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究其原因,人力资本投资城乡差异是其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河南城乡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差异较大,并有逐渐扩大趋势,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治,将直接影响到河南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二元结构;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改革先于城市,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农村的发展又很快落后于城市。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但众多学者能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政府的财政政策制定和财政投资支出都具有较强的城市偏向性,这使得 "三农"问题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
一、综述
(一)人力资本相关研究文献及研究意义
许多学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做了研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W.Shultz)是第一个系统论述人力资本的学者。他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说明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罗默(P.Romer)从技术进步的视角解释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如果一个国家用于研究与开发的人力资本投资少,或已有的人力资本过于贫乏,那么,该国经济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卢卡斯(R.Elucas)拓宽了人力资本形成途径,认为边干边学也能形成人力资本。在我国,李建民从人力资本的要素和效率的生产功能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机理,他指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中国如果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期中全面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就有可能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使得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总量更加充足、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更加提高、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更加发展。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收入分配不公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公众的高度重视。我国最新基尼系数达到0.64,收入差距程度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水平。有学者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被边缘化。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的原因。农村出现的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如"看病难,看病贵"、"留守儿童"、"青壮年空巢化"等都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体现。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少、分布不均、积累速度慢、投资不足,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人力资本补给困难,如农口大学生毕业后到农口单位工作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河南省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与全国的差距
(一)文化教育及娱乐服务的投资差异
1993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教育与娱乐服务投资为136.80元/人,是农村居民的3.49倍。2007年,该项投资差距为4.41倍,城乡投资差距呈扩大趋势。
(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差异
1993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投资为50.01元/人,是农村农民的2.21倍。2007年,该项投资差距为3.62倍,城乡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差异
1993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交通通信投资为49.29元/人,是河南农村居民家庭的5.62倍。2007年,该项投资差距为3.19倍.城乡之间相对差距虽然缩小,但绝对差距从1993年的40.52元/人扩大到2007年的588.87元/人。
三、二元结构下投资差异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在城乡隔离的制度及由此决定的就业制度有所放松的情况下,农村青年还可以到城市打工,而许多地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是老人、儿童、妇女、多病者或没有进取心、责任心、游手好闲的青年,这些人群留在农村,不仅不可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支持,反而会增加农村发展的成本和负担。如此以来,农村教育投资产出的大学生以及青壮年劳动力,都涌向了城市,为城市的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大多从事的职业或工种地位低、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具有不稳定性和临时性,难以融入城市,从而强化了城市分割和社会分层,又进一步的拉大了城乡差距。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高低与其人均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不论是城镇居民家庭还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高,人力资本投资也高;反之亦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快速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
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第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第二,增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增加农村医疗保健机构,传播医疗卫生信息,普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完善基本卫生保障设施和安全饮水设施。第三,淡化或消除城乡户籍制度,最大化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就业信息网络,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还要实行对农村的转移补贴等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多元化,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敏,徐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探析[A].安徽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3,(4):26-29.
[2]杨国勇.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6-18.
[3]王迅.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J].农业经济问题,2008,(4):35-38.
[4]陈鸿彬,王兢.河南城乡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分析[A].河南郑州:河南财经学院,2010,(1):38-41.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差异;二元结构;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改革先于城市,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推进,农村的发展又很快落后于城市。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但众多学者能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政府的财政政策制定和财政投资支出都具有较强的城市偏向性,这使得 "三农"问题已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
一、综述
(一)人力资本相关研究文献及研究意义
许多学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做了研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W.Shultz)是第一个系统论述人力资本的学者。他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说明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罗默(P.Romer)从技术进步的视角解释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如果一个国家用于研究与开发的人力资本投资少,或已有的人力资本过于贫乏,那么,该国经济就不可能快速发展。卢卡斯(R.Elucas)拓宽了人力资本形成途径,认为边干边学也能形成人力资本。在我国,李建民从人力资本的要素和效率的生产功能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机理,他指出,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中国如果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期中全面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就有可能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使得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总量更加充足、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更加提高、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更加发展。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收入分配不公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公众的高度重视。我国最新基尼系数达到0.64,收入差距程度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也超过了发展中国家水平。有学者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被边缘化。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的原因。农村出现的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如"看病难,看病贵"、"留守儿童"、"青壮年空巢化"等都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体现。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少、分布不均、积累速度慢、投资不足,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村人力资本补给困难,如农口大学生毕业后到农口单位工作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河南省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与全国的差距
(一)文化教育及娱乐服务的投资差异
1993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文化教育与娱乐服务投资为136.80元/人,是农村居民的3.49倍。2007年,该项投资差距为4.41倍,城乡投资差距呈扩大趋势。
(二)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差异
1993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投资为50.01元/人,是农村农民的2.21倍。2007年,该项投资差距为3.62倍,城乡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差异
1993年,河南城镇居民家庭交通通信投资为49.29元/人,是河南农村居民家庭的5.62倍。2007年,该项投资差距为3.19倍.城乡之间相对差距虽然缩小,但绝对差距从1993年的40.52元/人扩大到2007年的588.87元/人。
三、二元结构下投资差异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在城乡隔离的制度及由此决定的就业制度有所放松的情况下,农村青年还可以到城市打工,而许多地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是老人、儿童、妇女、多病者或没有进取心、责任心、游手好闲的青年,这些人群留在农村,不仅不可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支持,反而会增加农村发展的成本和负担。如此以来,农村教育投资产出的大学生以及青壮年劳动力,都涌向了城市,为城市的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大多从事的职业或工种地位低、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具有不稳定性和临时性,难以融入城市,从而强化了城市分割和社会分层,又进一步的拉大了城乡差距。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高低与其人均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不论是城镇居民家庭还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高,人力资本投资也高;反之亦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快速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
要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第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力度。第二,增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增加农村医疗保健机构,传播医疗卫生信息,普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完善基本卫生保障设施和安全饮水设施。第三,淡化或消除城乡户籍制度,最大化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就业信息网络,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还要实行对农村的转移补贴等惠农政策,使农民收入多元化,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敏,徐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探析[A].安徽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3,(4):26-29.
[2]杨国勇.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6-18.
[3]王迅.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J].农业经济问题,2008,(4):35-38.
[4]陈鸿彬,王兢.河南城乡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分析[A].河南郑州:河南财经学院,2010,(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