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教师是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主动地探索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到的问题。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它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教师是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主动地探索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到的问题。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它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
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心灵手巧,同时在动手过程中无意识地教会了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如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课时:《学生利用火柴棒摆正方形》,教师只告诉学生摆正方形的方法,而不去研究火柴棒的根数,却利用一组习题加以引导。
(1)摆一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两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2)摆六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摆十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3)摆一百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4)摆―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学生在这组习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很快知道了摆一个、两个、六个、十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根数,但对于摆一百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根数,学生感觉操作有实际困难,这时不得不去思考其它的途径。当然,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已有的结论去分析研究得出未知的结论。尽管教师没加任何提示,但却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停止了操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得出了摆一百个正方形的火柴根数,而且找到了摆Ⅹ个正方形火柴根数求法的规律,并且采用了多种方法,其效果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因为他们是自主地探索而获取的知识,在他们的大脑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当然,操作远远不限于此,例如在讲《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同学们可用准备好的圆形纸板,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一个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学过的图形,然后去思考得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如,讲三角形全等时,课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法的操作,得出在复杂的图形中去研究全等,都可体会操作带来的优越性。
1 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升到七年级,更难克服“爱玩”的习惯,但教师如能利用这一“缺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做游戏就是学生玩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利用游戏区启迪学生的智慧,又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方法。如七年级第七章第一节《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中,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课前准备三个透明的玻璃盒子,一个盒子装上白色的乒乓球、一个盒子装上紅色的乒乓球、一个盒子既装上白色的乒乓球,又装上红色的乒乓球,然后让三名同学上台去摸(不让这三名同学知道盒子装球的情况,而让其他同学知道)。每名同学摸五次,并记住自己摸球的结果。其他同学很容易就分析出了原因,而这三位同学百思不得其解,但当老师让他们观察了盒子装球的情况后,恍然大悟,很快就分析出了其中的奥秘,很自然地让学生弄清楚了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这样在游戏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水到渠成地培养了他们爱观察、爱分析的习惯,思维不知不觉地被调动了起来。再如,“探索规律”一课,课利用而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一声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两声扑通跳下水……”的接龙游戏区激发学生的思维等。
2 表达激活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某些知识的掌握往往是在几个字上,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而表达是思维的“窗口”。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首先学会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语言的表达,它不仅能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而且还能在不断地表达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讲直线公理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的结论,但教师要学生准确表达这个结论时,却得到了很多种说法:经过两点可以画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直线可以由两点确定……但当老师告诉学生答案都不准确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继而开展了充分的讨论后,发现是自己表达的不够准确,不能充分表达出结论的本质。学生通过多次的反复锤炼数学语言,明白了“经过两点存在直线,并且是唯一的这一本质”。又如在经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等等,都要求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必须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数学学科,用自己准确的数学表达来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
3 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与生俱来就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问题与事物都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朋友,教师教他画苹果,他却把苹果画成了方形的,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画时,他却说“如果苹果是方的那该多好啊!那样把它放到桌上就不会轻易地滚动而掉到地面上”这是多么天真与神奇的想象。教师就绝对不能视这种想象为胡思乱想,而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的所谓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丰富学生所学的知识。如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可动手去实际操作,通过直观演示而得出结论,而到了考试,就不可能利用数学模型去直观演示,必须凭借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分析得出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特别是对新教材的使用,体现更为突出。如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应时时处处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
“探究”是新课改下数学课的又一重要特征。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就需要探究。孔子说得好:“温故而知新。”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家华罗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曾经听一位数学老师说:我是教数学的但学生数学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当然,这位老师是谦虚的,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而应主动的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学生是主动的获取知识,然后在不断地应用中得到升华,从而去发现和探究出新的知识。“探究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探究才会有灵感和火花的迸发,有探究才会有创新。如七年级第二章第十节《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组习题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讨论探究:
(1)同学们吃过拉面吗?拉面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得到两根面条,在捏合拉伸得到四根面条,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教师问:“这样捏合到第几次后可拉出256根面条?”
(2)教师把一个消息传给了两个学生后,不在告诉其他学生,然后由这两个学生每人又分别传给另外两个学生,之后不在告诉其他学生,那么按照这种方式传下去,经过多少次后能同时让4096名学生知道这个消息。
(3)把一张厚度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后为0.2毫米,对折两次后为0.4毫米,对折20次后相当于多少层楼的高度(每层楼按照3米计算)?
