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美学的逻辑出发点是“美文字之艺术”、人文化了的艺术。本文以美学范畴的原初本质为依据,对风靡世界的后现代主义重要作品《哈利·波特》进行解读,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虽然是建立在对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文学美学的批判基础之上,但是这种批判并没有危及和否定“美”学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对美学本质的捍卫,使美学获得了涅槃。在更深广的社会维度上,后现代主义文学发掘出了文学艺术“美”的本质,甚至建构起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汇方向,在人类社会未来总体发展中发挥了某种“救赎”作用。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魔幻文学;美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11-0168-04
一、引言
二战后,后现代主义思潮风靡一时,迅速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对科技理性和技术进步的崇拜进行质疑, “现代性的危机”成为一时各个学科的主流话语并延续至今。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指与西方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等主流传统大相径庭,以张扬不确定性、非中心化、小叙事、差异和分散等为主要精神的思维方式。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获得了亚马逊畅销书5星级评级和3亿多册销售额的骄人成绩,被翻译成了50多种文字,仅次于《圣经》的流行程度。从西方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的大背景看,《哈利·波特》暗示西方文明慢慢滑入了自然主义神话的异教信仰,作者罗琳女士通过对尼采“永恒轮回”的简单模仿和对托尔金“中土”世界的改造,证明了两方文明正在回头走向一个悲剧朝代,正在回归一种实质上属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世界观,而这种世界观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放弃了的,它们当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摒弃了自己旧有的世界观。选择了基督教。总之,《哈利·波特》系列反映出的“无中心”、“无意义”、“无深度”、“一切都是可能的”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暗合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逻辑观点。
对“美学”的原初本质而言,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逻辑观点是对一般意义上所言的传统文学美学的批判和否定,但是它并没有伤及“美学”的深层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对“美学”本质的捍卫。后现代主义彻底“唯物主义”的心理性和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情有独钟,使美学本质得以“涅槃”。它超越了“美文字之艺术”;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在融合了现代科技后得以大跨度地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人文艺术之美。因此,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不仅是本质的文学艺术至美,进一步讲,它在融汇结合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部分思想后,在人类社会未来总体发展中有可能取代宗教的心灵救赎作用,使人类获得超越人文美和技术美的更高层面上的审美价值。
二、魔幻文本中的“感觉元素”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美
“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aisthetiko。其本意为“凭感官可以感知”的事物,或“凭感官去感知”的行为,因此,“美”以感觉为基础。“感觉”的行为如果没有被感觉的事物,就将成为非行为,即无行为可言;而事物若不被感觉行为去“感知”,便成为单纯的存在,绝无所谓的“美”(感觉)。如此,虽然“美”是由感知行为者和感知对象互动而生,色彩、形状、香臭、冷热甚至爱憎等“审美”现象的产生并非审美对象的现实物理属性,而是产生于观察者(“审美者”),所以仔细追究起来,感知离不开被感知的“对象”。被感知对象却不依感知者的意愿存在或不存在。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中不依赖作者和读者的意愿而始终存在的基本元素是“言语”和“故事”,这是文学存在的本质。不少学者认为,传统文学作品中那种文本以外的意义被抛弃和否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制度或高度工业化社会中,人不成其为人,因而人们或借助文学作品表现“愤怒与喧嚣”,或评说思考“存在与虚无”,或自暴自弃、无可奈何, 等待戈多……简言之,人生荒诞、虚无。人不再以启蒙以来被奉为圭臬的人之本体为本位,而变为与其余物一样甚至比某具体物更卑微单一得多的基本元素。
