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儿开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何时家门口的枇杷开花了,花儿最初还只是一个个粉黄粉黄、毛茸茸的花骨朵儿,慢慢地,花骨朵儿中间露出一个小白点,这小白点越长越大,玉白色的花儿就慢慢绽放了。近看,这一串串外层粉黄、里层玉白色的枇杷花,好像儿时用玉米打的一篮子爆米花,香气四溢;远看,这高不过一丈,但嵌满花儿的枇杷树,则像少妇夏天撑着的一把绿底碎花遮阳伞,清新脱俗。
  小雪节气后,天气反常,持续一段时间高温,仿佛春天提前到来了似的。午后,暖洋洋的太阳和煦地照耀着大地,我在枇杷树下驻足,第一次在冬天看到蜜蜂围着枇杷树转悠的奇特景观。刚好,邻居文艳也出门了,我招手唤她:“快来看呀,好多蜜蜂在采蜜呢!”看到一只只蜜蜂好像一架架战斗机,不停地扇动着一对儿小翅膀在枇杷花前盘旋,盯上目标后,慢慢地向花朵靠拢,然后一头钻进了花朵当中。露在外面的一只只小脚,在花瓣上不停地爬来爬去,被遮住的头部不停地颤动着,正紧张而忙碌地吸取着花蜜。
  我顺手拿起一朵花儿贴近鼻腔闻了闻,花儿发出阵阵馥香,怪不得,引来许多蜜蜂呀!听说,蜜蜂采蜜的季节一般是春夏两季,冬季一般则要人工喂养。过了两天,气温骤降,我发现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采蜜的蜜蜂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可能是它们发现季节不对,玩了把快闪吧。
  今年,我家的枇杷树基本上每枝都开了花,比我看到的其他枇杷树开的花儿格外多一些,这可能是与每次我去邻居建芝托管给我们的菜园施肥和浇水时,也会顺便给它浇一点儿有关。据说,枇杷树每年会开三次花,这次枇杷树开花还只是头花,花期将持续2至3个月,其花期之长,令人想起那句“黄菊已残秋后朵,枇杷又放隔年花”。枇杷花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打霜下雪,它不像同一时期的梅花、菊花一样争奇斗艳,惹得人人争先恐后地欣赏,而是在人们很少关注的情形下,默默无闻地绽放。
  家门口的这棵枇杷树是我栽种的,枇杷苗是邻居刘阿姨给我的,当时,她家的枇杷树下新发了好几棵枇杷苗,问我栽不栽?我考虑了一下,反正门口还有一大片空地,就请她拔了两棵给我。一棵小小的枇杷苗上,只有三五片叶子,短短的叶柄,椭圆形的叶子边缘有锯齿,叶面色深,叶背色较浅,生有茸毛。接着,我用锄头好不容易刨了两个小坑(填的全是小石子),将其栽在离桂花树不远处的空地上,粗枝大叶的我将枇杷苗根部勉强盖住就算栽种完事。这两棵枇杷树也跟我家门口其他的树一样,从未给它们松过土、施过肥,顺其自然生长。后来,其中的一棵不知什么时候没了,只剩下了这根独苗。
  好多年过去了,这棵枇杷树终于长大了,由于当初我栽种的时候敷衍了事,根本没种好,有些向东倾斜。记得枇杷树初次挂果时,我特意数了数,结了11串,向阳的那根树枝结得更多些。慢慢地,枇杷越长越大了,挂在树上的每一颗枇杷都有一条深褐色的小辫子,枇杷底部还有一个小小的、黑黑的脐眼儿,枇杷外面穿着淡黄色的外衣,皮上还有许多茸毛。当枇杷的颜色越来越黄,空闲的时候,我就会站在枇杷树下小憩一会儿,挑那些比较熟的,现摘现吃。虽说我家的枇杷颗粒比邻居春芳家的要大,但没她家的甜,除了她家的枇杷树开花和挂果比我家的至少早一周外,还有两家的枇杷肉质也不同,我家的枇杷撕开那层薄薄的皮,里面的肉是白色的,她家的呢,却是带点黄。
