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谢觉哉,可以说无人不晓,但要说到谢老的秘书生涯,恐怕鲜为人知。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谢老曾多次担任秘书职务,早在瑞金苏区,谢老就被老百姓称为“人民的秘书长”。1933年在中央苏区,还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早年的秘书经历不仅凝聚着谢老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也为今天的秘书人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晚清秀才投身革命
公元1884年4月27日(清光绪十年)谢觉哉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堆资山肖家湾,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学名维,“觉哉”是在大革命失败,党转入地下斗争后用的名字。
少年时代的谢觉哉就读于私塾,勤奋好学,1905年7月,考中了中国最末一科秀才。他却声言“不是父母在,决不干这事”,并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对联深刻地嘲弄了腐朽的科举制度,表达了他不愿再重复《儒林外史》人物可悲的人生道路的志向。后来,在这种志向的推动和五四思潮的影响下,谢觉哉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尝试执教、从医、学商,探索教育救国的道路,并与好友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在宁乡县云山学堂开辟教育阵地,宣传革命,培养人才。因为他们四人都留着长长的八字胡,被称为“宁乡四髯”,此时,谢觉哉开始向革命的新文化战士转变。
1920年8月,谢觉哉应何叔衡之邀到长沙主编《湖南通俗报》,办报期间,他结识了毛泽东等人,并参加了“新民学会”,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晚清秀才投身革命洪流,走上了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谢觉哉虽然在思想上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举手投足之间仍透露出一种秀才式的儒士风度,正如毛泽东对他的第一印象——“谢胡子睿智谦和、诚实可信”。而这种睿智谦和的儒士风度还屡次帮助他化险为夷。
第一次是在1930年,谢觉哉主办《上海报》期间,他担负散发传单任务时被捕了;另一次则是1931年秋,在湘鄂西苏区,红军撤退,谢觉哉来不及转移被捕了。每次,谢觉哉都自称是私塾先生,敌人见他身着长马褂,蓄着八字胡,头发胡子花白,说话还时不时“之、乎、者、也”的,举手投足活象个老学究,一点也不同于他们印象中的“激烈”的共产党人,便信以为真。谢觉哉以独特的儒士风度麻痹了敌人,凭借自己的机敏和沉着虎口脱险。
后来,谢觉哉又辗转去了中央苏区,毛泽东一见到他,充满深情地说“你可来了,一路上辛苦了。”“我已经考虑好了,我这里正缺人,我们继续合作吧。”于是,1933年谢觉哉开始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当时,工作紧张,生活很艰苦,毛泽东习惯晚上工作,谢觉哉常常陪他夜里办公,夜以继日。有一天晚上,毛泽东看着胡子花白的谢老,深情地说:“谢胡子,你白天吃这点子粮食,够了吗?”谢老说:“也够了。”毛泽东笑了笑说:“我去弄个南瓜,你去找点柴草来,咱们煮南瓜吃。”他们俩分头弄来东西,高高兴兴地在月光下煮南瓜,吃饱了就接着办公。就这样,他们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此后,谢觉哉还作过中央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35年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秘书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1939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与秘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办报撰文健笔一支
何叔衡推荐谢觉哉主编《湖南通俗报》,是觉得他文学根底深;毛泽东也格外敬重谢老的博学和写作才能,常对人说,“湖南有个谢胡子,会写文章,会编报”,看来在中央苏区时选中谢觉哉作他的秘书也是事出有因的。谢觉哉从小接受的私塾教育,已使他具有了深厚的国学底蕴;此后他对新学的极大兴趣,对大量中外书籍的广泛阅读,又使他具有了很强的理论功底;同时,长期的办报活动也锻炼了他的文笔,而所有这些,为他今后多次从事秘书工作埋下了伏笔。
谢觉哉一生曾秘密或公开地办过多种报刊。1926年任《湖南民报》总编;1927年“马日事变”后,曾在汉口办过《大江报》;1928年在上海主编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29年主编《上海报》;1931年在湘鄂西根据地主编《工农口报》。其间他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后来担任秘书职务,谢觉哉又在井冈山的《红色中华》、陕北的《新中华报》、延安的《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很多重要的文章。建国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是十分热情地为《人民日报》等报刊撰稿。他用那支战斗之笔,为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董老在诗中评价的那样:“传家绝业诗千首,报国多方笔一枝;屡有文章惊海内,从无渣滓扰襟期。”
