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华夏一绝”说面人
面人是明清时期华北、西北等地农村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或老鼠节(农历正月初十)宴飨孩童的节庆美食。所谓“面人”,是以精白发醇面团捏塑出各式人物或动植物,用干果蜜脯(如红枣、赤豆、瓜干、柿饼之类)点缀装饰,蒸制而成的造型花点;大的高约一尺(通常是九寸),主要物象有虎头娃、娃头鱼、羚羊、刺猥、老鼠、蝙蝠、花卉、珍果之类。动物是五官生动,头大身短,四肢肥胖;植物是根茎叶蔓丝丝不乱,花果几可乱真,具有北方民间工艺品浑厚、朴拙的艺术特色。“面人”主要是馈赠幼辈和亲邻好友,也有人在街头巷尾售卖,烘托节日气氛。现在在华北、西北的许多旅游景区,经常有农村老大娘手挽柳篮出售面人。篮上覆盖的白布绣着“民间工艺、绿色食品”8个红字,馋得中外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围观,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少人家因此而致富。
古书中有关“面人”的记述较多。如乾隆时的《大同府志》:“七月十五日,蒸面人,为小儿献。”光绪时的《左云县志》:“中元,家家携酒脯拜祭先茔,如清明。又以麦面蒸羊形、孩提状,曰面羊、面人,互馈戚之幼辈。”蔚县农家每逢是日必蒸九寸高的面人数个,留给孩子把玩;冀中和冀南则是在老鼠节时制作面老鼠,一方面供奉鼠神,一方面让人玩吃,表现出一种奇诡的图腾信仰,展示了中华神秘食俗文化中的特异气质。
至于这些习俗的起因,扬州大学旅游烹饪系的邱庞同教授作过研究。他认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教育后代,促使种族蕃衍昌盛。如《怀乐县志》载:“相传天狗下降食婴孩,民间蒸面为人,令小儿自抱,俾作替身。”又如《怀来县志》载:“市上蒸面人,与孩童分食,谓遇凶年不至相食。”此食俗定在中元节,也有道理。因为“中元节原本是为纪念死者的;纪念死者,希望亡灵能安生,亦含有希望逝去的先人能保佑生人之意。再加上保护、教育孩子的内容,正是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的。”(见《中国烹饪》1993年第8期第20页)。
有趣的是,现今的农民虽然不再为“天狗食婴孩”、“凶年相食”而担忧,但是中元节和红白喜事中食“面人”的食俗依然。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秋菊为儿子做周岁,摆放着许多面人。其中有一个套在小寿星颈上、大小酷似救生圈的圆环馍,特别引人注目,它寄寓的是长命百岁的殷殷祝福。电视片《望长城》中,府谷农村的那位老奶奶腿脚不便,便执意恳请电视节目主持人将“面人”捎给她在榆林读书的孙儿、孙女,希盼他们早日能够金榜题名。
二、做面人和送面人
山西省五台山一带,民风俭朴,“麦如珍珠,非祭先供客,婚丧不用。无故而食白面,人以为不祥”(徐松龛《五台新志·风俗》,光绪九年版)。但是,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却大捏面人宴客,并互相馈赠。节前,福寿双全、模样端正、心灵手巧的妇女都是东家接、西家请,大显其能。一连几天,她们夜以继日盘坐炕上,先将白面发酵和好,用剪子、木梳、锥子等工具捏成各种物象。禽兽类的如猪、羊、兔、鱼、蛤蟆、老虎;瓜果类的如桃、梨、瓜、柿、石榴、佛手;人物多是站、卧、爬、坐的大头娃娃,一个个憨态可掬,人见人爱。成型之后以红豆、黑豆安眼点嘴,用山丹花片、玫瑰花片装饰其身。接着入笼急火猛蒸,再涂以红、黄、绿、紫(均系天然色素)诸色,便大功告成。面人制好,一部分摆放家中,供人观赏并宴请戚友;一部分赠送乡邻亲朋。送面人亦有许多讲究:晚辈送长辈的,多系梨、桃,以祝健康长寿;大人送小孩的,多系虎、鱼,以祝长命百岁;“干兄弟”、“干姐妹”之间互相赠送的,多系羊、瓜,目的是增进友情;恋人彼此表达情意的,多系鸳鸯、石榴(前者表示恩爱不离,后者表示多子多孙),每个长约二尺,重达两三斤,用红漆木盘托,相互盛装登门,暗藏求亲或允婚之意。这种面人,在五台山特殊的气候条件下,保存时间颇长。它晾干后又酥又脆,既可冷食,又可泡食,还能烤食。许多人家将其作为缺奶或营养不足的孩子的补品,倍加珍视。
