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结合当代体育运动的特质,首先通过国际生物化学年会对运动疲劳的定义,从发生部位、整体和局部、运动方式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进而概述了运动疲劳产生的四种机制和运动疲劳的测定、判断标准。最后,给予内外结合的方法从运动疲劳的预防与恢复中着手,以达到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增强普通人群的锻炼效果。
关键词:运动疲劳;产生机制;预防:恢复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295-02
一、引言
世界体育运动已成为运动员和普通人群增加专业技能和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随着体育运动的向更高层次迈进,比赛的竞争性更激烈,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承受的负荷量也越来越重。运动疲劳不仅会进一步引发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成绩,而且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该重视运动疲劳这一现象,并且要将如何预防运动疲劳和恢复作为工作的要点,让运动员能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比赛。本文将对运动疲劳的概念和分类、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做一个概括,接着介绍如何对运动疲劳进行测定和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理、心理学对运动疲劳的预防与恢复提出方法。
二、运动疲劳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1982年,国际生物化学年会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再一定水平上持续其机能或不能维持特定的运动强度[1]。美国医学学会将其定义为一种由过度训练引起的生理状态,它的特征是运动能力降低。
(二)分类
1、发生部位不同的分类
根据运动疲劳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类:(1)中枢疲劳:在疲劳的发展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起主导作用;(2)神经—肌肉接点疲劳(运动中枢疲劳):运动中枢是神经和肌肉之间连接并传递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的部位,也是引起疲劳的部位;(3)外周疲劳:外周疲劳包括除神经系统之外各器官在疲劳时的变化。肌肉是主要的运动器官。运动时肌肉的能源物质代谢和调节、肌肉的温度、局部肌肉血液等变化就成为外周疲劳的表现形式。在剧烈运动时,由于氧供应不足,造成乳酸大量堆积,继而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失调[2]。
2、整体和局部的分类
(1)整体疲劳:高强度运动时,会牵拉几乎所有肌肉和神经系统,若运动量过大超过机体所能承受时会引起机体整体疲劳感。如,田径、足球等比赛最可能造成全身的疲劳感。
(2)局部疲劳:当身体的某一局部机能在进行运动,超负荷量的情况下导致局部疲劳。如屈伸运动可造成肌肉力量下降,篮球运动的急转可造成踝和膝肌肉群疲劳。
3、运动方式不同的分类
(1)快速疲劳:快速疲劳是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快速疲劳产生快,消除也相对较快,在大强度运动(如短跑)中一般易出现。
(2)耐力疲劳:耐力疲劳时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如马拉松、长距离游泳等可以产生耐力疲劳,它发生较慢,但恢复时间也较长。
三、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
(一)运动能量消耗说
该理论认为,运动疲劳的产生是由于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大于承受的范围。运动刚开始时机体最先主要消耗的是CP(磷酸肌酸),CP的消耗是短时大强度运动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CP含量的下降取决于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越大,CP含量下降越明显,运动疲劳产生也越快[3]。在持久运动中,体内主要靠肌糖原的分解,负荷量大会造成大量消耗,易发生运动疲劳。
(二)运动代谢产物堆积说
该理论认为运动疲劳主要是由运动过程中一些代谢产物的大量堆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运动疲劳。有氧运动时,体内一般不会生成过多乳酸,只有在缺氧条件下才会生成,并随着运动强度增加,体内乳酸含量明显增加,乳酸的堆积可引起能量供应障碍、收缩机能下降、脑细胞功能下降;肌肉收缩产生的氨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促发糖酵解过程使乳酸含量增加,使整个身体机能下降,产生疲劳[4]。
(三)细胞环境说
该学说认为长时间的运动会使机体内的生理、生化状态发生各种变化,特别是血液成分间平衡的改变。在运动中产生过多的酸性代谢物质,使血液PH值下降,细胞内外的水分和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及血浆渗透压的改变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兴奮性下降而致疲劳。因此,疲劳最先在大脑皮质细胞中产生,以后逐渐扩散,产生肌肉及心脏的疲劳[5]。
(四)自由基损伤
该学说认为,MDA(丙二醛)是体内脂质过氧代谢产物,在大强度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心肌、血液中的MDA含量增加,表明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氧自由基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以攻击细胞及线粒体等其他生物膜,造成离子和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运动疲劳[6]。
四、运动疲劳的测定与判断
