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德治”教育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其在对经济社会秩序的规范、人的塑造、社会统治阶段利益的维护、价值观的体现等方面存在着异同。传统的“德治”教育中的精华对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和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是中国古代政治管理和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形式,也是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特色。它是指以儒家为主,兼容其它诸子百家的不同政治立场,形成以“德”作为政治的主导原则,强调“以德治政”、“以德为政”必须坚持的原则思想。而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根据党的政治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对人们进行教育,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德治”教育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人眼里认为都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空洞说教,是一小部分人的事;还有人认为它们是与目前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的,是旧体制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甚至认为是对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禁锢和阻碍;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说教,用市场规则调整一切资源,包括人的思想、行为等足够了,认为社会的主旋律已由思想、政治方面转变为经济发展,用发展经济来代替一切工作,淡化、轻视思想意识领域的所有工作,企图以物质方面欲求的满足模糊人们精神领域的崇高追求等等。因此,如何认识理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德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充分贯彻实行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极为重要。
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之处
(一)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不管是传统的“德治”教育,还是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它是通过政治达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政权稳固的目的。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德治”被认为是统治的最高境界,所谓“有党德行,四国顺之”(《诗经》中《大雅·抑》),就是说国君如果倡行德治,“则天下顺从其政”。及至秦汉以后,出于统治的需要,既使是暴虐、昏庸、荒淫的帝王,都不愿舍弃“德治”的旗帜。可见,“德治”的宣传是统治的需要,是实现“治”的根本。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真正意义上的“德”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只是一种理想化,实际上以“人治”代替了“德治”。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把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和信仰体统传输和贯穿到社会成员的任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成员对现政权的支持和认同,体现其合法性。现代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基础,二是社会支持基础。其中后者的核心就是社会大众对某一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这种支柱基础越强,国家地位就越稳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有理性、有思想、有信仰的社会群体,在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政权要时刻保持其对全社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就必须不断地维持和增强其与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赢得最广泛的政治认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人民的信任,增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在重践行、崇尚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基本道德原则和目标上一致
中国传统的“德治”教育在对人的要求中已将其提高到宇宙观的高度来认识,如将王权的存在上升为天意,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仁、义、礼、智、信”是一种共同的“德治”要求,且有层次之分,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规范次序,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家国一统也以“礼”来约束等级秩序,“礼”已成为社会有序运转和政治稳定的根本。“无礼则上不能使下,而下不能奉上,何以为国”。以孝悌、忠恕作为修身要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终达到修齐治平的目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一种对国家、社会高度责任感的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反映了一种至高的人格境界和道德情操。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创新改革、爱国献身历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孜孜追求,也是向往“君子”的人们持久不懈地修养和锻炼的内容。正是因为有一批批仁人志士的践行,中国传统“德治”教育的精华内容才得以渗透在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支柱,也是传统中国文化在处理个人成长、个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所遵从的规范。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对人的发展方向、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方面的要求。主要围绕公民教育、信念教育、意识教育进行,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公民道德和荣辱观,信念教育的核心是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意识教育的关键是灌输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自立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等,通过这方面的教育,达到规范政治、规范社会和文化的效果。在社会成员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理解自身的价值、意义、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前提下,有效地将实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结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相结合,进而使人的发展不断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不管是传统的“德治”教育,还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从人性的根本出发认识人的思想,使政治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紧密结合,融于一体,使人易于接受。当然,作为“德治”的倡导者或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践行行为,使其教育理论对人们思想、行为模式的形成影响重大。
二、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点
(一)形成过程和体现形式不同
传统的“德治”教育,主要是以早期儒家思想为主,并对法家、道家、佛教等思想进行有益吸收,形成后来日渐成熟的大儒家伦理思想,它的内容是人本主义的,也是博大的、精深的,但其形成后,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内容成为禁锢约束人的思想的教条。“
传统的“德治”教育是建立在封建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自成一体。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是“德治”的基层单位,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的家族。因此,“德治”教育的内容类似于一个内部纪律、约定,实施的过程也就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完全以个体的自我修行、觉悟和良知来体现。德治”的表现形式其实是人治主义的,随意性较大,容易以个别人的意志为意志。它经过了孔子的“仁”学,孟子的“四端”说、由黄老之说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由经学而玄学,及至儒、佛融合,宋明理学最后发展到极致。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等。它是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并不断被证明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国民进行教育的首要内容。与此同时,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成长方向相一致,其目的明确,易于被普遍认同。