就其文本中的基本元素是“言语”和“故事”而言,《哈利·波特》中的主人公哈利和他的同学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里的故事堪与现代的医科学校相提并论。他们研究符咒、丹药、黑巫术、魔兽……骑着扫把飞翔,变出花园或者令人胃口大开的酒宴。从艺术表现形式层面讲,魔法仅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在此,我们不知道罗琳女士是不是在故意简单地模仿“自我肯定”的现代学校。但是她对教育和人类理性的理解是不健全的,这种理解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斯宾诺莎、笛卡尔、培根和洛克等人那里。在与古代形而上学和基督宗教神学的争吵中,近代的哲学家们试图通过科学技术驯服理性,使其服务于“人类的救赎”和“尘世天国”的创造。从而创造出超越感性和理性的美学价值取向,因此,后现代主义作家摒弃了各种类型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尤其是摒弃了默想于慎思的智性,认为它本质上对文学写作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特别无益于引发读者的审美感觉。
《哈利·波特》这一风靡世界的系列小说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美感,当然不在于上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是否揭示了书中人物心理的肮脏或崇高。而在于叙述者(作者)对书中人物内心活动的监视,在于揭示出人物内心不同的心理“元素”。后现代主义西方魔幻文学的“心理描写”近乎绘画创作中的“透视”技巧,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如冰晶般透明般的“透视美”,而非“美的文字”之美。如果说主人公本身的心理描写在后现代主义魔幻文学中成了心理元素呈现的话,那么作为“美的文字”之美在后现代主义中是否仍有其地位呢?其实,后现代文学作品之美不在于文本故事,不在于书中主人公本身的喜怒哀乐、好恶抑扬的表现,而在于文字、文本及文字或文本结构之美。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魔幻小说”一类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作者们并不仅仅从“人本”角度来进行文本的写作。并非纯粹地站在“文本”角度去审“美”,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探究文字或文本的本质,也就是说发掘出文本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文化、科技、人文精神的美学意蕴。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的发表,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彻底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羁绊(启蒙运动只是打破了神学思维的枷锁,但是不彻底),人们越来越认为所谓“宇宙”应该是Cosmos(即包括人类在内但与人的意志完全无关的整个存在),而不仅是Univers(即集中在人周围并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受人支配的那部分存在)。人有能力逐步认识这个存在的一些结构,但没有力量改变。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后现代主义作家受到这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对人与世界(存在)之间关系的探索发展到对事物或事物之关系(人类只是其中极小的分子)的探索。因此,对《哈利·波特》的结构主义解释是:罗琳并不是在讲人世间的一个个悲欢离合故事,而是在进行社会生活的探索,为在后现代技术理性下迷失了心灵归属的人们寻求非基督教“救赎”方式的归宿。
众所周知,罗琳的《哈利·波特》的美学理论基础是所谓的“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的结合。小说文本中人物的内在真实在于其丰富性和矛盾性:怯懦者有时会专横无理,勇敢刚强者也会情意绵绵,吝啬鬼有时也会慷慨大方,伪君子也可能会襟怀坦白。这些矛盾性中的每一元都有其内在结构和特殊的反应机制,这就像是一部电脑控制的灵敏度极高的电子感应装置。可以感应到外部世界的任何影响;它同时又有一整套人类特有的心理感觉机制,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在生物机制同时作用于小说中人物的感觉元素后,其中的某一元就居于主要位置并外现出来,成为小说主人公的某种性格表象。
所以,即使某些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可以有故事,有人物,有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描写等传统文学之特征,那也只是“美文字艺术”和人本身之“感觉元素”呈现的“副产品”。大部分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一种纯客观之真,因为传统的“逻各斯”理性是绝对“形而上”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如果总是用“逻各斯”来驾驭思维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真实。所以通过“理性的”、有意识的观察得到的只能是对象的无机表象:幽暗的古堡、神秘的魔法石等,这些对象没有进入观察者的内心,观察者心灵的闪光没有触及它们,因此它们是不美的,也不是艺术的对象。
如果有适当的刺激,即使审美对象不“现实地”存在,审美主体也可以通过直觉的回忆,即潜意识的追忆,将储存在潜意识中的真实发掘出来。如柏格森所言,意识状态如感觉、情感、热情等因素实质上是不可界说、不可加以逻辑分析的感觉元素的流变过程。但他认为这种过程没有广延性,而只有时间性。人的自由意志或精神状态不以客观为标准来进行辨别,因为人的自我意识强度差异在于人的自身,因此人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种获得的感觉。而是一种来自人内心自身的“混乱”(不可言说)的感受。由这种非理性的直觉诱导出的“内在杂多性影像”才是人的最高实在;而且,这种体现为生命冲动的最高实在只有不断地流动,艺术的创造才是可能的,也只有在生命冲动之中产生的影像才是真的和美的。
