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虬髯客传》是唐传奇中的精品之作,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鼻祖,也是一部精美的文化传承佳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译学界一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如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安德烈·勒菲佛尔(Andre Lefevere)等,以他们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的文化翻译观念,以文化为大背景对翻译进行考察,让人们以新的视角看待翻译的性质、功能、译者地位等问题。翻译的本质是文化专递。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间的传递,也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因此在翻译作品中,既不能丧失原文本的文化因素,也不能脱离目标文本的社会文化。本文以《虬髯客传》译本中译者的翻译意图为基础,浅谈其文化传递现象。
【关键词】:《虬髯客传》;翻译意图;文化传递
一、影响文化传递的译者翻译意图
译者从事翻译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多出于
一定的目的,文学翻译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原作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再现原作的审美和文学功能,还体现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译者的文学素养及翻译意图。不同的译者对相同的原作由不同的表达,译者的翻译意图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递。影响译者翻译意图的因素主要有:
1、译者对外部世界的不同认知
翻译是是把一种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文字表达出来。好的译文离不开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这体现了译者对外部世界的不同认知。对相同词语的理解受到一定的认知水平影响。
2、译者采取归化或者异化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自古以来便开始了归化和异化的争论。归化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异化有利于传播异域文化。两种翻译方法各有千秋,通常在一部译作中两种翻译方法都会被综合运用。译者对特定语句采取归化和异化的方法不同,这体现了译者对想要传递的文化目的和理解不同。
3、受历史文化背景影响
任何翻译活动都受到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不同的时代背景对翻译作品
的种类、需求、文化格式以及语言表达都有不同的需求。
4、对“信”、“达”、“雅”的不同追求
对相同的原作,译者为不同的接受者和语境考虑,会在“信”、“达”、“雅”上有不同的偏好。不同译者有不同的翻译原则,处于不同的语境要求,会不得已牺牲掉部分原则以求达到译文对尽善尽美追求的最大化。
本文就《虬髯客传》的三种不同译本探讨译者的翻译意图对译作文化传递的影响。本文选择的三种译文分别为: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笔者译本和电子科技大學英语专业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老师周劲松译本,文中简称“杨译本”“笔者译本” 和“周译本”。
二、对模糊器具的翻译处理
例1.原文: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距床而见
译文:……went so far as to lie down casually on a couch to handle official businesses and receive guests, no matter they were officials of high ranks or common folks of urgent appeals.(周译本)
He received both officials and guests seated on a couch.(杨译本)
When other officials was about to talk politics or guests to visit, there were no time he never straddled on the bed…..(笔者译本)
由此可见,周译本和杨译本均采取“couch”一词来传达“床”这一意象,两者都采取归化手法,将古文中存在而且不确定的“床”这一对象联系原文上下文“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谒”处理成更方便会见宾客并更能为读者理解的“couch”即睡椅、长沙发,卧榻一词。
而笔者译本采用“bed”一词是根据原文直译而来,重在传达原文意义。
三、对敏感文化的传递
例1.原文:于是开革囊,取一人头并心肝。却收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
译文:So the guest opened the leather bag and took out what was in it – it was a man’s head and his heart and liver! With the head put back into the bag, the guest had the heart and liver cut into slices and asked Lijing to enjoy them with him.(周译本)
省略(杨译本)
The red beard opened his pack and took out a head and a heart and a liver of a man. He threw the head back and cut the heart and liver to share with lijing.(笔者译本)
