树掩映中的那户人家和狗,往前飞走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的乡村,永远是我心中最漂亮的独一无二的岛屿。无论现在的生活多么忙碌,人们的关系多么疏离,我总会回到我的岛上休憩。然后,再出发。
其他文献
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而我存在的意义便是用我那颗熱心去回报世间对我的爱,人间给我的情。行随心而动,心随情而动,用自己每一寸皮肤去感受世间的情,用自己每一分力气让世界感受我的情,我因生情而在。  人从出生落地到随着日月的轮转,季节的变迁,经历千千万万个昼夜后,便悄然化为一副枯骨,入土为安。时光回转,览一生春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灯红酒绿的人生长河中,只有两万多天的光阴,不禁让
期刊
爱凭一双鞋履,走过悲喜交集处。爱该是烫吼烈酒藏以风雪波澜,醉人梦境。我因爱而在。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来此世间,都应秉持着最初的纯净,三昧业火焚毁不去,浅吟低唱磨灭不去。且不对沉醉佳人梦里,借酒入梦的失意者们多做评述,只是留我一身清风明月白,如杨雄言:“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我在,若我是积岁堆垛的柴薪,由潮湿到干燥再潮湿,也应姿态安然淡定;若我恰似松明,天生被赋予追逐使命,也应直起胸膛
期刊
林徽因说过:“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你。”  ——题记  老家黑白相间的水泥石墙上,挂上了一张黑白相片,相片中的女子亲切、慈祥地笑着。去年春节刚隐入时光的长河,她也不再露面,她是我最亲爱的老祖,走时已九十五岁。  对老祖最深的印象是——她爱唱戏。总爱站在大门口,脚边放着收音机,两腿叉开老远,一手叉着腰,一手在身前挥来挥去。从“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到“过桥便是天涯……”,
期刊
思想,是一条深远的道路,绵延、伸展着。想当飞行员,想要一间大房子,想要去全球旅行……每个人都期盼所有的梦想都是真实的存在。  道理是明白的,如果没有“能力”——对学生而言,应当就是成绩——那么种种梦想,就只能是孩子天真的幻想。由此,开始不断地提醒自己,为了自己的梦想,我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挥霍。可——毕竟,我只有16岁,不老不少,只是16岁。这样的年龄,总是让我一次一次徘徊在懒散与散漫的边缘,一次又
期刊
一晃十余载,从襁褓到二八,从未停歇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我的成长。  一  母亲比我矮了半个头。孩提时我被抱在怀里,等到再大点,依然会撒娇要求她把我背在背上,晃着双腿——那是我欣喜时的一种表现——挥舞着刚能搂住母亲脖子的小手。偶尔迷途的蝴蝶,也要来次亲密接触。那些在母亲背上的日子,是开怀的,无忧的。少不更事,一不留神,竟让时间钻了空子:银丝、皱纹,我看到了一个青春的控诉。  她背不动我了,便时常牵着
期刊
直到初心像婴孩,直到互不伤害,直到爱融入爱,我都在。  ——题记  生命的意义何在?佛常说人活在世,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是这修行有着数十载的光阴罢了。从黄口小儿到白发苍苍,总需要把人间万般滋味尝遍,方能算得上圓满的修行。吹过无数次清风,赏过千万次冬雪,总得听过时光的故事,方能品出生命的意义。可我年方十六,生命的历程或许才度过四分之一,我行的路,看的书,赏的景都不算多。即便如此,“生命”这个词对我而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首诗,一篇文。也许是你苦闷时的感同身受,也许是你平淡阅读时的惊艳发现,也许是你欢乐时的锦上添花。正因如此,我们对好诗好文的争论一直不断,因为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正如我们对美人的标准不同。不过,如罗敷一样的美女,定会让所有人都喜欢。同理,也总有一些文字,会被所有人悦纳。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文字才算得上是佳作呢?  清代袁枚提出了这么一个标准:“令人笑,必为佳作。”能够令人发
期刊
立冬: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 钟 亮  时光易老人难老,总也做不到无动于衷地经过一树一树的花开。眼见着窗外的腊梅从青绿的芽儿初绽,到花骨朵儿越来越饱满,总是让我心生感怀。  从立春到立夏,从立秋又到立冬,终究无法惯看秋月春风。匆匆翻阅这古老线装书上的二十四个章节,感受着气候的冷热变换,感应着日子的丰盈与枯竭,感和着心灵的潮涨潮落——守候节气,如守候自己的开花结果,守候着属于
期刊
是玫瑰狗尾草  或者不是一个人的某个晚上  被一片月光深入再深入  敞開身体一如敞开土地  任你洞穿我一生的蒙昧  时间的虚无被一束麦穗饱满  你是我今生的王子  邂逅你  是一场烟花的宿命  独处群居  我说我想你或者没有  你在我心中我就在  你生命的场里  我沾满露珠的手指  轻轻翻过郁金香紫色的花瓣  就像翻过我们的前生或来世  为读懂你分行的思想  我的目光在石头上  已摩擦了千年  避
期刊
说“纽带”  —— 课文中古之国使优劣谈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中学高二(1)班 穆思源  “纽带”是起联系作用的人、事、物。古之国使奔走于两国之间,将两国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纽带。但是,同为国使,优劣却不同。我认为:凡是为国使者,能维护自身国家利益,且能得到出使对象国首肯,则优矣。  晏子为国使之优者也。晏子为齐人,奉命出使楚国。楚王欲让他走狗洞,羞辱齐国人,以齐人有盗来诬齐人固盗。可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