罗琳笔下的主人公哈利,这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在姨父家里没有得到一丝关爱。然而,爱的缺失并没有夺去哈利幼小的心灵对爱和光明的渴望,与哈利外在的苦难和冷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诗意的理想与憧憬。他对巨蟒充满人性关爱的问候“那你一定很烦”,以及对父母的美好幻想等都显示了在受到达力的欺凌和德思礼夫妇的冷遇下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坚韧与伟大。从哈利的内心深处我们能感触到美好人性所带给人类的诗意的芬芳。当哈利在“厄里斯魔镜”里看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家人时:“他如饥似渴地凝视着他们,双手紧紧按在镜子玻璃上,就好像他希望能够扑进去和他们呆在一起。他内心感到一阵强烈的剧痛,一半是因为喜悦,一半是因为深切的忧伤。”
因此,“厄里斯魔镜”意象不只是一个具体事物意义上的魔幻意象,它更是神秘奇特的小精灵,是一首婉转动人、散发着浓烈诗意的牧歌。 “厄里斯魔镜”意象使得整个小说文本像一个诗体的寓言。经由“厄里斯魔镜”,哈利感受到了一幅奇特美丽而又魔幻的诗意图画:“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有着深红色的头发。她的眼睛——她的眼睛长得和我一模一样,哈利想到。接着他又发现她在哭泣,她面带微笑。同时又在哭泣。站在她身边的那个黑头发的高大、消瘦的男人用手搂着她。那男人戴着眼镜,头发也乱蓬蓬的,后脑勺儿的一撮头发很不听话地竖着,正和哈利一样。”
这样的“感觉元素”不断地在罗琳的《哈利·波特》中被种种“外因”诱导出来,贮存于哈利脑中与亲人相会时的感觉元素被“厄里斯魔镜”激活,产生出了父母的美(影像);这美是这两种感觉元素的聚合点,正像作为“思想的短路”的诗一样,是人物内在心理机制和外部世界,即主人公哈利内在感觉积淀(对父母思念的情感)和外在物质元素(“厄里斯魔镜”中的影像及其文化上的象征意义)碰撞产生出的“火花”。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美与魔幻文本中的“话语元素”
如果说现代派作家是将文学美学从传统“逻各斯”主义中解放出来,将“共同情感标准美”(道德美)和“情感的愉悦标准”(“人文美”)返回到“美学”的本质原义(感觉)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作家则把文学美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描述和模仿——彻底进行了拆分,认为文学美学的功能主要是描述,描述者(作者)在叙事时主要采用隐含叙事的方式,也就是只叙述小说文本中的事件或场景而不介入,作者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一架攝影机(忠实的纪录),为读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使读者获得模仿事实(虚构)的幻觉或假象,于是诞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诗学美学,这样,文学美学(包括小说美学、诗歌美学、戏剧美学在内的一切以文字或其他言语组合而成的话语结构)中“美”的基本成分不再是“感觉元素”,而逐渐转向“话语元素”。
概括起来讲,后现代主义文学美中“结构美”的侧重点是“话语元素”,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语言元素:二是事件元素。作为“美的文字学”的文学。当然离不开语言的组合方式,这就构成了文学作品甚至一切叙事文本中的“话语”,这些被称作“话语”的不同结构方式便可视作文学美的基础材料——“话语元素”。话语元素构成“等级”的差异,也可构成叙事作品从“纯”描述到“纯”模仿的渐进等次。
在后现代主义叙事作品中,由语言元素构成的后现代主义魔幻文学文本不可避免地会构成若干事件(故事)元素。这些事件元素有时可以是一个俚语,也可以是一个隐喻传说,更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这些事件元素的结合不像传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流派小说那样是一条以“逻各斯”为主轴的线性叙事结构,它们在小说文本中的组合是非时空、非空间、非逻辑的,也就是没有按照人们常规的审美经验过程来进行,但正是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神秘莫测的逻辑叙事结构,形成了小说文本超越经验审美特征的“结构”美。
罗琳在《哈利·波特》中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个事件元素(故事段)直接“切入”小说文本而并不注明日期(或含混的只表述大概的时间)。在七部《哈利·波特》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哈利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这个成长过程发生在三个时间段内:过去的事件(主人公哈利听到的关于父母的传说,姨夫家庭的虐待),现在的事件(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一系列活动)和将来的事件(哈利未来的生活以及魔法世界的前景),其中每一部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故事都是描写开学或放假 时国王十字架车站或霍格沃茨特快列车内的故事,按照叙事学的观点来看,每部小说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静态的,因为主人公活动的地点和范围是固定的;中间那些事件是动态的,叙述霍格沃茨或魔法世界里的活动。因此,在《哈利·波特》的叙事中,作者所用的现在时态起到审美聚焦的作用,让读者在心灵深处感觉到“美文字”的无声流淌。下面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事件:
“别犯傻了”,那张脸恶狠狠的说,“最好保住你自己的小命,投靠我吧……不然你就会和你的父母的下场一样……他们到临死前苦苦地哀求我饶命……”
从这段叙述的表层结构来看,前一个事件好像是动态的,后一个是静态的。但若从小说的全篇来看,伏地魔威逼哈利投降的事件(在语法上用现在时叙述)尽管是动态的,但它们的深层功能却是静态的:主人公成了聚焦者。主人公哈利、伏地魔、奇洛——都通过他(即哈利)的眼光而呈现,密室内的事件仅具维持、延缓或加速动态事件的功能。布托尔说:“任何事件都是出发点和几条叙事线索的交叉点,以或强或弱的力量作用于周围万物的聚光点。叙事已经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面,在这个面上我们可以分出一定数量的线、点或者清楚表现出来的组合。”《哈利·波特》中表面看起来的时空混乱实际上是由叙事话语元素精心建构而成的“组合”,这种叙事结构具有抽象的几何图形美和令人神往的空间幻想美,同时在文本之外让读者也体验了由“美的文字”组合起来的话语结构美。
