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砖混结构作为经济适用的结构类型,被广泛使用于居住建筑中。尤其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作为楼盖结构的采用,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因此,预制空心板楼盖砖混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的结构类型。
该结构类型的施工工艺已有成熟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工法,并被许许多多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传统施工工艺的施工顺序为:构造柱钢筋——墙体砌筑——构造柱模板支设——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圈梁钢筋——圈梁模板——圈梁混凝土——模板拆除——预制空心板吊装——灌缝和板带浇筑。我们把该工艺姑且称之为“后吊法”施工。但是,随着砖混结构抗震设计和节点设计日益完善,“后吊法”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弊端也随之突显。主要表现在:
1、 劳动强度大。圈梁混凝土浇筑时,工作面成线形分布,施工操作平台往往无法为施工提供足够的方便。当采用物料提升机作为垂直运输设备时,混凝土的运输只能到该层楼地面,入模时须人工提升至本层层高的高度,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2、 圈梁混凝土浇筑时,其上表面平整度很难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因此往往需进行二次找平。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空心板吊装前的座浆来找平的话,吊装后的空心楼板板底标高和平整度往往很难达到规范的要求。这就增加了顶棚抹灰的厚度,势必增大顶棚抹灰空鼓的几率,影响顶棚抹灰和装饰的质量和使用阶段的人身安全。
3、 预制空心板在吊装前,应对楼板端头空心部位实施封堵,以防止上部荷载过大造成板端脆性破坏。传统的施工工艺是在吊装前用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但由于孔内没有很好的支撑封堵,手工填塞操作既不方便,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施工时也时常有用水泥砂浆代替细石混凝土的做法。使得封堵的密实性大打折扣,甚至遗漏该工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基于以上的问题,通过对圈梁模板的改进,就可以解决上述矛盾,确保易于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质量。我们把它叫做“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
其施工顺序为:构造柱钢筋——墙体砌筑——构造柱模板支设——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圈梁钢筋——圈梁模板——预制空心板吊装——圈梁混凝土浇筑——灌缝和板带浇筑——模板拆除。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中预制空心板的吊装工序在圈梁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预制板的稳定靠有足够承载能力的特殊圈梁模板支撑体系来完成。
其优点表现在:
1、 吊装完成后,预制空心板组成了圈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作平台。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可由物料提升机运至平台上,水平运输可用手推车进行。混凝土入模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2、 圈梁混凝土浇筑、板端间隙和孔内封堵等工序一气呵成,同时免去混凝土找平和吊装前座浆等两个工序。
3、 预制空心板的下表面平整度的质量依赖于模板上口平整度的质量。因此只要控制好模板上平标高的质量,预制板底面平整度的控制就轻而易举了。
“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的实现,依靠强有力的圈梁模板支撑体系来完成。在砌体砌筑到设计高度前,留设支撑圈梁模板的架眼,圈梁钢筋安装验收完成后,开始支设圈梁模板。
材料选用
圈梁侧面模板采用不少于50mm厚的木板或者其他侧面刚度和抗压性能皆优的模板制成。要求具有良好的侧面刚度和抗压抗扭能力。
支撑设计与荷载验算
支设圈梁侧面模板前,应对模板的抗压抗折强度和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进行验算。验算时的荷载取值分别为预制空心板的自重、施工活荷载,并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并适当的增加安全系数,一般情况下去安全系数为1.5。使得支设后的模板体系,可以稳定的支撑楼板自重和施工中的堆积荷载和施工活荷载。为防止侧面失稳,模板内设置专用混凝土内支撑防止模板侧面位移。为防止模板下滑,可在穿墙架眼洞口穿入刚性横担,或在模板下沿设置竖向顶撑等形式加固。
质量要求
模板上口标高和平整度的控制依据预制空心板底标高及平整度允许偏差的参考值进行。其他质量要求见模板工程的相关规定。
施工工艺
模板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和圈梁钢筋隐蔽验收后,即可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就位工作。
圈梁混凝土的入模从板端间隙进行,一般缝宽为80mm(240厚墙体)。采用φ35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混凝土自动流入预制空心板板孔内并被振动密实。
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后进行二次复振,防止板底混凝土沉實后产生孔隙。
技术经济效果
