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尚往来是中国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过年送礼已不仅仅是人文风俗,也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春节送礼攀比之风盛行,由此滋生的腐败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
虽然每到过年,人们都不免怅然若失地感叹诸多传统过年习俗日渐消失,越来越没有年味,但一项传统却顽强地坚持下来,那就是送礼。中国人素来重视人情往来,趁着过年,“送礼情节”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过节送礼 礼轻情意重
送礼本来只是一种传达感情的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把送礼的含义曲解。“一年未见,见面怎么能空手呢?”“礼多人不怪嘛!”“多走动走动,总有用着人家的时候!”这些都是人们对送礼行为脱口而出的解释。其实,亲朋好友之间,礼物就是为了联络和保持感情,可一旦把礼物物质化,情感也就会跟着变味。礼尚往来,本来是一个极具人情味的词语,后来被演变成为“规矩”,因为“一来”是肯定要“二去”的。当感情成了交易,也就毫无温情可言了。
家住宝安区的黄小姐说,她们家去年就收到一大推礼品,水果篮、烟酒、滋补品之类的礼品占了都快一个房间,这些礼品的外包装都很华美,有的还是木盒纸箱,但拆开来也就那么点东西。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去其他亲友家时,把这些礼品再转送他人,虽然觉得不太好,但放在家里也很占地方。说起来,现在过年送礼都像在走形式,是面子工程。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但“礼轻情意重”的情感表达似乎更趋于商品价值的范畴了。
据有关调查,逢年过节的礼品经济中,部分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送礼的数额,远远高于给父母、亲戚、朋友送礼,在人数上占优势的普通市民,前者往往是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厚礼,或者商场优惠卡及其他价格高昂的物品。而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礼物的价值大多在100元到300元之间,重在表达心意。但有时却不得不为送什么而头疼,想好了要送什么还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经济状况。
送礼的确会拉动GDP增长,这是家庭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礼品为媒介所达成的人际联系却并不能以此来估算投入与产出,因而在考虑自身经济范围的基础上选择更合乎收礼人心意,又不会太贵重的礼品,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衣锦还乡 “体面”回家
过年回家,也是高支出、礼金红包大比拼的时候。过年回家吗?临近春运,这句话铺天盖地袭来,让很多离乡在外的人觉得恐慌和无奈,他们大多数是普通上班族,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积蓄,回家过个年,又变得“身无分文”,回家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对亲戚老少聊表“心意”。有时甚至会被与同辈作比较,谁给的红包多谁给的少,这种不良风气让很多低收入阶层倍感压力。
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过得好,哪怕在外面受再多的累、吃再多的苦,只是为了能让那些关心自己的人安心而已。过年回家难免会“被比较”,人家闺女在做什么好工作,人家儿子月薪上万等,这些压力无形中让部分人回家前花不少金钱买名牌、买名表,使并不属于这个消费层次的人们背负上了沉重的负债。
朱先生说,今年买了房要还房贷,过年回家还要订婚,给女方家带礼品,用钱的地方太多,他几乎周转不过来。月薪6000元,只能从生活费中省。朱先生的经历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有人在外辛苦劳作,攒下一些钱,过年那几天东家跑跑,西家转转,又不能空手,好的礼品送上,走时还要再给点“心意钱”,如此“肆意挥霍”,也是心酸至极。
几千的工资除了吃住、生活消费,一年下来,所剩无几。有调查显示,未婚族平均过年回家花销在10000元左右,如果有了对象,花费则需要更多,去看女方家人,好烟好酒,珍贵礼品奉上,才能博得对方家人的认可。如此一说,倒是真同情那些“恐归族”,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能“体面”地回家。更有甚者,临近过年四处借钱回家。
薪资不高,物价飞速上升,在不能承受的经济消费上,还要装体面,慷慨“送礼”,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年轻人应该做务实的带头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放正心态,不拘泥钱财礼品的亲友团聚才是过年回家的人情真谛。
过年依旧 “心意”不再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虽调侃,却包含着难以言说的苦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不肯让别人看低,更不肯让父母失望,不光要回家,还要体面地回家。回到家,父母长辈,外甥侄女都要准备个红包,给多了,囊中羞涩;给少了,愧对父母。
“过年回家光是送礼就花了我两个月的工资,老家的同学朋友结婚生子时没赶上回来,过年去看望他们,份子钱还是一样要补上。难得回家一趟,双方父母都要顾及到,给个一千两千还觉得愧疚,还有侄子、外甥,才几岁,抢着要一百元,现在过年回去压力真大。”
过年送礼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有褒有贬。“礼”成为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词语,送礼也许觉得有面子。但仅为了收获更多的利益,而失去送礼原本应该有的祝福,的确得不偿失。
