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器具从古至今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其中包含了器具演进之道以及古人的设计智慧,这些都值得今天我们在倡导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这种研究重点在于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自然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元素、造型,更不是工艺、材料的直接堆砌,而是文化、理念、智慧的融合。本文从飞利浦获得index(国际设计博览会)大奖的Chulha炉灶着手分析,并对比中国传统的“大炕”来发现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与融合问题。这正是现在中国工业设计迫切需要从传承的本质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找寻规律,启迪现代创新思维,设计有中国味道的现代产品的根本之所在。
关键词:传统器具 现代创新 对比研究
当前,国内很多设计院校从理论到实践都在逐渐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研究。其实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在早期的本科教学阶段便已经体现出来,如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这些课程都意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其重点是古代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进而希望对设计实践有所帮助。但是就实际效果而言,笔者看来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学生们学完以后能靠死记硬背记住古代作品的名称、艺术特征等基本知识点,但是始终没有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交融的实践问题。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在工业设计的教学体系中,如果说早期的课堂教育我们注重的是工艺史、美学史的教授,那么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向学生讲授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智慧,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中。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学习到吸收、到转化,再到设计实践的过程。如果说对于中国古代的设计研究第一阶段是立足于色彩、纹样、造型等装饰性特征为主的话,那么现在便是第二阶段,课程中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中国古代造物的文化、意境、智慧点、设计原理、巧妙结构等要素上。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整体视觉形象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设计等说明了在视觉传达领域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实践的成功,那么在产品设计领域里运用传统智慧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和探索的阶段。
当然我们早已认识到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所包含无数巧妙的设计智慧与文化传统当然也蕴含着中国人千百年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这些至今也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在今天越来越需要体现民族设计,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智慧更值得我们发掘、运用。在此,笔者暂不就到底如何吸取中国古代传统智慧做过多分析,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研究课题,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而本文希望通过对一个中西方的例子比较来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一、飞利浦设计的炉灶与中国传统“大炕”
Chulha Stove是飞利浦为发展中国家设计的炉灶,曾获得2009年度index(国际设计博览会)大奖。这个炉灶可以让人们继续用传统的方式烹饪,同时它还减少了燃料的使用量;降低了由于吸入油烟而损害身体或者死亡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百分之二十五的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在印度,每年大约有80万婴儿的死亡与其有关。)该设计不仅赢取了高达10万欧元的奖金,更重要的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具体原理如下:设计师将烟和热控制在炉灶的内部空间,热量通过两个炉坑释放出来,并用这种方式增加能效来减少燃料的需求量。再将油烟引向一个带有泥土沟槽的平板中,当油烟经过其中时,它们吸收了油烟中的颗粒,在油烟离开前清洁了废气。烟囱还包含了一个内部通道,以满足家庭清理的需要。(之前一般都是女性爬上房顶清理,这引起了很多意外事故,其中还包括油烟引起的中毒。)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案例,它从传统中来,又回到传统中去,同时为第三世界人民服务。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当笔者第一眼看见这个飞利浦设计的炉灶的时候便联想到了中国的“大炕”。两者有明显类似之处,炕在中国也是在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使用;也是设置在屋内并与炉灶同时使用的家具。炕是我国北方家庭普遍使用的传统家具,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床,是用砖石、土坯、泥灰砌筑的固定式床位。炕的垒砌就地取材,炕内砌两三条烟道,连通灶膛和烟囱,便于烟穿过。烟道上铺盖石板、黄土,炕面以胶土泥抹平。炕边用砖石垒砌,上面安置石条或木质炕沿围护,高出炕面三四厘米。长方形炕面平平坦坦,干透以后铺炕席、毛毡、棉褥、炕单等,宽宽大大,坐卧十分方便。炕的优点是修砌容易,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坐卧宽敞舒适,已沿用数千年,至今不衰,其实用性还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炕的最大设计特点是:当你把火生上,开水烧了‘同时炕也热了'还温暖了整个屋子,甚至还可以连接灶台煮饭,是真正的一物多用。
