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开展“研学后教”课堂改革,是我们小学教师当前最关注的话题。本文就研学后教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进行分析,并试图重新定位“小组合作”在“研学后教”走入基础教育后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自主的态度、探究的精神与小组合作形式同等重要,过度提倡“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只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畸形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研学后教;开放式;阻力;方向
一、“研学后教”重在“研”
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对“研学后教”付诸了许多的实践和探索。经过摸索,我渐渐体会到——“研学后教”这一种教学理念的重点其实是落在教师的“研”上。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研”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学情”,即研究各个年段乃至每个具体个体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然后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2.“研学本”,即对教学内容及阶段教学目标进行研究探讨,选择性地去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等品质。
3.“研学法”,在对学情和学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之后,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去教学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挑战。
二、前进中的阻力和变形
照这样看来,我们不得不回归“研学后教”最初也是最核心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仔细想一想,“研学后教”较之前面的课堂改革在大方向上其实也无太大的区别,但它所遇到的阻力却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推广阶层没有诠释好“研学后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理念,如何去具体实践“研学后教”的课堂理念,使得许多一线教师出现不理解乃至排斥的心理;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乃至学校行政人员把“研学后教”定位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这种封闭的思维自然而然只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形式重于内容”的畸形现象。
三、真正的“研学后教”应是开放式的
这些将语文课变成表演课的教学设计,恰恰违背了我们提出“研学后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的本意,它使得我们与向上的课堂改革愈行愈远。在我看来,真正的“研学后教”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也不局限于小组合作。合作只是一方面的能力,而对于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们来说,自主的态度、探究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品质,这也应该是我们一线教育者的大方向。也就是说,“研学后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理念,我们可以采取任何的模式来辅助教学,只要最终的回归点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便足够了。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常常过度地强调小组合作,以至于时间多数被用于小组讨论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混乱之中。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公开课、示范课,那些学生的自控力比现实班级中的学生强很多,课堂必然容易操控,进度也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很难由始至终保持这种高密度的参与性和专注性的。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部分学生总会趁机讲些闲话,又或者不自觉地就把话题扯远了,答题也答得很含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实践“研学后教”以来,许多课文上起来比以前更困难了,耗时也更多了,但效果却不大。为什么效果不大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1. 我们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研学案的设计总会有不成熟的地方,譬如说导学目标不明确、导学步骤不具体、文章容易呈现支离破碎的解读等等。2. 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少了,自我阅读的时间少了,那么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小组讨论不顺畅。3. 学生多数时候并不会为了探究而提问题,他们不过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也即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而这样的探究其实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更别说由此衍生的讨论了。
这里,我想要强调的一个观点是:“研学后教”可以不断前进,不断打开自己的可能。但在小学基础教育当中,知识应适当地走在能力之前,自我应适当地走在合作之前,这才真正有利于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然,我们的语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将逐渐长成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没有阅读个性的人,这也就失去了课改的积极意义。
以上,便是自2012年番禺区推出“研学后教”课堂改革以来,我通过课堂研究得到的体会和理解。
【关键词】研学后教;开放式;阻力;方向
一、“研学后教”重在“研”
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对“研学后教”付诸了许多的实践和探索。经过摸索,我渐渐体会到——“研学后教”这一种教学理念的重点其实是落在教师的“研”上。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研”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学情”,即研究各个年段乃至每个具体个体的学习习惯和特点,然后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2.“研学本”,即对教学内容及阶段教学目标进行研究探讨,选择性地去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性等品质。
3.“研学法”,在对学情和学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之后,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去教学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并且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挑战。
二、前进中的阻力和变形
照这样看来,我们不得不回归“研学后教”最初也是最核心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仔细想一想,“研学后教”较之前面的课堂改革在大方向上其实也无太大的区别,但它所遇到的阻力却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推广阶层没有诠释好“研学后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理念,如何去具体实践“研学后教”的课堂理念,使得许多一线教师出现不理解乃至排斥的心理;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乃至学校行政人员把“研学后教”定位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这种封闭的思维自然而然只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课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形式重于内容”的畸形现象。
三、真正的“研学后教”应是开放式的
这些将语文课变成表演课的教学设计,恰恰违背了我们提出“研学后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的本意,它使得我们与向上的课堂改革愈行愈远。在我看来,真正的“研学后教”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也不局限于小组合作。合作只是一方面的能力,而对于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们来说,自主的态度、探究的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品质,这也应该是我们一线教育者的大方向。也就是说,“研学后教”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理念,我们可以采取任何的模式来辅助教学,只要最终的回归点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便足够了。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常常过度地强调小组合作,以至于时间多数被用于小组讨论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混乱之中。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公开课、示范课,那些学生的自控力比现实班级中的学生强很多,课堂必然容易操控,进度也在教师的控制范围内。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很难由始至终保持这种高密度的参与性和专注性的。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部分学生总会趁机讲些闲话,又或者不自觉地就把话题扯远了,答题也答得很含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实践“研学后教”以来,许多课文上起来比以前更困难了,耗时也更多了,但效果却不大。为什么效果不大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三点:1. 我们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研学案的设计总会有不成熟的地方,譬如说导学目标不明确、导学步骤不具体、文章容易呈现支离破碎的解读等等。2. 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少了,自我阅读的时间少了,那么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小组讨论不顺畅。3. 学生多数时候并不会为了探究而提问题,他们不过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也即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而这样的探究其实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更别说由此衍生的讨论了。
这里,我想要强调的一个观点是:“研学后教”可以不断前进,不断打开自己的可能。但在小学基础教育当中,知识应适当地走在能力之前,自我应适当地走在合作之前,这才真正有利于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然,我们的语文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将逐渐长成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没有阅读个性的人,这也就失去了课改的积极意义。
以上,便是自2012年番禺区推出“研学后教”课堂改革以来,我通过课堂研究得到的体会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