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片文章的大意,也是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感情。从阅读教学出发,更加关注学生文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品词斟句中获得知识,有利于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习惯;方法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对于处于基础学段的小学生而言,提高阅读水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能力。一方面,提高阅读水平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必须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对童话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递减,转为对战争题材、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之类的故事产生兴趣,且随年龄升高兴趣递增。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喜欢读一些文学和自然知识内容的文章,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停留在低层次的童话故事和侦探内容方面的文章。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坐井观天》一文时,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调动学生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想阅读小鸟和青蛙的故事。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圖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春天》一文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按顺序说出春天的特征,接着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又将其抛给学生们讨论,并及时结合插图,给予引导,再读课文。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与同学之间进行对话练习,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这样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二、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
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在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时,还需要注意要求学生们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开始训练时,可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老师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性,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不同的问题。比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要解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应该分层设问,先让学生讨论:“小葫芦开始时为什么长得好?后来为什么会变黄并落下来?”继而引导学生讨论:“叶子和果实是什么关系呢?”再进一步的提问:“葫芦的叶子已经长虫了,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认为没有必要除虫呢?”最后解决问题:“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样,一问扣一问,使学生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了课文的内容。再如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课文最后只讲到青蛙取笑小鸟,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并没讲青蛙到底有没有跳出井口,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青蛙怎样跳出井口,它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它还会回到井底吗?学生通过想象,既练习了说话,又懂得了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内容,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阅读内容。阅读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文章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既使同一篇文章里的不同段落,阅读时也不可能均衡用力。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需要的信息,指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对于一篇文章也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如果采用的形式过于单一,往往会抑制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但是,也不是每篇文章朗读的形式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比如在指导朗读《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一段主要写了谁?他们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和提示语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壁虎讲借尾巴的经过,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同时别人的尾巴都各有用处是不能借给他的,心里疼爱小壁虎所以笑着说,读时语速要放慢,充满感情地读出关心疼爱。“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他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因为他历尽艰辛都没借到尾巴,这时候一转身发现自己又有尾巴了,该多么惊喜啊!小壁虎由不知道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到了解这一功能而喜出望外,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语速稍快,“新尾巴”要读重音,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兴奋的语气。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把时间交给学生,把阅读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活跃的阅读氛围中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东敏.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学教育》 2011年 第1期
[2]崔艳.浅谈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 第1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习惯;方法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对于处于基础学段的小学生而言,提高阅读水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能力。一方面,提高阅读水平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必须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突破点。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对童话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递减,转为对战争题材、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之类的故事产生兴趣,且随年龄升高兴趣递增。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喜欢读一些文学和自然知识内容的文章,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停留在低层次的童话故事和侦探内容方面的文章。比如,指导学生阅读《坐井观天》一文时,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调动学生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想阅读小鸟和青蛙的故事。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圖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春天》一文时,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按顺序说出春天的特征,接着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又将其抛给学生们讨论,并及时结合插图,给予引导,再读课文。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与同学之间进行对话练习,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这样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容易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二、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
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在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时,还需要注意要求学生们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开始训练时,可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老师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性,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不同的问题。比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要解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应该分层设问,先让学生讨论:“小葫芦开始时为什么长得好?后来为什么会变黄并落下来?”继而引导学生讨论:“叶子和果实是什么关系呢?”再进一步的提问:“葫芦的叶子已经长虫了,种葫芦的人为什么认为没有必要除虫呢?”最后解决问题:“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这样,一问扣一问,使学生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理解感悟了课文的内容。再如教学《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时,课文最后只讲到青蛙取笑小鸟,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并没讲青蛙到底有没有跳出井口,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象青蛙怎样跳出井口,它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它还会回到井底吗?学生通过想象,既练习了说话,又懂得了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来选定阅读内容,大到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段落层次、遣词造句,制定明确的目标。在阅读时要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通过各种途径达成目标,要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避免绕圈子。然后,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阅读内容。阅读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文章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既使同一篇文章里的不同段落,阅读时也不可能均衡用力。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需要的信息,指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对于一篇文章也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如果采用的形式过于单一,往往会抑制孩子们的创造力、表现力,但是,也不是每篇文章朗读的形式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比如在指导朗读《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这一段主要写了谁?他们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和提示语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壁虎讲借尾巴的经过,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同时别人的尾巴都各有用处是不能借给他的,心里疼爱小壁虎所以笑着说,读时语速要放慢,充满感情地读出关心疼爱。“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他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因为他历尽艰辛都没借到尾巴,这时候一转身发现自己又有尾巴了,该多么惊喜啊!小壁虎由不知道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到了解这一功能而喜出望外,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语速稍快,“新尾巴”要读重音,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兴奋的语气。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把时间交给学生,把阅读的自主权让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活跃的阅读氛围中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东敏.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科学教育》 2011年 第1期
[2]崔艳.浅谈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