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王悦阳(记者)
嘉 宾:汪大伟(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张同(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丁乙(著名当代艺术家)
徐明松(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何根祥(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
徐军(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时尚专业委员会主任)
励忠发(上海天大广告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宏骏(上海浪淘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金江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金秋季节,创意申城。即将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创意设计大展”,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创意设计,已是当代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上海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独家艺见”与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了一次展览前的“热身”讨论。
何谓创意设计?
主持人:在讨论之前,其实很有必要向各位专家咨询,我们通常意义理解下的创意设计或所谓的创意产业,究竟包含哪些概念与元素?
汪大伟:我们现在谈的设计,和以往的设计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了。现在协会的名字叫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大家说创意本身就是设计,没有创意哪来的设计?所以有人问在设计前加个创意是不是多此一举。现在看来,应该把创意设计单独列一个名字。整个社会形态在转型,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再到信息化社会,我们的业态也跟着转型。原来是以满足功能为需求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到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更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这样一种社会转型过程中,创意产业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现在提的设计和工业社会的设计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以前,围绕工业社会的设计专业性很强,比如服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非常专业化。这种专业化是工业社会的分工造成的。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就是根据不同的分工,从原料开始一直到组织生产,组织生产里还分工艺、组织材料、设计、工程师、工艺师等等,都是针对专业进行分工设计。而现在的业态更多是一种超脱了专业的、跨界的融合这样一种创意,某种程度上更多是概念性、理念性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下再融合专业来解决功能性问题。以概念、创意作为引领,再来组合原有的分工型的设计。
面对这种产业发展,我觉得现在有两个方面是要作为核心发展的,一是如何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二是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思考。
创意设计解决的问题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引领、创造,最终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原来我们的设计是针对功能的,解决具体问题。但是有了一个理念,要采取跨界的组合,要用全新的方式方法来创造设计。举个例子,三维打印本身并不是很先进的东西,但一旦和互联网相连,它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不必买衣服了,直接到网上下载一件,发送到打印公司,第二天就会把衣服送来,要大要小直接把数据拉一下就好了。这是信息化社会的技术带给我们的。在这之前,大家想这么做也不行,因为没法把实体变成信息进行传播。创意产业是在信息化技术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现在不怕你想不出来,想得出来就怕你做不到。
主持人:大伟老师很好地阐述了创意对于时代的意义。那么张同老师是如何理解设计这一概念的呢?
张同:设计这个概念非常普世,每个人,哪怕是文盲,自身也有一種设计的潜在意识。每个人起床后照镜子就是一种设计,穿衣服也是设计。不过最普世的设计是功能阶段,然后再加上美化,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光美化还不够,要上升到一个境界,要内外合一。
实际上这个程度也比较低,国外已经开始追求人和物的合一。人在每个特定的场景都有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而任何物都要与之形成协调关系,把人作为世界中的一个物质,然后来理解设计和人的关系。所以设计既很普遍,也很深奥。
从全国来讲,现在都重视创意产业,但没有真正从创意产业的规律和主动脉上去切入。我参观过台湾的创意产业,他们好在哪儿呢?他们不是圈了一块地然后重新改造,首先是搭建商务平台,搭建中间平台,搭建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的平台,让人、人的创意还有企业和技术集聚到一起加以孵化。上海虽有很多创意园区,但不能只是把空架子搭起来,缺乏这些内容。
