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愉悦,收获快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赋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给予他们快乐。而当前很多老师都忽略了学生的快乐,一味地传授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学校的考绩,家长的期盼等等,一些无形的压力,捆住了教师的手脚,让他们在无意中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以至于有些孩子开始厌学,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后果。其实,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快乐是非常简单的。
  【关键词】人格魅力 教学活动 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89-01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与人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双倍增加。学生时代是人生最需要快乐的时代,没有快乐的校园如同没有阳光的苗圃,是令人悲哀的;没有快乐的课堂就如同没有水和氧气的池塘,是令人窒息的。所以,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寻找快乐的人,是一个善于与学生分享快乐的人,并且让学生在这快乐的过程中知识得到丰富,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塑造,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如何能达到这一境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乐于接近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所以语文教师要有高雅的气质修养,时时刻刻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而且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和学生相处时,应该有爱心和童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带着一颗爱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的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这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更体现在课后批改作业的一圈一点,一笑一颦,或一次轻声的问候,或一次亲切的抚摸,这些都可改变你在学生中的印象,你做到了这些,学生才能佩服你、敬重你,接近你、喜欢你,并且喜欢你的语文课,喜欢和你分享快乐。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我想,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如孔子所说每日三省吾身,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是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爱戴,学生才乐于接近。
  二、创设情境教学,和学生分享快乐
  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的语言,中国的文学思想更是博大精深。学语文就要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多姿多彩,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工具。而千姿百态、浩如烟渺的文学作品更是引人入胜,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吸引学生认识语文,从而产生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课堂,教师要充满激情,有目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比如在教学《黄河颂》这首诗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黄河雄浑豪迈的气势,体会诗歌热情奔放,雄健有力的特点,达到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目的。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波涛滚滚的黄河画面,并配乐朗诵这首诗歌。为了营造这种氛围,我让学生全体起立,在雄浑的乐声里,在动人的画面前,激情朗诵。那节课上学生们激情澎湃,兴趣盎然,快乐无穷。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快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其在学习中,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思考的乐趣。如果能把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玩”中,必然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穿插一些语文活动,引进游戏、音乐、绘画、操作、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创造积极主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学到语文知识,锻炼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我在语文课上经常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钢笔书法比赛,平时就多强调写好字的重要性,对学生练字提出要求,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现场比赛,看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并把较好的张贴出来,供同学们观摩、学习。除此之外,还可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语文知识比赛、课文续写改写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的发展,体验到成功感和自豪感,那么他的快乐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源泉,在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自然就成为分享他们快乐的第一人。
  四、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得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让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经教过一个差班的语文,当时班上极大部分同学的语文不及格,平均成绩只有40多分。钱老师第一次教学生写作文,题目是《我的一家》,只提两点要求:一是题目写在第一行的中间,二是要分段,家里有一个人写一段,要大家放手写。作文批好后发下来了,学生们都大吃一惊,差不多个个都是八、九十分的高分,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十分意外。钱梦龙老师说:“你们的作文都符合老师的两个要求,当然应该得高分。以后每次作文我都提一两个要求,只要你们能做到,也都能得高分。大家只管大胆地去写。”以后同学们都非常愉快地按照钱老师的一个一个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放手去写,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毕业时的语文成绩竟超过了原先的优秀班!钱老师的这一做法对我触动很大,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学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我没有必要拿放大镜放大学生的过错,吹毛求疵,大呼小叫。这样既让自己难过,又伤了学生的心。而应该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不失时机、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鼓励、进行赞美,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还有什么比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宝贵的吗?没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小学语文的园地里,我将和学生们一起耕耘,一起收获,让他们和快乐一起飞翔。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设计一种可以用于储存收集来自可再生能源能量的超级电容器电极,以确保能源的可持续性,同时可以减少因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和漏油而造成的空气和水污染。第二个问题是研发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可以用于降解由于工业废物和漏油污染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了研发一种可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我们通过原位水热聚合的方法,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新颖的3D的三元复合材料,即石墨烯-Fe3O4-聚苯胺(rGO/Fe3O4/PANI)复合材料以及具有核/壳结构的MnO2纳米棒和聚苯胺(MnO2@PANI)的
【中图分类号】G6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0-01  一、政策介绍和研究背景  (一)政策介绍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體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该阶段的数学学习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数学水平。为了使学生能够一直良好的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时期应当注意提高数学教学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基于此,应当注意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数学知识学习。但目前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并不是非常的科学、合理,导致课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情感意识是学生综合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认识到新课改环境下情感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取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环境 初中历史教学 学生情感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关心和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没有天生的差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原因复杂,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智力方面的、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文章分析学生的差异产生的原因、特征,提出进行差异教育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差异教育 切入点
期刊
【摘要】Policymakers use taxes both to influence market outcomes and to raise revenue for public purpose.As a large part of a country’s economy,tax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a country’s developed ec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一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并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教学设计对初中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笔者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創新能力的具体策略,旨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系统且复杂的学科,而学生为了能够学好地理则需要读懂图表。然而,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并不注意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水平。本文具体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  【
期刊
【摘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有重大意义。在各级行政、电教和教研部门及学校等单位和专家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已顺利完成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各项组织工作,并顺利完成部级优课评审工作。边远省份有很多相似点,本文以青海省为例,通过分析活动的开展情况,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开展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取灵活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