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1 潘军
“彩生活”开启地产商运营转型先河
“我不喜欢别人称呼我是房地产开发商,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最棒的社区服务商。”花样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对企业这样定义道。在潘军的设想中,彩生活将发展为电商社区服务平台,通过O2O实现社区内日常消费、金融、养老等综合服务。
的确,在从房地产开发向社区服务的轻资产转型中,花样年旗下的彩生活无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4年6月刚刚登陆香港联交所,即引发了业界轰动——无论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彩生活都全面超越母公司花样年,甚至超过中海、华润等香港红筹上市公司。潘军深信,未来的花样年也将成为如同BAT一样的巨头。
1995年,潘军曾参与主持过数十个房地产项目,并在2002年成功策划了“克林顿碧海云天”中国活动,这让还名不见经传的潘军一下子成了风口浪尖上的“超人”。借着地产东风,潘军开始将目光锁定在房地产开发上。但在地产黄金十年,花样年并未因潘军在地产行业的经验及人脉,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花样年在传统房地产业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2013年以101亿元的业绩擦边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上半年多个主力城市推盘量和去化率不足。2014年1月则受到节日影响仅销售1.6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0%。
这些都让潘军越来越能感觉到近在眼前的楼市“天花板”。此时唯有“变化”,选择一条不一样的出路才可能有机会让花样年实现转型,走上坦途。
潘军相信靠房地产挣钱的时代一定会过去,彩生活物业将和金融一起,一定会成为未来花样年的利润重要来源。因此在其他开发商纷纷跑马圈地之际,潘军却一直在低调地开发物业中的互联网产品。
而事实证明,潘军基于物业的这一创新确实得到了令人瞠目的利润。从201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上看,截至2014年6月30日,花样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9.17亿元,同比增长6.3%,毛利率达到34.7%。而彩生活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63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率则由12.1%上升至66.1%,相对于目前30%左右的房地产行业毛利率而言,彩生活堪称暴利。
如今,尝到甜头的潘军决定未来不再推出花样年住宅,只推彩生活住宅。“我们以服务作为住宅的标准,不再以开发为主,要向轻资产转化,把互联网和服务跟住宅开发捆绑在一起。
潘军还强调说,未来不要把花样年归类于传统地产公司,而应该看成是一个“金融控股集团”。
NO.2 王健林
地产大亨跨界“腾百万”玩电商
2014年,王健林与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全力发展020电商商务模式。三家公司对万达电商的酋期投资额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持股15%。由此,“腾百万”与马云将在电商市场上演新版三英战吕布。
早在2012年末,王健林与马云在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发生的“亿元豪赌”就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百货与电商的大探讨。
尽管一再宣称百货业未死,但百货业的颓势让王健林迅速做了应对之策。在“亿元赌约”发生一年之后,2013年12月,万达广场的020电子商务平台万汇网上线开始了试运行。万汇网是万达广场的020智能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涵盖百货、美食、影院、KTV等领域,隶属于万达集团,实时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广场活动、商家资讯、商品导购、优惠折扣、电影资讯、美食团购、积分查询、礼品兑换等全方位资讯与服务。按王健林的设想,万汇网更像是一个采用“云模式”的计算网站,用现代的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把会员消费的次数、额度、喜好等建立和掌握起来,然后根据大数据来做出分析。在王健林看来,这种大的数据系统将来绝对不仅是支撑万达的需要,将来会为国家的统计,或者其他企业的促销、新商品的试验、开发企业自己的会员系统等提供支持。但由于缺乏线上的稳定的流量,即使到现在,万汇网还达不到真正实现020的水准。
时隔8个月,万达便联合腾讯、百度组建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并高调宣称投资高达50亿元,王健林的想法是把万达广场线下零售资源的优势与腾讯、百度线上的入口优势完成资源整合。对于互联网而言,50亿元意味着一个天文数字,但对于王健林而言,50亿元不过是一个万达广场投资数字,在万达体系当中,50亿元算不上是一笔特别大的预算。