  我家的枇杷树虽说结的果少,但由于我家的房子前面就是街道,每天行人多,特别是晚上散步的人,也特别多。有些妇女有事没事就爱跑过来摘几颗尝尝,当枇杷还没熟透时,就摘得差不多了,最后只剩下高挂在顶上树冠的三串。我想等它们再熟透两日,再摘下来搁在冰箱里冷藏几天,留下来给还在省城就读本科的女儿,五一回家时品尝。谁知,头天晚上还高悬在树梢上的枇杷,第二天,出门一看,已经是无影无踪了,我只有一声叹息。
  其实,与我们房子并排的几家邻居都种有枇杷树的,虽说我家的枇杷并不算是最好吃,但我家的那棵枇杷樹比其他几家的离街道近那么几尺,再加上我家的枇杷树栽得较晚,且土壤贫瘠,长得矮小,更方便采摘,所以,头年的枇杷,家人们没尝到几颗就全没了。
  接下来的几年,枇杷树挂果越来越多了,每年枇杷快熟时,有些前来品尝的人更是肆无忌惮了,他们不再是几颗几颗地摘,而是像撸串般一串串地摘下来,拿在手上,在路上边走边吃。
  一天傍晚,外出散步路过枇杷树时,爱人对我说:“今年这枇杷树开满了花,明年枇杷肯定丰收,是不是也要施点儿肥,才会好吃些。”我笑道:“那还用说呀!”
  这时,一阵寒风袭来,枇杷树仿佛听到了男女主人的对话,树枝左右晃动,树叶瑟瑟作响,仿佛在击掌应答:“太好了!明年我将会结出更多、更甜的果实啦!”
  责任编辑:崔家妹
其他文献
已经奔古稀的年龄了,老伴儿忽然提出要补结婚照。发什么神经?孙子就要读中学了,怎好意思去照相馆重披婚纱,像时髦青年般的罗曼蒂克?我很不以为然。  可是,一向夫唱妇随的老伴儿,这次却固执起来,嘴里振振有词:“结婚40多年了,还没让摄影师拍过合影呢!瞧人家李姐补的结婚照多棒,咱也学他们时尚一回,品尝一下青春的滋味嘛!”  一些尘封的往事便一幕幕重现眼前。  那年我13岁,上小学五年级。一个星期日的上午,
期刊
暮春的时候,泡桐树就要开花了。  “丁零……”铃响刺破夜空,路灯灭了,院子彻底黑下来。我朝母亲办公室跑去,正值月底,她忙完家务还要加班。母亲没学过财务却承担着新单位繁重的财务工作,常常加班加到深夜。走到办公室门口,看到父亲也在,母亲背对着门坐着,肩膀颤抖着,像是在哭。她对父亲说:“叔叔得了肝病,这么久了还治不好,怎么办,怎么办啊?”她突然站起身,“我要去割肝!”父亲吓一跳:“为什么?”“我要去把我
期刊
我对狗是心生畏惧的,正如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狗咬我,围攻我,我是惧怕了,同时又激起复仇的勇气。  小时候,我路过村里一户人家时,那条纯白色的狗一言不发地冲上来,朝着我的小腿噙了一口,咬出几个窟窿,流出血来。那家人赶紧用菜刀刮了菜板末末涂在伤处,几天后也就好了。  村里刘家养着一条黄颜色的狗,下口狠,还偷着咬人。这种狗最难提防,也最招人恨。听过别人收拾狗的高招,说是烧熟一个萝卜,装在兜里
期刊
从来没有一个春节,像2020年一样,既让我们五味杂陈,又如此难忘。  时至今日,武汉封城已一个多月,而三姐去淮北陪伴母亲也整两个月了。  想起几天前的一个早上,我还在床上看疫情新闻,就见三姐在兄妹群里问我,怎么没发表疫情日记了?看到此问,心中一暖,说明三姐一直在默默地关注,虽然从没见她分享在朋友圈。呵呵,我们七兄妹除了我,其余在微信上都很少发动态。  耄耋之年的母亲在大西北工作了几十年,中年时就患