但是,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主要以话语元素组成的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叙事作品不是对现实世界、思维时空的复制,也不是为简单地取悦读者,刺激他们阅读的冲动。传统文学美学是以综合方法,例如隐喻、通感、拟人等,从各种艺术美的表现形式中抽象出一,也就是突出个别典型人物或事件,在叙事达到了高潮时对它们加以“美化”,使读者以之为真,从而产生“美”的共鸣。而如《哈利·波特》这样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则主要为追求话语元素的组合(叙事)技巧,作者不能轻松地“导游”,引导读者去体验已经设计好的“美文字之艺术”。恰恰相反,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他们必须自己去走迷宫,在探索亦真亦幻的世界中来获得美感。所以。作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哈利·波特》这样的小说的美学意义,在于其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作家或小说家这种高超的知觉或感知能力将那些文学的基本构件造成了一座迷宫(许多其他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亦然),通过这座迷宫来唤起或激活读者的感知能力,在小说文本中的看似零乱堆砌的话语元素中探索追寻,发现那和谐的几何美。获得空间的审美超验感觉,从而得到真正的美的艺术享受而不是简单的好奇欲望满足与悬疑得到释然后的快感。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救赎”作用
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把艺术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起来,宣称审美革命不能依靠一种纯美学的方式,不能经由抽象的审美想象来达到,而是要通过各种艺术行为与各种社会实践的相互联系,形成社会变革运动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后现代美学所设想的审美理想超验状态:“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密切相关,因为它们所唤起的审美体验,用康德的话说,是无功利性的。摆脱了物质利用或科学知识的功利性,自然可表现为自然之美,在现实统治中,悬疑功利唤醒了对没有统治的自然状态的美好回忆——但这些从来都没有存在过,因为向自然之美投降又带有倒退的危险。自然之美掩盖着自然的神话魔幻的恐怖。”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即荷马、萨福克里斯和维吉尔的世界(以及除此之外的大部分世界),实际上都有一种这样的明确意识:一直以来,人类都在争取着一种由于终有一死而变得昙花一现和没有意义的高贵,而一个人越是高贵,他的死就越是具有悲剧性。生命本身的美不是高贵,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越是高贵的人物就走得越艰难,高贵的人物不该承受却又必须忍受的不幸(自然的限制),就在于对美的本质的迷茫。这是中世纪关于“美”的概念的悲剧定义。“美”的悲剧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存在,和中世纪相反,今天的人类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来自自然的限制越来越少,技术理性创造了这个悲剧的时代,《哈利·波特》本身的“美文字艺术”促使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技术理性本身的信誉泡沫走向了破灭;在《哈利·波特》中,对幸福的承诺已经超过了文本能够给予的东西,主人公哈利的生命并非是毫无意义的隐忍和抗争,魔幻世界不是被经过预先安排、用来对付人类的。
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在今天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它是否就像基督宗教中的福音——原罪中的启示一样:“肉身复活”与永恒生命的许诺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人类的生命可以获得超验状态下“美”的复生。这是“美”的神学喜剧定义,所以,基督徒们在但丁、乔叟和塞万提斯的滑稽剧里得以体现。但是,不管启蒙运动时期的这些学者们相互之间存在何种分歧,他们全都同意理性无法如实反映独立的实在,不管是世俗的实在还是神性的实在,而这种实在,恰是“美”存在的基础。更准确地说。他们把关于理性的“美”重新定义为一种服从于人类目的的利己行为。现代技术重塑物质和人性的勃勃雄心在这样一种后现代的假定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顶峰:人类全都可以塑造自己在人格和品德上的实在。
在这种背景中,作者罗琳女士创作的《哈利·波特》从特征上看是属于后现代的神学喜剧,这样界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是由于她正在创造一个新神话(像托尔金所做的那样),而是由于她关于神学喜剧“美”的种种使人喻悦的设想,即不管《哈利·波特》这个关于魔幻、巫术的神话背后潜藏着什么现实,它基本上都是良性的,都是善的。对于《哈利·波特》系列中所有的谋杀和灵魂吸食,罗琳女士几乎根本不曾深入探讨过表象背后藏有什么这个问题。尽管凶手在今世拥有毁灭性的力量,但是精灵们游走于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厅堂。比如“半拉脑袋的尼克”和“胖修士”,这使得读者对某种有所依靠的来世生活感到放心,所以当魁地奇球比赛哨声响起的时候,到底是谁赢得了比赛并不真的十分紧要。