上海对设计的理解,局部是可以了。比如造一栋楼,会去追求造型,质感,采光。但是这个楼与周边,包括历史的承载和对接往往不会考虑,在宏观上比较差。我觉得要从设计的本意去要求和理解每一个空间与场景。我们要用设计的每一个元素去创作人的生活方式,去创造一个环境,而这种环境是符合人的功能和心理要求的。这才是设计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各个行业加起来有3万多个设计师,但实际上中国有决策权的不是设计师,而是领导。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在某些方面提倡尊重知识,要支持设计师,让他们创意的聪明才智真正融合到行业领域发挥作用,千万不要用论资排辈这种很陈旧的观念,或者用长官意志来决定投标。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上海更应有前瞻性、宏观性的眼光看待设计对城市的作用。设计伦理学讲究通过设计手段的干预形成一种社会秩序,比如马路,无序的拥挤都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设计实际上可以做很多事,真正成为调节社会精神层面的一种杠杆与手段,它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我们上海能不能凸显文化设计?这才是真正有文化有品位的,而这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尤其要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技术和制度的服务平台,一是商务平台。这两个平台靠个体、靠企业搭建不起来,只有靠政府支持。这两个平台搭建好了,上海就有可能成为东方的梦工厂。
创意设计与上海
主持人:前面谈了很多有关于创意设计的概念。具体到实际问题,各位如何看待创意设计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
徐明松:创意设计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但有最复杂的答案。像创意设计之父说的,设计就是一个因子,但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设计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如果把古典社会和现代社会做区分,古典社会美学来自对精英的服务,大到城市设计,小到手上的物品,都是为精英服务的,所以并不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离平民生活很远。到了现代社会,人跟设计的关系很紧密。到了今天电子时代,我们今天设计美学特征,一个是当下性,全体设计师思考今天的设计和生活的关系。第二个就是它的波普性,或者说是全民性。现在的设计是为全民服务的,或说是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服务的。第三个就是文化多元性,设计文化更多是东西方的融汇。回顾上海设计文化的发展,这一百年来的发展,现在拿出来的东西完全是西方的,是拿来的东西。我们本土的创意原力在哪里?传统文化的东西如何真正渗透到现代设计中去?这是个很大的课题。
其实在上海创意设计是能大有所为的,一方面源于上海与现代设计很早就接轨了,另一方面就是上海文化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兼容并蓄中,很重要的是也要汲取我们本身的文化原力,汲取本土的文化资源。
此外,现在的设计越来越走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在当代更具有价值。美学城市不仅是展览的题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是与设计息息相关。原来有句话“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我现在替换成“生活设计化,设计生活化”,这可能是我们思考的面向。
主持人:丁乙老师是一流的设计师,也是本次设计大展的策展人。在您看来,当下的创意产业设计现状是怎样的?
丁乙:中国的设计还是存在很多断裂的。我们从五六十年代学习包豪斯的实用主义、功能主义的理念,一下跨越到高级的,对于美学的思考是非常缺乏的。比如上海,从人才和文脉等来说,已经是中国设计领域里最先进的城市了,但推来推去还是推到30年代。现在很多建筑还是回溯30年代的辉煌,包括现在很多生活方式,还是会回到30年代。讲上海开埠后百年历史,转来转去还是在30年代的时间节点上。我在国外与很多人交流,在他们的思维里,就是承认30年代这一段。30年代的设计是和西方先进思想结合得最好的时代。比如,把原来四世同堂的生活方式嫁接在西方联排别墅上,出来了现在的石库门。这是典型的上海城市精神的设计经典。包括家具领域有许多和中国的口彩有关系的。比如年轻人要结婚,老人要送12件家具,基本都是葡萄多子多福这样。老人六十大寿孩子要送一套家具,福禄寿、仙鹤,一看就是中国动物的图案。这一看就是能代表上海的设计元素。当然今天时代不太一样。80年代后流派就消失了,没有流派的概念,都是混杂的。所以我们在策划设计展的时候有一个概念就叫上海再设计。我们今天所有面对的东西都是被设计过的,实际是要寻求新的改建方案使它更好,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更新,要有价值提升。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关心过设计,设计的影响力从来没有如此宽泛。这都是商业社会造成的,所有商品生产都是过量的,所以要进行广告宣传,使商品有更大竞争力,使品牌有认知度。
励忠发:我也有些想法。上海的设计原来是响当当的。上海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能代表上海形象的,但现在没有了。设计是依附在经济基础上的,好的设计需要成功的企业。企业要是起不来,设计肯定起不来。
刘宏骏:讲到创意产业,上海算是比较多的。但上海的创意产业就是插花,哪里有好看的花抓一把来,谁都不愿做园丁。因为园丁要去栽培去耕耘,要花功夫去伺候。插花是容易的,如果国内找不到花,就到国外去找设计师,让他把花插到上海来,这非常容易。但相对于本土设计师,很多机会没有了。
为什么是插花式的操作?因为见效快。大的项目都讲立竿见影,插花是最经济的手段,但也是最没根基的方式。国内设计师很努力,但面临的环境是不公平的。前几年参加英国的设计展览,我问他们是怎么扶植本土的、默默无闻的设计师。原来他们有一个基金,学生与专业设计师都可以提方案,委员会评估后给予扶持。项目可能成功,也可能打水漂,但成功是有概率的,比如投十个,至少有一个是成功的。这种扶持我们这里是没有的,创意园区基本都是房地产的翻版,名字好听,但没有实际手段。这是我们面临的困境,短期内可能也没有办法改观。
此外,在这个消费时代,我们拼命在消费设计、消费概念、消费创意,一层一层地覆盖,不断更新。不像30年代,有时间让设计慢慢发展演化,从标志性的变成整体性的风格,现在没有这个时间,我们是被动地被技术朝前推。插花型的经济模式使得沉淀更难了,而没有沉淀,就无法把好的风格养成一个气候。这也是一个时代趋势。
我们还要保持清醒,要回归到人本身去考虑价值依托。我们并不需要又一座高耸入云的大楼,而是一个很亲切很舒适的拐角、扶手。我们所有的景观是向上的,没有横向的,所以会感觉到城市的拥挤、紧张和冷漠。城市设计不是图外表的好看,而是细节的,亲和的,讲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要考虑如何把设计回归到本来的层面,远离炫耀的纪念碑式的大设计,离人更近一点,这样才是真正的设计。而设计师也要从开始时就建立设计伦理。
未来的希望
主持人:刚才各位的阐述,不仅解释了创意设计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紧密关联,也谈到了不少现状与有待提高之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通过此次设计艺术大展,我们能否看到将来的趋势?