(二)目的和服务对象不同
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其最终目的和服务对象是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以对广大人民群众严格的约束、限制来维护少数人的特权,浸渗着“奴役”、“奴化”思想。它调整的是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
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政权体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在这里,思想政治的作用主要是灌输社会主义理论,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教育的任务就是保持社会主义信念在人们心中的优势地位,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西化”的渗透,以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内容涵盖范围有区别
传统的“德治”教育主要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是在知识分子中进行,即接受过教育、努力修身的“君子”中进行灌输。而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生态伦理问题、环境伦理等。这一变化是随着人们对生存空间的拓展、延伸和关注,人类对空间利用能力不断增强而显现的。同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社会主义公民,在接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反映执政者意志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只能是主流,与主流意识相悖者,就会遭到排斥,难以立足。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行各业。全社会的思想都要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上,这是全民族的发展大事。
三、传统的“德治”教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崇尚礼仪的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特别重视礼仪,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倡导道德教化,且十分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在古代,我们的祖先特别提倡“学至乐”,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创史”,就是说高尚的行为,既要符合通德原则,又要充满感情。孔子也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德修养放在学业的首位。除了浸渗着等级观念的一些内容外,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继承和弘扬。如“孝”、“悌”观念,在古代仅对家庭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逐步丰富、由家庭范围拓展到社会其它的人际关系之中,传统社会将其极端化,将“事君不忠”、“作战不勇”、“待人不信”等统统归入“孝”的范畴,甚至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尊敬他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在与人交往中常怀谦让之心、理解宽容之心,以敬畏的心态做事等美德。
(二)宽厚济人的“仁爱”思想
儒家的“仁”的思想虽然有许多糟粕性的东西,如追求复古主义、等级制度,过分强调“复兴周礼”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追求“刚毅木讷”的人格,强调内敛的人格取向等等。但优秀的“仁爱”思想对今天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积极的意义。如“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已视人,平等待人的思想;克已爱人的思想;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的思想。目前在德育教育中,要进一步发挥这种优秀的思想精华,培养学生忍耐、宽容、无私、乐观、尊重、诚信、合作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其良好的心灵。
(三)整体重于个人,重义轻利的观念
中华民族形成的特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具体体现在政治与伦理领域中,是以群体、整体为主,个人从属于整体的观念。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了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民族为重,表现出克已、利他的整体主义。这种整体观念在传统社会中虽有维护剥削阶级统治,忽视、抹杀人的个性的消极一面,但也培养了华夏子孙的爱恋中华、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这种道德感情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或为民族大义,或为社会正义。当前要大力通过这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主体的健全人格,塑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四)阳刚精神,浩然正气
儒家文化中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认为做一个人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知识、能力。对于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晨而不暇食,仲尼的发奋忘食,颜子的欲罢不能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崇备至,大力倡导。这种使人胜不骄、败不馁、安不懈、危不惧,锐意进取、永不停顿的浩然正气陶冶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情操,塑造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种阳刚精神、浩然正气是靠个人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的结果,是靠人对真理与正义的把握而形成的内在自觉,更是靠传统民族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
(五)学而不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古代儒家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提升健康的人格,有着许多名言。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他们所倡导的学习大方态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学习方法掌握了,自学能力提高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了,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学习成了每一个人自主自觉的生活方式、情感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动力,那么,提升人格、提高修养、开发智能、和谐发展的社会风气就能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572.
[2]斯大林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79:341~342.
[3]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史[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28.
[4]刘少奇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5:90.
[5]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6]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50.
[7]张耀灿,徐志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增刊).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396.
[10]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24~125.
[1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12]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8.
[13]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7.
[14]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
[1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7:20,35.