《哈利·波特》在文学美学方面的“救赎”作用表现在:首先,它超越了现代以来的技术理性。现代控制人类痛苦的妄想已经使得西方人的软弱和敏感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们被日常的刺激物品搞得乱七八糟,因此,审美回归可以适当给人以宁静的心灵超验感觉。其次,它超越了基督教的“原罪”救赎。基督宗教关于原罪的假设——人类加诸自然的力量得到了扩张,而这种扩张也意味着一些人加在另外一些人身上的权力的扩张。《哈利·波特》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今天恶性的公共管理、经济依存和大众媒体,现在几乎无人能再假装自己就是家园的主人。但是,《哈利·波特》大部分人物最后比较完满的结局还是告诉读者,个体的情感体验在走向群体社会的超个体审美体验时,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魔幻文学;美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11-0168-04
一、引言
二战后,后现代主义思潮风靡一时,迅速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对科技理性和技术进步的崇拜进行质疑, “现代性的危机”成为一时各个学科的主流话语并延续至今。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指与西方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等主流传统大相径庭,以张扬不确定性、非中心化、小叙事、差异和分散等为主要精神的思维方式。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获得了亚马逊畅销书5星级评级和3亿多册销售额的骄人成绩,被翻译成了50多种文字,仅次于《圣经》的流行程度。从西方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的大背景看,《哈利·波特》暗示西方文明慢慢滑入了自然主义神话的异教信仰,作者罗琳女士通过对尼采“永恒轮回”的简单模仿和对托尔金“中土”世界的改造,证明了两方文明正在回头走向一个悲剧朝代,正在回归一种实质上属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世界观,而这种世界观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放弃了的,它们当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摒弃了自己旧有的世界观。选择了基督教。总之,《哈利·波特》系列反映出的“无中心”、“无意义”、“无深度”、“一切都是可能的”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暗合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逻辑观点。
对“美学”的原初本质而言,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逻辑观点是对一般意义上所言的传统文学美学的批判和否定,但是它并没有伤及“美学”的深层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它还是对“美学”本质的捍卫。后现代主义彻底“唯物主义”的心理性和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情有独钟,使美学本质得以“涅槃”。它超越了“美文字之艺术”;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在融合了现代科技后得以大跨度地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人文艺术之美。因此,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不仅是本质的文学艺术至美,进一步讲,它在融汇结合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部分思想后,在人类社会未来总体发展中有可能取代宗教的心灵救赎作用,使人类获得超越人文美和技术美的更高层面上的审美价值。
二、魔幻文本中的“感觉元素”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美
“美学”这个词源于希腊文aisthetiko。其本意为“凭感官可以感知”的事物,或“凭感官去感知”的行为,因此,“美”以感觉为基础。“感觉”的行为如果没有被感觉的事物,就将成为非行为,即无行为可言;而事物若不被感觉行为去“感知”,便成为单纯的存在,绝无所谓的“美”(感觉)。如此,虽然“美”是由感知行为者和感知对象互动而生,色彩、形状、香臭、冷热甚至爱憎等“审美”现象的产生并非审美对象的现实物理属性,而是产生于观察者(“审美者”),所以仔细追究起来,感知离不开被感知的“对象”。被感知对象却不依感知者的意愿存在或不存在。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中不依赖作者和读者的意愿而始终存在的基本元素是“言语”和“故事”,这是文学存在的本质。不少学者认为,传统文学作品中那种文本以外的意义被抛弃和否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制度或高度工业化社会中,人不成其为人,因而人们或借助文学作品表现“愤怒与喧嚣”,或评说思考“存在与虚无”,或自暴自弃、无可奈何, 等待戈多……简言之,人生荒诞、虚无。人不再以启蒙以来被奉为圭臬的人之本体为本位,而变为与其余物一样甚至比某具体物更卑微单一得多的基本元素。
就其文本中的基本元素是“言语”和“故事”而言,《哈利·波特》中的主人公哈利和他的同学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里的故事堪与现代的医科学校相提并论。他们研究符咒、丹药、黑巫术、魔兽……骑着扫把飞翔,变出花园或者令人胃口大开的酒宴。从艺术表现形式层面讲,魔法仅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在此,我们不知道罗琳女士是不是在故意简单地模仿“自我肯定”的现代学校。但是她对教育和人类理性的理解是不健全的,这种理解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斯宾诺莎、笛卡尔、培根和洛克等人那里。在与古代形而上学和基督宗教神学的争吵中,近代的哲学家们试图通过科学技术驯服理性,使其服务于“人类的救赎”和“尘世天国”的创造。从而创造出超越感性和理性的美学价值取向,因此,后现代主义作家摒弃了各种类型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尤其是摒弃了默想于慎思的智性,认为它本质上对文学写作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特别无益于引发读者的审美感觉。