谢觉哉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对写公文还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他说,第一要事实清楚,第二要观点清楚,第三要文字清楚。
首先“事实要清楚”,这就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是写文件的先决条件。”对此,他深有体会。
1933年在中央苏区做秘书工作时,有一次他拟了一个开会的通知,送给毛泽东看,毛泽东一字未留全改了。那是召开“查田”会议的通知。改的原因有三:一是谢觉哉当时初到苏区,情况了解不多,对这次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不十分清楚,未加調查研究就贸然动笔;二是来开会的都是农民,没有多少文化,谢觉哉以前写的东西都是给知识分子看的,这次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看不懂也听不懂;三是苏区正处在被“围剿”的时期,物资困难,来开会的人要自带碗筷、被单,这也是谢觉哉没有想到的,所以写的通知不符合实际情况。连写个简单的通知也不能没有调查研究,写其它文章就更不必说了。
其次,“观点要清楚”,文章的好坏由内容来决定。好的内容则必定是有思想见解的,至少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点上能给人以启发。文章不一定写得很多,主要在于写得有用。
第三“文字要清楚”,做到通顺、简练、严谨,反复修改。“文章没有文章的架子,就是最好”,意思是说自然顺畅就是最好的文章。要锻炼到这种地步:想得到就说得出,说得出就写得出。应该自己逼自己,常写多写,笔杆子就能练出来。“不用一番苦功要做到文章清通,书写自由,是不可能的。”
这些见解是谢老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尤其对公文写作来说,是经典的经验之谈,很值得今天的秘书人员学习。
多方参政不辱使命
谢觉哉以其对革命的高度责任感,于秘书之位,谋领导之政,对国家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谢觉哉很重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式从人民群众中了解实际情况,提倡从上到下要进行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在中央苏区担任秘书长时,每天工余之暇,走村串户,找老乡聊天,已成了他联系群众,体察民情的一个重要方法和习惯。他发现有一个村子的人天天到一两里地外的瑞金河挑水,就立即把这个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了。后来,毛主席与他亲自去找水源,很快替群众打了口井,这件事被传为美谈,谢觉哉也被称为“人民的秘书长”。
众所周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民主制度,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创意,是谢觉哉在延安时提出来的。当时边区召开参议会,谢觉哉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负责主持会议,并根据会议讨论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向毛主席写了书面报告。提议将当时的“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他认为这在中国革命政权建设上是一个转折点,是人民民主制度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要求。毛主席看了他的报告后,立即回信称“此件很好”。
同时,在那段任职期间,谢老又为改善边区经济献计献策。他不顾身体衰弱,带病日夜赶写《花定盐池运销的研究》。因为“运盐问题已成为当时边区经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军事经费和财政收支的平衡,如得不到正确解决,抗日民主政权,也将难以巩固”。谢老不辞劳苦地查阅历史记载,收集运盐资料,为了慎重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还多次和毛主席研究探讨运盐方面的各种问题,并利用各种机会,与县乡来的基层干部或者农村士绅商讨疑难问题,最后终于完成了长达数万字的专题报告和说明材料。此外,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又根据毛主席的提议,拟定了一个改善经济的具体计划,提交中央讨论。
法律工作方面,早在中央苏区担任毛主席秘书和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的时候,谢觉哉就协助毛泽东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法令和条例办法,其中《选举法》就是他参与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此后,在延安和西柏坡,他都参与了当时一些重要法令的制定工作,又为新中国的立法工作开路清基,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曾在日记中写过这样一首诗:“政情民隐应常通,咫尺间如隔一城,安得浮云都扫尽,长安虽远若门庭。”作为秘书这样一个起上下联系作用的角色来说,就更不能如浮云敝日一般,成为领导和群众之间的障碍。而要深入群众,甘为公仆,做人民的秘书长。