教师利用这三个学生教为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不仅兴趣浓厚,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学生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探究出来的结论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对乘方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的地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总之,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远远不只这些,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去总结、去积累,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激活思维应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教师是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主动地探索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到的问题。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它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
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心灵手巧,同时在动手过程中无意识地教会了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如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课时:《学生利用火柴棒摆正方形》,教师只告诉学生摆正方形的方法,而不去研究火柴棒的根数,却利用一组习题加以引导。
(1)摆一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两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2)摆六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摆十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3)摆一百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4)摆―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学生在这组习题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很快知道了摆一个、两个、六个、十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根数,但对于摆一百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根数,学生感觉操作有实际困难,这时不得不去思考其它的途径。当然,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已有的结论去分析研究得出未知的结论。尽管教师没加任何提示,但却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停止了操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得出了摆一百个正方形的火柴根数,而且找到了摆Ⅹ个正方形火柴根数求法的规律,并且采用了多种方法,其效果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因为他们是自主地探索而获取的知识,在他们的大脑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当然,操作远远不限于此,例如在讲《圆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同学们可用准备好的圆形纸板,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一个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学过的图形,然后去思考得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如,讲三角形全等时,课利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法的操作,得出在复杂的图形中去研究全等,都可体会操作带来的优越性。
1 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升到七年级,更难克服“爱玩”的习惯,但教师如能利用这一“缺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做游戏就是学生玩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利用游戏区启迪学生的智慧,又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方法。如七年级第七章第一节《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中,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课前准备三个透明的玻璃盒子,一个盒子装上白色的乒乓球、一个盒子装上紅色的乒乓球、一个盒子既装上白色的乒乓球,又装上红色的乒乓球,然后让三名同学上台去摸(不让这三名同学知道盒子装球的情况,而让其他同学知道)。每名同学摸五次,并记住自己摸球的结果。其他同学很容易就分析出了原因,而这三位同学百思不得其解,但当老师让他们观察了盒子装球的情况后,恍然大悟,很快就分析出了其中的奥秘,很自然地让学生弄清楚了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这样在游戏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水到渠成地培养了他们爱观察、爱分析的习惯,思维不知不觉地被调动了起来。再如,“探索规律”一课,课利用而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一声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两声扑通跳下水……”的接龙游戏区激发学生的思维等。
2 表达激活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某些知识的掌握往往是在几个字上,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而表达是思维的“窗口”。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首先学会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语言的表达,它不仅能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而且还能在不断地表达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讲直线公理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出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的结论,但教师要学生准确表达这个结论时,却得到了很多种说法:经过两点可以画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直线可以由两点确定……但当老师告诉学生答案都不准确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继而开展了充分的讨论后,发现是自己表达的不够准确,不能充分表达出结论的本质。学生通过多次的反复锤炼数学语言,明白了“经过两点存在直线,并且是唯一的这一本质”。又如在经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等等,都要求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必须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数学学科,用自己准确的数学表达来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
3 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与生俱来就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问题与事物都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朋友,教师教他画苹果,他却把苹果画成了方形的,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画时,他却说“如果苹果是方的那该多好啊!那样把它放到桌上就不会轻易地滚动而掉到地面上”这是多么天真与神奇的想象。教师就绝对不能视这种想象为胡思乱想,而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的所谓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丰富学生所学的知识。如七年级第一章第二节《展开与折叠》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虽然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可动手去实际操作,通过直观演示而得出结论,而到了考试,就不可能利用数学模型去直观演示,必须凭借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分析得出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特别是对新教材的使用,体现更为突出。如截一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应时时处处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
“探究”是新课改下数学课的又一重要特征。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就需要探究。孔子说得好:“温故而知新。”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家华罗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曾经听一位数学老师说:我是教数学的但学生数学学得好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当然,这位老师是谦虚的,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学生不能被动地学习,而应主动的学习。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同一个老师教,差异那么大,这就是学习主动性问题了。学生是主动的获取知识,然后在不断地应用中得到升华,从而去发现和探究出新的知识。“探究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探究才会有灵感和火花的迸发,有探究才会有创新。如七年级第二章第十节《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组习题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讨论探究:
(1)同学们吃过拉面吗?拉面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得到两根面条,在捏合拉伸得到四根面条,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教师问:“这样捏合到第几次后可拉出256根面条?”
(2)教师把一个消息传给了两个学生后,不在告诉其他学生,然后由这两个学生每人又分别传给另外两个学生,之后不在告诉其他学生,那么按照这种方式传下去,经过多少次后能同时让4096名学生知道这个消息。
(3)把一张厚度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一次后为0.2毫米,对折两次后为0.4毫米,对折20次后相当于多少层楼的高度(每层楼按照3米计算)?
教师利用这三个学生教为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不仅兴趣浓厚,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学生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探究出来的结论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对乘方的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的地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总之,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远远不只这些,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去研究、去总结、去积累,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激活思维应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