关键词:德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是中国古代政治管理和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形式,也是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特色。它是指以儒家为主,兼容其它诸子百家的不同政治立场,形成以“德”作为政治的主导原则,强调“以德治政”、“以德为政”必须坚持的原则思想。而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根据党的政治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对人们进行教育,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德治”教育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人眼里认为都是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空洞说教,是一小部分人的事;还有人认为它们是与目前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的,是旧体制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甚至认为是对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禁锢和阻碍;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说教,用市场规则调整一切资源,包括人的思想、行为等足够了,认为社会的主旋律已由思想、政治方面转变为经济发展,用发展经济来代替一切工作,淡化、轻视思想意识领域的所有工作,企图以物质方面欲求的满足模糊人们精神领域的崇高追求等等。因此,如何认识理解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德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充分贯彻实行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极为重要。
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之处
(一)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不管是传统的“德治”教育,还是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它是通过政治达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政权稳固的目的。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德治”被认为是统治的最高境界,所谓“有党德行,四国顺之”(《诗经》中《大雅·抑》),就是说国君如果倡行德治,“则天下顺从其政”。及至秦汉以后,出于统治的需要,既使是暴虐、昏庸、荒淫的帝王,都不愿舍弃“德治”的旗帜。可见,“德治”的宣传是统治的需要,是实现“治”的根本。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真正意义上的“德”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只是一种理想化,实际上以“人治”代替了“德治”。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把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和信仰体统传输和贯穿到社会成员的任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成员对现政权的支持和认同,体现其合法性。现代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基础,二是社会支持基础。其中后者的核心就是社会大众对某一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这种支柱基础越强,国家地位就越稳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有理性、有思想、有信仰的社会群体,在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政权要时刻保持其对全社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就必须不断地维持和增强其与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赢得最广泛的政治认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人民的信任,增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在重践行、崇尚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基本道德原则和目标上一致
中国传统的“德治”教育在对人的要求中已将其提高到宇宙观的高度来认识,如将王权的存在上升为天意,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仁、义、礼、智、信”是一种共同的“德治”要求,且有层次之分,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规范次序,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家国一统也以“礼”来约束等级秩序,“礼”已成为社会有序运转和政治稳定的根本。“无礼则上不能使下,而下不能奉上,何以为国”。以孝悌、忠恕作为修身要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最终达到修齐治平的目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一种对国家、社会高度责任感的体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反映了一种至高的人格境界和道德情操。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创新改革、爱国献身历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孜孜追求,也是向往“君子”的人们持久不懈地修养和锻炼的内容。正是因为有一批批仁人志士的践行,中国传统“德治”教育的精华内容才得以渗透在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支柱,也是传统中国文化在处理个人成长、个人与社会、与他人关系所遵从的规范。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对人的发展方向、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方面的要求。主要围绕公民教育、信念教育、意识教育进行,公民教育的核心是公民道德和荣辱观,信念教育的核心是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意识教育的关键是灌输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自立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等,通过这方面的教育,达到规范政治、规范社会和文化的效果。在社会成员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理解自身的价值、意义、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前提下,有效地将实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结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途和命运相结合,进而使人的发展不断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不管是传统的“德治”教育,还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从人性的根本出发认识人的思想,使政治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完善紧密结合,融于一体,使人易于接受。当然,作为“德治”的倡导者或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践行行为,使其教育理论对人们思想、行为模式的形成影响重大。
二、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点
(一)形成过程和体现形式不同
传统的“德治”教育,主要是以早期儒家思想为主,并对法家、道家、佛教等思想进行有益吸收,形成后来日渐成熟的大儒家伦理思想,它的内容是人本主义的,也是博大的、精深的,但其形成后,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内容成为禁锢约束人的思想的教条。“
传统的“德治”教育是建立在封建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自成一体。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是“德治”的基层单位,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的家族。因此,“德治”教育的内容类似于一个内部纪律、约定,实施的过程也就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完全以个体的自我修行、觉悟和良知来体现。德治”的表现形式其实是人治主义的,随意性较大,容易以个别人的意志为意志。它经过了孔子的“仁”学,孟子的“四端”说、由黄老之说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由经学而玄学,及至儒、佛融合,宋明理学最后发展到极致。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等。它是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并不断被证明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国民进行教育的首要内容。与此同时,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成长方向相一致,其目的明确,易于被普遍认同。