何根祥:设计师本身要做好工作,也要回过头来反省未来设计方向。目前,我们为了追求速度、效益和业绩这些看似很美好的东西,忽略了很多身边的东西。未来要回到设计的本源。我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是很幸运的,以前的人几辈子才能经历的事情,我们都经历了。60和70一代我觉得是很幸运的,看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设计的伦理和规范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徐军:我在日本的设计中心,看到里面的公共办公室免费让设计师入驻,这是政府对产业的支持。上海在前面十年做了很多创意园区,硬件做得很好。哪怕是变相的房地产,总体来说硬件打造得非常好。但软件有待提高,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精神与文化特色。上海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融非常彻底的城市,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上海在中国是与众不同的地域,所以这座城市的创意设计应该注重风格的建立,凸显中国人的风格,比如把传统文化用现代手法去演绎。上海最适合这样的搭建,把传统的东西做得非常符合现在的审美需求。上海未来以品牌发展为平臺,以设计师为推动力来发展品牌。
主持人:上海的创意产业,在今后会有怎样的道路?
金江波:为什么要设计?回归到根本来看,我觉得设计无非是让我们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怎样实现呢?大家都说要有品牌。品牌在哪里?生活方式在哪里?苹果是品牌和设计,但弄堂里几根竹竿晾衣不也是设计吗?我们也要讨论一下什么是我们微观生活。另外,我们未来究竟走向什么?难道回到传统,一杯茶一把扇子,那是我们的生活吗?不是,一定是信息化覆盖掉我们生活的本色。我们为什么不对这些趋势做一些判断探索呢?比如我们有自动驾驶汽车,信息化不是网络,是要把人变成计算机的核心,人自身能成为计算机。我们所有的佩戴变成信息的载体,改变生活方式,一做就能成为品牌。这些东西需要思考,设计要成为我们的日常。
汪大伟:我觉得石库门、月份牌都是上海城市精神浓缩的经典案例。月份牌是当时在商业推广时把本土文化自然融合的成功案例,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缺乏了文化自信,觉得什么都差,比不上人家,连月亮也是人家的圆。自身品牌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如何建立,是我们现在的问题。设计师在这里做过一些努力。最早的一套民居邮票就是把中国各个省市的民居做成邮票的图样,联通用的是中国结的符号,把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和一个数字化的媒体通讯的现代化企业结合起来。我们现在就需要这样的探索和推进。
设计不单是解决功能问题,而是要用设计演绎本土文化。我们现在竭力提倡这样的方式方法,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可,以此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觉。等到每个国民都有文化自觉了,就是文化大国了。中国的近现代设计绕不开上海,上海是发源地。我们要有这种文化自信。
我们讲设计是提倡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慢生活是针对我们现在的快生活提出的,实际核心是返璞归真,回归到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从慢生活的提倡到文化自信、自觉的树立,这就是我们当下要提倡的方向。什么是上海设计?上海设计是中西合璧,是追求卓越、追求品质品位。要形成上海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的追求需要几代人的梳理,慢慢积累积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次的设计展,就是在美学城市的旗帜下,让我们的设计业来把美学作为一个动词去落地。
嘉 宾:汪大伟(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张同(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丁乙(著名当代艺术家)
徐明松(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何根祥(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空间专业委员会主任)
徐军(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时尚专业委员会主任)
励忠发(上海天大广告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宏骏(上海浪淘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金江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金秋季节,创意申城。即将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创意设计大展”,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魅力。创意设计,已是当代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上海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独家艺见”与上海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了一次展览前的“热身”讨论。
何谓创意设计?