船大难掉头,很多传统企业由于模式稳定,在实践互联网思维时很难看到长远的利益和打破现有利益链的决心。虽然万达电商的物理形象至今还没有对外呈现,也就没有准确描述过万达电商是什么,不过从目前来看,万达的下一步不仅要打通所有的万达广场,还会把万达旗下的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一并融合。而万达电商是万达集团产业形态的一种循环,即投资物业和酒店驱动开发物业的销售,开发物业用来平衡投资物业和酒店的现金流,投资物业和酒店则相互完成增加资产价值和增加客流量的功能。这种循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互补。
如今,王健林已经认识到,要有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就不应该有线上线下任何的固定思维,“我们要做融合的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消费模式,说来说去就是万达一定不是卖商品,而是卖服务。”
NO.3 莫天全
去媒体化转型
“我们想到了市场会变坏,但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搜房董事长莫天全承认2014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过去的一年,对于莫天全和搜房来说意味着危机和变化。伴随着中国房产市场的下行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家创立十五年之久的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遭遇到最严峻的一次挑战。
首先是难以再负荷成本的二手经纪公司的发难,然后是大环境变坏带来的增速放缓,再到突然爆发的一波房产创业公司带来的竞争压力。
这些危机迫使莫天全不得不做出改变,2014年7月10日,搜房宣布入股国内新房代理排名第一和第四的深圳世联行以及合富辉煌。“入股世联行是希望整合两家大公司的优势、产品、服务,最终实现共赢。”沿着莫天全的这个思路,搜房入股两行弥补自己交易属性端的专业度问题的同时,可以用世联行和合富辉煌的线下资源,实现基于地域的线下专业销售团队的有效集合,与线上用户的移动端的订制服务相集合,实现02M闭环。 NO.8 郑伟京
尝鲜地产金融全产业链
作为汇联金控集团的共同创办人之一,郑伟京早在2005年10月,就获委任为广东汇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负责法律合规小组成立之前的合规事项。随后,出任汇联资产管理的董事,负责监督该公司的整体运作,尤其是在评估投资项目的潜在溢利及固有风险后,代表公司做出投资决定并确保所有投资决定符合法律及法规。2014年11月4日,他由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晋升为董事会主席,并获委任为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提名委员会主席兼薪酬委员会成员。
金融科班出身的郑伟京拥有专业的功底,这也成就了他在金融市场上独当一面的巨大优势。2007年5月,他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完成金融系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并于2010年2月起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修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外,在典当贷款业务及资产管理方而,他也拥有逾六年经验。
2014年,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HKS030)的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转型,郑伟京提出以“定制式金融服务”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为企业、金融机构、高净值客户打造“定制式”的专业金融服务。这标志着这家以地产“短期融资&财务顾问”服务见长的金融服务商正式向房地产金融和资产服务延伸,力图开启地产金融的2.0时代,以应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半场的行业变革。
与此同时,在郑伟京的带领下,汇联金控与“汇理财”形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了国内首家“房地产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涵盖了开发商从前期土地招标、中期开发建设、后期房产销售到入住社区服务的房地产全流程,实现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房地产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理念一经推出便引起多方关注,对此郑伟京也多次表示,该房地产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由专业金融公司设计,全面覆盖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各环节,能够为投资者、购房者及开发商提供更便捷的投融资服务。
的确,作为经济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房产行业经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后渐近十字路口,移动互联网强势涌入,互联网思维开始逐渐渗透到房产运营的多个环节,众多知名房企全面触网,新产品、新手段、新思想不断衍生,一场革命性的转型悄然开启。
对此,郑伟京也坚信:“房地产全产业链与互联网金融的高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NO.9 郁亮