期刊
村庄的日暮,在袅袅的炊烟中缓缓走来,悠长而绵延。而散落一地的泥土,它又以低垂沉默的姿态,或躺在乡村阡陌,或在田地里呼吸。  清晨的安谧,总是被乡亲摆弄农具的声音吵醒。男人将洒水喷雾器挂在背上,女人将畚箕的绳子绕两圈挂在扁担的两头,天还没亮,他们沿着乡村阡陌,沿着蜿蜒的田埂,尤其是下地的路上,悬挂畚箕的绳子随着行走的节奏发出“咿呀、咿呀”的声响,这是村庄一天最动人的音乐。生长在田地里的生菜纷纷仰起头
期刊
什么是老家?埋葬祖先的地方,就是你的老家。  我的乔悟义大哥,长我将近30岁,老家山西清徐,是个作家,也做生意,牛逼哄哄的,干到顶点的时候,自己却干趴下,肺癌晚期,飞走了。  我和他交往最密的,是他患病这几年,因为他时不时来北京,组织饭局,请人吃饭,请各种各样的人,有政界的商界的,有演艺界的音乐界的,有文学界的新闻界的,甚至是一些战友故交,这样,老朋友叫上新的朋友,通常是,一二十人的满满一桌,走着
期刊
这是一个叫“金沙”的渡口。  与信江河边的许多渡口一样,一个水泥斜坡,几块红石台阶,一艘船,一个撑船的汉子,构成一段静水流转的光阴。此处江面开阔,水势平缓,江水清澈,像一大块在风中鼓动的绿绸,顺势飘向远方。远方看不到尽头,是村里人永远向往的地方。河滩上长着马鞭草,以低微的身姿紧贴着地面,一节一节向前爬行。每一节都会长出新的根须浅浅地伸进泥沙中,你若捏住末端,轻轻地往上提,就能拉出一根长长的草鞭,这
期刊
开春时,父亲说要在城郊找一块菜园,废弃的或未开工的工地也好,跟老乡租地也行。理由是,有个菜园子,吃菜总是便宜些。  我以为父亲口中的便宜,便是指价格了。于是,兄弟几个中,我首先带头反对:“伙食费不够花,我们弟兄几个再增加就是了,好不容易要您来城里生活,就是要脱离农业劳动的!”  父亲沉默不语,弟弟们也不好反驳我说的话,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  没想到,两周后,父亲告诉我,他已经找到了一块菜园,是城边
期刊
我的家乡在乌裕尔河的下游,父亲是生产队打鱼的,我小的时候,经常和他一起到河套湿地里去打鱼。  有一次,父亲领着我到通天泡子去遛花篮(用竹皮子编制的捕鱼工具)。我坐在船头,父亲站在船尾,手握桅杆撑船。小船晃晃悠悠地往前行,走过一段河道,就到了通往通天泡子的进水口了,河水泛着波纹,顺着口子乖乖地往通天泡子里流淌,船顺着水流前行。盛夏时节,苇子已经长到一人多高,船把苇子压倒在水里,它们像在水里洗个澡似的
期刊
鸟太多,伤害鸟,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到了冬天,大地一片荒凉。这时,树上也很难寻找到果子。人是富足了,鸟却到了饥荒季节。当然,只要鸟勤快,总能找到虫子充饥,不至于饿死。好些鸟警惕性特别高,一眼就能识破人的可恨。但有些鸟类,在寻觅食物时,容易上人的当。看,我们用竹篾编一种支鸟的竹器,这种简单的捕鸟的工具,已经流传多年了。我们只消在苞谷地,随便挖翻一小片新鲜的土,使点技巧,支好竹器,竹器上压块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