二、现代启迪一:做设计不一定非要用高科技、新材料才是现代创新,重要的是应当用现代的理念来进行设计。
在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实践中很多人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的用现代的材料,用高科技赋予传统一个新的外衣以此来解决问题。技术、材料、使用对象是现代的;形态、使用方式、原理是古老的、传统的,问题是把两者相加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么?就是从传统中获取灵感么?当然不否认也有结合的好的例子,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设计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做,笔者认为这也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应该用人文情怀来考虑设计问题。
飞利浦设计的炉灶谈不上什么高科技炉灶,但是设计团队立足于现代意识,认识到到高科技不能帮助人们使用它,也考虑到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适应当地需要之上,他们保持传统的炉灶操作方式、造型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再设计,让新炉灶更加安全,使用更加方便,减少污染,同时模块化的设计让建造更加快捷,这就是现代的产品设计理念。
再看看我国的炕,它非常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使用,很多当地老百姓也很喜欢,但是用作煨炕的燃料,主要是秸秆、薪柴、食草牲畜粪便以及少量煤炭,由于技术、结构落后,所以燃料消耗量大,热效率不高还费时费力。使用时一般先要把前一、两天在炕洞里积攒下的灰烬掏出来,再填进各种燃料,点着后用暗火慢慢烧,这样既能让土炕的温度不至于太高,又不至于降温太快,还要时刻提防发生火灾,二氧化碳中毒。在就地取材的柴禾质量不高、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保证能把炕烧热并能保持到第二天早上是需要较高的经验和技术的。这些都是炕存在的很多缺陷,虽然目前有很多改进,但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设计。笔者认为在保持炕传统使用方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加以改进,才能够让炕能够更好的为人服务,这就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相反假如我们在为新农村建设做设计的时候认为炕是过时的东西,把它彻底抛弃,或者尽可能的用高科技和新材料以体现新面貌来解决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应该用现代的意识赋予传统新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一味的为了现代而现代。 三、现代启迪二: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创意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察。
从传统智慧中获取灵感,在做现代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古人只是为你提供了智慧、灵感,设计还必须按照现在的科学方法展开。有时候我们在运用传统智慧的过程中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当你产生了一个好的想法,往往却在设计的过程中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与今天的设计方法、实际情况结合。飞利浦设计团队不断的反复深入的去研究当地传统炉灶,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这个炉灶对于它的使用者来说又熟悉又有吸引力。设计师们意识到“传统”在解决炉灶这个问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产生一个容易被接受的产品的问题之上。这里的“传统”其实指的就是当地居民近百年来已经习以为常的饮食方式,其中包括了传统炉灶、传统炊具以及由这些器具所做的日常食品。飞利浦的设计师Unmesh Kulkarni说:“为尊重这个80年历史的传统,飞利浦聚集了250个设计师去全球研究问题。我们的首席执行官Stefano Marzano对该产品提出的要求是:这个炉灶的目标用户都是农村家庭。设计这个炉灶的焦点是在印度,但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同样适用。”Marzano说:“事实上,这个产品最终的用户甚至可以自行制造,这样就为产品的就地生产创造了机会。”
再对比下中国的“大炕”。炕在中国北方地区使用十分普遍,至今很多农村仍在使用,据笔者研究发现,一方面很多家庭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原本使用的炕被高楼大厦里的空调、暖气所取代;另一方面就是有很多人在继续使用,这里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条件改善了,便把炕的档次也提升了,但大多是在外观上,给炕贴上瓷砖、上面再铺上木板,炕的基本结构没变,只是更好看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目前我国仍有很多落后地区在使用传统的大炕,这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在使用传统方式做炕、煨炕……可以说炕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作为设计师应当更多的关注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更好的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对大炕进行再设计,尽可能的使得炕内部结构更科学,解决传统炕存在的问题,当然还必须考虑到在不增加过多成本、过多科技手段的基础上使得炕变得安全可靠,制作方便,能够就地取材,更方便的为人所用。