向互联网公司取经
互联网思维是万科2014年的关键词。从年初郁亮带着管理团队到小米、阿里、腾讯等技术公司拜访,到小米董事长雷军问郁亮“你们盖的房子价格能不能跌一半”,然后到年底,毛大庆说“互联网盖不起房子”。
万科还请90后马佳佳登上了万科的营销讲堂,她以一句“房地产迟早被颠覆,90后压根就不买房”一举震惊房地产界,更是让万科心慌不已。90后购房需求其实还没有真正来到,中国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为27岁,这也正是万科真正担忧的——不知道未来的消费者在哪里——以前地产商根本不用想这事儿。所以你会看到万科各种各样的尝试,尤其是和互联网相关的。
2014年6月,万科与百度签约,启动商用地产科技化运营,将“定位引擎、大数据、营销工具”三类核心技术引入万科商业物业运营中。试图通过定位引擎和大数据分析,调整商业地产的招商策略,分析商场人流活动轨迹、消费习惯等,以便精准营销。
2014年8月,万科集团首次上线“万享会”,是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全民互动营销工具,任何人均可注册成为万科线上经纪人。“万享会”包括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全民经纪人”,即鼓励注册人推荐客户购买万科项目;一个是“分享达人”,即鼓励注册人对万科信息进行传播,并从中发现意见领袖和潜在的客户需求。
紧接着,万科与淘宝合作,淘宝用户可以在万科全国21个城市中的23个楼盘直接冲抵购房款,最高可抵扣200万元。媒体报道,此举可能使淘宝用户购房成本节省最多10%。万科方面表示这是万科运用互联网的一次创新尝试,万科将以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各种可能性。
万科的互联网思维,一种是营销噱头,一种是所谓的O2O。
万科已开始尝试通过线上平台来促进销售。2014年7月初,上海万科新推出两款网络化全名营销产品,即“万科经纪人平台”与“分享达人”,两大系统的核心是将客户源推荐给万科,成功之后万科提供佣金。随后沈阳万科、合肥万科、西安万科等均已建立属于自己的全民营销平台。
郁亮认为,“中国住宅业务的顶点是在10年以后,人均GDP 13000美金之后。不思改变的公司风险最大,今天不是选择做还是不做,而是做了之后风险大与小的问题,只有应对变化是唯一的选择。”
NO.10 韩永坤
没有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只有时间差
采访的前一天,韩永坤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一条消息,是说他一个做茶叶生意的朋友参加CCTV2大型创业栏目《创业英雄汇》,希望获得嘉宾的投资,但是他把茶叶产品和互联网捆绑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投资人的欣赏,反倒招来抨击:“茶叶就该老老实实在线下卖。”好在最后有一位女士表示愿意投资100万元,而这个女士正是和房地产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田朴瑁。
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如此之大,互联网和房地产这两个原本不搭界的产业竟会如此紧密地走在一起,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此,韩永坤给予了一句话的评价:“没有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只有时间差。”
早在几年前,韩永坤就意识到互联网会对房地产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他在采访中也多次感叹,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大佬在和他沟通中流露出向互联网转型的想法,而他则没有了前几年的孤独感,因为在几年前,每当他把互联网和房地产挂钩时,几乎得不到任何人的响应。
万有引力在过去的两年当中,尝试了很多路子,无论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电商,还是自媒体和大数据,甚至包括“小米公寓”,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尝试,是因为万有引力意识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危机,想尽快做出改变,来迎合市场的转型。
当时万有引力在互联网转型方面制定了三个方向:第一个是要走“去渠道化”,通过移动互联网探索出新的渠道,不再受原来渠道的限制;第二个是O2O模式,这一点在日后也成为了众多房地产企业趋之若鹜的努力方向;第三个则是希望利用自己在房地产方面的经验,做“小米公寓”的模式。
但在经历了众多曲折后,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移动互联网,对此韩永坤也总结了两个观点,对万有引力的这段经历做出了总结,一个是“只要出发,就会抵达”,另一个是“所有的成功并不是之前规划的,而是探索出来的”。
韩永坤兴致勃勃地在黑板上写起了板书,把过去一段时间万有引力总结出的经验描绘成“2015新营销生态圈”。
这个“新营销生态圈”包括新媒体平台、全民渠道平台、全民经纪人、大数据平台和O2O五大部分,在他的理解中,这是一个互相打通的生态圈,一环影响着另一环。
在韩永坤的概念里,2015年势必会是变线的一年,而万有引力目前也掌握着数个独一无二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万有引力是唯一做跨界微信运营号的房地产广告公司,目前他们基本形成了一个地域性的自媒体联盟,仅仅在青岛一地,他们就拥有53个微信大号,已经掌握了线上的流量入口;除此之外,那里云的大数据也是他们独有的优势,通过收到的数据分析客户的购房意向,他们做出的数据显示,客户的意向率一般是4~5%,来访率则达到1.9%,通过标签搜索精确目标客户。