主持人:在讨论之前,其实很有必要向各位专家咨询,我们通常意义理解下的创意设计或所谓的创意产业,究竟包含哪些概念与元素?
汪大伟:我们现在谈的设计,和以往的设计已经发生质的变化了。现在协会的名字叫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大家说创意本身就是设计,没有创意哪来的设计?所以有人问在设计前加个创意是不是多此一举。现在看来,应该把创意设计单独列一个名字。整个社会形态在转型,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再到信息化社会,我们的业态也跟着转型。原来是以满足功能为需求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到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更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这样一种社会转型过程中,创意产业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现在提的设计和工业社会的设计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以前,围绕工业社会的设计专业性很强,比如服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非常专业化。这种专业化是工业社会的分工造成的。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就是根据不同的分工,从原料开始一直到组织生产,组织生产里还分工艺、组织材料、设计、工程师、工艺师等等,都是针对专业进行分工设计。而现在的业态更多是一种超脱了专业的、跨界的融合这样一种创意,某种程度上更多是概念性、理念性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下再融合专业来解决功能性问题。以概念、创意作为引领,再来组合原有的分工型的设计。
面对这种产业发展,我觉得现在有两个方面是要作为核心发展的,一是如何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二是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思考。
创意设计解决的问题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引领、创造,最终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原来我们的设计是针对功能的,解决具体问题。但是有了一个理念,要采取跨界的组合,要用全新的方式方法来创造设计。举个例子,三维打印本身并不是很先进的东西,但一旦和互联网相连,它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不必买衣服了,直接到网上下载一件,发送到打印公司,第二天就会把衣服送来,要大要小直接把数据拉一下就好了。这是信息化社会的技术带给我们的。在这之前,大家想这么做也不行,因为没法把实体变成信息进行传播。创意产业是在信息化技术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现在不怕你想不出来,想得出来就怕你做不到。
主持人:大伟老师很好地阐述了创意对于时代的意义。那么张同老师是如何理解设计这一概念的呢?
张同:设计这个概念非常普世,每个人,哪怕是文盲,自身也有一種设计的潜在意识。每个人起床后照镜子就是一种设计,穿衣服也是设计。不过最普世的设计是功能阶段,然后再加上美化,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而光美化还不够,要上升到一个境界,要内外合一。
实际上这个程度也比较低,国外已经开始追求人和物的合一。人在每个特定的场景都有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而任何物都要与之形成协调关系,把人作为世界中的一个物质,然后来理解设计和人的关系。所以设计既很普遍,也很深奥。
从全国来讲,现在都重视创意产业,但没有真正从创意产业的规律和主动脉上去切入。我参观过台湾的创意产业,他们好在哪儿呢?他们不是圈了一块地然后重新改造,首先是搭建商务平台,搭建中间平台,搭建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的平台,让人、人的创意还有企业和技术集聚到一起加以孵化。上海虽有很多创意园区,但不能只是把空架子搭起来,缺乏这些内容。
上海对设计的理解,局部是可以了。比如造一栋楼,会去追求造型,质感,采光。但是这个楼与周边,包括历史的承载和对接往往不会考虑,在宏观上比较差。我觉得要从设计的本意去要求和理解每一个空间与场景。我们要用设计的每一个元素去创作人的生活方式,去创造一个环境,而这种环境是符合人的功能和心理要求的。这才是设计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各个行业加起来有3万多个设计师,但实际上中国有决策权的不是设计师,而是领导。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应该在某些方面提倡尊重知识,要支持设计师,让他们创意的聪明才智真正融合到行业领域发挥作用,千万不要用论资排辈这种很陈旧的观念,或者用长官意志来决定投标。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上海更应有前瞻性、宏观性的眼光看待设计对城市的作用。设计伦理学讲究通过设计手段的干预形成一种社会秩序,比如马路,无序的拥挤都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设计实际上可以做很多事,真正成为调节社会精神层面的一种杠杆与手段,它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我们上海能不能凸显文化设计?这才是真正有文化有品位的,而这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尤其要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技术和制度的服务平台,一是商务平台。这两个平台靠个体、靠企业搭建不起来,只有靠政府支持。这两个平台搭建好了,上海就有可能成为东方的梦工厂。