四、现代启迪三:在现代创新设计中最好能将设计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相结合。
就如中国人的大炕,我们不仅要研究它的使用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方式等物质层面的设计问题,更要注意到背后的文化层面,因为这是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让中国人得以继承传统避免很多物件进入博物馆,让我们的后代只能在橱窗中看到一个历史的物件而已的重要途径。在这里中国的炕不仅有使用的便利,更重要的它是北方农村家庭的“心”。这个“心”就是文化层面,北方家庭在冬天炕基本24小时都是热的,男人们在炕上蹲着,女人、孩子则坐在炕上做一些针织活。过年过节都是先把炕烧热了一堆人坐在炕上玩,谁家的炕热、人热情就会经常有一堆人热热闹闹。这种感觉特别温馨,因此炕成为了家庭的核心区域,成为了生活的中心,地域文化得以体现。可现在很多农村改造,已经没有炕了,白天有取暖设备,晚上改用电褥子。虽然用了现代化的设备,但是传统的家庭氛围没有了,久而久之,我们只能在民俗博物馆看到炕,东西是保存下来了可文化的缺失更加严重。笔者认为最好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就是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来传承中国文化、让人们在保持传统记忆、传统习惯的同时享受现代生活。
五、结论
笔者希望通过飞利浦的“炉灶”与中国的“大炕”这两个案例的设计对比,获得一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经验以启迪现代设计。中国传统器具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甚至未来,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传承中不断改良。而其关键又在于创造一种民族的归属感,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族心理,以其文化和价值归属感为核心,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我们所使用的物件。可以说大炕赋予了一个家庭的精神意义,带给人们家的温馨,代表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这种将功能与精神、实用与文化结合的如此贴切的传统器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重物、重环境整体和谐观,当然它也能够带来民族、地域的归属感。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的目的不仅在其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其文化性给人心理带来的作用,让大多数人能够易于接受。当然在传统设计现代启迪研究中,更离不开现代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也就是说要从问题导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设计。在对待设计中的文化性问题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文化现代化的方法论,校正文化现代化的方向与坐标。对传统器具的传承研究也是一样,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元素、造型等表面层次上,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复古”、“中国风”,而是要放大视野,拓宽思维,传统器具中的设计智慧皆可以做出创新设计。
关键词:传统器具 现代创新 对比研究
当前,国内很多设计院校从理论到实践都在逐渐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研究。其实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在早期的本科教学阶段便已经体现出来,如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这些课程都意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其重点是古代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进而希望对设计实践有所帮助。但是就实际效果而言,笔者看来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学生们学完以后能靠死记硬背记住古代作品的名称、艺术特征等基本知识点,但是始终没有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交融的实践问题。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在工业设计的教学体系中,如果说早期的课堂教育我们注重的是工艺史、美学史的教授,那么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向学生讲授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智慧,同时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中。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从学习到吸收、到转化,再到设计实践的过程。如果说对于中国古代的设计研究第一阶段是立足于色彩、纹样、造型等装饰性特征为主的话,那么现在便是第二阶段,课程中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中国古代造物的文化、意境、智慧点、设计原理、巧妙结构等要素上。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整体视觉形象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设计等说明了在视觉传达领域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实践的成功,那么在产品设计领域里运用传统智慧目前还处于一个起步和探索的阶段。