“彩生活”开启地产商运营转型先河
“我不喜欢别人称呼我是房地产开发商,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最棒的社区服务商。”花样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对企业这样定义道。在潘军的设想中,彩生活将发展为电商社区服务平台,通过O2O实现社区内日常消费、金融、养老等综合服务。
的确,在从房地产开发向社区服务的轻资产转型中,花样年旗下的彩生活无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4年6月刚刚登陆香港联交所,即引发了业界轰动——无论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彩生活都全面超越母公司花样年,甚至超过中海、华润等香港红筹上市公司。潘军深信,未来的花样年也将成为如同BAT一样的巨头。
1995年,潘军曾参与主持过数十个房地产项目,并在2002年成功策划了“克林顿碧海云天”中国活动,这让还名不见经传的潘军一下子成了风口浪尖上的“超人”。借着地产东风,潘军开始将目光锁定在房地产开发上。但在地产黄金十年,花样年并未因潘军在地产行业的经验及人脉,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花样年在传统房地产业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2013年以101亿元的业绩擦边完成年度销售目标,上半年多个主力城市推盘量和去化率不足。2014年1月则受到节日影响仅销售1.6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0%。
这些都让潘军越来越能感觉到近在眼前的楼市“天花板”。此时唯有“变化”,选择一条不一样的出路才可能有机会让花样年实现转型,走上坦途。
潘军相信靠房地产挣钱的时代一定会过去,彩生活物业将和金融一起,一定会成为未来花样年的利润重要来源。因此在其他开发商纷纷跑马圈地之际,潘军却一直在低调地开发物业中的互联网产品。
而事实证明,潘军基于物业的这一创新确实得到了令人瞠目的利润。从201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上看,截至2014年6月30日,花样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9.17亿元,同比增长6.3%,毛利率达到34.7%。而彩生活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63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率则由12.1%上升至66.1%,相对于目前30%左右的房地产行业毛利率而言,彩生活堪称暴利。
如今,尝到甜头的潘军决定未来不再推出花样年住宅,只推彩生活住宅。“我们以服务作为住宅的标准,不再以开发为主,要向轻资产转化,把互联网和服务跟住宅开发捆绑在一起。
潘军还强调说,未来不要把花样年归类于传统地产公司,而应该看成是一个“金融控股集团”。
NO.2 王健林
地产大亨跨界“腾百万”玩电商
2014年,王健林与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全力发展020电商商务模式。三家公司对万达电商的酋期投资额高达50亿元人民币,其中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各持股15%。由此,“腾百万”与马云将在电商市场上演新版三英战吕布。
早在2012年末,王健林与马云在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发生的“亿元豪赌”就引发了一场关于传统百货与电商的大探讨。
尽管一再宣称百货业未死,但百货业的颓势让王健林迅速做了应对之策。在“亿元赌约”发生一年之后,2013年12月,万达广场的020电子商务平台万汇网上线开始了试运行。万汇网是万达广场的020智能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涵盖百货、美食、影院、KTV等领域,隶属于万达集团,实时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广场活动、商家资讯、商品导购、优惠折扣、电影资讯、美食团购、积分查询、礼品兑换等全方位资讯与服务。按王健林的设想,万汇网更像是一个采用“云模式”的计算网站,用现代的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把会员消费的次数、额度、喜好等建立和掌握起来,然后根据大数据来做出分析。在王健林看来,这种大的数据系统将来绝对不仅是支撑万达的需要,将来会为国家的统计,或者其他企业的促销、新商品的试验、开发企业自己的会员系统等提供支持。但由于缺乏线上的稳定的流量,即使到现在,万汇网还达不到真正实现020的水准。
时隔8个月,万达便联合腾讯、百度组建万达电子商务公司,并高调宣称投资高达50亿元,王健林的想法是把万达广场线下零售资源的优势与腾讯、百度线上的入口优势完成资源整合。对于互联网而言,50亿元意味着一个天文数字,但对于王健林而言,50亿元不过是一个万达广场投资数字,在万达体系当中,50亿元算不上是一笔特别大的预算。
船大难掉头,很多传统企业由于模式稳定,在实践互联网思维时很难看到长远的利益和打破现有利益链的决心。虽然万达电商的物理形象至今还没有对外呈现,也就没有准确描述过万达电商是什么,不过从目前来看,万达的下一步不仅要打通所有的万达广场,还会把万达旗下的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一并融合。而万达电商是万达集团产业形态的一种循环,即投资物业和酒店驱动开发物业的销售,开发物业用来平衡投资物业和酒店的现金流,投资物业和酒店则相互完成增加资产价值和增加客流量的功能。这种循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互补。
