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广大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常常是迫于教师压力而敷衍成文、草率应付,避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说乐于著文了。这种现状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浓郁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呢?要治病,先得寻找病因。纵观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挫折体验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逐步提高。如果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妄想一口吃个胖子,想通过一两篇文章就提高作文水平,那是一厢情愿的。虽然他们在一篇文章上下了很大功夫,花费了许多气力,找了许多材料,进行了精心的选材、构思、提炼主旨,语言文字也进行了字斟句酌。原以为作文水平会有很大提高,自己的这次作文也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而其结果令人不尽人意,老师只是草草的谈了这篇文章,并没有太多的话语。学生心中美好的想象一下化为泡影,下次写同样文体的文章还是“下笔无神”。这一挫折使其产生失望、抑郁、恼怒等消极情绪,心想下了一番功夫还是无所得。从此,这样的学生就会放弃以前的努力和认真,以后每次作文总是敷衍几笔应付差事,久而久之对写作产生厌恶的情绪,作文水平日益下降。
  二、写作对象缺乏新奇性
  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愿意独立思考,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加上他们较小好奇,富于想象,所以他们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成分。他的思维是激进的、革新的、理想主义的。因此,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十分重要。而如今许多教师所出作文题,不是写一个人如何乐于助人、思想进步,就是写一件事如何有教育意义,过于陈旧,不符合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此,学生感到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写作激情,从而厌恶写作。一旦厌恶写作,那么这时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有好内容,这样以来作文水平不仅不会提高,而且还会下降。
  三、生活阅历浅
  当今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生活在“三点一线”似的闭塞空间里,没有机会去欣赏外面的天地,读书以外的事情早被无微不至的父母面面俱到了。两耳“难”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太孤陋寡闻了!而“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蜂不采花朵酿不出蜜,创作人员不到生活中去,写不出好作品”,脱离了实际,单靠惊人的“想象力”写出的作文自然成了有肉无血的“四不像” 。
  四、观察不得法
  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如果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关心,自然也可以找到一些写作素材。偏偏我们的一些同学,粗枝大叶,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或视而不见,观察不得要领。诗坛王子汪国真说过“不是生活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不了生活的美,搜集不到作文的素材,面对“无米之炊”学生哪怕是“巧妇”也是无能为力。学生在这种窘境下又怎能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呢?
  五、读书看报少
  迫于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许多家长、学校视课外书籍为洪水猛兽,视爱好课外书籍的学生为不务正业。所带来的恶果是学生除了教科书还是教科书。读书看报少了,间接知识的积累和语言素材的积累也就少了,面对作文题目,学生无话可说,于是只有把华丽的词句堆砌起来,只能采用别人用过的老掉牙的事例,只有习惯的运用那些自己和别人都烂熟于胸的写作素材,这样的文章哪里还有鲜活的生命力?
  面对学生厌恶作文、缺乏写作兴趣这种现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融入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 如:有一天遇到一场难逢的大雪,整个校园白茫茫的一片。我就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先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雪中体会,并组织学生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叙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诞生了。
  二、激励原则
  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态度要诚恳,要有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一情,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同学的作文主题鲜明、有进步意义,但条理不清语句不通顺,而又有学生语言功底好,但所写材料不新颖。教师在讲评时要抓住“闪光点”,对其思想进步或语言功底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获得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体验,也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中发现其中的缺点就全盘否定和粗暴批评,挖苦讥讽、四处张扬,就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写作的积极性。
  三、激发潜力
  作文兴趣的培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也是当前所提倡创新作文的基础和保证,始终如一地坚持兴趣作文,把兴趣作文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对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提高学生潜力的训练。①用字用词的推敲训练,激发学生练字练词的兴趣。平时在分析课文时可以多讨论经典语句的用词用字,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学会精益求精。②培养学生多借鉴、多观察、多实践的兴趣。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可以发现那些读书较多学生的作文,及时在全班予以鼓励和推广,让学生把这类作文与自己的作文进行比照,帮助学生寻求作文表情达意,源泉不竭的途径。
  四、重视积累
  现在的学生很少经受成长中的坎坷和艰辛生活的煎
  熬,社会知识、生活阅历不丰富,对生活缺少切实的体会和思考,再加上课外阅读贫乏,导致学生在文章中无话可说、内容空洞。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充实库存,引来源头活水。①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各类考试也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应试书”,写起文章来将没有独立的思考高度与深度,灵性凋敝,缺乏应有的批判意识和辨证思维。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和经典,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读书人,一个文化人,通过阅读丰富学生各类知识、为写作积累素材,并使学生在阅读的感悟中开拓自己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②从日常生活实践中观察和积累。要想学好语文,单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顾黄初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关键在于贴近生活,这是根”。而写作更是植根于生活,离开了生活,它就成了本无之源、无米之炊。所以说生活积累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生活内容丰富与否,生活视野开阔与否,会直接影响其写作素材的累积,从而影响题材的选择,进而影响到作文的质量。因此,老师要还学生一个完整的多彩的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深度。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会使学生写作时精神振作,情绪高涨,产生创作的冲动,进而写出质量高的文章,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增强了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
  2 中国教育学习网
  3 《成功教学的策略》
  4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其他文献
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基础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课教师,几年来我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新课标,现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灵活运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做数学”   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体现,是学生
期刊
【摘要】 教师是决定班级气氛的主导人物,课堂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情绪管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爱心是教师管理好课堂情绪的前提条件。教师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智力发展特点的不同是教师管理好课堂情绪的基础。 采取合适的方法及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 情绪管理;热情;控制;调节    教师是决定班级气氛的主导人物。教师情绪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自身的情绪情感是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尤其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能力,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利用计算机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能力”。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
期刊
语文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语文环境和语文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较为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人的语文活动的特征。然而这一概念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是无人顾恋的“灰姑娘”,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她更呼唤切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探索与思考,更企盼语文教改的春风雨露。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
期刊
现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很多老师或同学都称它为微机课。当今社会。把握电脑的运用与操作,已普遍被人们接受,那么在课堂上,非凡是教授刚接触电脑、网络的学习时,如何调整教学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媒体手段,使学生乐学、想学,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索,饶有爱好地开掘信息技术未知领域,成为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重视对教材的再创造  信息技术业是一门发展非凡迅速的产业,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作文应“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而且强调“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由此可见,写作文贵在一个“真”字。真实的作文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容易写得具体感人。可是目前,在我们小学生的作文中类同作文、虚假作文、老套作文仍无奈地存在着,而且还不在少数。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肚子里还缺少“货色”——题材匮乏。  形成这种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每当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轻松愉快、活泼悠扬的歌曲时,总会有一种血液在涌动、在膨胀,它催人奋进,令人遐思神往。然而听之余,每每令人感慨万千,不由自主地想到,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总是平静如水、死气沉沉,激不起波澜,掀不起巨浪,唱不出令人欢欣鼓舞、奋发向上、心情舒畅的情调?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不能像歌中那样,让孩子们自己去荡起双浆,畅游知识的海洋?  我们每一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都清楚地意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考试文化”的盛行和强调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结果孩子不爱学语文,讨厌语文。因此要把高中生从“考试文化”的泥沼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被束缚的心灵重获自由。实行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教学,必须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善于从文本中提炼美感,以情动人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课程,其丰富的内容反映着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目前依然存在低效、无效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