当然我们早已认识到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所包含无数巧妙的设计智慧与文化传统当然也蕴含着中国人千百年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这些至今也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在今天越来越需要体现民族设计,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智慧更值得我们发掘、运用。在此,笔者暂不就到底如何吸取中国古代传统智慧做过多分析,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研究课题,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而本文希望通过对一个中西方的例子比较来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一、飞利浦设计的炉灶与中国传统“大炕”
Chulha Stove是飞利浦为发展中国家设计的炉灶,曾获得2009年度index(国际设计博览会)大奖。这个炉灶可以让人们继续用传统的方式烹饪,同时它还减少了燃料的使用量;降低了由于吸入油烟而损害身体或者死亡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百分之二十五的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在印度,每年大约有80万婴儿的死亡与其有关。)该设计不仅赢取了高达10万欧元的奖金,更重要的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具体原理如下:设计师将烟和热控制在炉灶的内部空间,热量通过两个炉坑释放出来,并用这种方式增加能效来减少燃料的需求量。再将油烟引向一个带有泥土沟槽的平板中,当油烟经过其中时,它们吸收了油烟中的颗粒,在油烟离开前清洁了废气。烟囱还包含了一个内部通道,以满足家庭清理的需要。(之前一般都是女性爬上房顶清理,这引起了很多意外事故,其中还包括油烟引起的中毒。)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案例,它从传统中来,又回到传统中去,同时为第三世界人民服务。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当笔者第一眼看见这个飞利浦设计的炉灶的时候便联想到了中国的“大炕”。两者有明显类似之处,炕在中国也是在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使用;也是设置在屋内并与炉灶同时使用的家具。炕是我国北方家庭普遍使用的传统家具,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床,是用砖石、土坯、泥灰砌筑的固定式床位。炕的垒砌就地取材,炕内砌两三条烟道,连通灶膛和烟囱,便于烟穿过。烟道上铺盖石板、黄土,炕面以胶土泥抹平。炕边用砖石垒砌,上面安置石条或木质炕沿围护,高出炕面三四厘米。长方形炕面平平坦坦,干透以后铺炕席、毛毡、棉褥、炕单等,宽宽大大,坐卧十分方便。炕的优点是修砌容易,造价低廉,冬暖夏凉,坐卧宽敞舒适,已沿用数千年,至今不衰,其实用性还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炕的最大设计特点是:当你把火生上,开水烧了‘同时炕也热了'还温暖了整个屋子,甚至还可以连接灶台煮饭,是真正的一物多用。
二、现代启迪一:做设计不一定非要用高科技、新材料才是现代创新,重要的是应当用现代的理念来进行设计。
在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实践中很多人的做法就是尽可能的用现代的材料,用高科技赋予传统一个新的外衣以此来解决问题。技术、材料、使用对象是现代的;形态、使用方式、原理是古老的、传统的,问题是把两者相加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么?就是从传统中获取灵感么?当然不否认也有结合的好的例子,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设计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做,笔者认为这也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应该用人文情怀来考虑设计问题。
飞利浦设计的炉灶谈不上什么高科技炉灶,但是设计团队立足于现代意识,认识到到高科技不能帮助人们使用它,也考虑到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适应当地需要之上,他们保持传统的炉灶操作方式、造型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再设计,让新炉灶更加安全,使用更加方便,减少污染,同时模块化的设计让建造更加快捷,这就是现代的产品设计理念。
再看看我国的炕,它非常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使用,很多当地老百姓也很喜欢,但是用作煨炕的燃料,主要是秸秆、薪柴、食草牲畜粪便以及少量煤炭,由于技术、结构落后,所以燃料消耗量大,热效率不高还费时费力。使用时一般先要把前一、两天在炕洞里积攒下的灰烬掏出来,再填进各种燃料,点着后用暗火慢慢烧,这样既能让土炕的温度不至于太高,又不至于降温太快,还要时刻提防发生火灾,二氧化碳中毒。在就地取材的柴禾质量不高、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保证能把炕烧热并能保持到第二天早上是需要较高的经验和技术的。这些都是炕存在的很多缺陷,虽然目前有很多改进,但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设计。笔者认为在保持炕传统使用方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加以改进,才能够让炕能够更好的为人服务,这就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相反假如我们在为新农村建设做设计的时候认为炕是过时的东西,把它彻底抛弃,或者尽可能的用高科技和新材料以体现新面貌来解决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应该用现代的意识赋予传统新的价值与意义,而不是一味的为了现代而现代。 三、现代启迪二: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创意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察。