如今,王健林已经认识到,要有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就不应该有线上线下任何的固定思维,“我们要做融合的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的消费模式,说来说去就是万达一定不是卖商品,而是卖服务。”
NO.3 莫天全
去媒体化转型
“我们想到了市场会变坏,但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搜房董事长莫天全承认2014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过去的一年,对于莫天全和搜房来说意味着危机和变化。伴随着中国房产市场的下行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家创立十五年之久的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遭遇到最严峻的一次挑战。
首先是难以再负荷成本的二手经纪公司的发难,然后是大环境变坏带来的增速放缓,再到突然爆发的一波房产创业公司带来的竞争压力。
这些危机迫使莫天全不得不做出改变,2014年7月10日,搜房宣布入股国内新房代理排名第一和第四的深圳世联行以及合富辉煌。“入股世联行是希望整合两家大公司的优势、产品、服务,最终实现共赢。”沿着莫天全的这个思路,搜房入股两行弥补自己交易属性端的专业度问题的同时,可以用世联行和合富辉煌的线下资源,实现基于地域的线下专业销售团队的有效集合,与线上用户的移动端的订制服务相集合,实现02M闭环。 NO.8 郑伟京
尝鲜地产金融全产业链
作为汇联金控集团的共同创办人之一,郑伟京早在2005年10月,就获委任为广东汇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负责法律合规小组成立之前的合规事项。随后,出任汇联资产管理的董事,负责监督该公司的整体运作,尤其是在评估投资项目的潜在溢利及固有风险后,代表公司做出投资决定并确保所有投资决定符合法律及法规。2014年11月4日,他由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晋升为董事会主席,并获委任为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提名委员会主席兼薪酬委员会成员。
金融科班出身的郑伟京拥有专业的功底,这也成就了他在金融市场上独当一面的巨大优势。2007年5月,他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完成金融系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并于2010年2月起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修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外,在典当贷款业务及资产管理方而,他也拥有逾六年经验。
2014年,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HKS030)的汇联金融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转型,郑伟京提出以“定制式金融服务”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为企业、金融机构、高净值客户打造“定制式”的专业金融服务。这标志着这家以地产“短期融资&财务顾问”服务见长的金融服务商正式向房地产金融和资产服务延伸,力图开启地产金融的2.0时代,以应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半场的行业变革。
与此同时,在郑伟京的带领下,汇联金控与“汇理财”形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了国内首家“房地产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涵盖了开发商从前期土地招标、中期开发建设、后期房产销售到入住社区服务的房地产全流程,实现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房地产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理念一经推出便引起多方关注,对此郑伟京也多次表示,该房地产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由专业金融公司设计,全面覆盖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各环节,能够为投资者、购房者及开发商提供更便捷的投融资服务。
的确,作为经济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房产行业经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后渐近十字路口,移动互联网强势涌入,互联网思维开始逐渐渗透到房产运营的多个环节,众多知名房企全面触网,新产品、新手段、新思想不断衍生,一场革命性的转型悄然开启。
对此,郑伟京也坚信:“房地产全产业链与互联网金融的高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NO.9 郁亮
向互联网公司取经