创意设计与上海
主持人:前面谈了很多有关于创意设计的概念。具体到实际问题,各位如何看待创意设计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
徐明松:创意设计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但有最复杂的答案。像创意设计之父说的,设计就是一个因子,但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设计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如果把古典社会和现代社会做区分,古典社会美学来自对精英的服务,大到城市设计,小到手上的物品,都是为精英服务的,所以并不具有以人为本的理念,离平民生活很远。到了现代社会,人跟设计的关系很紧密。到了今天电子时代,我们今天设计美学特征,一个是当下性,全体设计师思考今天的设计和生活的关系。第二个就是它的波普性,或者说是全民性。现在的设计是为全民服务的,或说是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服务的。第三个就是文化多元性,设计文化更多是东西方的融汇。回顾上海设计文化的发展,这一百年来的发展,现在拿出来的东西完全是西方的,是拿来的东西。我们本土的创意原力在哪里?传统文化的东西如何真正渗透到现代设计中去?这是个很大的课题。
其实在上海创意设计是能大有所为的,一方面源于上海与现代设计很早就接轨了,另一方面就是上海文化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兼容并蓄中,很重要的是也要汲取我们本身的文化原力,汲取本土的文化资源。
此外,现在的设计越来越走向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在当代更具有价值。美学城市不仅是展览的题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是与设计息息相关。原来有句话“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我现在替换成“生活设计化,设计生活化”,这可能是我们思考的面向。
主持人:丁乙老师是一流的设计师,也是本次设计大展的策展人。在您看来,当下的创意产业设计现状是怎样的?
丁乙:中国的设计还是存在很多断裂的。我们从五六十年代学习包豪斯的实用主义、功能主义的理念,一下跨越到高级的,对于美学的思考是非常缺乏的。比如上海,从人才和文脉等来说,已经是中国设计领域里最先进的城市了,但推来推去还是推到30年代。现在很多建筑还是回溯30年代的辉煌,包括现在很多生活方式,还是会回到30年代。讲上海开埠后百年历史,转来转去还是在30年代的时间节点上。我在国外与很多人交流,在他们的思维里,就是承认30年代这一段。30年代的设计是和西方先进思想结合得最好的时代。比如,把原来四世同堂的生活方式嫁接在西方联排别墅上,出来了现在的石库门。这是典型的上海城市精神的设计经典。包括家具领域有许多和中国的口彩有关系的。比如年轻人要结婚,老人要送12件家具,基本都是葡萄多子多福这样。老人六十大寿孩子要送一套家具,福禄寿、仙鹤,一看就是中国动物的图案。这一看就是能代表上海的设计元素。当然今天时代不太一样。80年代后流派就消失了,没有流派的概念,都是混杂的。所以我们在策划设计展的时候有一个概念就叫上海再设计。我们今天所有面对的东西都是被设计过的,实际是要寻求新的改建方案使它更好,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更新,要有价值提升。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关心过设计,设计的影响力从来没有如此宽泛。这都是商业社会造成的,所有商品生产都是过量的,所以要进行广告宣传,使商品有更大竞争力,使品牌有认知度。
励忠发:我也有些想法。上海的设计原来是响当当的。上海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能代表上海形象的,但现在没有了。设计是依附在经济基础上的,好的设计需要成功的企业。企业要是起不来,设计肯定起不来。
刘宏骏:讲到创意产业,上海算是比较多的。但上海的创意产业就是插花,哪里有好看的花抓一把来,谁都不愿做园丁。因为园丁要去栽培去耕耘,要花功夫去伺候。插花是容易的,如果国内找不到花,就到国外去找设计师,让他把花插到上海来,这非常容易。但相对于本土设计师,很多机会没有了。
为什么是插花式的操作?因为见效快。大的项目都讲立竿见影,插花是最经济的手段,但也是最没根基的方式。国内设计师很努力,但面临的环境是不公平的。前几年参加英国的设计展览,我问他们是怎么扶植本土的、默默无闻的设计师。原来他们有一个基金,学生与专业设计师都可以提方案,委员会评估后给予扶持。项目可能成功,也可能打水漂,但成功是有概率的,比如投十个,至少有一个是成功的。这种扶持我们这里是没有的,创意园区基本都是房地产的翻版,名字好听,但没有实际手段。这是我们面临的困境,短期内可能也没有办法改观。
此外,在这个消费时代,我们拼命在消费设计、消费概念、消费创意,一层一层地覆盖,不断更新。不像30年代,有时间让设计慢慢发展演化,从标志性的变成整体性的风格,现在没有这个时间,我们是被动地被技术朝前推。插花型的经济模式使得沉淀更难了,而没有沉淀,就无法把好的风格养成一个气候。这也是一个时代趋势。
我们还要保持清醒,要回归到人本身去考虑价值依托。我们并不需要又一座高耸入云的大楼,而是一个很亲切很舒适的拐角、扶手。我们所有的景观是向上的,没有横向的,所以会感觉到城市的拥挤、紧张和冷漠。城市设计不是图外表的好看,而是细节的,亲和的,讲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要考虑如何把设计回归到本来的层面,远离炫耀的纪念碑式的大设计,离人更近一点,这样才是真正的设计。而设计师也要从开始时就建立设计伦理。
未来的希望
主持人:刚才各位的阐述,不仅解释了创意设计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紧密关联,也谈到了不少现状与有待提高之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通过此次设计艺术大展,我们能否看到将来的趋势?
