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经过长期音乐教育的时间和艺术教育研究的科学总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本世纪初就写入了国家的音乐教学指导文件-《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近年来,“新课标”虽经修订完善,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始终是坚持不动摇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无疑说明了它是我们基础音乐教育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 音乐审美;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基本理念,是抽象的,但又是必须贯彻执行的。因此,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更好地体现它,实践它,就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人类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音乐及其功能价值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音乐净化论”到马克思关于音乐审美问题的论述;从孔子的“成于乐”思想和“六艺”教学实践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理论,都对音乐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和评价。虽然这些先哲名家论述的时间跨度达千年之久,但是他们共同的理论支撑点却惊人的相似,即都通过音乐在审美方面的功能,最终将音乐纳入美育范畴,以至成为整个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有分析,有批判地继承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文明构建的成果,将美育理论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基本表述方式写进了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指导性文件-音乐教学大纲。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但是,音乐教育的美育性质却始终没有动摇,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教育,只有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才能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但是,人类的认识永远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在教改实践中,展开了基础音乐教育是应该以音乐双基训练(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还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大讨论。通过充分的辩论,更多的音乐教师以大量的教改经验,肯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为核心,而音乐的双基训练则必须通过音乐审美来进行。在进入全球渐趋一体化的21世纪,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了。在新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科学地总结了多年音乐教学改革的经验,在肯定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的基础上,增添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首要的基本理念,写进了新课标。
由此可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是人类长期音乐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形势下对音乐教育本质认识的提升和发展,它凝聚着无数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最后经一批专家研究,以教学指导文件的形式将它总结和表述了出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一项研究成果与原有的“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在认识上有了新视角,新内涵,确实是理论上的创新。但它的取得不是靠个人的苦思冥想和少数人短期研究出来的,而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基本音乐教育理念。
二、音乐本体属性的回归
音乐是以有组织的音响在时间里展现,通过人的听觉感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到今天,不能靠它本身的结构原理,也不是靠人类对于它的理性认识,而是依靠它本体所独具的审美属性。
音乐是一种艺术美,它以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调性,曲式,和声,复调等许多表现手段,编织出特殊的音响符号,通过表演和传播途径由听觉进入人的大脑后,不仅产生了愉悦和美感,而且可以表达并激起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人能够从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完善。产生这些功能效应的根源,不是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耐心的理论说教,而是源自音乐美的艺术魅力,这就是音乐最本质的属性。有了它,音乐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反之,如果音乐失去了审美的品质,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积极效果,而且还会产生影响身心健康等负面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必须重视和尊重音乐的美学规律,遵循“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科学法则来进行教育教学。
但是,回顾以往的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有些环节,有些地方出现过某些违背音乐审美规律的的做法,例如过分强调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有些教材美感淡薄,在教学方法上说教多,没有充分展示和激发音乐的美感,将音乐课等同于一般知识文化课,以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了厌烦音乐课的逆反心理。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指导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的提出,正是对忽视音乐的美学品格和音乐教育可能产生(实际上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一些违背音乐审美规律的矫正,是音乐本体审美属性的回归,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体现。和以往的音乐教学大纲中“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等论点相比,不再是单纯的范畴界定和概念的阐述,而是在对原有美育思想肯定的基础上,凸现了审美层次的实践性,也明确了整个音乐教学的基本驱动力和行为准则。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充分说明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确立,不是简单对音乐审美教育的认同,更不是“换汤不换药”式的文字游戏,而是在找回了音乐审美本体属性基础上的认识飞跃。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造就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培养目标。普通中小学属义务教育阶段,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素质教育,这是人人皆知的普通真理。
作为中小学常设必修学科的音乐课,无疑应该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引自《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所有这些,都是音乐审美教育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也都是音乐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标志。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使这些未来的“四有”新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所以素质教育既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因此,音乐课必须要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服务,它不应该是培养音乐人才的专业技术课,而应该通过自身的审美教育优势来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要实现此总目标,就必须端正教学观念,从音乐课的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必须摈弃艰深音乐知识的传授,避免艰辛的技能训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审美感受体验,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等途径充分领略音乐所蕴涵的艺术美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为真善美的音乐所感动,所熏陶,从而产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期达到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最终目标。
由此可见,音乐课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通过自身的美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体现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从素质教育方面来看,它是造就人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其中,美育是重要的手段,通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反之,短缺音乐的教育,或忽视审美的音乐教育,都会给素质教育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不良的后果。