周译本和笔者译本都采取直译,将原文的吃心肝部分忠实地全部呈现给读者。较特殊的是杨译本省略此句不译。杨戴夫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期间翻译此译本,受到当时政治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包含译者意图。一方面杨坚持翻译的可译性,另一方面又认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不可能将原文中某些文化含义传达给不同文化的人。“翻译完全做到‘信’和‘达’是很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在文化翻译方面(杨宪益)。由此可见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和译者意图,将原著中某些情节进行了省略,以不影响故事完整性为基础又达到译者意图。类似的还有: 例2.原文: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译文:at the foot of Ma Hangdong’s Restaurant.(周译本)
But meet me one afternoon at the wineshop east of Mahang.(杨译本)
At the noon of the appointed day please come to the hotel east of horse market to have a meeting.(笔者译本)
这里提及的“酒楼”在“马行”之东。周和杨译本均理解为一个普通地名而非马行。周译本将马行东一起理解为一个地名,意思是在马行东这个地方的一个酒楼,这样即避免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吃饭聚会之地不和牲畜市场相联系的不雅之感,又省略了在此地东部的繁杂,使译文简洁明了达到了“雅”的境界。杨译本也将其音译为“Mahang”,避免不雅。笔者译本采取直译,将其理解为买马的市场,追求与原文的同一,却不能避免不雅的读者感受。
四、对俗语的翻译
例1.原文: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
译文:As vines cannot do without trees to lean against, I’m coming up to entrust myself to you.(周譯本)
The vine cannot grow by itself, but needs a tree to cling to. So I have come to you.(杨译本)
I like a vine that couldn’t live alone expect wraps round a big tree like you.(笔者译本)
《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毛传:“女萝,菟丝,松萝也。”陆德明释文:“在草曰菟丝,在木曰松萝。”后用以泛指藤萝之类的植物。菟丝、女萝均为蔓生,缠绕于草木,不易分开,故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结为婚姻。此句中周译本和笔者译本均采取比喻,周译本中为隐喻,不明白指出说话者就是丝萝,听话者就是大树,但语义明确传达了说话者心声,符合古人女子的委婉含蓄之感。笔者译本用“like”表示明喻,红佛女行事机智果敢,既已有私奔之心,必不拘泥于主动提出依附之言,同时合句,形式上较简洁。杨译本,将三个小句分译,用so来自然衔接,表达出了因果关系,语言简洁利于读者接受、理解。
总结
翻译表达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有关,与译者对不同翻译原则的偏好有关,也对译者对译入语的把握及译者想要传达的意图有关。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不同,想表达的重点就会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译作。分析译者的意图对译作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译作想要传达的文化讯息。
【关键词】:《虬髯客传》;翻译意图;文化传递
一、影响文化传递的译者翻译意图
译者从事翻译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多出于
一定的目的,文学翻译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原作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再现原作的审美和文学功能,还体现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译者的文学素养及翻译意图。不同的译者对相同的原作由不同的表达,译者的翻译意图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递。影响译者翻译意图的因素主要有:
1、译者对外部世界的不同认知
翻译是是把一种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文字表达出来。好的译文离不开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这体现了译者对外部世界的不同认知。对相同词语的理解受到一定的认知水平影响。
2、译者采取归化或者异化的翻译方法
在翻译文学作品过程中,自古以来便开始了归化和异化的争论。归化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异化有利于传播异域文化。两种翻译方法各有千秋,通常在一部译作中两种翻译方法都会被综合运用。译者对特定语句采取归化和异化的方法不同,这体现了译者对想要传递的文化目的和理解不同。
3、受历史文化背景影响
任何翻译活动都受到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不同的时代背景对翻译作品
的种类、需求、文化格式以及语言表达都有不同的需求。
4、对“信”、“达”、“雅”的不同追求
对相同的原作,译者为不同的接受者和语境考虑,会在“信”、“达”、“雅”上有不同的偏好。不同译者有不同的翻译原则,处于不同的语境要求,会不得已牺牲掉部分原则以求达到译文对尽善尽美追求的最大化。
本文就《虬髯客传》的三种不同译本探讨译者的翻译意图对译作文化传递的影响。本文选择的三种译文分别为: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笔者译本和电子科技大學英语专业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老师周劲松译本,文中简称“杨译本”“笔者译本” 和“周译本”。
二、对模糊器具的翻译处理
