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地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地理课堂探究问题应该针对具体的地理现象或事物,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笔者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为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比较“问题”的差异、提炼“问题”的成因、延伸“问题”的应用,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突出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从而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到农业的自然因素时,我以水稻种植为例,创设了系列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1.水稻的习性有哪些?2.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3.结合气候特征说明为什么本区以水稻种植为主?4.如果是在地中海气候区,能否种植水稻?为什么?5.家乡的地形以什么为主?6.水稻一般种植在什么地形中?山区的农民以种植什么农产品为主?7.冬季时,村干部会带领村民到田边修理水渠,这是为了解决水稻种植对什么的需求?问题提出后,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为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我结合本区的地形图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一些水稻种植的图片,请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们谈谈他们在家乡自己动手种植和收割水稻的情景及乐趣,经过同学讨论及老师的点拨,学生基本理解了气候、地形、水源等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从辩论中比较“问题”的差异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我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为例,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辩论,从而达到了分析问题、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的效果。
辩题1: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辩题2:我国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
辩题3:茶叶种植在南方丘陵地区,北方种植苹果,南方种植柑桔。
辩题4:为什么在本区种植棉花收获低,而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
辩题5:西北地区有的瓜农会在田里铺上一层石头,这样使得西瓜更甜、产量更高,这又是为什么?
对这些辩题可让学生分组辩论,找出差异的原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案中引导学生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有利因素、限制性因素。在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于那些限制性因素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造呢?
三、从合作中提炼“问题”的成因
合作学习的开展,必须有足够的材料支持,材料的来源应该是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广泛收集,两者缺一不可。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求同学们深入探究材料中哪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在案例分析时要由个案推及一般,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如探究“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我采用"启发——互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合作学习小组:第一组的任务是完成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要求找出相关的例子进行说明。这样同学通过收集共性例子整合成问题,得出了市场、交通、政策及科技等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第二组的任务是完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要求找出相关的例子加以分析。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合得出:由于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导致市场变化从而引起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地域类型的变化,而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又使农业地域得到了扩展。
四、从调查中延伸“问题”的应用
为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具体场景,我在上本节课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区城郊地区农业的变化及影响的因素,调查本区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本区农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
在教学实践活动安排中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带着问题到城郊两个村进行调查走访,以达到“问题”的应用。第一组同学到城郊距离城市较远的A村,该村过去以水稻种植为主,现在种植蔬菜为主。调查问题:(1)该村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种植作物类型的变化?(2)该村在过去种植水稻时一亩田大概可收入多少?(3)该村现在种植各类蔬菜一亩田大概可收入多少?(4)调查该村农户种植水稻和各类蔬菜的比例。(5)分析该村近年种植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二组同学到城郊距离较近的B村,该村目前城镇化较快,工厂较多,原有的基本农田已被征作他用。调查问题:(1)该村过去种植水稻等农业用地是多少亩?现在有多少亩?(2)该村现在从事农业的农户有多少?大多数农户从事什么行业?(3)该村城镇化后各农户的收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走访当地的农民,城镇化给他们带来的是怎样的情景?比如工厂、城建、土地污染、土壤退化、弃荒……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出现使他们过得更好吗?
通过走访调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而土地面积减少、人口规模扩大使粮食问题凸显。有了问题调查,学生就会有所思、有所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我有意识地通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求知状态,有效地引发学生探究,从而促进了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课堂与实践结合,最终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到农业的自然因素时,我以水稻种植为例,创设了系列问题情境,让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1.水稻的习性有哪些?2.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3.结合气候特征说明为什么本区以水稻种植为主?4.如果是在地中海气候区,能否种植水稻?为什么?5.家乡的地形以什么为主?6.水稻一般种植在什么地形中?山区的农民以种植什么农产品为主?7.冬季时,村干部会带领村民到田边修理水渠,这是为了解决水稻种植对什么的需求?问题提出后,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为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我结合本区的地形图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一些水稻种植的图片,请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们谈谈他们在家乡自己动手种植和收割水稻的情景及乐趣,经过同学讨论及老师的点拨,学生基本理解了气候、地形、水源等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从辩论中比较“问题”的差异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我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为例,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辩论,从而达到了分析问题、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的效果。
辩题1: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辩题2:我国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
辩题3:茶叶种植在南方丘陵地区,北方种植苹果,南方种植柑桔。
辩题4:为什么在本区种植棉花收获低,而新疆的棉花产量高、质量好?
辩题5:西北地区有的瓜农会在田里铺上一层石头,这样使得西瓜更甜、产量更高,这又是为什么?
对这些辩题可让学生分组辩论,找出差异的原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案中引导学生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有利因素、限制性因素。在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于那些限制性因素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造呢?
三、从合作中提炼“问题”的成因
合作学习的开展,必须有足够的材料支持,材料的来源应该是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广泛收集,两者缺一不可。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求同学们深入探究材料中哪些是个性问题、哪些是共性问题,在案例分析时要由个案推及一般,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如探究“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我采用"启发——互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合作学习小组:第一组的任务是完成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要求找出相关的例子进行说明。这样同学通过收集共性例子整合成问题,得出了市场、交通、政策及科技等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第二组的任务是完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要求找出相关的例子加以分析。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合得出:由于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导致市场变化从而引起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地域类型的变化,而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又使农业地域得到了扩展。
四、从调查中延伸“问题”的应用
为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具体场景,我在上本节课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区城郊地区农业的变化及影响的因素,调查本区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本区农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还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
在教学实践活动安排中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带着问题到城郊两个村进行调查走访,以达到“问题”的应用。第一组同学到城郊距离城市较远的A村,该村过去以水稻种植为主,现在种植蔬菜为主。调查问题:(1)该村大概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种植作物类型的变化?(2)该村在过去种植水稻时一亩田大概可收入多少?(3)该村现在种植各类蔬菜一亩田大概可收入多少?(4)调查该村农户种植水稻和各类蔬菜的比例。(5)分析该村近年种植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二组同学到城郊距离较近的B村,该村目前城镇化较快,工厂较多,原有的基本农田已被征作他用。调查问题:(1)该村过去种植水稻等农业用地是多少亩?现在有多少亩?(2)该村现在从事农业的农户有多少?大多数农户从事什么行业?(3)该村城镇化后各农户的收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走访当地的农民,城镇化给他们带来的是怎样的情景?比如工厂、城建、土地污染、土壤退化、弃荒……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出现使他们过得更好吗?
通过走访调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而土地面积减少、人口规模扩大使粮食问题凸显。有了问题调查,学生就会有所思、有所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我有意识地通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求知状态,有效地引发学生探究,从而促进了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课堂与实践结合,最终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