(二)目的和服务对象不同
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教育,其最终目的和服务对象是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以对广大人民群众严格的约束、限制来维护少数人的特权,浸渗着“奴役”、“奴化”思想。它调整的是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
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政权体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在这里,思想政治的作用主要是灌输社会主义理论,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教育的任务就是保持社会主义信念在人们心中的优势地位,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西化”的渗透,以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内容涵盖范围有区别
传统的“德治”教育主要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是在知识分子中进行,即接受过教育、努力修身的“君子”中进行灌输。而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生态伦理问题、环境伦理等。这一变化是随着人们对生存空间的拓展、延伸和关注,人类对空间利用能力不断增强而显现的。同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社会主义公民,在接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反映执政者意志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只能是主流,与主流意识相悖者,就会遭到排斥,难以立足。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行各业。全社会的思想都要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上,这是全民族的发展大事。
三、传统的“德治”教育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崇尚礼仪的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特别重视礼仪,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倡导道德教化,且十分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在古代,我们的祖先特别提倡“学至乐”,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创史”,就是说高尚的行为,既要符合通德原则,又要充满感情。孔子也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德修养放在学业的首位。除了浸渗着等级观念的一些内容外,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继承和弘扬。如“孝”、“悌”观念,在古代仅对家庭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逐步丰富、由家庭范围拓展到社会其它的人际关系之中,传统社会将其极端化,将“事君不忠”、“作战不勇”、“待人不信”等统统归入“孝”的范畴,甚至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其尊敬他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在与人交往中常怀谦让之心、理解宽容之心,以敬畏的心态做事等美德。
(二)宽厚济人的“仁爱”思想
儒家的“仁”的思想虽然有许多糟粕性的东西,如追求复古主义、等级制度,过分强调“复兴周礼”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追求“刚毅木讷”的人格,强调内敛的人格取向等等。但优秀的“仁爱”思想对今天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积极的意义。如“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已视人,平等待人的思想;克已爱人的思想;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的思想。目前在德育教育中,要进一步发挥这种优秀的思想精华,培养学生忍耐、宽容、无私、乐观、尊重、诚信、合作等优秀的心理品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其良好的心灵。
(三)整体重于个人,重义轻利的观念
中华民族形成的特有的凝聚力向心力,具体体现在政治与伦理领域中,是以群体、整体为主,个人从属于整体的观念。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了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民族为重,表现出克已、利他的整体主义。这种整体观念在传统社会中虽有维护剥削阶级统治,忽视、抹杀人的个性的消极一面,但也培养了华夏子孙的爱恋中华、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这种道德感情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或为民族大义,或为社会正义。当前要大力通过这方面的道德教育,培养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主体的健全人格,塑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四)阳刚精神,浩然正气
儒家文化中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认为做一个人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知识、能力。对于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晨而不暇食,仲尼的发奋忘食,颜子的欲罢不能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崇备至,大力倡导。这种使人胜不骄、败不馁、安不懈、危不惧,锐意进取、永不停顿的浩然正气陶冶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情操,塑造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种阳刚精神、浩然正气是靠个人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的结果,是靠人对真理与正义的把握而形成的内在自觉,更是靠传统民族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
(五)学而不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古代儒家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提升健康的人格,有着许多名言。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他们所倡导的学习大方态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学习方法掌握了,自学能力提高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了,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学习成了每一个人自主自觉的生活方式、情感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动力,那么,提升人格、提高修养、开发智能、和谐发展的社会风气就能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572.
[2]斯大林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79:341~342.
[3]张蔚萍.思想政治工作史[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28.
[4]刘少奇选集(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5:90.
[5]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6]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50.
[7]张耀灿,徐志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增刊).
[8]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文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99:396.
[10]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24~125.
[1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12]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8.
[13]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7.
[14]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
[1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7: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