三、送羊节的舅甥情
三晋和冀南一带汉族农村,每年新麦上场后的五月十三日,还有一种外甥送活羊或“面羊(麦面蒸制的羊形馒头)给姥爷、姥娘、舅舅、妗子的习俗。届时舅家置备丰盛筵席,款待外甥,当地称为“送羊节”。相传这个节庆源自《宝莲灯》中孝子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故事。当时暴怒的沉香坚决要杀掉伤害三圣母的舅父杨二郎,被贤慧的三圣母苦劝阻止,后改为二郎每年送活羊一对给沉香作为抵罪,如有遗误,便受惩罚。多少年以后,杨二郎年迈体衰,腿脚不便,三圣母不忍老哥哥再奔波,便说服沉香,让他送羊去舅家看望。舅甥相见,抱头痛哭,旧怨冰释。从此,舅家向外甥送羊就变成了外甥向舅家送羊,并形成节日,并由五月十三日延伸到七月十五日;有钱者送活羊,无钱者送“面羊”,皆取“大吉羊”之意;舅家则盛情款待,还备回礼。对其始因,《广平府志》的解释是:“(七月十五)蒸面羊馈外孙,曰‘送羊’(盖取羊羔跪乳之意,教以孝也)。”现今的山西、河北等地农村仍然秉承舅甥相互送“羊”的古风,其目的依旧是加深姻亲之间的血肉深情,演释着“人种出自姥姥家”、“诸亲眷娘舅为大”的永恒主题。
四、缤纷礼馍大看席
面人和面羊之属,在现代民俗学中都被统称为“礼馍”。广义上讲,礼馍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创制的一种工艺造型馒头,已有2,000余年的流传历史。它广泛用于民间婚寿喜庆时的馈赠,也可作为农家四时八节祈祷还愿的供品以及营养品。民俗学家认为,中国礼馍的根是女娲用黄土和清水塑造生灵万物的神话,于是祖祖辈辈中的能干女性便仿效其法,用面团揉制出飞禽走兽和花果虫鱼,再造“生灵”。这样,在纷繁万状的礼馍世界中,既有远古神话和图腾膜拜的积淀,又有民间礼仪和面点工艺的升华,还有历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人畜兴旺的美好祝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据1988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黄河流域民俗礼馍文化展览”中提供的资料,青海的化隆,甘肃的临洮,宁夏的吴忠,陕西的米脂、兰田、阳与临潼,山西的临汾、侯马、晋城与长治,河南的商丘,山东的烟台与高密等地,均系礼馍文化的流行中心。从展品的形态看,有双鱼太极图馍、阴阳八卦馍、日月灯烛馍、百子葫芦馍、牡丹花馍、彩蛋馍、龙馍、凤馍、牛虎合形馍、玄鸟燕子馍、母子蜘蛛馍、蛤蟆馍、蝌蚪馍、大茧馍、刺猬馍、狮子盘绣球馍、虎头鞋馍、狗馍、猴馍、兔馍、鹿馍、鸡馍、羊馍、牛馍、猪馍以及娃娃馍等数百种,无不微炒微肖。礼馍的制作者,多是擅长面食的婆姨、媳妇与闺女,技艺带有家庭传承性。过去为了竞巧斗妍,防止外人偷艺,都是晚上关起门来悄悄做;现在可以互相取经,彼此借鉴,技术提高较快。礼馍除了馈赠和祭祀,还有少量的在市场上出售。有意思的是,若是申明买来赠给长辈的,价格折半,还可奉送;若是买给小辈玩的,则按质论价,不许挑拣。这又反映出敦厚朴实的华北农民敬老尊贤的优秀品德。
由于家家做礼馍,人人爱礼馍,乡民们便把节庆食品——五彩缤纷的礼馍搬到喜寿酒筵上来,使之变作礼馍大看席。现今,晋南一带的农村,操办喜庆筵宴时,往往要先摆出一大桌流光溢彩、形神飞腾的礼馍作为“看席”,供贺喜的宾客们鉴赏。这些礼馍大的盈尺,小的寸余,外形酷似泥塑、陶塑或油塑,味道甘甜,经月久放,不裂、不霉、不变质。其生动活泼的形态、吉祥喜庆的寓意和淳朴奇特的风格,令人难忘。待到喜筵结束、客人告辞之时,主人家便将全桌礼馍分别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柳条小篮中,盖上红纸或喜字(讲究一点的是盖剪纸窗花),蒙上白毛巾,一一分送,这名曰“带福还家”。客人回到自己村子后,左邻右舍和乡亲都会前来观看。谁家礼馍做得好,谁家闺女就会受到方圆数十里的称赞,媒人就会踏破这家的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