谢觉哉的秘书生涯,在文字功夫上堪称翘楚,在参谋辅政上也是处处充满了闪光的智慧,而在工作作风上更是留下了令人赞叹的佳话。
晚清秀才投身革命
公元1884年4月27日(清光绪十年)谢觉哉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堆资山肖家湾,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学名维,“觉哉”是在大革命失败,党转入地下斗争后用的名字。
少年时代的谢觉哉就读于私塾,勤奋好学,1905年7月,考中了中国最末一科秀才。他却声言“不是父母在,决不干这事”,并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对联深刻地嘲弄了腐朽的科举制度,表达了他不愿再重复《儒林外史》人物可悲的人生道路的志向。后来,在这种志向的推动和五四思潮的影响下,谢觉哉和许多革命志士一样,尝试执教、从医、学商,探索教育救国的道路,并与好友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在宁乡县云山学堂开辟教育阵地,宣传革命,培养人才。因为他们四人都留着长长的八字胡,被称为“宁乡四髯”,此时,谢觉哉开始向革命的新文化战士转变。
1920年8月,谢觉哉应何叔衡之邀到长沙主编《湖南通俗报》,办报期间,他结识了毛泽东等人,并参加了“新民学会”,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晚清秀才投身革命洪流,走上了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谢觉哉虽然在思想上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举手投足之间仍透露出一种秀才式的儒士风度,正如毛泽东对他的第一印象——“谢胡子睿智谦和、诚实可信”。而这种睿智谦和的儒士风度还屡次帮助他化险为夷。
第一次是在1930年,谢觉哉主办《上海报》期间,他担负散发传单任务时被捕了;另一次则是1931年秋,在湘鄂西苏区,红军撤退,谢觉哉来不及转移被捕了。每次,谢觉哉都自称是私塾先生,敌人见他身着长马褂,蓄着八字胡,头发胡子花白,说话还时不时“之、乎、者、也”的,举手投足活象个老学究,一点也不同于他们印象中的“激烈”的共产党人,便信以为真。谢觉哉以独特的儒士风度麻痹了敌人,凭借自己的机敏和沉着虎口脱险。
后来,谢觉哉又辗转去了中央苏区,毛泽东一见到他,充满深情地说“你可来了,一路上辛苦了。”“我已经考虑好了,我这里正缺人,我们继续合作吧。”于是,1933年谢觉哉开始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当时,工作紧张,生活很艰苦,毛泽东习惯晚上工作,谢觉哉常常陪他夜里办公,夜以继日。有一天晚上,毛泽东看着胡子花白的谢老,深情地说:“谢胡子,你白天吃这点子粮食,够了吗?”谢老说:“也够了。”毛泽东笑了笑说:“我去弄个南瓜,你去找点柴草来,咱们煮南瓜吃。”他们俩分头弄来东西,高高兴兴地在月光下煮南瓜,吃饱了就接着办公。就这样,他们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此后,谢觉哉还作过中央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35年任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秘书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1939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与秘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办报撰文健笔一支
何叔衡推荐谢觉哉主编《湖南通俗报》,是觉得他文学根底深;毛泽东也格外敬重谢老的博学和写作才能,常对人说,“湖南有个谢胡子,会写文章,会编报”,看来在中央苏区时选中谢觉哉作他的秘书也是事出有因的。谢觉哉从小接受的私塾教育,已使他具有了深厚的国学底蕴;此后他对新学的极大兴趣,对大量中外书籍的广泛阅读,又使他具有了很强的理论功底;同时,长期的办报活动也锻炼了他的文笔,而所有这些,为他今后多次从事秘书工作埋下了伏笔。
谢觉哉一生曾秘密或公开地办过多种报刊。1926年任《湖南民报》总编;1927年“马日事变”后,曾在汉口办过《大江报》;1928年在上海主编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29年主编《上海报》;1931年在湘鄂西根据地主编《工农口报》。其间他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后来担任秘书职务,谢觉哉又在井冈山的《红色中华》、陕北的《新中华报》、延安的《解放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很多重要的文章。建国之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是十分热情地为《人民日报》等报刊撰稿。他用那支战斗之笔,为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董老在诗中评价的那样:“传家绝业诗千首,报国多方笔一枝;屡有文章惊海内,从无渣滓扰襟期。”
