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我国,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文艺的品类基本是沿袭“五四”时代所固定下来的格局。各艺术品类之间的界河是很宽的,很少有人为它们联姻,包括许多不朽名作亦是严格体裁意义上的创作。新时期文学在表现体裁及手段上,经历了从不变到变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实现了一个美学意义的转移:创作和欣赏的审美心理定势由单一、静止向综合、动态衍化。被称作“伤痕”和“反思”的阶段,创作基本上是循着历史的纵线发展的。尽管出现了《班主任》、《伤痕》等一批撼人心灵的作品,但多是持理性主义的批判态度,过分强调了社会意义及政治意义,思想、主题溢于表层,缺乏审美意义的深层、多样和综合的探索。不仅体裁仍属传统模式,就其内部手段而言也是陈旧的。与此同时,主题、情节、描写雷同化、概念化的作品大量出现。主体对时代的强烈感受与表现相对贫乏的矛盾制约着这时期的创作所应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