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鹳雀楼》教学新解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qqz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古诗词内容较为复杂,很多教师教授古诗时尽量以最简化的方式呈现出教学的内容,这样的做法导致古诗词的美育教育思想没有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导致很多小学古诗词教学处在基础层面,小学生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当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哺育大脑的发育,所以古诗词教学要深刻的挖掘,教学活动要经过系统的设计,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爱上古诗词,本文以《登鹳雀楼》为例,针对性讲解教学中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苏教版  登鹳雀楼  教学方法  古诗词
  很多教师在讲述《登鹳雀楼》这首诗时,对整首诗的生词生字进行解释,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个部分是古诗教学的基础,无可厚非。但是接下来对古诗进行教学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诗句,很多教师只是单单的对诗句进行通俗化的解释,带领学生产生联想,进而体会到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教学就是犯了揣测的问题,现代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古代诗人的情绪情感,古代诗人的所观所感,事实往往印证了我们的错误,与古诗真实的情况会有很大的出入。笔者对此展开分析。
  一、带领学生读懂语码
  读诗之所以要“感悟”,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去体会语码带给你的言外之意。在现代人读古诗的障碍里,重要的一处就是脱离了古代的语境,不容易被诗里的语码唤醒本该被唤醒的感触。《登鹳雀楼》一诗中,登楼远望,在一切景物中,最让诗人生出感触的只有“落日”和“黄河”两个,诗人看到其他的景色都被忽略了。那么,西下的夕阳和东去的流水,这两种景象到底在表达什么呢?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去找到流水的文化语码。流水在文化语码中含义是“人在时间流逝面前的紧迫感”。教师在解读这首诗时,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黄河入海流”这句诗,不仅仅是描写了黄河水滚滚奔流入海的情境,而是要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对此,教师要为学生解释流水和时间流逝的关系。比如,追溯到《论语》,孔子在河边发出过一句著名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在感叹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日夜奔流,片刻也不停歇。教师要了解这一点,教师需要充分备课,将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当流水和时间发生了这样的关系,教师可以解释一些水和时间相关的句子,比如,逝水年华。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语码,诗人才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通过勾起学生对时间流逝的悲伤,才可以在读诗的过程中,体会到时间的本质,时间的特征是无论你有没有留意它,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它都在奔流不息,片刻也不停歇,而且一去不返、无法逆转。
  二、设身处地体会情境,感悟诗人情感
  通过上述的讲解,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一些感悟。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入诗人的情境之中。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很短小,貌似写实,却暗含激昂的哲理。但是只要学生细心体会,就会发现悲伤的基调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被豪迈的意象遮掩住了。第一句,白日依山尽。这是诗人站在鹳雀楼看着西方,对西方的景色进行描写,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我们都知道黄河东流去,流向是东方。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先是往西一看,看到了白日依山尽,然后眼光一收,看到了眼前的黄河,再往东一看,黄河入海流。所以很多教师觉得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写景诗,这其实误解了本诗,可以说没有领悟到诗人的诗情。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诗人的境遇,和在鹳雀楼的生命体验,我们需要了解鹳雀楼在哪?鹳雀楼在今天山西的永济市的黄河岸边。黄河是一个大“几”字形的,在山西和陜西边界,总体流向是自北向南的。所以诗人王之涣,要想看黄河的流向,是往南的。但是,他是想看到入海的方向的,“入海流”嘛。黄河要从鹳雀楼下过,往南再流20多公里,在潼关和风陵渡转头向东的。所以,诗人才要急匆匆更上一层楼因为要穷千里目,必须登高一层,转头向东,才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地方。所以,这首诗通盘看下来,诗人的真实含义是:我看到黄河南去,但是我知道,这不是它入海的方向,所以,我要更上一层楼,我要看到更大的格局,要了解更多的走向。它的意思,不是登高才能望远,而是登高才能看到真相和全局。通过真实还原诗人的情境,理解诗的意思是不是比筒单地看后面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的全面,更能体会到诗人的情绪和情感。当诗人站在高楼看到更大的格局,时光匆匆,而后产生一种感伤,诗歌的悲伤底色显露无疑。
  通过上述对《登鹳雀楼》这首诗歌教学方式的探究,笔者给出了很多古诗的指导和建议,教师要以此类推,在其他古诗教学时,
  要善于发现古诗背后的更大的意义,真实的还原诗人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古诗,体会到古诗词的美。
  参考文献

[1]冯娟.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微[J/OL].学周刊,2018(34):65-66[2018-11-26].https://doi.org/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4.039.

[2]陈应喜.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学周刊,2018(30):52-53.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作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学科,是现代每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口语交际作为小学低年段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所以在小学低年段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活化、科学化、艺术化”三个方面为切入點,对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口语交际 低年段 教学策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方面发展,社会交际活动日益广泛,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了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使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我们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的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本文就小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简略的阐述,旨在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一直是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幼,对于长篇大论和文字海洋兴趣不足,再加上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导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也是师生进行沟通和互动的桥梁。同时,课堂提问也是评判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小学,语文课程也更加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组织得当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一定的线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对于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知识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因此,在小學阶段加强主动学习意识教育,使每一个学生懂得学习的价值,树立探究意识,形成探究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逐渐进行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尤为重要的一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加快,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在于应付考试,更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提升文学素养。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同,现如今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仅仅只限于帮助学生会读文章,而是在于帮助学生读懂文章,通过老师对文章的仔细讲解,学生对文章的仔细阅读,使得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
期刊
摘 要:学生惧怕作文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不知道写什么。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写作素材 讲述生活 开展活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惧怕作文的一个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不知道写什么。“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
期刊
摘 要:与认知教育一样,德育教育同样是义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小学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艺术文化课程,其不仅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如何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于小学美术教学中这一问题浅谈一二。  关键词:小学美术 德育 教学 情境 操作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一场针对小学美术的教学改
期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作为新时代新教师我们不难发现,教育课程改革反复强调的,如“课堂教学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满堂灌”等等。所以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有
期刊
摘 要:纵观当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学生大多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容易按照教师的要求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或不加思索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会给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造成诸多障碍,不利于他们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题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常用解题方法 教学实践  小学阶段数
期刊