《哈利·波特》这一风靡世界的系列小说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美感,当然不在于上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是否揭示了书中人物心理的肮脏或崇高。而在于叙述者(作者)对书中人物内心活动的监视,在于揭示出人物内心不同的心理“元素”。后现代主义西方魔幻文学的“心理描写”近乎绘画创作中的“透视”技巧,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如冰晶般透明般的“透视美”,而非“美的文字”之美。如果说主人公本身的心理描写在后现代主义魔幻文学中成了心理元素呈现的话,那么作为“美的文字”之美在后现代主义中是否仍有其地位呢?其实,后现代文学作品之美不在于文本故事,不在于书中主人公本身的喜怒哀乐、好恶抑扬的表现,而在于文字、文本及文字或文本结构之美。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魔幻小说”一类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作者们并不仅仅从“人本”角度来进行文本的写作。并非纯粹地站在“文本”角度去审“美”,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探究文字或文本的本质,也就是说发掘出文本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文化、科技、人文精神的美学意蕴。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的发表,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彻底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羁绊(启蒙运动只是打破了神学思维的枷锁,但是不彻底),人们越来越认为所谓“宇宙”应该是Cosmos(即包括人类在内但与人的意志完全无关的整个存在),而不仅是Univers(即集中在人周围并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受人支配的那部分存在)。人有能力逐步认识这个存在的一些结构,但没有力量改变。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后现代主义作家受到这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的,他们的文学作品从对人与世界(存在)之间关系的探索发展到对事物或事物之关系(人类只是其中极小的分子)的探索。因此,对《哈利·波特》的结构主义解释是:罗琳并不是在讲人世间的一个个悲欢离合故事,而是在进行社会生活的探索,为在后现代技术理性下迷失了心灵归属的人们寻求非基督教“救赎”方式的归宿。
众所周知,罗琳的《哈利·波特》的美学理论基础是所谓的“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的结合。小说文本中人物的内在真实在于其丰富性和矛盾性:怯懦者有时会专横无理,勇敢刚强者也会情意绵绵,吝啬鬼有时也会慷慨大方,伪君子也可能会襟怀坦白。这些矛盾性中的每一元都有其内在结构和特殊的反应机制,这就像是一部电脑控制的灵敏度极高的电子感应装置。可以感应到外部世界的任何影响;它同时又有一整套人类特有的心理感觉机制,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在生物机制同时作用于小说中人物的感觉元素后,其中的某一元就居于主要位置并外现出来,成为小说主人公的某种性格表象。
所以,即使某些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可以有故事,有人物,有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描写等传统文学之特征,那也只是“美文字艺术”和人本身之“感觉元素”呈现的“副产品”。大部分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一种纯客观之真,因为传统的“逻各斯”理性是绝对“形而上”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如果总是用“逻各斯”来驾驭思维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真实。所以通过“理性的”、有意识的观察得到的只能是对象的无机表象:幽暗的古堡、神秘的魔法石等,这些对象没有进入观察者的内心,观察者心灵的闪光没有触及它们,因此它们是不美的,也不是艺术的对象。
如果有适当的刺激,即使审美对象不“现实地”存在,审美主体也可以通过直觉的回忆,即潜意识的追忆,将储存在潜意识中的真实发掘出来。如柏格森所言,意识状态如感觉、情感、热情等因素实质上是不可界说、不可加以逻辑分析的感觉元素的流变过程。但他认为这种过程没有广延性,而只有时间性。人的自由意志或精神状态不以客观为标准来进行辨别,因为人的自我意识强度差异在于人的自身,因此人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种获得的感觉。而是一种来自人内心自身的“混乱”(不可言说)的感受。由这种非理性的直觉诱导出的“内在杂多性影像”才是人的最高实在;而且,这种体现为生命冲动的最高实在只有不断地流动,艺术的创造才是可能的,也只有在生命冲动之中产生的影像才是真的和美的。
罗琳笔下的主人公哈利,这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在姨父家里没有得到一丝关爱。然而,爱的缺失并没有夺去哈利幼小的心灵对爱和光明的渴望,与哈利外在的苦难和冷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诗意的理想与憧憬。他对巨蟒充满人性关爱的问候“那你一定很烦”,以及对父母的美好幻想等都显示了在受到达力的欺凌和德思礼夫妇的冷遇下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坚韧与伟大。从哈利的内心深处我们能感触到美好人性所带给人类的诗意的芬芳。当哈利在“厄里斯魔镜”里看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家人时:“他如饥似渴地凝视着他们,双手紧紧按在镜子玻璃上,就好像他希望能够扑进去和他们呆在一起。他内心感到一阵强烈的剧痛,一半是因为喜悦,一半是因为深切的忧伤。”