谢觉哉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对写公文还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他说,第一要事实清楚,第二要观点清楚,第三要文字清楚。
首先“事实要清楚”,这就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是写文件的先决条件。”对此,他深有体会。
1933年在中央苏区做秘书工作时,有一次他拟了一个开会的通知,送给毛泽东看,毛泽东一字未留全改了。那是召开“查田”会议的通知。改的原因有三:一是谢觉哉当时初到苏区,情况了解不多,对这次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并不十分清楚,未加調查研究就贸然动笔;二是来开会的都是农民,没有多少文化,谢觉哉以前写的东西都是给知识分子看的,这次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看不懂也听不懂;三是苏区正处在被“围剿”的时期,物资困难,来开会的人要自带碗筷、被单,这也是谢觉哉没有想到的,所以写的通知不符合实际情况。连写个简单的通知也不能没有调查研究,写其它文章就更不必说了。
其次,“观点要清楚”,文章的好坏由内容来决定。好的内容则必定是有思想见解的,至少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点上能给人以启发。文章不一定写得很多,主要在于写得有用。
第三“文字要清楚”,做到通顺、简练、严谨,反复修改。“文章没有文章的架子,就是最好”,意思是说自然顺畅就是最好的文章。要锻炼到这种地步:想得到就说得出,说得出就写得出。应该自己逼自己,常写多写,笔杆子就能练出来。“不用一番苦功要做到文章清通,书写自由,是不可能的。”
这些见解是谢老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尤其对公文写作来说,是经典的经验之谈,很值得今天的秘书人员学习。
多方参政不辱使命
谢觉哉以其对革命的高度责任感,于秘书之位,谋领导之政,对国家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谢觉哉很重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方式从人民群众中了解实际情况,提倡从上到下要进行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在中央苏区担任秘书长时,每天工余之暇,走村串户,找老乡聊天,已成了他联系群众,体察民情的一个重要方法和习惯。他发现有一个村子的人天天到一两里地外的瑞金河挑水,就立即把这个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了。后来,毛主席与他亲自去找水源,很快替群众打了口井,这件事被传为美谈,谢觉哉也被称为“人民的秘书长”。
众所周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民主制度,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创意,是谢觉哉在延安时提出来的。当时边区召开参议会,谢觉哉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负责主持会议,并根据会议讨论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向毛主席写了书面报告。提议将当时的“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他认为这在中国革命政权建设上是一个转折点,是人民民主制度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要求。毛主席看了他的报告后,立即回信称“此件很好”。
同时,在那段任职期间,谢老又为改善边区经济献计献策。他不顾身体衰弱,带病日夜赶写《花定盐池运销的研究》。因为“运盐问题已成为当时边区经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军事经费和财政收支的平衡,如得不到正确解决,抗日民主政权,也将难以巩固”。谢老不辞劳苦地查阅历史记载,收集运盐资料,为了慎重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还多次和毛主席研究探讨运盐方面的各种问题,并利用各种机会,与县乡来的基层干部或者农村士绅商讨疑难问题,最后终于完成了长达数万字的专题报告和说明材料。此外,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又根据毛主席的提议,拟定了一个改善经济的具体计划,提交中央讨论。
法律工作方面,早在中央苏区担任毛主席秘书和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的时候,谢觉哉就协助毛泽东制定了一些重要的法令和条例办法,其中《选举法》就是他参与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此后,在延安和西柏坡,他都参与了当时一些重要法令的制定工作,又为新中国的立法工作开路清基,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曾在日记中写过这样一首诗:“政情民隐应常通,咫尺间如隔一城,安得浮云都扫尽,长安虽远若门庭。”作为秘书这样一个起上下联系作用的角色来说,就更不能如浮云敝日一般,成为领导和群众之间的障碍。而要深入群众,甘为公仆,做人民的秘书长。
谢觉哉的秘书生涯,在文字功夫上堪称翘楚,在参谋辅政上也是处处充满了闪光的智慧,而在工作作风上更是留下了令人赞叹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