过年是我们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传统节日,送礼更是为过年锦上添花,使过年更具有独特的味道。如果过年送礼只送心意,简单纯朴点,相信这样的年一定更有韵味。
虽然每到过年,人们都不免怅然若失地感叹诸多传统过年习俗日渐消失,越来越没有年味,但一项传统却顽强地坚持下来,那就是送礼。中国人素来重视人情往来,趁着过年,“送礼情节”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过节送礼 礼轻情意重
送礼本来只是一种传达感情的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把送礼的含义曲解。“一年未见,见面怎么能空手呢?”“礼多人不怪嘛!”“多走动走动,总有用着人家的时候!”这些都是人们对送礼行为脱口而出的解释。其实,亲朋好友之间,礼物就是为了联络和保持感情,可一旦把礼物物质化,情感也就会跟着变味。礼尚往来,本来是一个极具人情味的词语,后来被演变成为“规矩”,因为“一来”是肯定要“二去”的。当感情成了交易,也就毫无温情可言了。
家住宝安区的黄小姐说,她们家去年就收到一大推礼品,水果篮、烟酒、滋补品之类的礼品占了都快一个房间,这些礼品的外包装都很华美,有的还是木盒纸箱,但拆开来也就那么点东西。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去其他亲友家时,把这些礼品再转送他人,虽然觉得不太好,但放在家里也很占地方。说起来,现在过年送礼都像在走形式,是面子工程。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但“礼轻情意重”的情感表达似乎更趋于商品价值的范畴了。
据有关调查,逢年过节的礼品经济中,部分给上级部门和领导送礼的数额,远远高于给父母、亲戚、朋友送礼,在人数上占优势的普通市民,前者往往是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厚礼,或者商场优惠卡及其他价格高昂的物品。而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说,礼物的价值大多在100元到300元之间,重在表达心意。但有时却不得不为送什么而头疼,想好了要送什么还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经济状况。
送礼的确会拉动GDP增长,这是家庭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礼品为媒介所达成的人际联系却并不能以此来估算投入与产出,因而在考虑自身经济范围的基础上选择更合乎收礼人心意,又不会太贵重的礼品,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衣锦还乡 “体面”回家
过年回家,也是高支出、礼金红包大比拼的时候。过年回家吗?临近春运,这句话铺天盖地袭来,让很多离乡在外的人觉得恐慌和无奈,他们大多数是普通上班族,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积蓄,回家过个年,又变得“身无分文”,回家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对亲戚老少聊表“心意”。有时甚至会被与同辈作比较,谁给的红包多谁给的少,这种不良风气让很多低收入阶层倍感压力。
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过得好,哪怕在外面受再多的累、吃再多的苦,只是为了能让那些关心自己的人安心而已。过年回家难免会“被比较”,人家闺女在做什么好工作,人家儿子月薪上万等,这些压力无形中让部分人回家前花不少金钱买名牌、买名表,使并不属于这个消费层次的人们背负上了沉重的负债。
朱先生说,今年买了房要还房贷,过年回家还要订婚,给女方家带礼品,用钱的地方太多,他几乎周转不过来。月薪6000元,只能从生活费中省。朱先生的经历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有人在外辛苦劳作,攒下一些钱,过年那几天东家跑跑,西家转转,又不能空手,好的礼品送上,走时还要再给点“心意钱”,如此“肆意挥霍”,也是心酸至极。
几千的工资除了吃住、生活消费,一年下来,所剩无几。有调查显示,未婚族平均过年回家花销在10000元左右,如果有了对象,花费则需要更多,去看女方家人,好烟好酒,珍贵礼品奉上,才能博得对方家人的认可。如此一说,倒是真同情那些“恐归族”,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能“体面”地回家。更有甚者,临近过年四处借钱回家。
薪资不高,物价飞速上升,在不能承受的经济消费上,还要装体面,慷慨“送礼”,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年轻人应该做务实的带头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放正心态,不拘泥钱财礼品的亲友团聚才是过年回家的人情真谛。
过年依旧 “心意”不再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虽调侃,却包含着难以言说的苦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不肯让别人看低,更不肯让父母失望,不光要回家,还要体面地回家。回到家,父母长辈,外甥侄女都要准备个红包,给多了,囊中羞涩;给少了,愧对父母。
“过年回家光是送礼就花了我两个月的工资,老家的同学朋友结婚生子时没赶上回来,过年去看望他们,份子钱还是一样要补上。难得回家一趟,双方父母都要顾及到,给个一千两千还觉得愧疚,还有侄子、外甥,才几岁,抢着要一百元,现在过年回去压力真大。”
过年送礼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有褒有贬。“礼”成为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词语,送礼也许觉得有面子。但仅为了收获更多的利益,而失去送礼原本应该有的祝福,的确得不偿失。
过年是我们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传统节日,送礼更是为过年锦上添花,使过年更具有独特的味道。如果过年送礼只送心意,简单纯朴点,相信这样的年一定更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