四、深入教学改革的要求
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了,无论是在教学指导思想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但是,随着时代前进步伐的加快,随着整个国民教育所肩负培养合格现代人才任务的加重,音乐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音乐教学改革涉及的面很广,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是,只要抓住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个根本,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迎刃而解。
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只有明确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才能从源头上找准和确定基础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理定位,也才能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去思考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去妥善处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与音乐教育有关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只有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原则,才能更加重视各种音乐教材的艺术质量,从而选取到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审美价值的合格教材。既可以避免劣质音乐流入课堂,又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使用统编出版的音乐教材,也需要按照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来分析理解和使用。
在教学方法方面:只有通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考,才能按照音乐教育的特点改进教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以尽可能优美的范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唱欲望;以规范的伴奏(即使是即兴的)来引导学生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好歌曲;以优质的播放工具和正确的操作,获得美好的音乐效果,来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和水平等都不失为成功的经验。这种经验的共同点就是将音乐审美作为教学的中心来安排和处理的。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因地制宜地根据音乐审美活动的规律和法则来思考我们的教学实践,就一定能够寻求到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应该说,基础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由还有一些,但是从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教学理念是长期音乐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充分的感性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的认识提升。因此,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前言成果。对它的学习和实践,无疑有利于我们从本质上掌握音乐教育的规律,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改革,以促进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感受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起点
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人和人们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起点。
音乐审美教育的起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主要表现为感知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等音乐语言要素中的美感,辨别生活中各种音乐现象的美与丑,体验音乐享受的感情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感觉能力,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对比,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如:在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多媒体先出示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在诗的左端配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然后聆听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音乐,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感受中,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去感受音乐,使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2.鉴赏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
鉴赏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切实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在音乐鉴赏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最为重要。审美情趣是理解和评价音乐现象的审美特点的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学生就美去丑,趋于高尚,排斥庸俗的思想武器。近几年来的流行音乐夹杂着一些不良的因素,对学生音乐审美的趣味性冲击很大。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强有力的手段,自然担当着纠正学生不良的审美趣味,引导他们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现象,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的重大责任。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学生对一定音乐现象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
3.表现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进行情感交流,并享受到美的愉悦。动,是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表现能力的最佳方式。动,包括耳动---用心听,感知,听辨音乐;喉动---用心去表演朗读、表达、歌唱;眼动---凭借视觉看乐谱,有理解的神、情、意的表露;手动---有情感地体验音乐的起伏变化,即兴指挥,奏乐,动作表演,即兴编舞等;脑动---用脑去感知、体验、分析、理解、记忆、想象、联想、思维、用脑去指挥全身各器官按音乐的规律去感知,做到全身心和谐地投入,在音乐美的感染之中动情地歌唱,感人地演奏,协调地舞蹈,着迷地欣赏。“动”的范围涉及思维、语言、形象等多方面。这就是表现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魅力所在,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手段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教学中应通过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掘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
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过程的归宿。学生音乐创造才能的培养和发展,都需要在丰富的音乐欣赏活动和音乐表现环境中得以实现,激励学生表现音乐,发展其音乐创造才能,不但创造出多彩的音乐世界,而且也创造出具有丰富情感的音乐审美主体,同时又是对学生是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判断的极好检验。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在教学中,要根据音乐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是综合性的,例如诗歌,散文,绘画,甚至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或小舞蹈等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决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指令,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教学基本理念。它提示给我们的指导原则普遍适用于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它的潜能效应有待我们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去开发,以促进音乐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2] 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3] 廖乃雄.《关于音乐教育的思考》[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4] 张前主编.《 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5] [吴文漪.《思维.情感于音乐教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版.