“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的弊端,有效的克服传统工艺中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缺点,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高处作业的安全系数。该施工工艺技术经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该结构类型的施工工艺已有成熟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工法,并被许许多多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传统施工工艺的施工顺序为:构造柱钢筋——墙体砌筑——构造柱模板支设——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圈梁钢筋——圈梁模板——圈梁混凝土——模板拆除——预制空心板吊装——灌缝和板带浇筑。我们把该工艺姑且称之为“后吊法”施工。但是,随着砖混结构抗震设计和节点设计日益完善,“后吊法”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弊端也随之突显。主要表现在:
1、 劳动强度大。圈梁混凝土浇筑时,工作面成线形分布,施工操作平台往往无法为施工提供足够的方便。当采用物料提升机作为垂直运输设备时,混凝土的运输只能到该层楼地面,入模时须人工提升至本层层高的高度,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2、 圈梁混凝土浇筑时,其上表面平整度很难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因此往往需进行二次找平。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空心板吊装前的座浆来找平的话,吊装后的空心楼板板底标高和平整度往往很难达到规范的要求。这就增加了顶棚抹灰的厚度,势必增大顶棚抹灰空鼓的几率,影响顶棚抹灰和装饰的质量和使用阶段的人身安全。
3、 预制空心板在吊装前,应对楼板端头空心部位实施封堵,以防止上部荷载过大造成板端脆性破坏。传统的施工工艺是在吊装前用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但由于孔内没有很好的支撑封堵,手工填塞操作既不方便,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施工时也时常有用水泥砂浆代替细石混凝土的做法。使得封堵的密实性大打折扣,甚至遗漏该工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基于以上的问题,通过对圈梁模板的改进,就可以解决上述矛盾,确保易于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质量。我们把它叫做“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
其施工顺序为:构造柱钢筋——墙体砌筑——构造柱模板支设——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圈梁钢筋——圈梁模板——预制空心板吊装——圈梁混凝土浇筑——灌缝和板带浇筑——模板拆除。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中预制空心板的吊装工序在圈梁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预制板的稳定靠有足够承载能力的特殊圈梁模板支撑体系来完成。
其优点表现在:
1、 吊装完成后,预制空心板组成了圈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工作平台。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可由物料提升机运至平台上,水平运输可用手推车进行。混凝土入模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2、 圈梁混凝土浇筑、板端间隙和孔内封堵等工序一气呵成,同时免去混凝土找平和吊装前座浆等两个工序。
3、 预制空心板的下表面平整度的质量依赖于模板上口平整度的质量。因此只要控制好模板上平标高的质量,预制板底面平整度的控制就轻而易举了。
“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的实现,依靠强有力的圈梁模板支撑体系来完成。在砌体砌筑到设计高度前,留设支撑圈梁模板的架眼,圈梁钢筋安装验收完成后,开始支设圈梁模板。
材料选用
圈梁侧面模板采用不少于50mm厚的木板或者其他侧面刚度和抗压性能皆优的模板制成。要求具有良好的侧面刚度和抗压抗扭能力。
支撑设计与荷载验算
支设圈梁侧面模板前,应对模板的抗压抗折强度和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进行验算。验算时的荷载取值分别为预制空心板的自重、施工活荷载,并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并适当的增加安全系数,一般情况下去安全系数为1.5。使得支设后的模板体系,可以稳定的支撑楼板自重和施工中的堆积荷载和施工活荷载。为防止侧面失稳,模板内设置专用混凝土内支撑防止模板侧面位移。为防止模板下滑,可在穿墙架眼洞口穿入刚性横担,或在模板下沿设置竖向顶撑等形式加固。
质量要求
模板上口标高和平整度的控制依据预制空心板底标高及平整度允许偏差的参考值进行。其他质量要求见模板工程的相关规定。
施工工艺
模板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和圈梁钢筋隐蔽验收后,即可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就位工作。
圈梁混凝土的入模从板端间隙进行,一般缝宽为80mm(240厚墙体)。采用φ35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混凝土自动流入预制空心板板孔内并被振动密实。
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后进行二次复振,防止板底混凝土沉實后产生孔隙。
技术经济效果
“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的弊端,有效的克服传统工艺中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缺点,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高处作业的安全系数。该施工工艺技术经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