因此,“厄里斯魔镜”意象不只是一个具体事物意义上的魔幻意象,它更是神秘奇特的小精灵,是一首婉转动人、散发着浓烈诗意的牧歌。 “厄里斯魔镜”意象使得整个小说文本像一个诗体的寓言。经由“厄里斯魔镜”,哈利感受到了一幅奇特美丽而又魔幻的诗意图画:“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有着深红色的头发。她的眼睛——她的眼睛长得和我一模一样,哈利想到。接着他又发现她在哭泣,她面带微笑。同时又在哭泣。站在她身边的那个黑头发的高大、消瘦的男人用手搂着她。那男人戴着眼镜,头发也乱蓬蓬的,后脑勺儿的一撮头发很不听话地竖着,正和哈利一样。”
这样的“感觉元素”不断地在罗琳的《哈利·波特》中被种种“外因”诱导出来,贮存于哈利脑中与亲人相会时的感觉元素被“厄里斯魔镜”激活,产生出了父母的美(影像);这美是这两种感觉元素的聚合点,正像作为“思想的短路”的诗一样,是人物内在心理机制和外部世界,即主人公哈利内在感觉积淀(对父母思念的情感)和外在物质元素(“厄里斯魔镜”中的影像及其文化上的象征意义)碰撞产生出的“火花”。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美与魔幻文本中的“话语元素”
如果说现代派作家是将文学美学从传统“逻各斯”主义中解放出来,将“共同情感标准美”(道德美)和“情感的愉悦标准”(“人文美”)返回到“美学”的本质原义(感觉)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作家则把文学美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描述和模仿——彻底进行了拆分,认为文学美学的功能主要是描述,描述者(作者)在叙事时主要采用隐含叙事的方式,也就是只叙述小说文本中的事件或场景而不介入,作者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一架攝影机(忠实的纪录),为读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使读者获得模仿事实(虚构)的幻觉或假象,于是诞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诗学美学,这样,文学美学(包括小说美学、诗歌美学、戏剧美学在内的一切以文字或其他言语组合而成的话语结构)中“美”的基本成分不再是“感觉元素”,而逐渐转向“话语元素”。
概括起来讲,后现代主义文学美中“结构美”的侧重点是“话语元素”,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语言元素:二是事件元素。作为“美的文字学”的文学。当然离不开语言的组合方式,这就构成了文学作品甚至一切叙事文本中的“话语”,这些被称作“话语”的不同结构方式便可视作文学美的基础材料——“话语元素”。话语元素构成“等级”的差异,也可构成叙事作品从“纯”描述到“纯”模仿的渐进等次。
在后现代主义叙事作品中,由语言元素构成的后现代主义魔幻文学文本不可避免地会构成若干事件(故事)元素。这些事件元素有时可以是一个俚语,也可以是一个隐喻传说,更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这些事件元素的结合不像传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流派小说那样是一条以“逻各斯”为主轴的线性叙事结构,它们在小说文本中的组合是非时空、非空间、非逻辑的,也就是没有按照人们常规的审美经验过程来进行,但正是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神秘莫测的逻辑叙事结构,形成了小说文本超越经验审美特征的“结构”美。
罗琳在《哈利·波特》中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个事件元素(故事段)直接“切入”小说文本而并不注明日期(或含混的只表述大概的时间)。在七部《哈利·波特》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哈利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这个成长过程发生在三个时间段内:过去的事件(主人公哈利听到的关于父母的传说,姨夫家庭的虐待),现在的事件(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一系列活动)和将来的事件(哈利未来的生活以及魔法世界的前景),其中每一部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故事都是描写开学或放假 时国王十字架车站或霍格沃茨特快列车内的故事,按照叙事学的观点来看,每部小说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静态的,因为主人公活动的地点和范围是固定的;中间那些事件是动态的,叙述霍格沃茨或魔法世界里的活动。因此,在《哈利·波特》的叙事中,作者所用的现在时态起到审美聚焦的作用,让读者在心灵深处感觉到“美文字”的无声流淌。下面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事件:
“别犯傻了”,那张脸恶狠狠的说,“最好保住你自己的小命,投靠我吧……不然你就会和你的父母的下场一样……他们到临死前苦苦地哀求我饶命……”
从这段叙述的表层结构来看,前一个事件好像是动态的,后一个是静态的。但若从小说的全篇来看,伏地魔威逼哈利投降的事件(在语法上用现在时叙述)尽管是动态的,但它们的深层功能却是静态的:主人公成了聚焦者。主人公哈利、伏地魔、奇洛——都通过他(即哈利)的眼光而呈现,密室内的事件仅具维持、延缓或加速动态事件的功能。布托尔说:“任何事件都是出发点和几条叙事线索的交叉点,以或强或弱的力量作用于周围万物的聚光点。叙事已经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面,在这个面上我们可以分出一定数量的线、点或者清楚表现出来的组合。”《哈利·波特》中表面看起来的时空混乱实际上是由叙事话语元素精心建构而成的“组合”,这种叙事结构具有抽象的几何图形美和令人神往的空间幻想美,同时在文本之外让读者也体验了由“美的文字”组合起来的话语结构美。