例1.原文: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距床而见
译文:……went so far as to lie down casually on a couch to handle official businesses and receive guests, no matter they were officials of high ranks or common folks of urgent appeals.(周译本)
He received both officials and guests seated on a couch.(杨译本)
When other officials was about to talk politics or guests to visit, there were no time he never straddled on the bed…..(笔者译本)
由此可见,周译本和杨译本均采取“couch”一词来传达“床”这一意象,两者都采取归化手法,将古文中存在而且不确定的“床”这一对象联系原文上下文“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谒”处理成更方便会见宾客并更能为读者理解的“couch”即睡椅、长沙发,卧榻一词。
而笔者译本采用“bed”一词是根据原文直译而来,重在传达原文意义。
三、对敏感文化的传递
例1.原文:于是开革囊,取一人头并心肝。却收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
译文:So the guest opened the leather bag and took out what was in it – it was a man’s head and his heart and liver! With the head put back into the bag, the guest had the heart and liver cut into slices and asked Lijing to enjoy them with him.(周译本)
省略(杨译本)
The red beard opened his pack and took out a head and a heart and a liver of a man. He threw the head back and cut the heart and liver to share with lijing.(笔者译本)
周译本和笔者译本都采取直译,将原文的吃心肝部分忠实地全部呈现给读者。较特殊的是杨译本省略此句不译。杨戴夫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期间翻译此译本,受到当时政治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包含译者意图。一方面杨坚持翻译的可译性,另一方面又认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不可能将原文中某些文化含义传达给不同文化的人。“翻译完全做到‘信’和‘达’是很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在文化翻译方面(杨宪益)。由此可见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和译者意图,将原著中某些情节进行了省略,以不影响故事完整性为基础又达到译者意图。类似的还有: 例2.原文: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译文:at the foot of Ma Hangdong’s Restaurant.(周译本)
But meet me one afternoon at the wineshop east of Mahang.(杨译本)
At the noon of the appointed day please come to the hotel east of horse market to have a meeting.(笔者译本)
这里提及的“酒楼”在“马行”之东。周和杨译本均理解为一个普通地名而非马行。周译本将马行东一起理解为一个地名,意思是在马行东这个地方的一个酒楼,这样即避免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吃饭聚会之地不和牲畜市场相联系的不雅之感,又省略了在此地东部的繁杂,使译文简洁明了达到了“雅”的境界。杨译本也将其音译为“Mahang”,避免不雅。笔者译本采取直译,将其理解为买马的市场,追求与原文的同一,却不能避免不雅的读者感受。
四、对俗语的翻译
例1.原文: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
译文:As vines cannot do without trees to lean against, I’m coming up to entrust myself to you.(周譯本)
The vine cannot grow by itself, but needs a tree to cling to. So I have come to you.(杨译本)
I like a vine that couldn’t live alone expect wraps round a big tree like you.(笔者译本)
《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毛传:“女萝,菟丝,松萝也。”陆德明释文:“在草曰菟丝,在木曰松萝。”后用以泛指藤萝之类的植物。菟丝、女萝均为蔓生,缠绕于草木,不易分开,故诗文中常用以比喻结为婚姻。此句中周译本和笔者译本均采取比喻,周译本中为隐喻,不明白指出说话者就是丝萝,听话者就是大树,但语义明确传达了说话者心声,符合古人女子的委婉含蓄之感。笔者译本用“like”表示明喻,红佛女行事机智果敢,既已有私奔之心,必不拘泥于主动提出依附之言,同时合句,形式上较简洁。杨译本,将三个小句分译,用so来自然衔接,表达出了因果关系,语言简洁利于读者接受、理解。
总结
翻译表达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有关,与译者对不同翻译原则的偏好有关,也对译者对译入语的把握及译者想要传达的意图有关。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不同,想表达的重点就会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译作。分析译者的意图对译作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译作想要传达的文化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