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教学案例的教学过程的演示,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优化课堂预设的同时,更要关注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
关键词:数学;课堂预设;以生为本
一、案例描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0页习题2)
教学设想:对于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从这张特殊的条形统计图上搜集各种图书借阅情况的数据。对于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出应多购买同学们最喜欢借阅的科普类书籍,适当地购买故事类和历史类书籍,少买点文学类的书。
实际教学:
课伊始,如我预设,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解决了。于是我自然地提出问题:“根据大家刚才搜集的信息,如果请你当个小小采购员,去采购一批新书,你打算怎么购买?”我请了一位中等学生回答,他说:“我认为科普类的书可以多购一些,文学类少购一些,故事类和历史类书适量地购买一些。”我一听,与我教案里的预设几乎一样。于是微笑着点头:“很好,你很善于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因为平时训练有素,意见相同或相似的不再重复,学生们开始静静等待下一次表现机会!
正在我想要进行下面的练习时,听见葛同学在讲话。为体现“尊重每位学生”的理念,我笑眯眯地问他:“你有不同的想法?”他说:我觉得文学类书籍多买一些(众生笑)……(同学的笑声使他羞红了脸,悄悄坐下)我并没理会其他学生的笑声,暗想他应该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许我们都没想到,于是示意其他学生安静地听。随后,这个同学颇为得意地摆出了自己的理由:“文学类书能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所以我想应该多买。”这回答虽不在我的预设,但我隐约感到这里确有文章可作,于是说道:“很有道理!可大家都不太借阅文学类的书,买得再多也是闲置在那里了呀!”这时有学生说:“老师,那我们想个办法让同学们都来借阅文学类的书吧?!”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原来问题的局限性,学生不仅从字面的理解上去回答简单问题,更从深层次挖掘了借阅图书的问题。葛同学这时迫不及待地说:“我有办法,让买书的人挑一些既有文字又有图画的儿童版的文学类书,我喜欢看那样的。”大家纷纷表示喜欢看图文并茂的书。潘同学边思考边说:“可以让凡是借阅文学类书的同学都抽一次奖。这样大家就有积极性了。”管同学马上站起来:“那抽了奖,借了书后却不看,怎么办?”潘同学并不知难而退,马上另辟蹊径:“那就让同学看完书后,还书时再来抽奖,老师还可以考考他,看他是不是真的看了。”全班同学拍手赞同。此外,还有同学提出用记录本记下借阅文学类书籍的同学的名字,并让老师点名表扬等。
二、案例反思
1.以生为本,直面课堂资源。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对数学的世界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经历,是我们每位一线老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时时以生为本,注意挖掘课堂中的意外资源,一句“你有不同的想法?”如一颗击水小石,直面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数学的,更是多元发展的;让学生不但在老师的课堂预设之内得以发展,更抓住他们在课堂上的意外生成,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开发课堂资源,促生新知识点。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难免会带着成人的、主观的思想去看待问题,使得问题与实际教学情境产生距离。而学生的思考有时是教师无法想象的,脱离老师的预设之外,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思考。正如在本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尊重了葛同学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才有可能出现下面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策略。正如张天孝先生一贯强调的: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不能等同于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而更应该体现的是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体系,不唯数学知识,而是切实以人的发展为本。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学生对未来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的有利处理,所以,课堂预设必不可少,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更能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
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气、充满智慧、蕴藏丰富资源的地方,只要老师用心去利用,就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
关键词:数学;课堂预设;以生为本
一、案例描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0页习题2)
教学设想:对于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从这张特殊的条形统计图上搜集各种图书借阅情况的数据。对于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出应多购买同学们最喜欢借阅的科普类书籍,适当地购买故事类和历史类书籍,少买点文学类的书。
实际教学:
课伊始,如我预设,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解决了。于是我自然地提出问题:“根据大家刚才搜集的信息,如果请你当个小小采购员,去采购一批新书,你打算怎么购买?”我请了一位中等学生回答,他说:“我认为科普类的书可以多购一些,文学类少购一些,故事类和历史类书适量地购买一些。”我一听,与我教案里的预设几乎一样。于是微笑着点头:“很好,你很善于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因为平时训练有素,意见相同或相似的不再重复,学生们开始静静等待下一次表现机会!
正在我想要进行下面的练习时,听见葛同学在讲话。为体现“尊重每位学生”的理念,我笑眯眯地问他:“你有不同的想法?”他说:我觉得文学类书籍多买一些(众生笑)……(同学的笑声使他羞红了脸,悄悄坐下)我并没理会其他学生的笑声,暗想他应该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或许我们都没想到,于是示意其他学生安静地听。随后,这个同学颇为得意地摆出了自己的理由:“文学类书能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所以我想应该多买。”这回答虽不在我的预设,但我隐约感到这里确有文章可作,于是说道:“很有道理!可大家都不太借阅文学类的书,买得再多也是闲置在那里了呀!”这时有学生说:“老师,那我们想个办法让同学们都来借阅文学类的书吧?!”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原来问题的局限性,学生不仅从字面的理解上去回答简单问题,更从深层次挖掘了借阅图书的问题。葛同学这时迫不及待地说:“我有办法,让买书的人挑一些既有文字又有图画的儿童版的文学类书,我喜欢看那样的。”大家纷纷表示喜欢看图文并茂的书。潘同学边思考边说:“可以让凡是借阅文学类书的同学都抽一次奖。这样大家就有积极性了。”管同学马上站起来:“那抽了奖,借了书后却不看,怎么办?”潘同学并不知难而退,马上另辟蹊径:“那就让同学看完书后,还书时再来抽奖,老师还可以考考他,看他是不是真的看了。”全班同学拍手赞同。此外,还有同学提出用记录本记下借阅文学类书籍的同学的名字,并让老师点名表扬等。
二、案例反思
1.以生为本,直面课堂资源。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对数学的世界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经历,是我们每位一线老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时时以生为本,注意挖掘课堂中的意外资源,一句“你有不同的想法?”如一颗击水小石,直面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数学的,更是多元发展的;让学生不但在老师的课堂预设之内得以发展,更抓住他们在课堂上的意外生成,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2.开发课堂资源,促生新知识点。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难免会带着成人的、主观的思想去看待问题,使得问题与实际教学情境产生距离。而学生的思考有时是教师无法想象的,脱离老师的预设之外,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思考。正如在本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尊重了葛同学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才有可能出现下面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策略。正如张天孝先生一贯强调的: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不能等同于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而更应该体现的是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体系,不唯数学知识,而是切实以人的发展为本。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学生对未来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的有利处理,所以,课堂预设必不可少,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更能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
课堂,是一个充满生气、充满智慧、蕴藏丰富资源的地方,只要老师用心去利用,就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