但是,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主要以话语元素组成的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叙事作品不是对现实世界、思维时空的复制,也不是为简单地取悦读者,刺激他们阅读的冲动。传统文学美学是以综合方法,例如隐喻、通感、拟人等,从各种艺术美的表现形式中抽象出一,也就是突出个别典型人物或事件,在叙事达到了高潮时对它们加以“美化”,使读者以之为真,从而产生“美”的共鸣。而如《哈利·波特》这样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则主要为追求话语元素的组合(叙事)技巧,作者不能轻松地“导游”,引导读者去体验已经设计好的“美文字之艺术”。恰恰相反,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他们必须自己去走迷宫,在探索亦真亦幻的世界中来获得美感。所以。作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哈利·波特》这样的小说的美学意义,在于其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作家或小说家这种高超的知觉或感知能力将那些文学的基本构件造成了一座迷宫(许多其他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亦然),通过这座迷宫来唤起或激活读者的感知能力,在小说文本中的看似零乱堆砌的话语元素中探索追寻,发现那和谐的几何美。获得空间的审美超验感觉,从而得到真正的美的艺术享受而不是简单的好奇欲望满足与悬疑得到释然后的快感。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救赎”作用
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把艺术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起来,宣称审美革命不能依靠一种纯美学的方式,不能经由抽象的审美想象来达到,而是要通过各种艺术行为与各种社会实践的相互联系,形成社会变革运动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后现代美学所设想的审美理想超验状态:“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密切相关,因为它们所唤起的审美体验,用康德的话说,是无功利性的。摆脱了物质利用或科学知识的功利性,自然可表现为自然之美,在现实统治中,悬疑功利唤醒了对没有统治的自然状态的美好回忆——但这些从来都没有存在过,因为向自然之美投降又带有倒退的危险。自然之美掩盖着自然的神话魔幻的恐怖。”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即荷马、萨福克里斯和维吉尔的世界(以及除此之外的大部分世界),实际上都有一种这样的明确意识:一直以来,人类都在争取着一种由于终有一死而变得昙花一现和没有意义的高贵,而一个人越是高贵,他的死就越是具有悲剧性。生命本身的美不是高贵,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越是高贵的人物就走得越艰难,高贵的人物不该承受却又必须忍受的不幸(自然的限制),就在于对美的本质的迷茫。这是中世纪关于“美”的概念的悲剧定义。“美”的悲剧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存在,和中世纪相反,今天的人类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来自自然的限制越来越少,技术理性创造了这个悲剧的时代,《哈利·波特》本身的“美文字艺术”促使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技术理性本身的信誉泡沫走向了破灭;在《哈利·波特》中,对幸福的承诺已经超过了文本能够给予的东西,主人公哈利的生命并非是毫无意义的隐忍和抗争,魔幻世界不是被经过预先安排、用来对付人类的。
那么,后现代主义文学美学在今天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它是否就像基督宗教中的福音——原罪中的启示一样:“肉身复活”与永恒生命的许诺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人类的生命可以获得超验状态下“美”的复生。这是“美”的神学喜剧定义,所以,基督徒们在但丁、乔叟和塞万提斯的滑稽剧里得以体现。但是,不管启蒙运动时期的这些学者们相互之间存在何种分歧,他们全都同意理性无法如实反映独立的实在,不管是世俗的实在还是神性的实在,而这种实在,恰是“美”存在的基础。更准确地说。他们把关于理性的“美”重新定义为一种服从于人类目的的利己行为。现代技术重塑物质和人性的勃勃雄心在这样一种后现代的假定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顶峰:人类全都可以塑造自己在人格和品德上的实在。
在这种背景中,作者罗琳女士创作的《哈利·波特》从特征上看是属于后现代的神学喜剧,这样界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是由于她正在创造一个新神话(像托尔金所做的那样),而是由于她关于神学喜剧“美”的种种使人喻悦的设想,即不管《哈利·波特》这个关于魔幻、巫术的神话背后潜藏着什么现实,它基本上都是良性的,都是善的。对于《哈利·波特》系列中所有的谋杀和灵魂吸食,罗琳女士几乎根本不曾深入探讨过表象背后藏有什么这个问题。尽管凶手在今世拥有毁灭性的力量,但是精灵们游走于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厅堂。比如“半拉脑袋的尼克”和“胖修士”,这使得读者对某种有所依靠的来世生活感到放心,所以当魁地奇球比赛哨声响起的时候,到底是谁赢得了比赛并不真的十分紧要。
《哈利·波特》在文学美学方面的“救赎”作用表现在:首先,它超越了现代以来的技术理性。现代控制人类痛苦的妄想已经使得西方人的软弱和敏感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们被日常的刺激物品搞得乱七八糟,因此,审美回归可以适当给人以宁静的心灵超验感觉。其次,它超越了基督教的“原罪”救赎。基督宗教关于原罪的假设——人类加诸自然的力量得到了扩张,而这种扩张也意味着一些人加在另外一些人身上的权力的扩张。《哈利·波特》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今天恶性的公共管理、经济依存和大众媒体,现在几乎无人能再假装自己就是家园的主人。但是,《哈利·波特》大部分人物最后比较完满的结局还是告诉读者,个体的情感体验在走向群体社会的超个体审美体验时,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