(一)观察与量表结合的方法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和其他工作者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表现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动作是否协调、容易受伤等方面进行观察;体育运动者也可以通过自我感觉和观察
关键词:运动疲劳;产生机制;预防:恢复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295-02
一、引言
世界体育运动已成为运动员和普通人群增加专业技能和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随着体育运动的向更高层次迈进,比赛的竞争性更激烈,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承受的负荷量也越来越重。运动疲劳不仅会进一步引发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成绩,而且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该重视运动疲劳这一现象,并且要将如何预防运动疲劳和恢复作为工作的要点,让运动员能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比赛。本文将对运动疲劳的概念和分类、运动疲劳产生的机制做一个概括,接着介绍如何对运动疲劳进行测定和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理、心理学对运动疲劳的预防与恢复提出方法。
二、运动疲劳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1982年,国际生物化学年会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再一定水平上持续其机能或不能维持特定的运动强度[1]。美国医学学会将其定义为一种由过度训练引起的生理状态,它的特征是运动能力降低。
(二)分类
1、发生部位不同的分类
根据运动疲劳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类:(1)中枢疲劳:在疲劳的发展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起主导作用;(2)神经—肌肉接点疲劳(运动中枢疲劳):运动中枢是神经和肌肉之间连接并传递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的部位,也是引起疲劳的部位;(3)外周疲劳:外周疲劳包括除神经系统之外各器官在疲劳时的变化。肌肉是主要的运动器官。运动时肌肉的能源物质代谢和调节、肌肉的温度、局部肌肉血液等变化就成为外周疲劳的表现形式。在剧烈运动时,由于氧供应不足,造成乳酸大量堆积,继而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失调[2]。
2、整体和局部的分类
(1)整体疲劳:高强度运动时,会牵拉几乎所有肌肉和神经系统,若运动量过大超过机体所能承受时会引起机体整体疲劳感。如,田径、足球等比赛最可能造成全身的疲劳感。
(2)局部疲劳:当身体的某一局部机能在进行运动,超负荷量的情况下导致局部疲劳。如屈伸运动可造成肌肉力量下降,篮球运动的急转可造成踝和膝肌肉群疲劳。
3、运动方式不同的分类
(1)快速疲劳:快速疲劳是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快速疲劳产生快,消除也相对较快,在大强度运动(如短跑)中一般易出现。
(2)耐力疲劳:耐力疲劳时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如马拉松、长距离游泳等可以产生耐力疲劳,它发生较慢,但恢复时间也较长。
三、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
(一)运动能量消耗说
该理论认为,运动疲劳的产生是由于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大于承受的范围。运动刚开始时机体最先主要消耗的是CP(磷酸肌酸),CP的消耗是短时大强度运动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CP含量的下降取决于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越大,CP含量下降越明显,运动疲劳产生也越快[3]。在持久运动中,体内主要靠肌糖原的分解,负荷量大会造成大量消耗,易发生运动疲劳。
(二)运动代谢产物堆积说
该理论认为运动疲劳主要是由运动过程中一些代谢产物的大量堆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运动疲劳。有氧运动时,体内一般不会生成过多乳酸,只有在缺氧条件下才会生成,并随着运动强度增加,体内乳酸含量明显增加,乳酸的堆积可引起能量供应障碍、收缩机能下降、脑细胞功能下降;肌肉收缩产生的氨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促发糖酵解过程使乳酸含量增加,使整个身体机能下降,产生疲劳[4]。
(三)细胞环境说
该学说认为长时间的运动会使机体内的生理、生化状态发生各种变化,特别是血液成分间平衡的改变。在运动中产生过多的酸性代谢物质,使血液PH值下降,细胞内外的水分和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及血浆渗透压的改变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兴奮性下降而致疲劳。因此,疲劳最先在大脑皮质细胞中产生,以后逐渐扩散,产生肌肉及心脏的疲劳[5]。
(四)自由基损伤
该学说认为,MDA(丙二醛)是体内脂质过氧代谢产物,在大强度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心肌、血液中的MDA含量增加,表明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氧自由基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以攻击细胞及线粒体等其他生物膜,造成离子和能量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运动疲劳[6]。
四、运动疲劳的测定与判断
(一)观察与量表结合的方法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和其他工作者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表现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动作是否协调、容易受伤等方面进行观察;体育运动者也可以通过自我感觉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