何根祥:设计师本身要做好工作,也要回过头来反省未来设计方向。目前,我们为了追求速度、效益和业绩这些看似很美好的东西,忽略了很多身边的东西。未来要回到设计的本源。我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是很幸运的,以前的人几辈子才能经历的事情,我们都经历了。60和70一代我觉得是很幸运的,看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设计的伦理和规范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徐军:我在日本的设计中心,看到里面的公共办公室免费让设计师入驻,这是政府对产业的支持。上海在前面十年做了很多创意园区,硬件做得很好。哪怕是变相的房地产,总体来说硬件打造得非常好。但软件有待提高,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精神与文化特色。上海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融非常彻底的城市,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上海在中国是与众不同的地域,所以这座城市的创意设计应该注重风格的建立,凸显中国人的风格,比如把传统文化用现代手法去演绎。上海最适合这样的搭建,把传统的东西做得非常符合现在的审美需求。上海未来以品牌发展为平臺,以设计师为推动力来发展品牌。
主持人:上海的创意产业,在今后会有怎样的道路?
金江波:为什么要设计?回归到根本来看,我觉得设计无非是让我们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怎样实现呢?大家都说要有品牌。品牌在哪里?生活方式在哪里?苹果是品牌和设计,但弄堂里几根竹竿晾衣不也是设计吗?我们也要讨论一下什么是我们微观生活。另外,我们未来究竟走向什么?难道回到传统,一杯茶一把扇子,那是我们的生活吗?不是,一定是信息化覆盖掉我们生活的本色。我们为什么不对这些趋势做一些判断探索呢?比如我们有自动驾驶汽车,信息化不是网络,是要把人变成计算机的核心,人自身能成为计算机。我们所有的佩戴变成信息的载体,改变生活方式,一做就能成为品牌。这些东西需要思考,设计要成为我们的日常。
汪大伟:我觉得石库门、月份牌都是上海城市精神浓缩的经典案例。月份牌是当时在商业推广时把本土文化自然融合的成功案例,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缺乏了文化自信,觉得什么都差,比不上人家,连月亮也是人家的圆。自身品牌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如何建立,是我们现在的问题。设计师在这里做过一些努力。最早的一套民居邮票就是把中国各个省市的民居做成邮票的图样,联通用的是中国结的符号,把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和一个数字化的媒体通讯的现代化企业结合起来。我们现在就需要这样的探索和推进。
设计不单是解决功能问题,而是要用设计演绎本土文化。我们现在竭力提倡这样的方式方法,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可,以此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觉。等到每个国民都有文化自觉了,就是文化大国了。中国的近现代设计绕不开上海,上海是发源地。我们要有这种文化自信。
我们讲设计是提倡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慢生活是针对我们现在的快生活提出的,实际核心是返璞归真,回归到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从慢生活的提倡到文化自信、自觉的树立,这就是我们当下要提倡的方向。什么是上海设计?上海设计是中西合璧,是追求卓越、追求品质品位。要形成上海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的追求需要几代人的梳理,慢慢积累积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次的设计展,就是在美学城市的旗帜下,让我们的设计业来把美学作为一个动词去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