互联网思维是万科2014年的关键词。从年初郁亮带着管理团队到小米、阿里、腾讯等技术公司拜访,到小米董事长雷军问郁亮“你们盖的房子价格能不能跌一半”,然后到年底,毛大庆说“互联网盖不起房子”。
万科还请90后马佳佳登上了万科的营销讲堂,她以一句“房地产迟早被颠覆,90后压根就不买房”一举震惊房地产界,更是让万科心慌不已。90后购房需求其实还没有真正来到,中国购房者的平均年龄为27岁,这也正是万科真正担忧的——不知道未来的消费者在哪里——以前地产商根本不用想这事儿。所以你会看到万科各种各样的尝试,尤其是和互联网相关的。
2014年6月,万科与百度签约,启动商用地产科技化运营,将“定位引擎、大数据、营销工具”三类核心技术引入万科商业物业运营中。试图通过定位引擎和大数据分析,调整商业地产的招商策略,分析商场人流活动轨迹、消费习惯等,以便精准营销。
2014年8月,万科集团首次上线“万享会”,是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全民互动营销工具,任何人均可注册成为万科线上经纪人。“万享会”包括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全民经纪人”,即鼓励注册人推荐客户购买万科项目;一个是“分享达人”,即鼓励注册人对万科信息进行传播,并从中发现意见领袖和潜在的客户需求。
紧接着,万科与淘宝合作,淘宝用户可以在万科全国21个城市中的23个楼盘直接冲抵购房款,最高可抵扣200万元。媒体报道,此举可能使淘宝用户购房成本节省最多10%。万科方面表示这是万科运用互联网的一次创新尝试,万科将以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各种可能性。
万科的互联网思维,一种是营销噱头,一种是所谓的O2O。
万科已开始尝试通过线上平台来促进销售。2014年7月初,上海万科新推出两款网络化全名营销产品,即“万科经纪人平台”与“分享达人”,两大系统的核心是将客户源推荐给万科,成功之后万科提供佣金。随后沈阳万科、合肥万科、西安万科等均已建立属于自己的全民营销平台。
郁亮认为,“中国住宅业务的顶点是在10年以后,人均GDP 13000美金之后。不思改变的公司风险最大,今天不是选择做还是不做,而是做了之后风险大与小的问题,只有应对变化是唯一的选择。”
NO.10 韩永坤
没有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只有时间差
采访的前一天,韩永坤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一条消息,是说他一个做茶叶生意的朋友参加CCTV2大型创业栏目《创业英雄汇》,希望获得嘉宾的投资,但是他把茶叶产品和互联网捆绑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投资人的欣赏,反倒招来抨击:“茶叶就该老老实实在线下卖。”好在最后有一位女士表示愿意投资100万元,而这个女士正是和房地产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田朴瑁。
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如此之大,互联网和房地产这两个原本不搭界的产业竟会如此紧密地走在一起,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此,韩永坤给予了一句话的评价:“没有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只有时间差。”
早在几年前,韩永坤就意识到互联网会对房地产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他在采访中也多次感叹,现在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大佬在和他沟通中流露出向互联网转型的想法,而他则没有了前几年的孤独感,因为在几年前,每当他把互联网和房地产挂钩时,几乎得不到任何人的响应。
万有引力在过去的两年当中,尝试了很多路子,无论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电商,还是自媒体和大数据,甚至包括“小米公寓”,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尝试,是因为万有引力意识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危机,想尽快做出改变,来迎合市场的转型。
当时万有引力在互联网转型方面制定了三个方向:第一个是要走“去渠道化”,通过移动互联网探索出新的渠道,不再受原来渠道的限制;第二个是O2O模式,这一点在日后也成为了众多房地产企业趋之若鹜的努力方向;第三个则是希望利用自己在房地产方面的经验,做“小米公寓”的模式。
但在经历了众多曲折后,最终坚持下来的只有移动互联网,对此韩永坤也总结了两个观点,对万有引力的这段经历做出了总结,一个是“只要出发,就会抵达”,另一个是“所有的成功并不是之前规划的,而是探索出来的”。
韩永坤兴致勃勃地在黑板上写起了板书,把过去一段时间万有引力总结出的经验描绘成“2015新营销生态圈”。
这个“新营销生态圈”包括新媒体平台、全民渠道平台、全民经纪人、大数据平台和O2O五大部分,在他的理解中,这是一个互相打通的生态圈,一环影响着另一环。
在韩永坤的概念里,2015年势必会是变线的一年,而万有引力目前也掌握着数个独一无二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万有引力是唯一做跨界微信运营号的房地产广告公司,目前他们基本形成了一个地域性的自媒体联盟,仅仅在青岛一地,他们就拥有53个微信大号,已经掌握了线上的流量入口;除此之外,那里云的大数据也是他们独有的优势,通过收到的数据分析客户的购房意向,他们做出的数据显示,客户的意向率一般是4~5%,来访率则达到1.9%,通过标签搜索精确目标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