作者简介:段小伟男(1966-),籍贯:安徽阜阳,讲师。广东肇庆学 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钢琴教学法。
关键词 音乐审美;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基本理念,是抽象的,但又是必须贯彻执行的。因此,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更好地体现它,实践它,就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人类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音乐及其功能价值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音乐净化论”到马克思关于音乐审美问题的论述;从孔子的“成于乐”思想和“六艺”教学实践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理论,都对音乐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和评价。虽然这些先哲名家论述的时间跨度达千年之久,但是他们共同的理论支撑点却惊人的相似,即都通过音乐在审美方面的功能,最终将音乐纳入美育范畴,以至成为整个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有分析,有批判地继承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文明构建的成果,将美育理论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以“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基本表述方式写进了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的指导性文件-音乐教学大纲。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修订,但是,音乐教育的美育性质却始终没有动摇,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教育,只有按照音乐审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才能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但是,人类的认识永远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基础音乐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在教改实践中,展开了基础音乐教育是应该以音乐双基训练(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还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大讨论。通过充分的辩论,更多的音乐教师以大量的教改经验,肯定了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为核心,而音乐的双基训练则必须通过音乐审美来进行。在进入全球渐趋一体化的21世纪,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了。在新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科学地总结了多年音乐教学改革的经验,在肯定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的基础上,增添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首要的基本理念,写进了新课标。
由此可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是人类长期音乐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形势下对音乐教育本质认识的提升和发展,它凝聚着无数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最后经一批专家研究,以教学指导文件的形式将它总结和表述了出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一项研究成果与原有的“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在认识上有了新视角,新内涵,确实是理论上的创新。但它的取得不是靠个人的苦思冥想和少数人短期研究出来的,而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基本音乐教育理念。
二、音乐本体属性的回归
音乐是以有组织的音响在时间里展现,通过人的听觉感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它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到今天,不能靠它本身的结构原理,也不是靠人类对于它的理性认识,而是依靠它本体所独具的审美属性。
音乐是一种艺术美,它以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调性,曲式,和声,复调等许多表现手段,编织出特殊的音响符号,通过表演和传播途径由听觉进入人的大脑后,不仅产生了愉悦和美感,而且可以表达并激起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人能够从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完善。产生这些功能效应的根源,不是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耐心的理论说教,而是源自音乐美的艺术魅力,这就是音乐最本质的属性。有了它,音乐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反之,如果音乐失去了审美的品质,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积极效果,而且还会产生影响身心健康等负面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必须重视和尊重音乐的美学规律,遵循“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科学法则来进行教育教学。
但是,回顾以往的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有些环节,有些地方出现过某些违背音乐审美规律的的做法,例如过分强调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有些教材美感淡薄,在教学方法上说教多,没有充分展示和激发音乐的美感,将音乐课等同于一般知识文化课,以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了厌烦音乐课的逆反心理。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指导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的提出,正是对忽视音乐的美学品格和音乐教育可能产生(实际上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一些违背音乐审美规律的矫正,是音乐本体审美属性的回归,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体现。和以往的音乐教学大纲中“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等论点相比,不再是单纯的范畴界定和概念的阐述,而是在对原有美育思想肯定的基础上,凸现了审美层次的实践性,也明确了整个音乐教学的基本驱动力和行为准则。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充分说明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确立,不是简单对音乐审美教育的认同,更不是“换汤不换药”式的文字游戏,而是在找回了音乐审美本体属性基础上的认识飞跃。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造就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培养目标。普通中小学属义务教育阶段,其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素质教育,这是人人皆知的普通真理。
作为中小学常设必修学科的音乐课,无疑应该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引自《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所有这些,都是音乐审美教育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也都是音乐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标志。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使这些未来的“四有”新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所以素质教育既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因此,音乐课必须要为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服务,它不应该是培养音乐人才的专业技术课,而应该通过自身的审美教育优势来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要实现此总目标,就必须端正教学观念,从音乐课的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必须摈弃艰深音乐知识的传授,避免艰辛的技能训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审美感受体验,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等途径充分领略音乐所蕴涵的艺术美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为真善美的音乐所感动,所熏陶,从而产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期达到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最终目标。
由此可见,音乐课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通过自身的美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体现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从素质教育方面来看,它是造就人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其中,美育是重要的手段,通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反之,短缺音乐的教育,或忽视审美的音乐教育,都会给素质教育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不良的后果。
四、深入教学改革的要求