从传统智慧中获取灵感,在做现代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古人只是为你提供了智慧、灵感,设计还必须按照现在的科学方法展开。有时候我们在运用传统智慧的过程中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当你产生了一个好的想法,往往却在设计的过程中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与今天的设计方法、实际情况结合。飞利浦设计团队不断的反复深入的去研究当地传统炉灶,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这个炉灶对于它的使用者来说又熟悉又有吸引力。设计师们意识到“传统”在解决炉灶这个问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产生一个容易被接受的产品的问题之上。这里的“传统”其实指的就是当地居民近百年来已经习以为常的饮食方式,其中包括了传统炉灶、传统炊具以及由这些器具所做的日常食品。飞利浦的设计师Unmesh Kulkarni说:“为尊重这个80年历史的传统,飞利浦聚集了250个设计师去全球研究问题。我们的首席执行官Stefano Marzano对该产品提出的要求是:这个炉灶的目标用户都是农村家庭。设计这个炉灶的焦点是在印度,但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同样适用。”Marzano说:“事实上,这个产品最终的用户甚至可以自行制造,这样就为产品的就地生产创造了机会。”
再对比下中国的“大炕”。炕在中国北方地区使用十分普遍,至今很多农村仍在使用,据笔者研究发现,一方面很多家庭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改造,原本使用的炕被高楼大厦里的空调、暖气所取代;另一方面就是有很多人在继续使用,这里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条件改善了,便把炕的档次也提升了,但大多是在外观上,给炕贴上瓷砖、上面再铺上木板,炕的基本结构没变,只是更好看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目前我国仍有很多落后地区在使用传统的大炕,这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在使用传统方式做炕、煨炕……可以说炕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作为设计师应当更多的关注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更好的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对大炕进行再设计,尽可能的使得炕内部结构更科学,解决传统炕存在的问题,当然还必须考虑到在不增加过多成本、过多科技手段的基础上使得炕变得安全可靠,制作方便,能够就地取材,更方便的为人所用。
四、现代启迪三:在现代创新设计中最好能将设计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活方式相结合。
就如中国人的大炕,我们不仅要研究它的使用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方式等物质层面的设计问题,更要注意到背后的文化层面,因为这是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让中国人得以继承传统避免很多物件进入博物馆,让我们的后代只能在橱窗中看到一个历史的物件而已的重要途径。在这里中国的炕不仅有使用的便利,更重要的它是北方农村家庭的“心”。这个“心”就是文化层面,北方家庭在冬天炕基本24小时都是热的,男人们在炕上蹲着,女人、孩子则坐在炕上做一些针织活。过年过节都是先把炕烧热了一堆人坐在炕上玩,谁家的炕热、人热情就会经常有一堆人热热闹闹。这种感觉特别温馨,因此炕成为了家庭的核心区域,成为了生活的中心,地域文化得以体现。可现在很多农村改造,已经没有炕了,白天有取暖设备,晚上改用电褥子。虽然用了现代化的设备,但是传统的家庭氛围没有了,久而久之,我们只能在民俗博物馆看到炕,东西是保存下来了可文化的缺失更加严重。笔者认为最好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就是用现代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来传承中国文化、让人们在保持传统记忆、传统习惯的同时享受现代生活。
五、结论
笔者希望通过飞利浦的“炉灶”与中国的“大炕”这两个案例的设计对比,获得一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经验以启迪现代设计。中国传统器具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至今甚至未来,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传承中不断改良。而其关键又在于创造一种民族的归属感,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民族心理,以其文化和价值归属感为核心,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我们所使用的物件。可以说大炕赋予了一个家庭的精神意义,带给人们家的温馨,代表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这种将功能与精神、实用与文化结合的如此贴切的传统器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重物、重环境整体和谐观,当然它也能够带来民族、地域的归属感。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的目的不仅在其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其文化性给人心理带来的作用,让大多数人能够易于接受。当然在传统设计现代启迪研究中,更离不开现代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也就是说要从问题导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设计。在对待设计中的文化性问题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文化现代化的方法论,校正文化现代化的方向与坐标。对传统器具的传承研究也是一样,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元素、造型等表面层次上,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复古”、“中国风”,而是要放大视野,拓宽思维,传统器具中的设计智慧皆可以做出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