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了,无论是在教学指导思想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但是,随着时代前进步伐的加快,随着整个国民教育所肩负培养合格现代人才任务的加重,音乐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入的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音乐教学改革涉及的面很广,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但是,只要抓住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个根本,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迎刃而解。
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只有明确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才能从源头上找准和确定基础音乐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理定位,也才能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去思考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去妥善处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与音乐教育有关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只有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原则,才能更加重视各种音乐教材的艺术质量,从而选取到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审美价值的合格教材。既可以避免劣质音乐流入课堂,又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使用统编出版的音乐教材,也需要按照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来分析理解和使用。
在教学方法方面:只有通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考,才能按照音乐教育的特点改进教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以尽可能优美的范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唱欲望;以规范的伴奏(即使是即兴的)来引导学生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好歌曲;以优质的播放工具和正确的操作,获得美好的音乐效果,来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和水平等都不失为成功的经验。这种经验的共同点就是将音乐审美作为教学的中心来安排和处理的。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因地制宜地根据音乐审美活动的规律和法则来思考我们的教学实践,就一定能够寻求到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应该说,基础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由还有一些,但是从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一教学理念是长期音乐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充分的感性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的认识提升。因此,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现阶段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前言成果。对它的学习和实践,无疑有利于我们从本质上掌握音乐教育的规律,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改革,以促进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感受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起点
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人和人们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音乐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起点。
音乐审美教育的起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主要表现为感知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等音乐语言要素中的美感,辨别生活中各种音乐现象的美与丑,体验音乐享受的感情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感觉能力,在音乐审美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对比,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的角色。如:在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多媒体先出示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在诗的左端配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然后聆听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音乐,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感受中,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去感受音乐,使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2.鉴赏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
鉴赏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切实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在音乐鉴赏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最为重要。审美情趣是理解和评价音乐现象的审美特点的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是学生就美去丑,趋于高尚,排斥庸俗的思想武器。近几年来的流行音乐夹杂着一些不良的因素,对学生音乐审美的趣味性冲击很大。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强有力的手段,自然担当着纠正学生不良的审美趣味,引导他们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现象,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的重大责任。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学生对一定音乐现象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
3.表现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进行情感交流,并享受到美的愉悦。动,是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表现能力的最佳方式。动,包括耳动---用心听,感知,听辨音乐;喉动---用心去表演朗读、表达、歌唱;眼动---凭借视觉看乐谱,有理解的神、情、意的表露;手动---有情感地体验音乐的起伏变化,即兴指挥,奏乐,动作表演,即兴编舞等;脑动---用脑去感知、体验、分析、理解、记忆、想象、联想、思维、用脑去指挥全身各器官按音乐的规律去感知,做到全身心和谐地投入,在音乐美的感染之中动情地歌唱,感人地演奏,协调地舞蹈,着迷地欣赏。“动”的范围涉及思维、语言、形象等多方面。这就是表现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魅力所在,表现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手段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在教学中应通过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掘学生的审美创造潜能。
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过程的归宿。学生音乐创造才能的培养和发展,都需要在丰富的音乐欣赏活动和音乐表现环境中得以实现,激励学生表现音乐,发展其音乐创造才能,不但创造出多彩的音乐世界,而且也创造出具有丰富情感的音乐审美主体,同时又是对学生是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判断的极好检验。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在教学中,要根据音乐的表现引导学生进行二度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是综合性的,例如诗歌,散文,绘画,甚至一个自编的小故事或小舞蹈等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决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指令,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教学基本理念。它提示给我们的指导原则普遍适用于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它的潜能效应有待我们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去开发,以促进音乐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2] 见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3] 廖乃雄.《关于音乐教育的思考》[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4] 张前主编.《 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5] [吴文漪.《思维.情感于音乐教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版.
作者简介:段小伟男(1966-),籍贯:安徽阜阳,讲师。广东肇庆学 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钢琴演奏,钢琴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